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杜特爾特執政後美菲同盟關係演變

作者: laptic (無明)   2019-08-12 14:10:01
【美菲關係】宋清潤:杜特爾特執政後美菲同盟關係演變
https://www.sohu.com/a/332713549_618422
國關國政外交學人
2019-08-09 12:22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
內容摘要
自2016年6月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執政以來,美菲同盟關係經歷了復雜的變化。奧巴馬執
政末期美菲同盟關係由密切變為冷淡;2017年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美菲關係得到
改善,但雙方之間的矛盾猶存。尤其是2018年底菲律賓國防部長洛倫扎納提出審查《美菲
共同防御條約》,引發軒然大波。美菲同盟關係跌宕起伏的原因包括:兩國領導人關係、
各自利益的重心方向、國內局勢需求、外交政策變化等等。目前,菲律賓提出審查《美菲
共同防御條約》一事尚無結果,未來兩國同盟關係的演變發展仍將充滿變數,但總體是繼
續維系甚至有所發展。
美國和菲律賓長期保持密切友好的合作關係,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時期,美菲同盟關係
一度達到冷戰結束後最好水平。自 2016 年 6 月 30 日菲律賓杜特爾特政府上台至今,
美菲同盟關係先是在美國奧巴馬政府任期末趨於惡化,一度跌至新世紀以來的低谷,後
在 2017 年 1 月特朗普執政後得到改善,有些領域的合作還有所提升,但較之阿基諾三
世政府時期,美菲同盟關係中的問題增多、裂痕增大。尤其是 2018 年底以來,菲律賓國
防部長德爾芬·洛倫扎納(Delfin Lorenzana)多次表示,要重新審查《美菲共同防御條
約》,引發軒然大波。美菲同盟關係不僅涉及安全,也涉及外交、經濟等領域。本文力圖
較為全面、客觀地分析杜特爾特政府執政以來美菲同盟關係的演變,並與阿基諾三世政府
時期進行比較研究。
一、美菲同盟關係的歷史回顧
冷戰結束以來,美菲同盟關係曾大致經歷從密切到松散再到適度緊密的演變過程。1951
年兩國簽訂《美菲共同防御條約》,成為締約盟國。冷戰時期,美國在菲律賓的數十個海
空軍事基地成為美國進行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的重要海外基地群。冷戰結束後,菲律賓國
內民族主義高漲,政府決定停止對美軍基地的租借。1992 年美軍被迫從菲律賓軍事基地
撤出,美菲同盟關係跌至低點,但在 1995 年中菲美濟礁對峙事件中,美國公開支持菲律
賓,兩國關係升溫。1998 年美菲簽署《訪問部隊協議》,以靈活方式增加美軍在菲存在
。2001 年美國發生“9·11”事件後,菲律賓堅決支持美國的全球反恐戰爭和攻打伊拉克
,兩國同盟關係繼續升溫。自 2002 年開始,美國以“反恐”為名陸續向菲律賓南部棉蘭
老地區派駐數百名士兵。2003 年10 月,小布什政府將菲律賓列為美國“非北約主要盟國
”,向其提供更廣泛軍事安全援助,菲律賓可優先購買美國軍備,參與美國的防務研究計
劃。在阿基諾三世政府時期,美菲同盟關係一度進入冷戰結束後最好時期,菲律賓是美國
對東南亞軍援的重點國家。2012 年 4 月,中菲黃岩島對峙事件發生不久,時任美國務卿
