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吳濬彥/我父親是遊覽車司機,我目睹中資

作者: bigbear2007 (哇最愛逮完)   2016-07-23 23:08:03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tourist-car-safety
2.新聞來源︰
報導者
3.新聞內容︰
父親的夢想
父親於1996年踏入旅遊運輸業打拼至今剛好滿20年,大概在十幾、二十年前開遊覽車出團
時就主動堅持出車時著襯衫打領帶工作,其他司機往往會笑他穿這樣開車不舒服,背地裡
說他是個傻蛋。在沒有服儀規範且工時長的工作條件下,自主著正式服裝,這是他尊敬「
遊覽司機」這份工作的態度。
在遊覽車上還沒開始禁菸的年代,他就會告誡乘客,為了行車安全不能在車上抽菸。不
惜得罪客人也要貫徹這個目標,為此堅持,他不僅經常被客人投訴說無法盡興,更因此丟
了很多生意,得罪許多人。許多司機都因為他對服儀的規範及車上禁菸、工作期間禁酒的
要求,無法配合父親辛苦接回來的車趟生意。
現年55歲的父親經常感嘆難尋好夥伴配合他跑車趟。他在十幾年前,就堅持要給客人最安
全、最舒適的車子,希望台灣的運輸業能提升到日本或其他先進國家的水準,他常在我耳
邊唸著:「司機不菸不酒,工作期間著正式休閒服裝,具備基礎機械養護知識,嚴格遵守
出車安全規定,客人不在車上唱歌,確保行車安全...」。
但這個夢想,終究在這個惡劣的環境下難以達成。
影音設備多了,車資卻薄了
只要仍拘泥於數字,只追求最低成本與最大利潤,卻忽略一切客觀存在的條件與門檻,就
養出不高品質的旅遊業,我在父親身上看到這個行業加速比價、砍價,cost down的惡質
生態。
台灣人在國外買精品給小費不手軟,但於國內旅遊的時候卻一千、兩千的砍,將早已貼近
賠錢的車資砍到見骨,甚至不願意幫司機出便當的客人也大有人在(有些景點在荒山野外
,司機想自費用餐還不見得買得到)。
也有許多專門跑校車的野雞車,用遠低於行情的接趟補貼的報價比價;在限縮的預算裡,
消費者始終在意的是「車上要有百萬音響提供唱歌」、「歌單新不新」、「車上有沒有
Wi-Fi供無限上網」、「底下有無插座供充電」、「車資比價後低不低」。但卻很少人在
意「車體是否安全」、「駕駛是否專業」。至於驅動旅遊運輸產業鏈汰舊換新,應該提升
的「遊覽車資」,十多年來始終如一日,沒漲反跌。
進香團、中客團路線究竟用的是什麼車體?
教育部的《學校辦理校外教學活動租用車輛應行注意事項》裡,載明學生校外教學或畢業
旅行要求得租用車齡5年內遊覽車,公家機關出車也會要求使用5年內新車,甚至有的要求
要3年內的新車。在「車齡新就是安全」的迷思之下,要時限內趕上攤提目標,遊覽車司
機往往過勞出車,更會在車資普遍過低的情況下尋找更便宜的車體。
全台灣的遊覽車約有1萬6,300多輛,其中約近2成為中國旅遊團使用,當打造成本較為便
宜的遊覽車一超過規定年限,就會轉手賣給取消限制的路線種類,譬如定點接駁,或較無
要求的進香團、或今年年初解禁車齡的中客團。
8年前交通部針對新出廠大客車要求進行「翻滾測試」,但可以有四種方式可以替代:「
利用車身的一部份進行翻滾測試,採用電腦模擬靜態擠壓測試,或者直接利用電腦模擬,
碰撞擠壓後的變形。」
而台灣的遊覽車幾乎都是進口國外底盤,或甚至用經過認證測試過的大客車或貨車底盤來
改裝,由台灣車體廠手工打出車體,再搭配能配合的零件跟馬達。而好的底盤還需配到對
的引擎,再客製化配上買主指定的內裝設備;車體廠或業者若要降低成本,一般僅向代理
商購買底盤,其他安全配備比如煞車(引擎煞車/空壓煞車/ABS煞車/電磁煞車)能拼就拼
,能省則省。
因此我們常能看見業者強調自己是韓系、日系或歐系的車種作為品牌辨識,事實上談的就
是哪種底盤與車體材料。這種打造車體的情況就夠難以掌握,更何況已經上路而無法「測
試」的車輛。熟門內行的業者能從底盤型號就知道那批打造的車子是否會經常出狀況?若
市面上出現「熱門底盤」所打造的遊覽車,同業之間也會「呷好道相報」,一起買下也許
相對較為安全的可能保證。
在政府法規、稅率還有惡質的消費習慣當中,面對這樣結構問題重重的業主,能進口整台
完整車體的除了一定規模的運輸財團,一般根本無法負擔,一台遊覽車便宜的3、4百萬,
三天兩頭剎車故障、拋錨、火燒車 ; 6、7百萬算中上價位;進口動輒上千萬的車,這對
於靠行的車主、車司機,或是專跑新車限制路線的業主是很大的負擔。光折舊攤體算一算
,就只能鼻子摸一摸往更低成本的方案思考,而這當中犧牲掉的就是看不見的「安全性」

加上台灣人重視的不是安全配備,反而在意車子的內裝、電子娛樂設備以及車資,惡性循
環之下就是用「生命」出遊,而駕駛也用「生命」相伴。
問題沒解決,中資又來
2008年開始,中國團一躍成為台灣觀光重點發展方向,這幾年來從中資的旅行社,到不接
待台人只接中客團的中資購物站、藝品精品店,甚至到中資遊覽車與中資投資之餐廳、飯
店。
