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吃多油脂都不怕 超夯生酮飲食養腦又減重

作者: L046 (小強)   2017-09-04 20:39:40
吃多油脂都不怕!超夯「生酮飲食」養腦又減重
2017年08月31日 16:44
https://goo.gl/rLD3Br
文/鄭匡寓
http://i.imgur.com/MvNTuPF.jpg
低碳飲食有三種說法:原始人飲食、低碳飲食及生酮飲食,主要是食用內容物上的差異。
生酮飲食最早期是用來改善頑固型癲癇兒童的飲食處方,後來被證明對阿茲海默、腦神經
問題以及心血管、肥胖問題及糖尿病也有很好的改善效果。許多人在經過生酮飲食的調整
後,會發現一到三週內就有體重下降的改變。
舊世代的能量儲存觀念
過去的時代,我們會認為人體是一個儲水槽,吃多少卡路里進去,如果不能燃燒相等的卡
路里,那麼多餘的卡路里就會成為體脂肪或內臟脂肪。但事實上,有非常多的證據顯示,
有些人大量運動並刻意控制飲食,但體重與體脂肪仍是文風不動;而令人覺得無奈的是,
三餐都節食與過度的大量運動幾乎無法持久執行。
在近幾年的醫學研究中指出,真正的問題不是食物卡路里,而是胰島素問題。
有些人就是會胖,但胖不是你的錯
胰島素是甚麼,它負責甚麼?胰島素是蛋白質激素,由胰臟內的胰島BETA細胞分泌。其作
用包含增強糖原的合成、促進脂肪細胞將脂肪酸酯合成為脂肪、增加胺基酸的攝入,以及
控制血糖平衡。
進食過多碳水化合物食品,胰島素將會把儲滿肌肝醣後所剩下的能量,轉儲存成體脂肪。
有些人的基礎胰島素很低,典型怎麼吃都吃不胖的人。但多半的人仍會受到胰島素控制,
而這樣的體質也會遺傳到下一代,致使肥胖問題像是遺傳疾病一直往下一代遺傳。
所有食物都會影響胰島素分泌以及造成血糖震盪,唯一差異是幅度與影響的大小。根據營
養醫療研究指出,脂肪、蛋白質以及蔬菜對血糖的影響較小。而碳水化合物包含米飯、麵
食、澱粉以及水果對血糖的影響較為大。這也鑑別出原始人飲食法、低碳飲食以及生酮飲
食與常態飲食的差異化。當人們高喊健康均衡飲食時,卻忘了肥胖問題在全世界像是瘟疫
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新世代的能量儲存觀念
知名醫生Jason Fung的說法很接近人體的生理實際運作。人體儲存食物轉換能量的地方有
兩處,一個是冰箱,另一個是放在地下室的大冰櫃。冰箱就是我們的肌肉、肝臟,而冰櫃
就是我們擺放體脂肪的地方。
冰箱的儲存空間有限,於是當我們吃了一大堆能量後,多餘的能量就會往冰櫃去儲存。但
人體運作時會首先引用醣類,也就是先使用冰箱內的能量。那冰櫃裡的能量呢?那是飢荒
或是能量耗盡時用的。身體會無所不用其極地把脂肪儲存下來,因為這是人體的天性,保
存能量以維持生命。
透過路人以及運動員的體態觀察,我們會發現一件事:一個好的運動員,肝醣能儲存500
公克。但另一種能量卻能存上超過三十公斤──我們稱它為脂肪。
隨著進食模式不變,身體會很自然地把多餘的能量往冰櫃儲存。最後的結果就是,即使你
小心翼翼地飲食與維持運動,你運動以及常態生活依舊會使用到冰箱內的能量(肝醣)燃
燒,但身體裡的冰櫃(脂肪)卻仍然沒有任何改變。
好Der 那該怎麼去消除身上的大冰櫃
生酮飲食的機制非常簡單──將碳水化合物食用量降到最低,身體運作找不到儲存於肌肉
肝臟的肝醣,它只能從體脂肪下手。體脂肪經過分解後產生酮體(keto),酮體是身體處
於飢餓、禁食狀態下,提供給腦部、骨骼肌和心臟肌肉的一種替代燃料(關於酮體生成的
科學解釋省略六千字)。
生酮飲食會鼓勵人們進食大量的脂肪跟油脂,第一脂肪本身具有飲食的飽足感,第二是脂
肪對身體的幫助已在許多研究中被證實。過去的飲食觀念告訴我們吃脂肪、過多的油脂有
害,但許多的科學報告已經證明,糖尿病以及心臟問題跟碳水化合物有極大的關係,並將
脂肪除罪化。
生成酮體的過程,身體會大量拆解體脂肪與內臟脂肪。而生成的酮體,將會穿越血腦障壁
滋養我們的腦部。而為什麼椰子油突然盛行起來呢?因為椰子油是少數的中鏈脂肪酸,拆
解生產酮體的效率佳,不會被儲存於體內,並能有效代謝至體外。
隨著我們採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適量蛋白質及高脂肪飲食的低碳飲食循環後,人體的好