希拉裡·克林頓(Hillary Clinton)、國防部長萊昂·帕內塔 (Leon Panetta) 及菲律
賓外長艾伯特·德爾·羅薩裡奧(Albert del Rosario)、國防部長伯爾泰勒·加斯明(
Voltaire Gazmin)舉行了美菲首次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的“2+2 對話”,針對中國的意
圖不言自明。2014年 4 月 28 日,美菲簽署為期 10 年的《加強防務合作協議》(EDCA
)。根據協議,美軍可使用更多菲律賓基地來重新部署軍隊和裝備,實現更長時間、更大
規模的軍隊輪換駐留,並可存放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行動的裝備和物資,提升美軍應對地
區災害的能力。這是自 1992 年美國被迫關閉駐菲軍事基地以來首次獲得類似許可。分析
認為,新協議是“美國堅定承諾為其東南亞盟友提供防衛”的宣言,而美軍也通過該協議
變相實現在菲律賓的“實質性常駐”。
二、杜特爾特執政後的美菲同盟關係演變
2016 年 6 月 30 日,杜特爾特出任菲律賓總統至今,美菲同盟關係經歷了奧巴馬執政末
期(2016 年 6 月 - 2017 年 1 月)和特朗普執政後 (2017 年1 月至今)這兩個時期的
演變。
(一)奧巴馬執政末期美菲同盟關係由熱變冷
1.外交關係惡化
杜特爾特政府執政後,兩國高層齟齬不斷,甚至公開互相抨擊。奧巴馬政府在菲律賓人權
等問題上頻頻干涉指責。2016 年下半年,美國政府官員抨擊杜特爾特的禁毒行動造成大
量人員死傷,稱之為“司法職權之外的殺害”,要求菲律賓政府遵守人權,停止“暴力禁
毒行動”。 菲律賓不滿美國干涉其內政,對此杜特爾特表示,美國作為盟國不僅不支持
菲律賓政府開展禁毒鬥爭,反在國際社會上首先激烈批評之 ;菲律賓不再是美國的殖民
地和附庸國,美國迄今沒有就對菲律賓的殖民統治及其帶來的痛苦做出道歉,美國領導人
必須尊重他國,不要隨意指責菲律賓人權問題。
杜特爾特在 2016 年 9 月初的東亞峰會期間及其他場合,多次辱罵美駐菲大使及奧巴馬
本人,甚至稱菲律賓最終可能與美國分道揚鑣,終止美菲盟友關係。這些言論導致奧巴馬
取消了原計劃在東亞峰會期間與杜特爾特的雙邊會晤,僅在晚宴前進行了客套寒暄和簡短
對話。次日,杜特爾特在東亞峰會上不僅未提所謂“南海仲裁案結果”來配合美國施壓中
國,反而拿出當年美國士兵殺戮菲律賓原住民的照片,抨擊美國殖民者的殘暴行徑,認為
美國現在無資格和菲律賓談人權,這令奧巴馬非常難堪。當時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
稱,奧巴馬此次是“蒙羞之行”。
2.軍事合作倒退
一是兩國三大重要聯合軍演“留一停二”。2016 年 9 月,杜特爾特曾宣布要停止菲美聯
合軍演,後在菲國防部建議下,只保留“肩並肩”聯合軍演,停辦“兩棲登陸演習”和“
海上戰備與訓練合作”。而且,停止與美國在南海有爭議海域搞聯合軍演,並縮小部分軍
演規模,使南海局勢降溫,以免過分刺激中國。二是奧巴馬政府末期基本暫停對菲軍售。
比如,2016年 10 月,美國取消向菲律賓出售 2.3 萬支步槍的計劃,而當時菲警方亟需
槍支打擊毒販和恐怖分子。杜特爾特對此非常不滿公開表示菲律賓會轉而從俄羅斯和中國
購買武器。
(二)特朗普執政後美菲同盟關係趨向改善
首先,特朗普與杜特爾特互動氣氛較好,美菲外交關係明顯回暖。與奧巴馬政府猛批杜特
爾特政府鐵腕禁毒產生人權問題的做法迥異,特朗普及其政府高官不僅極少批評杜特爾特
