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武漢疫情緊急 世衛組織為什麼遲遲作出決定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2-01 08:17:39
標題: 武漢疫情緊急 世衛組織為什麼遲遲作出決定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reurl.cc/qDExYN
作者:安德烈
中國疫情嚴重,世衛組織表現猶疑,終於在30日宣布武漢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
衛生事件”。聯想到28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對北京滿口讚揚,閉口不提12月8日至12
月20日這期間發生的嚴重事態,十分蹊蹺。
北京是如何向世衛組織施壓的
法國世界報二十八日報道了中國是如何阻擋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狀肺炎疫情構成“國際關注
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該報獲知,世衛組織突發事件委員會經過激烈的辯論後,政治
考量似乎勝過科學論據佔了上風。二十二日,贊成和反對的各佔一半。二十三日延長會議
,也絲毫沒有改變各自的立場。
儘管世衛組織成員國必須守口如瓶,世界報仍從幾個不同的國家那裡獲得了消息。世衛組
織的決定蓋因中國和其盟國向世衛組織及領導層施壓的結果。
22和23日的緊急會議上,世衛組織總幹事邀請了四個涉及疫情的國家大使參加,包括中國
泰國南韓以及日本。世界報引述兩個渠道的消息來源一致表示,就是利用這次機會,中方
代表可能一上來就向世衛組織及其總幹事施加壓力,反對將武漢病毒宣告為“國際關注的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結果,第一場會議結束時贊成和反對的各一半,這在世衛組織是很
例外的結果。
一位熟悉內情的人分析,中國新的政治信條是,中國已經不是第三世界國家,與薩斯疫情
發生的情況完全不同,中國現在擁有獨自處理公共衛生危機的能力。
世界報報道,幹事長的這一選擇旨在找到一個與中國的妥協,因為他希望順利完成對中國
的正式訪問。訪問在27日和28日進行,幹事長說服中方同意接受一個國際專家代表團與中
國同行一道合作。
世衛組織幹事長妥協了,或許從他的北京之行看出端倪,加之中國官方借世衛組織之口,
誇讚中國表現,世衛的角色顯得更加尷尬。法新社二十九日就有這樣的報道:
法新社二十九日發自北京的報道說,中國官媒分析,多虧世衛組織,北京重新擡起了頭。
不知這個頭現在是否還在高昂,三十日,世衛組織終於宣布新冠狀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世衛組織幹事長讓中國迅速擡起頭
世衛組織幹事長訪問前後的變化實在驚人,從法國媒體和中國官媒兩個角度可以看出端倪
,在武漢疫情全面爆發,數據驟然攀升,世衛組織二十二日召開緊急會議,扯皮兩天,最
後結論是對中國影響很大,對世界沒有構成多大危害,不宣布為緊急事件。結果,習近平
親自接見世衛組織幹事長,幹事長用幾乎接近人民日報語氣的語氣讚頌習近平本人的努力
和中方的努力。幹事長之行,不僅使得中國迅速擡起頭,甚至向西方國家發起攻勢。
法新社報道說,這一24小時之行似乎對北京而言是一個完全的成功,從最後的聯合公報里
找不到一點點針對北京的批評。相反,“世衛組織非常讚賞中國採取措施對抗疫情的行動
,中國查清病毒的速度,中國與世衛組織和其他國家共享信息的開放程度”,聯合公報沒
有一句話提及六周的空白,從12月8日第一名患者直到1月20日習近平宣布總動員。
根據中國官媒新華社的報道,總幹事唯一的批評涉及的是西方國家,遺憾的是,總幹事並
沒有與外國媒體見面。總幹事說世衛組織不建議疏散各國僑民,呼籲國際社會保持冷靜,
不要過分行動。
世衛組織總幹事說話的口徑真的誇張得如同人民日報?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此行引起詬病的,是他過分地讚賞中方的努力,有意忽略在疫情發
展階段的中方的“關鍵缺失”,包括當局隱瞞信息等等。但是,仔細比較新華社的報道和
世衛組織官網的新聞稿,譚德塞對中方的讚美似乎被大大誇張了。
新華社這段話,如果不特意提明是世衛組織總幹事說的,你會很容易把它當成是中共宣傳
部長的表述,此話如下:
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與習近平的會面時,他不僅讚賞“習近平主席親自指揮、親自部署
,展示出卓越的領導力”,還說“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展現出中國
