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王氏兄弟賽車夢

作者: Santander (948794)   2018-10-12 16:08:29
台灣有許多在賽車界默默耕耘的人,不管是車隊還是個人,都努力的向速度挑戰,來看看
王瑞鴻、王瑞宇兩兄弟的報導。
https://imgur.com/G7O2Q8x.jpg
王瑞鴻、王瑞宇兩兄弟是國內賽車運動圈,少數有機會持續與國際接軌的車手,由於兩兄
弟年齡差距約十歲,更可以清楚的了解,賽車運動在不同的年齡層,有著不同的目標挑戰。
哥哥 王瑞鴻於2012年投入卡丁運動,因為家裡本身從事汽車相關行業,很快就能夠獲得
許多專業的協助,因此比一般人剛加入這領域少了許多”學費”以及基礎觀念,很快地就
發現國內環境的不足,在家人的支持下,毅然決然地前往澳洲學習卡丁車運動。
由於學習的欲望強烈,感動了現役澳洲車手James Winslow,畢竟多數職業賽車手都是從
卡丁車開始投入賽車運動,由他的介紹找來了澳洲18屆國家冠軍團隊協助指導。而澳洲的
賽車環境比台灣健全許多,當地特有的賽車文化環境,也訓練出不少世界知名的車手,雖
然賽車運動場邊就像是個熱鬧的嘉年華會,場上車手之間的競爭可是一點也不含糊,0.1
秒的差距看似不多,在澳洲環境可能有著十位參賽者的差異,換言之,如果測時排位差個
0.1秒,就會直接影響排位順序,也只有在世界頂級的環境中磨練,才能鍛鍊出真正的技
術實力。
澳洲除了擁有完整的賽事安排規劃,車手分級執照取得也不容易,想要拿到更高等級的執
照,必須通過實際的考試評鑑,以及實際的比賽經驗累積,有了分級制度後,賽道練習時
段也可由此依據進行分組管理,減少不同等級執照車手因速度差異衍伸的危險性。
國外車手大多從小就開始接觸卡丁賽車運動,啟蒙技師、教練多由父親擔任,對他們來說,
卡丁賽車就是個週末休閒運動,全家人會一同參與,因此不會有車手或技師之分,大家
都以爭取最高榮耀為目標,如果小朋友的成績不錯,就會進入更進階的專業領域,這時候
就不再單純是週末運動,而是有計劃性階段的訓練。當地比賽長度約是國內的倍數以上,
尤其在高強度的兢爭環境之下,當後勤團隊交由專業技師協助之後,接下來就是車手心理
素質的養成,而不單只是技術方面的訓練學習,心理素質以及抗壓訓練,則是這幾年學習
到最多的部分,尤其是輪胎管理與體能訓練要求變的更重要,在這個一切講求科學數據的
年代,土法煉鋼的訓練方式已漸漸被取代。
而弟弟 瑞宇則是於2015年投入卡丁賽車運動,同樣加入澳洲卡丁賽車訓練環境,短短幾
年已能追上瑞鴻的速度,甚至兩兄弟一同於場上相互競爭、合作,在父母親全力支持之下
,兩兄弟在澳洲逐漸找到具有競爭力的方向,雖然還未能拿下年度總冠軍(真的沒這麼容
易),不過已擁有2017年參加世界盃的資格,此次回國參賽就是希望能繼續獲得足夠的積
分,並以臺灣車手的身份繼續角逐世界盃的競爭。
賽車絕對是需要經費門檻的運動,而且是隨著參賽層級等比增加,瑞鴻、瑞宇兩兄弟也計
劃將賽事重心資源放在瑞宇身上,而哥哥瑞鴻除了持續協助瑞宇在澳洲參賽的後勤資源整
合,也開始參與家裡公司的經營管理,期望藉由國外居住的經驗,以及賽事運動所學知識
應用於汽車行業。瑞宇則開始籌備更進階賽事,除了卡丁車持續磨練同時,也積極尋找房
車比賽的出賽機會。
http://www.channel-auto.com/ai_17_16182.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