,反而與之積極互動,滿足菲律賓的一些訴求。2017 年 5 月,特朗普在與杜特爾特通話
時稱,美國等很多國家都面臨毒品問題,杜特爾特“在禁毒問題上開展了偉大工作”,並
邀他訪美。 2017 年 11 月,特朗普開展亞洲之行,改變計劃順訪菲律賓並出席東亞峰會
。 11 月 13 日,兩人會晤時氣氛友好,特朗普也未在人權問題上批評杜特爾特。 2018
年初,菲律賓總統府文官長薩爾瓦多·梅地亞爾蒂 (Salvador Medialdea) 率高級代表團
赴夏威夷,與美軍太平洋司令部高官磋商雙邊及地區重要問題。2018 年底,為安撫菲律
賓對美國不滿的民族主義情緒,美國回應杜特爾特要求,歸還美國 20 世紀初從菲律賓南
部掠走的三口巴蘭吉加大鐘,這被視為兩國關係回暖的“重大事件”,甚至有菲律賓學者
認為這是當年美菲關係的“巔峰事件”,因為菲民眾將大鐘視為“重要國家遺產”,而且
百年心結未消,此前菲律賓多屆政府索還未果。
其次,美菲安全交流與合作有明顯改善及提升。在軍援與軍備層面,2017—2018 年,菲
律賓在開展對馬拉維市等地區的反恐戰鬥中,一度出現裝備與彈藥不足,美國向菲方提供
了至少 7000 萬美元援助,包括偵察機、無人機、橡皮艇、槍支彈藥等裝備。 2019 年菲
律賓還將接收 4 架 OV-10B 多用途偵察攻擊機。在聯合軍演與軍隊互訪層面,2018 年
10 月,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維森上將 (Philip Davidson) 訪菲時雙方達成協
議,從 2019 年開始,將兩國年度聯合軍演從 261 次增至 281 次。而且,菲律賓在配合
美國重大聯合軍演上也有新舉措。2018 年 6 月,應美邀請,菲律賓一改長期的“觀察員
”身份,首派軍艦、軍機及 700 名官兵參加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軍演。在軍隊交流
方面,2019 年 3 月 13 日,美國第七艦隊旗艦——“藍嶺”號 (LCC-19) 兩棲指揮艦抵
達馬尼拉,這是該艦 2016 年以來首訪菲律賓港口,說明兩國艦隊交流增多。在落實既有
協議方面,奧巴馬執政時期杜特爾特曾揚言要廢除美菲《加強防務合作協議》 ,如今卻
在履行該協議。2019 年初,根據協議美國在菲律賓建設的首個軍事設施在邦板牙省空軍
基地落成,菲律賓防長洛倫扎納和美駐菲大使金成等官員出席落成典禮。
(三)當前美菲同盟關係存在的問題
在高層互動層面,盡管美菲部分高官互動較為密集,但杜特爾特多次拒絕美方的訪美邀請
,表面理由是“行程太遠”等,其深層原因復雜,比如,他早年赴美探望女友時被“拒簽
”,曾遭奧巴馬批評等。特朗普上任後,美菲雙方外交與防務部門的年度高級別會晤也不
規律。一是美菲年度雙邊戰略對話頻率“失常”。該對話機制旨在深入討論推進雙方在政
治、安全、經濟、科教文衛、地區事務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2017 年 11 月底,美國主
辦第七次美菲雙邊戰略對話之後,本該菲律賓主辦的下屆對話會迄今仍無舉辦跡像。二是
美菲外長加防長的“2+2”對話始於 2012 年 4 月底,第二屆對話於 2016 年 1 月舉行
,迄今已時隔 3 年,何時再度舉辦尚待觀察。
在美對菲軍援方面,2018 財年僅 725 萬美元,約為上一財年的 1/7,比非美國盟國印尼
還少 215 萬美元。2019 財年上升至 3725 萬美元,但仍比 2016、2017 財年的額度少很
多。這盡管與特朗普執政前兩年削減對東南亞軍援的大背景有關,但也可能與美菲關係出