膽固醇會上升,而壞的膽固醇(LDL)也會隨之下降。並且分解脂肪的效率也會隨著身體的
適應期而有更好的效率。
醣類與酮類於運動上表現的差異
運動實驗報告指出,高激烈性的運動適用醣類作為能量代謝,但醣量的消耗非常快,所以
當運動員耗盡醣類之後就會出現短暫低血糖、以及撞牆的跡象。但亦有研究報告指出,經
過適當的酮體適應期之後,人體開始能使用酮體作為運動能量來源時,除了得以恢復原本
的體能水準外,也能減少撞牆等問題。許多善於使用酮體進行耐力運動的跑者都表示:「
運動過程中補充食物能量的次數減少了。」一般人在運動過程中的燃脂效率約為0.6克/分
,低醣飲食者則為1.5克/分,燃燒脂肪效率的提升代表耐力運動的持續效率上升。
儘管我們知道醣類對高強度運動的實用效率仍為主流知識,卻避免不了人體在長時間(2
小時以上)運動後,身體會大量取用脂肪、而使用醣類效率大幅下降的事實。研究數據顯
示,酮體在爆發力運動上成效持平、而更適用於超過兩小時以上的耐力運動。但生酮飲食
仍有在運動營養學上的缺口:運動前肌肝醣缺乏的問題,可能會導致競賽過程中抽筋的問
題。而這點在運動營養學中,多數人會以前一晚或競賽當天早餐以地瓜等天然澱粉食物作
能量補充。
●照片為Zach Bitter
2013年在美國超馬競賽中,以12小時跑出163.7公里創下世界紀錄。上一回紀錄是外星人Y
iannis Kouros於1997年創下的161.8公里。Zach Bitter同時也是生酮運動員。
作者: dogisburning (薄皮嫩雞)   2017-09-04 21:10:00
這標題大概會被噓爆
作者: BlairWang (BlairWang)   2017-09-04 23:43:00
我一直覺得奇怪 要減脂只要僅記消耗熱量>吃進熱量>BMR消耗熱量大於吃進熱量就算是碳水也不會累積啊? 這樣是不是生酮有啥關系? 還是生酮真的神奇 吃再多多到熱量一直累積也不會變脂肪? 那不吃飯 大口吃肉 大口喝油 全世界都沒胖子? 還是我的想法有迷思 有生酮的人士要來幫小弟解惑嗎
作者: lotteries77 (honey)   2017-09-05 00:02:00
蛋白質過多還是會轉變成葡萄糖,生酮並不是大口吃肉,大口喝油
作者: trbtrb (trbtrb)   2017-09-05 00:17:00
同一個人,處於生酮狀態時,他的基礎代謝率,會高於他,處在非生酮狀態的基礎代謝率https://hackmd.io/s/r1ewSdsIg
作者: aliex520 (小小世界)   2017-09-05 00:48:00
廢文
作者: odinhung (奧丁)   2017-09-05 06:33:00
@BlairWang 世界當然不是你想的那麼美好,有些人對於碳水化合物的處理能力很差[email protected]@, 你可以去看Peeta的網頁,說明的還蠻詳細的,很多玩生酮的都是運動+飲食控制還弄不下來才轉去玩生酮的喔但是這篇又把生酮描述得太美好了,這世界上所有美好的東西,應該都是有問題..XD
作者: BlairWang (BlairWang)   2017-09-05 06:57:00
感謝說明 幸好我沒這種困擾 固定運動加飲食控制=理想體態 但我沒有困擾不代表別人也沒有 感謝說明
作者: d8613518 (張森)   2017-09-05 09:29:00
也不用在生酮下,只要醣類攝取少於每日所需量,自然會因GNG而提升基代酮體沒那麼神...
作者: ohmygod1223 (Lynn)   2017-09-05 09:32:00
我就是用生酮突破平台期,之前不管怎麼飲食控制+重訓體重體脂一就不動如山...超崩潰心很累XDD
作者: balaangel (citrus >///<)   2017-09-05 10:24:00
作者: Orias (爛酒鬼)   2017-09-05 10:37:00
@BlairWang 這說明了人的身體減脂並非 消耗熱量>吃的熱量這麼簡單,吃下去一大卡不見得身體就得到一大卡一個人每天攝取同等基代熱量的糖,脂肪,蛋白質當作熱量來源過一個月後得到的三個結果肯定是不同的
作者: d8613518 (張森)   2017-09-05 11:46:00
仔細看鄭先生這次寫的,看來還是有些地方有問題...
