[資訊] 對華為有限度開放 英國模式料成各國藍本

作者: kwei (光影)   2020-02-01 10:14:08
對華為有限度開放市場 英國模式料成各國藍本
來源:香港01
http://www.uzbcn.com/mon/keji/20200130/66468.html
英國政府週二(1月28日)終於決定準許華為參與英國包括5G在內的“非核心”通訊設備
建設,並設下與今天華為在英市場佔有率相約的35%市佔率上限。一直遊說英國全面封殺
華為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指這是英方“極其重要的決定”,英國時間週三(29日)將飛抵
倫敦,預計會向英國脫歐後力求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英國首相約翰遜“興師問罪”。
對華為開放市場的決定以主管數碼、文化、媒體及體育大臣莫麗琪(Nicky Morgan)的名
義發佈,其聲明對華為隻字不提,只以“高風險銷售者”(high risk vendor)代稱,日
後將在詳細的相關立法中將華為加入此列。
“高風險”仍不必封殺
除了對華為設下市場佔有率上限以多元化供應商外,華為將被禁止提供儲存數據的“核心
”設備,卻可參與天線和基站等不儲存數據項目的建設;同時,華為設備也不能進入諸如
核設施或軍事基地等敏捷區域之中。
目前華為在此等“非核心”設備的市佔率已達34%,不過由於部份個別英國電訊商“早已
超標”——例如英國電訊(BT)的相關4G設備現已有近三分之二使用華為設備——在未來
的5G鋪設中,這些公司料將有需要小心調整,加大使用諾基亞或愛立信設備的比率。
容許高風險銷售者進入市場,莫麗琪就指出其一系列的措施證明了英國能“儘早獲得世界
級的網絡連結”,卻不必因此“在國家安全上付出代價”。
面對此等限制,英國華為公司的副總裁湯普森(Jeremy Thompson)大表樂觀,指出能在
一國的非核心通訊基建中佔有35%份額,對不少企業已是“良好結果”。
雖然在英國實質通過相關立法細節之前,此等開放市場“有多開放”尚未能說准,可是對
華為而言,得到英國的有限度市場准入,可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真正意義根本就
不在英國市場。
華為安全檢查的權威
英國電訊在2005年就開始使用華為設備,可算是華為海外市場的橋頭堡,也使英國成為與
華為打交道經驗最豐富的西方國家。早在2010年,英國就成立了“華為網絡安全評估中心
”(HCSEC),由華為出資、英國營運,負責檢查華為設備的網絡安全風險。
HCSEC一直以來對華為設備軟件的原始碼進行安全風險評估,至今證明其中沒有所謂的“
後門”可供華為暗中盜取資訊。
對此,主張封殺華為的政治人物經常引述中國2017年通過的《情報法》第七條為據,指當
中明文規定“任何組織和公民都應當依法支持、協助和配合國家情報工作,保守所知悉的
國家情報工作秘密”,以此宣揚華為終有一日會配合中國政府需要盜取他國安全相關資訊
的潛在危機。
然而,代表英國政府管理華為風險評估的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NCSC)在去年2月的一
篇政策解說文章中已表明,英國對華為安全風險“可控制”的評估,已是出於“中國能強
制任何在中國的人士做出任何事”的“最差情況”假設。這已回應了美方對於華為“潛在
”(而非實在)威脅的論據。
更重要的是,2015年曾自稱是中國“西方最佳夥伴”的英國,在其針對華為的安全風險報
告中,從來沒有對華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例如HCSEC在去年3月的報告中就嚴詞批
判華為設備軟件安全漏洞並無改善,直指“華為過去用詞嚴重的承諾,也沒有為其設備帶
來任何明顯改進”。
報告更引用其檢查得出的確切例子為證。例如在華為的一種行動通訊基站機件中的程式碼
,就混雜多達70個總共4個不同版本的加密通訊協定組。此等混亂的程式設計,很有容易
會被黑客利用,而衍生重大安全風險——不過,此等凡程式皆有的技術性過失,與華為故
意設下後門或盲目向中國政府交送國外資料的指責相比,性質卻是完全不一樣。
脫歐後的英國影響力
英國安全部門的嚴謹與中立,對其他尚未作出相關決定的大部份美國傳統西方盟友,將有
重大啟示作用。而此等安全評估的專業與周全,也讓美國難有藉口在不完全撕破臉的情況
下單方面毀棄與這些傳統盟友的情報、國安合作——川普週二與約翰遜特此通話後,也未
敢公開回應英國對華為開放市場的決定。
目前,以美國為首的情報合作機制“五眼聯盟”中唯一尚未表態的國家加拿大,週二得悉
英國決定後,就表明正在研究其解決方法。
另外,建議各成員國自行處理5G相關具體國安問題的歐盟,在其週三公佈的政策文件中,
也就列舉了一系列檢定要求、多元化供應商、管制高風險銷售者的行動,幾乎是將英國的
機制“搬字過紙”。遲疑未決的歐盟各國,預計將在3月底峰會後,作出一個更有條理的
回應——相信到時英國具體立法出爐後,也會被歐盟各國“炒襲”。
這一套“英國模式”,在英國脫歐後似乎將變為遍佈歐盟的美國傳統盟友應對美國封殺華
為要求的“自救藍本”。這,也許就是約翰遜等疑歐派人物一直高舉的英國影響力——如
果英國作出此等決策之前,須預先與歐盟其他27國達至普遍共識,恐怕約翰遜還將困於歐
盟建制的猶豫不決之中,而不能靈活運用自身既有優勢,遊走於各強國之間。