現問題有關。但從占比上看,在 2019 財年美國對東南亞國家軍援總額不多的情況下,菲
律賓約占 2/3,說明美國在東南亞地區仍較為重視菲律賓的安全價值。
表 1:2016 – 2019 財年美國對東南亞國家安全援助額(萬美元)
https://i.imgur.com/J9jASrg.jpg
備註:根據相關數據披露的時效性,2016、2017 擦年的援助額為實際執行額;而 2018、
2019 財年為申請額。
在軍備采購方面,杜特爾特政府近兩年明顯減少了購買美國武器的數量,尋求從俄羅斯、
中國等購買武器,加強與俄、中等國的軍事交流合作。2018年 8 月,杜特爾特公開拒絕
美國務卿蓬佩奧、商務部羅斯及時任國防部長馬蒂斯希望菲律賓購買美國 F-16 戰機和軍
用直升機等武器的提議,稱菲律賓不會與外國開戰,不需要這些武器,需要的是螺旋槳飛
機,用以對付叛亂組織及恐怖分子。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 (SIPRI) 的數
據,菲律賓 2017—2018 年共向美國訂購 3 筆武器:“掃描鷹”無人機、“寶石路”激
光制導炸彈和 OV-10B 多用途偵察攻擊機。 杜特爾特政府減少對美軍購有多個原因 :一
是對奧巴馬政府不賣給其步槍以解打擊恐怖分子燃眉之急一事耿耿於懷 ;二是盡量實現
武器來源多元化,以擺脫對美國的過度依賴 ;三是不想因采購美國的高端進攻性武器而
刺激中國。
在聯合軍演與軍事交流層面,杜特爾特政府有時刻意通過加強與中、俄的軍事交流來平衡
菲美軍事交流,亦不願配合美軍在南海爭議區搞聯合軍演,以免刺激中國。杜特爾特政府
不斷調整菲律賓與美、中、俄的關係,力爭與多個大國的關係保持平衡。
2018 年 5 月共有 8000 余名官兵參加了美菲“肩並肩”聯合演習,比2017 年增加約
3000 人,這是杜特爾特上任以來美菲最大規模軍演。在2019 年 4 月 1 日美菲“肩並肩
”聯合軍演中,美軍派出 3500 名參演人員,並首次派出搭載 F-35 戰機的艦艇參演,菲
軍派出約 4000 名參演人員。演習聚焦國土防御和反恐,並組織兩棲登陸和實彈射擊等訓
練。美軍在這次演習中還首次出動 F-35B 隱形戰機參演,並首次演練“閃電航母”新戰
術。 不過,該軍演規模比阿基諾三世時期的 2016 年上萬人規模還差 2000 人左右,演
習區域仍盡量避開南海爭議區,說明美菲關係尚未回到阿基諾三世時期的“高峰狀態”。
與此同時,菲律賓軍方積極展開與中國的合作。2018 年 10 月下旬,菲律賓參加了在中
國湛江舉行的中國 - 東盟海上聯合軍演,這是菲軍方首次與中國軍隊開展聯合軍演,重
點是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2019 年 4 月下旬,菲律賓軍隊首次參加青島國際閱艦式等中
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 70 周年系列慶祝活動。
此外,菲律賓與俄羅斯的軍事交流也在增多,甚至有時與美國的軍事交流幾乎同時舉行。
比如,2017 年 10 月 24 日,杜特爾特會見在馬尼拉出席第四次東盟防長擴大會
(ADMM+) 的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Sergei Shoigu),並簽署包含軍購在內的
兩項軍事合作協議 ;而後杜特爾特又會見美國時任防長馬蒂斯。25 日俄方舉行儀式,向
菲方交接數千支突擊步槍、100 萬發彈藥及 20 輛軍用卡車。 2019 年 3 月底菲律賓防
