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ry62

作者: KC90   2025-05-04 02:55:56
2025年5月4日(日) 第三篇日記|凌晨 1:30|湖人新聞後的思緒
就在我準備洗澡前無意中刷到這則NBA新聞,標題寫著:「NBA》不會說服Doncic留湖人 LeBron:他要為自己做決定」。一開始我沒太注意,想說這種休賽期流言滿天飛的劇情應該不會讓我有太多感觸,但沒想到點進去之後,腦袋卻開始轉個不停。這一篇不只是簡單的籃球八卦,而是我覺得頗有世代交接意味的某種「告別」。
LeBron James 受訪時談到 Doncic 是否續約的問題,態度出奇地成熟甚至有點淡然。他說:「那不是我的工作。最終這個交易是為了未來而做的,不是為了我。」這話在LeBron嘴裡說出來,不是敷衍,也不酸溜溜,反而有種退居幕後的味道。這不禁讓我想到,其實這幾年我們真的逐漸在見證一個世代的謝幕。LeBron從2003年進聯盟至今,我從還在補習班趕晚自習的小屁孩,一路看他打到如今膝蓋韌帶撕裂、場邊鼓勵年輕球星的老將。
Doncic今年才26歲,正是體能與經驗融合、進入黃金期的球員。從獨行俠轉戰湖人本來就令人驚訝,而他是否選擇留下來,很可能不只是戰力或錢的問題,而是一種他對未來定位的思索。LeBron說:「我也不會再待太久了。」這句話裡沒什麼遺憾,反倒像是某種已經安排妥當的放手。年輕人,你該為自己的生涯負責了。你不能為了陪我這個老傢伙打一兩年而犧牲更長遠的藍圖。
這則新聞之所以讓我特別有感,或許是因為我最近也常在想「交棒」這件事。不是在球場上,而是在職場與生活中。上週加班後我在公司茶水間聽到學弟跟別人聊我,說我雖然有點難相處,但其實很照顧人。我當時沒轉頭,只是靜靜聽著,心裡某個區塊突然鬆了一下。以前的我,總想著要在辦公室撐出存在感、拿到升遷,現在的我,卻覺得把舞台交出去也沒什麼不好。我更想看到年輕的那一群人,做出他們版本的精彩。
當然啦,LeBron的影響力是我這種上班族無法相比的。可是一樣的,無論是籃球場還是辦公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與節奏。Doncic會不會留下,我不知道,但這段對話讓我覺得,「知所進退」是一種很有高度的智慧。
看完新聞後,我順手把手機放下,眼角撇到桌上那一杯還沒喝完的手搖杯,已經退冰變溫。我沒有去倒掉它,而是慢慢喝完。這杯微微回甜的檸檬綠,像極了今晚的情緒。苦澀中帶著收尾的尾韻,也算是一種安穩。
今天一天又過去了。其實過得挺平淡,下午在家把堆積兩天的衣服洗好,房間吸完塵,地板拖過一次。沒做什麼大事,卻很踏實。朋友晚上約我打電動,但我提不起勁,只說有點累要休息。其實不是累,而是有種安靜的想獨處感,不想講話,不想互動,只想讓腦袋整理一下這些複雜的感受。
凌晨一點半,我坐在桌前打下這些文字,回想起LeBron那些淡定而堅定的語氣,不禁也提醒自己,要學會讓某些階段走完,就該好好說再見。世界不會停下來等我們,但我們可以自己決定怎麼離開,怎麼交棒,怎麼收尾。
回頭想想,我們常常把球星的新聞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但其實那些新聞背後投射出來的,不過是現實世界的縮影。職場裡的資深前輩何嘗不是一個個LeBron?明明能力還在,經驗豐富,但年齡與身體狀況不容忽視,慢慢地退居二線,將空間讓給後進。年輕人則像Doncic,有時候對未來充滿猶豫,有時候又有一股不想被誰控制的倔強。他們可能心懷感激,卻也渴望自由選擇屬於自己的跑道。
我還記得以前部門有位前輩,人稱「山哥」,是個邏輯嚴謹、脾氣也算硬的老工程師,寫程式永遠用C語言,開會講話像在做簡報。我剛進公司的時候他還在一線,每天都會巡過我們每個人的位置,看debug做得怎樣、備份有沒有確實,連迴圈效率都會跟你討論。但也正因為這樣,很多新人一開始都怕他。我以前也怕,甚至有幾次乾脆裝忙不跟他對眼。
直到某次我在公司大廳偶遇他,正在擦乾新買的保溫杯,我才第一次看到他放鬆的樣子。他主動開口問我:「你這次專案的排程怎麼拉的?感覺進度比預期好很多。」我愣住了,才發現他平常那些苛刻,其實是關心方式的一種。後來他退休那天,沒有辦告別式,也沒寄信公告,就默默清走自己的座位。辦公室裡幾個學弟妹轉頭跟我說:「其實山哥退休了,我們壓力反而更大耶。」
因為接下來沒有「山哥」幫你補漏、幫你預測問題、甚至幫你擋子彈。
這樣想來,其實LeBron也是這樣的存在吧。他當然希望Doncic留下,但不想用情緒或權威去綁架一個年輕人的選擇。這種願意放手、願意當一個支持而非控制的角色,是一種高層次的告別藝術。
我並不想把人生每件事都拿來對照NBA,但這篇新聞的角度,的確打動了我。尤其當LeBron說出「這不是我的工作」那句時,我彷彿聽到一個老鳥對新人的叮嚀——你要自己做選擇,而我不會再干涉太多。
我也開始想,是不是該學著去信任別人?去接受這個團隊不再完全依賴我,也能運作得很好?是不是有一天,我也會像LeBron一樣,留下一句話就默默離開,然後讓更年輕的自己站上主場?
日子會繼續過,球季會重新開始,而我,也該學會用不同的方式去參與這個世界。不是事事衝第一,不是樣樣搶發球權,而是有時候,願意退後一步,讓別人也能開始掌握節奏。
凌晨三點,鍵盤聲比呼吸聲還穩。我把電腦合起來,窗外傳來幾聲機車呼嘯而過的聲音,提醒著我,台北的夜從不會真正安靜。但這一刻,我的心是靜的。
靜得,剛好可以好好說一聲晚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