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道光或林則徐如何禁煙才不會跟英國翻臉?

作者: fw190a (las)   2021-12-22 01:47:24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引述《fw190a (las)》之銘言:
: : 基本上當時的常識就是知道英國這樣開戰是有問題的。
: 我最前面就有說義律是特別操作出開戰藉口,本來是沒有要為非法走私開戰
: 但為何義律想法會改變,就是林則徐的行為激怒他
補充說個,你之前說賭義律想的比較根本,
倒是有看到他給帕默斯頓的報告解釋了相關事件中他的邏輯,
不過他是比較含蓄,講的是機率問題和下層官員腐敗。
在Additional Papers relating to China:NO IV裡面。
另外他也講關於水手被定罪他不能交出去,忍受各種委屈之類的。
總之就算他被激怒變成私下操作開戰,也不會承認就是,
可能性是有,但比較偏陰謀論。
這封信寫於1839/11/16,英國那邊是1840/3/27收到
: : 當時早就已經下令出兵了。
: 義律這邊已經有小型衝突,但是要全面出兵,軍費預算表決票數只贏9票是很容易查到的事
: 就是執政黨內也有很多雜音的
: 若是要說成執政黨一心一意要侵略中國,那才是違反事實
: : 而是執政黨一頓操作把英國拉到戰車上。
我看時間線覺得,
出兵的決議,除了銷菸那段影響比較尷尬。
可能義律後期的操作影響都已經不大。
國會也只有透過不信任案方式在擋,
是在後面這個時間點,那些事件才被翻出來吵。
三個時間點,出兵/不信任表決/預算表決。
在各個貿易和製造商協會的強大壓力和遊說下,墨爾本總理領導下的輝格內閣
1839 年 10月 1 日 決定派遣一支遠征隊前往中國。戰爭準備隨即開始。
1839 年 11月上旬,帕默斯頓指示印度總督奧克蘭準備在中國部署軍隊。
1840 年 1 月 底,一次不信任案以21票未通過。
1840 年 2 月 20 日,
帕默斯頓起草了兩封信,
一封信是寫給義律的,指示談判爭取的目標。
另一封是寫給道光皇帝和清政府的。
表示英國已經向中國海岸派遣了一支軍事遠征軍。
1840年 4月 7日 下議院動議譴責政府。
但為了爭取支持,動議刻意迴避戰爭與備受爭議的鴉片貿易,
而是抨擊政府在對華關係上缺乏遠見及思慮不週。
經過三日激辯,下議院最終以271票對262票否決動議。
1840年 6月底 英軍遠征軍一部抵達中國
7月初 定海之戰
7月 27日 下議院通過撥款173,442英鎊作為中國遠征軍的開支。
: 你說是攻勢作戰的發起點,那請問英國到滿清滅亡為止,以香港為基地進攻佔領了哪裡?
: 事實上就沒有,連英法聯軍打進北京,都好好的退兵
: 甚至恭親王還發現,啊好怪,這些英法聯軍只燒了兩園,可是,府庫都不搶掠
: 還派兵好好的把守著,之後完整交還給滿清,不是打仗就是搶光光嗎?
: (後來曾國荃打破天京時就搶光光殺光光燒光光,那才是中國常態)
: 這使得恭親王從一個腦殘憤青,頓悟發現原來老外是講信義的可以講條約好好談
: 說是攻勢作戰的發起點,那是譬如日本在二戰前從東北一路一直侵略華北
: 那東北可說是攻勢作戰的發起點,你說英國從香港到底拿來侵略佔領了哪裡?
: 從香港出兵,從來出兵的目的都是為了保障貿易與商人生命財產安全
: 啊本來你就是要打人家會痛的地方才有用,這只是基本原理,你自己都說了是懲罰行動
: 出兵目的都很明確是要滿清確保遵守條約,從來都不是佔領領土與搶掠資源
: 懲罰完後來都好好的退兵還回去,你說這樣就叫攻勢作戰是侵略基地?