長洛倫扎納訪美後不久,3 艘俄羅斯海軍艦艇於 4 月 8—12 日對菲律賓進行了為期 5
天的友好訪問,這是俄軍艦當年第二次停靠菲律賓。
目前《美菲共同防御條約》審查事件則是美菲關係中的最大“問題”。2018 年末和
2019 年上半年,菲防長洛倫扎納多次提出要審查該條約,引發美菲及國際輿論的高度關
注。他指出,條約中一些模糊條款和內容給對手構不成威懾,當危機發生時,會產生困惑
與混亂 ;當前地區的安全環境與1951 年締約時差異巨大,菲律賓國防部的律師要重新評
估條約是否仍符合國家現實利益需要,以決定“是否該維護、加強或廢除該條約”。菲律
賓輿論認為該條約存在兩大問題 :一是當菲律賓與他國發生衝突時,條約並不確保美國
會立即卷入衝突而支持菲律賓,因為美國需要依據憲法程序獲得國會批准後才能武力支持
菲律賓,這會延誤時間,甚至會導致美國無法采取相關支持行動,尤其是在美國民眾反戰
情緒激烈時。二是該條約未能明確其防御範圍是否涵蓋菲律賓附近的南海爭議島礁等區域
而杜特爾特政府在南海問題上面臨國內不少人呼吁“強硬對華”的壓力。為回應和安撫菲
律賓,蓬佩奧 2019 年 2 月訪菲,向杜特爾特等政府高官承諾,如果菲律賓軍隊或艦船
在南海被攻擊,美國將采取行動,履行其對《美菲共同防御條約》的承諾。這是美國首次
公開明確表示,該條約的防衛範圍涵蓋南海。此前,即便是在中菲黃岩島爭端激烈和南海
局勢緊張時,美國也未做明確承諾。然而,菲防長洛倫扎納仍表示,美中在南海的摩擦頻
繁,他擔心的不是美國不履行承諾,而是擔心由於要履行條約的義務,菲律賓將自動卷入
美中在南海的衝突。
三、美菲同盟關係起伏的原因
美菲關係在阿基諾三世政府時期達到冷戰後“高峰”,菲律賓外交基本對美國“一邊倒”
,美菲在南海問題上長期聯手對華施壓和挑釁。杜特爾特執政後,美菲同盟關係出現復雜
變化,呈現“時好時壞,部分領域合作密切、部分領域互動差”的局面,其中的原因有多
重因素。
(一)杜特爾特與奧巴馬關係不佳及美菲現實利益需求不同
杜特爾特與奧巴馬的治國理念嚴重“衝突”,導致美菲同盟的信任與合作氣氛嚴重受損
。杜特爾特民族主義情緒強烈,執政風格強硬,外交獨立自主,對美菲同盟關係的不平等
心存不滿,一度威脅廢除美菲《加強防務合作協議》,使菲律賓擺脫對美國的過度依賴。
杜特爾特以“鐵腕”方式解決國內販毒及其引發的社會治安等問題,在較短時間內未經審
判便處決數千名毒販,引發美國及國際社會的輿論抨擊。奧巴馬本人及其政府官員嚴詞批
評杜特爾特政府禁毒產生的人權問題,要求其降低“反美論調”。 這令杜特爾特非常憤
怒,他多次公開揭露美國殖民統治菲律賓時的暴行,稱美國沒有資格評論菲律賓人權問題
,並辱罵奧巴馬、美駐菲大使等官員。 這使阿基諾三世時期菲律賓對美國具有明顯的被
支配及依附關係驟變。杜特爾特改變上屆政府倒向美國的外交政策,努力將菲對美政策朝
自主方向回擺。
美菲同盟關係受制於各自的現實利益需求。杜特爾特上任後亟待解決國內基礎設施老舊、
貧困人口多、失業率高、毒品問題嚴重、恐怖犯罪猖獗等難題。但僅靠美國的支持是遠遠
不夠的,尤其在經濟層面。近年來,美國對菲律賓的投資與貿易額下降,位於中國和日本
之後。2017 年,美菲貿易額約 296 億美元,遠低於菲律賓與中國和日本的貿易額 ;
2018 年,美對菲投資僅 1.6 億美元,排在新加坡、中國(大陸和香港)及日本之後。因
此,杜特爾特政府急需中、日等國在經濟上給予支持,大力吸引外資、增加出口,開展基
礎設施建設,調整前政府對美“一邊倒”的外交政策、改善對華關係。這就需要使南海問
題降溫,避免因該問題而繼續惡化菲中全面關係。杜特爾特政府擱置海牙國際法庭的所謂
