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 松山區 冶春茶社

作者: yakifone (復員兵)   2019-04-27 13:59:24
餐廳名稱:冶春茶社
消費時間:2019年/4月
地址:京華城11樓
電話:
營業時間:
每人平均價位:600
可否刷卡:y
有無包廂:
推薦菜色:文思豆腐羹 鬆糕等點心
https://blog.xuite.net/yakifone/wretch/587460842
小時候兩岸隔絕 什麼紅棗 花椒都很少見 因為那是大陸才有的
中華商場 一些眷村 物資都稀少 只有賣一些蔥油餅 在油桶上面煎
那些外省食物都是一些老人在吃的 我們小孩只喜歡麥當樂 福樂那些不能常吃的
幾十年過去 什麼依稀有記憶的餐廳 陶陶 點心世界 南北合都消失了
而中國的餐廳陸續出現 原來失根的蘭花在飲食習慣上 更是明顯
我在京華城11樓的"冶春茶社"品味了唐魯孫當年在揚州 富春花局享受過的
肴肉 燙干絲 湯包 還有他在上海大中華飯店票戲時吃過的揚州獅子頭
一邊吃著這淡雅的揚州風味 心裡想 的確是入口即化 把肥肉的油脂都燉到整個
肉丸裡了 真的符合唐說揚州獅子頭 是用煲鍋燉 火力要強 時間要久
和我們習慣的油炸方式不同 還有點了一隻片皮鴨 兩吃要價1800 很貴
但是他上菜料理方式的確道地 全是鴨皮 一點肉不見 這手法是"大陸式"的
肉拿去做鴨條 鴨條這名詞我在台灣很少見 但是在清宮御膳的菜單裡有見過
鬆糕也好吃 鬆而不糯 湯包 生煎包口味和平常吃的不大一樣 是有點不習慣
接待的女士應該是大陸人 這樣才地道 不是嗎? 回應一開始的感觸
小時候的確是中華民國的胃袋啊 帶點美援的
可長大了都是滷肉飯 蚵仔煎那樣的風味 偶然看到有點熟悉又陌生的
中國料理 猛一思量 懷念也不是 迴避也不對 到底是我們的故鄉味
還是他們的餐廳事業呢? 畢竟我們用過外匯券 看過90年代初期的大陸實況
以及80年代老兵外省人最後餘光的台灣人 口味也隨著肉體衰老 漸漸麻痺了
https://blog.xuite.net/yakifone/wretch/58746084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