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我們對此表示高度讚賞。這是中國制度的優勢,有關經驗值
得其他國家借鑒。”
總幹事在危急關頭,還能說出與中共宣傳口徑十分保持統一的話,假如這些話翻譯無誤的
話,令人嘆為觀止。
世衛組織秘書長的原話到底是怎麼說的,只能到世衛組織官網去查閱,關於譚德塞北京之
行,有兩篇新聞稿,一篇是譚德塞當天與習近平會晤後發出的,一篇是譚德塞翌日向世衛
組織通報訪華情形的。
這位總幹事說的話的確很“親”北京,但也遠沒有到官媒所說的程度。在第一篇新聞稿中
,其中相關的有:譚德塞博士說,“阻止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和全球的傳播是世衛組織的
當務之急。我們讚賞中國對此次疫情的重視程度,尤其是高層領導的承諾,以及在共享病
毒數據和基因序列方面展現出的透明度。世衛組織正與中國政府密切合作,以採取措施了
解該病毒並限制其傳播。世衛組織將繼續與中國和所有其他國家並肩工作,以保護健康和
確保人民安全。” 還有一段:世衛組織代表團高度讚揚了中國應對疫情的行動、識別病
毒的速度以及與世衛組織和其他國家共享信息的開放態度。
這句話里根本沒有提到“這是中國制度的優勢”,也沒有“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
率一類排比句。
在第二天世衛組織新聞發布會的講話中,譚德塞說,“習近平主席對疫情的詳盡了解以及
他親自參與應對工作令我感到非常鼓舞和印象深刻。我認為,這是非常少有的領導力。但
沒有說“習近平主席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展示出卓越的領導力”
譚德塞說:“用習近平主席的話來說,他們採取的措施不僅對中國有利,而且對世界其他
地區也是有益的。”新華社通稿是這樣說的:“中方採取的措施不僅是在保護中國人民,
也是在保護世界人民,我們對此表示誠摯感謝。”
還有一段,“迄今為止,在中國境外僅有68起病例,沒有死亡,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中
國政府為防止病例輸出而採取的特殊措施。為此,中國值得我們的感謝和尊重。他們是在
犧牲本國經濟和其他代價的情況下這樣做的。”
人民日報把這句話表述為中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努力值得“感激和致敬”
。感謝和感激,程度完全不同,新華社把擴張的一面最大化了,譚德塞也許心知肚明吧?
───────────────────────────────────────
武漢肺炎對陸經濟衝擊 IMF:仍言之過早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4313588
2020-01-31 14:19聯合晚報 編譯胡夢瑋/法新社華盛頓30日電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30日表示,要評估武漢肺
炎對中國大陸首季經濟之外的影響,仍言之過早。
武漢肺炎疫情快速擴散造成企業和工廠關閉、航空公司取消航班,外界擔心疫情將對中國
經濟造成衝擊。
喬治艾娃在一場論壇上表示,「對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提供任何揣測是不負責任的作
法。」她舉2002年至2003年的SARS疫情為例,指SARS疫情造成短期減緩經濟成長,不過經
濟本身後來自行復原。
但SARS發生時,中國經濟正在蓬勃發展。武漢肺炎爆發的此時,中國經濟成長趨緩,同時
和美國處於貿易戰中。
「中國之外的亞洲也受到影響」
喬治艾娃表示,「立即衝擊是明顯的。我們在中國有旅遊、觀光、製造業。中國之外的亞
洲也受到影響」。她還說,這季很有可能會有負面衝擊。再下來,「我們需要觀察和評估
」。
武漢肺炎至今已有近1萬起確診病例,兩百多人喪生。世界衛生組織已宣布武漢肺炎為「
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IMF於20日的報告中預估2020年全球經濟將成長3.3%,高於去年的2.9%,部分原因為美中
貿易戰緊張情勢趨緩。
IMF發言人萊斯(Gerry Rice)30日向記者表示,IMF正「密切」觀察情勢,解讀「各項即
時經濟指標」。萊斯說,「全球供應鏈若系統性的受影響,或者全球金融市場受日益增加
的不確定性顯著衝擊,那麼影響顯然將會更大。」
喬治艾娃表示,這波疫情凸顯「不可預測性」已成為全球常態。
她指出,「準備、預防、提早行動…必須進入決策者的思維,不論是流行病、氣候衝擊或
地緣政治緊張情勢。」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