“南海仲裁案結果”,未配合美國等西方國家在東亞峰會向中國施壓。杜特爾特對美外交
的突然轉向,使奧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突然缺少一個盟國的有力支持,導致美
國的亞太同盟體系鏈在中間關鍵地帶出現裂痕,造成美國的戰略利益受損。
(二)特朗普與杜特爾特關係較好及軍方合作升溫
國家領導人之間關係好壞對雙邊關係影響較大。杜特爾特和特朗普都不同於傳統的政治精
英,治國理念非常務實,且兩人性格、言談舉止和施政風格有相似之處,都是政治強人,
因此,兩人相互欣賞、關係較好,這對美菲同盟關係改善作用甚大。特朗普對自己賞識及
有用的人另眼看待,不會批評其所謂民主人權問題。如他對埃及總統塞西、沙特王儲薩勒
曼等政治強人也較為欣賞,很少批評埃及、沙特等國家的人權問題,以維護好與這些國家
首腦的關係,為美國獲取更多實際戰略利益。他對菲律賓政治強人杜特爾特也持類似態度
。美國南加州大學美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麥克·奇諾伊(Mike Chinoy)在 2017 年 11
月 13 日特朗普與杜特爾特會談前表示,“他不僅不會批評杜特爾特,如果他輕輕拍拍杜
特爾特後背,我也不會感到奇怪”。而杜特爾特也幾乎沒有公開抨擊過特朗普,對他較為
友好。
此外,美菲兩國相互仍有較大利益需求。菲律賓地緣位置重要,是南海爭端的關鍵國家之
一,對美國借助南海問題施壓中國、推進“印太戰略”具有重要意義。加之美泰關係自
2014 年 5 月泰國發生軍事政變後長期處於“不正常”狀態,導致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同盟
體系鏈出現缺口,在“印太戰略”的中間地帶缺乏有力支撐。為此,特朗普政府在 2017
年 12 月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指出,菲律賓、泰國是美國的重要盟友和市場,
要使美菲、美泰同盟關係重具活力。可見,特朗普政府對菲律賓的政策是“以拉為主”,
爭取菲律賓支持美國的朝核、反恐等政策及“印太戰略”,並避免“將其推向中國的懷抱
”。同樣,杜特爾特政府的外交特點也是實用主義色彩濃厚,努力在國內友華力量與親美
力量、對華關係與對美關係、經濟社會發展與領海(領土)安全等復雜利益之間搞平衡。
維持菲中關係、菲美關係發展,使菲律賓既可獲得中國在經濟建設方面的大量援助和支持
,同時也可得到美國的安全援助以及在南海、反恐等問題上的支持。因此,杜特爾特政府
借特朗普上任之機,推動菲美關係止跌回升,與美國開展多領域合作,以便從兩個大國都
獲益。
美菲同盟關係已存在近 70 年,維系軍方的密切交往與合作是兩國同盟關係的“穩定器”
。菲律賓軍隊大批軍官曾接受美國培訓,主要武器裝備也來自美國,其整體運作深受美國
影響,對美國高度依賴。因此,杜特爾特政府時期,盡管美菲外交不睦,但美菲軍方紐帶
非常牢固,交往密切,這是美菲同盟關係總體發展勢頭得以維系、部分領域合作提升的重
要原因。菲防長洛倫扎納與美前防長馬蒂斯及時任代理防長帕特裡克·沙納漢(Patrick
Shanahan) 等美軍方高官互動密集。2018 年 9 月,洛倫扎納與馬蒂斯會晤時重申,美
菲同盟依然牢固,要本著共同價值觀堅定不移地開展合作。即便是在杜特爾特與美國關係
不睦、軍方提出要審查《美菲共同防御條約》之時,美菲軍方高官仍在密切互動,不斷加
強雙方的合作關係。2019 年 3 月末,菲防長洛倫扎納訪美的目的之一是與其軍方磋商《
美菲共同防御條約》審查事宜,但在與沙納漢的會晤中,雙方談得更多的是繼續提升美菲