: 就定義上我說的貿易保護基地才比較合乎事實吧
從一開始就是個表述的問題而已吧。我沒說過佔領。
你說"要確保英商生命安全,所以要求一個基本根據地"
我說"你意思是說要一個軍事根據地,方便下次保護英商時打仗吧。"
講得好聽不好聽的差別,不用為此重新定義攻勢這詞,
不然會很荒謬。
: ^^^^^^^^^^^^^^^^^^^^^^^^^^^^^^不是不聽話就打,是懲罰說話不算話
: 自由貿易是對雙邊都有利,結果是其中一邊自己花錢駐軍在維護貿易的順暢
: 一口通商變五口後,導致廣州貿易被分走,結果整個珠江流域經濟崩潰
: 這就是前面大家一直說的鴉片戰爭是造成太平天國的遠因
: 從這邊倒推回去就知道貿易對珠江流域經濟民生貢獻有多大
作為現代人,是能理解自由貿易的優點,問題是也知道缺點。
撇開這個還有鴉片進口繼續成長,這也是自由貿易的好處?
所以英法聯軍那次,為了懲罰"不遵守條約",
錢不給賺飽,順便附上了鴉片合法化條款。
: 英國當然是為了國家利益而行動,任何正常國家都是 (滿清就不大正常...)
: 為國家利益行動本是天經地義,我不會否認但也不會否定,不能說成為了利益就是很壞
: 國家為了國家利益行動才是正確
國家利益有很多層面,不一定賺飽錢就是長遠利益,
也可能只是滿足某階層利益,變成飲鳩止渴。
而且也有執政者與人民的差別問題。
像滿清的大問題就是執政者利益與國家人民的割裂。
你奇妙的點就是,去混淆利益與正確,
但繞半天就是護航執政黨的作為(不是說台灣),
或者你想做的是,護航歷史贏家的作為...XD
某種意義上也算誠實,但你的不押寶政策其實只是在說,
我壓贏的那方。
這個策略的問題是,對未來就沒有指導意義了。
: 我批評的是後世老是要自己辱華,其實清末雙方接觸過程即使是打仗,滿清都是獲益更多
: 包括後來英法聯軍後,英法幫忙消滅民變
: 甚至八國聯軍後,也才促成庚子後新政大為加速現代化也讓10年內繁榮一時
就是一個,我揍你一拳讓你改過自新奮發向上,怎麼能恨我的概念。
其實可以,也應該從仇恨中走出來,但主動講就比較尷尬了。
當然你我都離當事者有點時空距離,
而且仇恨論述後面,也可能服務於特定目的。(有好有壞)
你的說法從某個角度上看,也是對的,
只是陳述事情的編排方式就整個一面倒,
似乎沒有讓人走出仇恨的功能就是了。
: 老外也都很講遵守條約,甚至美國庚款還拿回來辦大學
: 真正有侵略野心的主要是日俄(回到上一串的遠交近攻)
: 其他國已經都很講道理,每次衝突原因理虧的都是滿清居多
都很講道理很nice的國家...怎麼會瓜分美洲、非洲...XD
按照現實主義論述的話,這邊應該是他們自己不給力,
吃不到他們能力拿不下的東西,只好講道理。
為什麼會變成感念他們講道理呢。
不要分析它們的壞就用現實主義,講他們的好處就用人情味同理心。
會忍不住想吐槽XD
作者: Friedman (安豬火男)   2021-12-22 06:40:00
真要講贏家就是正義進步這種論調 那清廷的錯誤就是沒把英國可能強行動武當回事與沒認清雙方實力差距 什麼清朝人權落後和貿易不自由都是多餘藉口 弱者不識相才是真因大可不必批評林則徐怎樣 直講清朝衰弱欠英國佬修理就好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1-12-22 07:19:00
看來當年262位英國議員還比現代某些人有道德良知多了真要講贏家就是正義進步這種論調 ,那近年中共打爆香港民主派也是正義進步了?除非某些人又要搞雙重標準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21-12-22 07:50:00
所以根本不要講什麼贏家就是正義,因為正不正義本身就是主觀判斷,那既然是主觀判斷,很簡單,打爆中國就是正義
作者: jason222333 (發呆)   2021-12-22 08:10:00
打爆你也是正義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1-12-22 08:52:00
我突然聯想到 好像古羅馬有那個政治人物也是天天叫嚷迦太基必須死 (笑)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21-12-22 09:02:00
對啊,何必裝呢,既然都要以民族政治價值觀當基準,就大聲的說我就是挺中國打爆你們就好啦,就這點來說小粉紅還比較可愛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