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修齊治平之於繼業者們,善有善報,真的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3-03-14 17:56:08
修身(成功)與否對於將領於軍隊的領導統御(納於「治國」之項)能力
也有影響。
《史記》
巻八十一 廉頗藺相如列傳 第二十一
奢子 括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
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
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及括將行,其母上書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將。」
王曰:「何以?」對曰:「始妾事其父,時爲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
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
一旦爲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
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爲何如其父?父子異心,原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
決矣。」括母因曰:「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許諾。
上述《史記》內容描述關於秦趙長平之戰期間,趙王欲採用名將趙奢之子趙括
代替廉頗指揮趙軍對抗秦軍之前,趙括之母先以亡夫趙奢生前對兒子軍事專業能
力的評價不佳,再以自己觀察父子治軍表現的差異,認為其子治軍不佳,勸諫趙
王毋史其子率領趙軍抗秦。趙君不聽,趙母乃欲先請趙王承諾,倘其子表現不佳
,毋以連坐法怪罪自身。趙王同意之。
該段文字關於趙奢評其子趙括軍事專業方面,欠缺諸多細節,大意是倘若單純
用軍事理論(即兵法)來辯論,連有實際戰功而為趙國名將之一的趙奢都難不倒兒
子趙括,但是趙奢「口服心不服」,預判倘趙括實際率領趙軍,將致趙軍死地。
但是《史記》並未記載趙奢這預判的論證細節。假設為真,則趙括於為將修身獲
取必要知識和技能方面有致命的不足。
至於趙母比對趙氏父子治軍行為的差異,則顯示老趙和同僚與下屬相處融洽,
而且收到上面的金銀封賞等物都分給他的下屬。而且一旦接到命令要辦事了,就
專心投入,不再分心家中事務。相較之下,小趙治軍則盡顯威嚴,讓下屬畏懼,
而且收到上面的賞賜就自己全部笑納,每天忙著置備田產。這顯示小趙在修身的
道德方面,欠缺與軍隊下屬分享利益,而且不能讓下屬親近交流。
換言之,綜合趙母對趙括於修身的知識和道德兩方面的評價都是負面。雖然
趙王聽了趙母對趙括的不足行為之描述有相反評價而令其帶兵,結果大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