中資一條龍造成的問題除了擠壓台灣業者生存空間,更明確實踐「沒將中國遊客當人看」
的諷刺情況,如同戰爭搶灘一般的行軍跳點,景點走馬看花再將人塞進一條龍中的群帶購
物站,試圖在低價競爭的戰爭中,看看能不能連肉帶皮的扒下觀光團的錢,來補回超低團
費失去的利潤。
中國旅行社、台灣旅行社、遊覽車、購物站/景點、旅館飯店/餐廳,當這些原本每個環節
應是不同的競爭合作關係被整合成一,結果是走入便宜競爭的邏輯。
「一條龍」的經營模式賦予資方擁有更大的權力,他們制定遊戲規則,在各環節擠壓出漂
亮的報價數字:我可以讓團費是零元,只要把購物站中的珊瑚玉石、鑽石精品當作是一條
龍當中的重點收入即可(此篇暫不談一條龍避稅問題),並讓遊覽車以更低的成本去支付
勞動力及車體,以至於原本就問題重重的運輸業更加嚴重,來更利於競爭攬客,吸引不了
解團性的中國遊客買單。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在這樣利潤計算移轉的情況下,往往第一線被犧牲的就是在餐食與行
車安全以及住宿品質上。旅遊團利潤來源已挪移到購物站上,若出事、旅行品質差卻都算
在「台灣」頭上。
中國團以往都是中國業者抽一手,台灣業者抽一手,以致團質下降,現在中資揮軍進入台
灣,本地旅行社業者、運輸業者更從原本的邊陲位置,放逐到體制外,第一線工作的司機
與導遊工資都被壓低,於是就用最爛的車去接,讓中國遊客吃最爛的餐。
正常的產業環境才有正常的台灣
要求安全的駕駛,安全的車子,在這種「弱弱相殘」的剝削環境下是不可能的奢望。對於
中資一條龍模式的影響若繼續視而不見,只會再養出更多危害自身、朋友、家人生命的機
會。我們都很愛台灣,我們都用我們的方式貫徹愛人愛己的信念。
父親如今依然在這行開著遊覽車,對他來說,3個孩子能夠拉拔長大已別無所求,身體也
因國內惡劣的運輸勞動環境,逐漸不堪負荷,盼望儘早退休。當年他對旅遊業的願景:「
提升高品質、安全的旅遊,從業人員皆有尊嚴的收入」,現在已遙遙無期,只盼未來能在
大家攜手監督之下逐步改善實踐。但做為遊覽車司機和家人,我們真的可以好好想想,可
以怎麼一起走下去,有幾點是值得努力和提醒的:
1.你今天給的車資是下一台車不打折安全的可能,比拼車價比掉的可能是你的生命。
2.上車好好休息或聽導遊導覽,不要唱歌跑跳影響司機行車注意力。
3.台灣的司機跟歐洲的司機不應該有小費差別待遇,好的司機值得你獎勵。
4.拒絕中資一條龍相關企業。
4.附註︰
有點長加減看
這就是支那來的中資一條龍
如何毀滅台灣的觀光業,讓台灣觀光業淪為低品質, 拼低價的惡劣觀光環境
使得歐美日遊客止步, 只能接低水準的支那團
即便是這樣, 台灣人還賺不到錢, 這些錢通通進入支那人和國民黨買辦的口袋
台灣人得到的只有髒亂的環境,擁塞的景區交通,永遠買不到的東部火車票
以及歐美日等高品質遊客越來越不想來的惡劣觀光環境
趁此機會
台灣真的應該好好整治這些中資一條龍了..
作者: Myfun (So Good)   2016-07-23 23:20:00
早就該整頓了,三、四年來視而不見!
作者: austar (austar)   2016-07-23 23:26:00
現在看到遊覽車都有點怕
作者: a96932000 (HILO-TES)   2016-07-23 23:34:00
整篇看下來不就是消費者問題?還是說其實那些中資也好,中客也好全是為了毀掉台灣觀光而選擇低價團?提供低價團?另外若提供反應成本的優質團,卻打不贏低價劣質團,除了政府加強設備安檢以及確實執法之外,剩下不就得靠消費者的自覺?
作者: shimo (milk mother)   2016-07-24 00:05:00
政府都提供佣金抵團費的後門了
作者: hong888 (賴神勸童)   2016-07-24 00:45:00
整個台灣 各個產業 都在cost Down 你還在怪中資一條龍見樹不見林
作者: clw8 (全新的開始)   2016-07-24 00:47:00
錯誤的廢文
作者: max1031 (頹廢人渣)   2016-07-24 00:51:00
噗,怎麼看都像是編出來的故事,有種點就直接禁止陸客來讓這些中資一條龍全部倒光光
作者: rayonwu (皂絲)   2016-07-24 01:24:00
作者: taiwan009 (009)   2016-07-24 02:00:00
邏輯不通的外星文
作者: gogen (gogen)   2016-07-24 03:49:00
作者: megaboost (誤人子弟)   2016-07-24 09:00:00
花媽:陸客南進南出
作者: wensjeng23 (cute man)   2016-07-24 13:43:00
抵銷廢蛆的廢噓
作者: ERIE34 (白鶯草)   2016-07-24 16:41:00
這個父親是令人尊敬的司機 可惜看起來是台灣整個產業結構都出了問題 中資只是加速惡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