同盟關係。洛倫扎納表示,菲律賓支持美國推進“印太戰略”,鼓勵雙方軍官通過“共同
防御委員會”(The Mutual Defense Board) 、“美菲戰略對話”等年度對話機制加強磋
商與合作。沙納漢表示,美軍支持菲律賓軍隊現代化方案。兩人同意,要通過培訓、演習
等方式來加強兩軍合作。5 月 2—8 日,美國、日本、印度和菲律賓四國軍艦首次一起在
南海航行並舉行聯合軍演。這是美國拉攏盟友在印太地區開展海上合作的舉措之一。
(三)美菲高層互動中的部分問題仍影響同盟運作
首先,杜特爾特上任以來,多次以各種理由拒絕特朗普、蓬佩奧等美高官的訪美邀請,其
拒絕理由在外交場合均較為少見,影響美菲同盟關係管理。
其次,美菲在南海、商業等問題上的利益錯位。1995 年“美濟礁事件”以及 2012 年“
黃岩島事件”爆發時,菲律賓非常希望美國明確表示,《美菲共同防御條約》防衛範圍涵
蓋南海,以便使菲律賓有更多籌碼對華施壓,但美國卻未滿足其願望,因為美國當時不想
因為南海問題與中國發生正面衝突。而今,杜特爾特政府上台後,中菲關係轉好,南海問
題降溫,但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卻非常強硬,持續在南海對中國挑釁,並希望菲律賓在南
海問題上配合美國對華施壓。蓬佩奧 2019 年 2 月首次向菲律賓明確表示,《美菲共同
防御條約》防衛範圍涵蓋南海,但菲律賓卻擔心被牽連進美中在南海可能發生的武裝衝突
,不願配合美國在南海上挑釁中國。此外,在商業利益方面,此次蓬佩奧來訪時要求菲律
賓不要使用中國華為的 5G 網絡,但洛倫扎納表示,沒必要擔心華為參與菲律賓電信業,
相信菲律賓信息技術部官員會努力保護國家安全。其實,菲律賓早在 2017 年就與華為簽
署了關於 5G 網絡的商業合同2019 年初完成華為 5G 網絡測試,將逐步推廣5G 商用化。
因為華為 5G 網絡比西方公司的 5G 網絡速度快、價格低。美國對其全球盟友使用華為
5G 網絡進行限制和施壓,菲律賓作為美國的盟國,此舉對美國的影響較大。
四、結語
杜特爾特執政 3 年來,美菲同盟關係經歷了復雜的變化,但並未導致不可逆轉的惡化,
未來的發展趨勢仍將充滿變數。菲律賓專家 2019 年初表示,近年來,在所有對外關係中
,美國仍是菲律賓軍隊能力提升的最強有力支持者,是被恐怖組織襲擊毀壞嚴重的馬拉維
市重建的最強有力支持者,沒有清晰跡像表明菲律賓會脫離美國的影響範圍。2019 年 2
月蓬佩奧訪菲時,杜特爾特在會見中表示:“菲美關係將會更加強有力和有意義”, 尤
其是在防務安全等方面,兩國要加強在反恐、打擊極端主義等方面的合作。目前,關於《
美菲共同防御條約》審查與修改的前景尚待觀察。有專家分析稱,此事的過程與結果都會
對美菲同盟關係造成較大影響,猶如打開了“潘多拉盒子”。也有專家認為,條約審查就
是走過場,文本最終不會有大調整,美菲同盟關係不會受多大影響,仍是總體維系甚至有
所發展。
筆者認為,菲律賓提出審查《美菲共同防御條約》,是其“大國平衡”外交之舉,目的在
於爭取實現菲律賓對美和對華外交的利益最大化:一方面,促使蓬佩奧明確《美菲共同防
御條約》的防衛範圍包括南海,緩解菲律賓的長期安全焦慮,穩定和加強美菲同盟;另一
方面,在蓬佩奧表態後,洛倫扎納又表示不想卷入美中在南海可能的衝突中去,對華示好
。因此,審查條約事件不僅未損害美菲同盟,反而使其更加緊密,同時也使菲律賓仍然維
持對華友好關係,實現菲律賓與中、美兩大國同時交好的目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