*****
補充:社論:英國不禁華為具有示範作用
聯合早報
http://www.uzbcn.com/mon/keji/20200131/66490.html
英國與歐盟先後宣佈,允許中國科技巨頭華為有限度參與建設5G移動網絡,顯示對於美國
所謂華為對西方國家構成網絡安全威脅的說法,其認知有別於美國,也顯示他們認為美國
對華為的封殺,是出於科技競爭而非純粹是風險理由。這也可視為中國在中美科技冷戰中
扳回一局。
英國政府日前說,允許高風險供應商為英國提供對5G網絡部署至關重要的外圍設備,例如
天線和基站,但不能為最敏感的網絡核心部分供應設備,包括轉發信號的服務器中樞。英
國限制華為只能提供不超過35%的外圍設備,也不能為敏感地區如軍事基地、核電站等的
5G網絡提供設備。
美國政府在2018年開始向盟友施壓,希望阻止它們的電信公司採用華為生產的電信設備,
尤其是涉及5G移動網絡的建設。面對美國壓力的包括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德國等。華
盛頓指責華為產品有後門,會把機密信息送回北京,採用華為設備可能帶來網絡安全風險

華為是全球最大的無線網絡設備製造商之一,與歐洲愛立信和諾基亞並駕齊驅,另外一般
認為在成本上更有競爭力。5G網絡是物聯網的骨幹,物聯網是一個產值以萬億美元計的新
興產業,積極發展智慧國的國家,不希望在5G網絡建設方面落後,否則可能失去物聯網產
業的先發優勢。
因此,英國採取了折中辦法,希望不影響與美國及中國的關係。英國作為美國最親密的盟
友,在決定是否禁用華為設備的過程中,面對來自中美和國內電信營運商的壓力。美國一
再威脅不再與存在不信任網絡的國家分享情報;中國則威脅若禁華為,將對中英貿易和投
資計畫造成實質性衝擊;營運商則要政府開放接納華為的5G設備。對營運商來說,5G網絡
需要更多設備,華為一些設備較其他供應商先進,而且成本更低。
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發起貿易戰以來,華為、中興、蘋果等科技企業也捲入其中。美國指
責華為竊取美國知識產權。中國2018年以侵犯知識產權為由,禁止多款蘋果手機、鎂光科
技產品等在中國出售。加拿大應美國要求,扣留華為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至今。
美國將中國科技公司和政府機構列入黑名單,對中國實施實質的科技禁運。美國也禁止華
為使用美國芯片,迫使中國意識到自主開發芯片的重要性。這些過招明的暗的,在在顯示
中美已陷入科技冷戰。
美國迫使所有與它共享情報的國家封殺華為的5G設備,給它們造成外交困境和難題。到目
前為止,澳大利亞和日本已跟隨美國的腳步。日本還將立法,在構建新一代電信設備和推
動物聯網科技方面“脫中”,以扶持日本技術。世界可能分裂成中美兩個5G集團,出現兩
個不兼容的物聯網系統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在3G網絡以前,出國要換手機,這還是可以
接受的麻煩;兩個物聯網系統意味著國家要麼擁抱其中一套系統、設備和器材,要麼兩套
都要建設,以便企業和消費者可以使用中國和美國的科技產品。這是沒有效率的做法,也
不利於科技的發展。
英國不禁華為可能給其他國家產生示範作用。歐盟昨天已宣佈不會禁止成員國使用華為設
備。五眼聯盟當中,澳大利亞決定追隨美國,加拿大和新西蘭則可能跟隨英國的腳步。不
過,英國此舉是英美幾十年來一個較大的分歧,可能會衝擊兩國關係。英國正在脫歐,要
與美國談判新的貿易關係,不排除華盛頓進一步向倫敦施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威脅,美
國可能不再與英國分享情報,共和黨及民主黨的要員也對英國的決定表示憤怒。
科技冷戰是中美缺乏互信的結果。美國指責華為設備有後門,但始終無法提出證據。中國
法律賦權國家情報工作機構可以要求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提供必要的支持、協助和配合
,這確實使得歐美國家對中國科技企業失去信心。因此,中美要擺脫科技冷戰,關鍵還是
雙方都必須踏出增加互信的第一步。
作者: cangming (蒼冥)   2020-02-01 11:27:00
中國談互信?太監談性愛喔
作者: zxzx309 (123456)   2020-02-01 17:03:00
其實可以查查看做決策的官員有沒有被買通
作者: RIFF ( 向問天 )   2020-02-01 17:51:00
35%有點少 利美 利韓 台灣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如果將來 NOKIA 50 華為35 那中國就吃虧如果 NOKIA 20 韓20 ERICSON 10 華為35 台15且中台設備相容那中國就不算很吃虧因為台灣的這些份額 都將使用中國的規範 受中國領導
作者: cangming (蒼冥)   2020-02-01 18:14:00
是在工三小... 華為入歐盟的設備都被強制要求要能替換成其他廠商的設備且5G規範無所謂中國的規範這種奇怪的東西5G規範就是5G規範 通訊規範裡也只有3G時代 中國是特規4G時代LTE 大一統之後就沒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