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修齊治平之於繼業者們,善有善報,真的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3-03-14 19:48:52
※ 引述《ccyaztfe (1357924680)》之銘言:

: 你用你在現代所學、所知的去詮釋這個2000多年前的著作,然後說你得到的是真理
: 巧了,朱熹也用他在南宋所學所知的去詮釋,他也覺得他自己得到的是真理
: 這個狀況,不僅僅是禮記有,儒家其他著作、典籍也一樣存在
: 同樣一本春秋,被後人解讀後做成春秋三傳,三傳的側重點各不同,然後這個春秋三傳又再被後人解讀做成各種不同疏、住
:…
「用解經人所在時代的知識解經」,本來就是自古以來的一種重要的解經方法。
以下直接引用維基百科:
宋明理學,即為兩宋至明代的儒學。雖然是儒學,但同時借鑒了道家甚至是
道教和佛學的思想。
如上述。宋明的理學家在解釋如家(固有)經典時,已經「借鑒了」,後世道教
和佛教的思想(與價值觀)。既然,寫儒家經典的原作者(們)不可能知道後世的
道教和佛教思想,那麼宋明理學家對於儒家古代經典的解釋,難免有「超出作
者」原意的部分。
這種現象,其實我們在接受國民教育當中的國語或國文課程時,有些人或多
或少就察覺了,就是課文後面所附加的對課文的注釋,「真的是作者的原意」
,還是根本是注釋者自己的「超譯」?
隨著社會思想(價值觀)更加自由,以下新聞報導了某作家的文章被選為課本
內容之一後,作家親自試解根據課本該文出的問題,卻被考倒的「超譯」事實

《原作者不懂原作者》散文入選名校入學考題 作家親自解題卻答不出來是怎麼回事?
https://news.gamme.com.tw/1754231
鯛魚2023.02.07
台灣網路上常常會使用「藍色窗簾」調侃國文課本或是國文考試對一篇文章過度解讀
的行為,因為有的時候作者可能根本沒有想得那麼多。而最近日本作家岸田奈美還真
的碰到了類似的事情。她的一篇散文最近被一所名校完全中學拿去當作入學考試考題
,讓她興奮得也找了題目做做看,卻赫然發現自己根本答不出來!原作者竟然不懂原
作者!

所以? 這種「超譯」事實「罪不容誅」而應予禁止? 抱歉,這是古今中外對於
讓「權威經典」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一種習見做法。透過不同時代的專業經
師,把當代思想(價值觀)融入古典的經典著作當中,使得古代的經文,也能用
來闡釋當代的各種議題而在當代發揮實際功用。
這種作法常常被自然科學方面的專家或支持者所抨擊。然而,自然科學方面
的各種理論,其實也隨著新時代的新發現而不斷做出修正。有時候只需要修正
某些名詞的意涵,有時候只需要修正某條描述物理現象的數學式的某個項,有
時候則是限縮理論的適用範圍,有時候則須要廢除該理論而代以新理論。總之
也不是一有新的發現,就把舊理論全部廢棄而非僅添加「新的詮釋或修正」。
例如︰甚麼叫做「數字」? 請參考數學史關於無理數等新發現,導致對於數
字之定義的修正。
至於限縮適用範圍?相對論得到實驗證實之後,古典的牛頓力學並未遭到完
全廢棄,而是限縮適用範圍在(相對於光速屬於)「低速」的範圍等。
所以回到原本討論的修齊治平說。網友要採取原典時代說,還是與時俱進說
,就會對經文解釋產生不同結果。喜歡用哪種? 自己挑吧。歷史與當代現實顯
示,哪種都有人採用,沒有哪種才是「正確的」。
作者: donkilu (donkilu)   2023-03-15 03:50:00
其實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大法官釋憲 也是用解釋去處理新問題同樣也會有人不喜歡這樣搞 堅持憲法原典主義
作者: castlewind (城中之風)   2023-03-15 09:38:00
作品解釋跟原作者扞格的 本島最有名的應該是「錯誤」把他當作情詩40+年 最後作者說我寫的不是情詩
作者: loser1 (拍嘎爪得白醬)   2023-03-15 09:52:00
castlewind: 那鍋達達的馬蹄嗎?作者有時候晚年也是會反口的
作者: castlewind (城中之風)   2023-03-15 10:22:00
然也教學現場在那邊情詩、閨怨 結果作者打槍 我寫逃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