作者: ymit (鹿屎味)   2017-09-05 13:18:00
本版好像滿排斥生酮的,但我就是靠它兩個禮拜瘦4公斤路過...
作者: d8613518 (張森)   2017-09-05 13:44:00
2週4公斤,要嘛脫水,要嘛每天創造2200大卡熱量赤字。怎麼看都不健康。是吃生酮飲食還是搞飢餓生酮要分清楚,正規生酮飲食ok ,飢餓生酮,不ok。
作者: BlairWang (BlairWang)   2017-09-05 14:42:00
對我來說 生酮等於脫褲子放屁 就已經飲食控制了 生不生酮也沒差 不過再強調一次 我吃碳水OK 並不表示其他人也OK 前幾樓也有人要靠生酮來突破這也是實例不過D大又帶出一個問題 消耗7700大卡等於減重一公斤這是用碳水的飲食來算,還是生銅的觀念來看也相通?
作者: d8613518 (張森)   2017-09-05 15:34:00
那種飲食應該都差不多
作者: ddg1802 (只要3秒讓你上天堂)   2017-09-05 16:05:00
分享給大家 https://youtu.be/uc1XsO3mxX8統計學的奧妙在於相對百分比竟然是詐欺手法!!!1萬個人依照醫囑吃降膽固醇藥物,對照組1萬人無結果前者沒發生心臟病是99.7%,後者是98.4%相差僅1.3%,但統計學可以搞成差距5倍或20%防止心臟病生酮對於我!打炮次數變多、不反應期縮短...
作者: odinhung (奧丁)   2017-09-05 16:21:00
生酮一開始會脫水,所以2週4公斤不見的都是水,這段時間反而要注意補充礦物質。不生酮主要是燃燒脂肪,只要蛋白質,微量元素吃夠了,事實上不見得硬要靠吃油把熱量補齊.
作者: d8613518 (張森)   2017-09-05 16:32:00
發病人數差了5倍以上,你要說藥品無效?統計學厲害的地方是讓人感覺,人命就只是個「數字」
作者: ddg1802 (只要3秒讓你上天堂)   2017-09-05 16:54:00
有吃藥跟沒吃藥差1.3%,統計學用相對百分比可以搞到5倍,然後跟你說多有效,這不是很不合理嗎??影片看完你就會覺得很不可思議!!
作者: d8613518 (張森)   2017-09-05 17:18:00
不會去換算成人數嗎?先生...
作者: Arsenes (寶貝)   2017-09-05 17:43:00
標題會害到人
作者: ddg1802 (只要3秒讓你上天堂)   2017-09-05 22:23:00
誤差範圍內,這根本沒參考價值況且該藥物一堆副作用,沒病也吃出病來
作者: d8613518 (張森)   2017-09-06 07:42:00
我想你大概不懂什麼叫「相對風險」如果你認為相對風險無意義,歡迎重寫教科書
作者: tinabjqs (光)   2017-09-06 11:27:00
好奇身體在生酮狀態下對內臟器官或其他生理機能有何負面影響
作者: trbtrb (trbtrb)   2017-09-06 12:25:00
你為什麼不好奇,高碳狀態,對人體臟器的影響呢?
作者: odinhung (奧丁)   2017-09-06 12:31:00
高碳對人體的影響已經有實驗數據啦,可是大家還是繼續吃高碳,然後說 生酮好危險好可怕....XD日本有做實驗,20%的年輕成年人有胰島素阻抗,也就是說至少有20%人的基因無法解決碳水化合物,感覺比生酮危險更多等等來碗拉麵+炒飯壓壓驚...XD
作者: mommybo (貓咪貓)   2017-09-08 06:11:00
#酮酸中毒運動+飲食控制不下來的 就是強度身體習慣了而已 加強即可
作者: xhung (xhung)   2017-09-11 15:51:00
酮酸中毒應該是要高血糖+高血酮 所以常發生在第一型糖尿病身體沒問題+真正符合生酮飲食 發生的機會?
作者: d8613518 (張森)   2017-09-12 12:19:00
我覺得酮酸中毒的條件應該是「脫水」加高血酮,一般人有多少機會脫水,就有多少機會在生酮時酮酸中毒
作者: lonelyheaven (哪裡有2K4白灰藍?)   2017-09-12 14:59:00
鄭就那個亂翻譯文章的站長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