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我的字典裡沒有放棄

作者: cuello (cuello)   2016-10-13 01:46:23
※ 引述《modeldoggy (馬朵)》之銘言:
: 關於 [jemandem] ein Begriff sein 的用法
: 因為我對德語所知還甚少, 但是我今天有就您的翻譯請教了德國友人
: 他說Aufgeben ist mir kein Begriff這句話的解讀是 : das klingt eher nach Unwissenheit
: 聽起來好像是你不懂這個字的意思
: 但是如果說
: "In meinem Wortschatz gibt es das Wort aufgeben nicht."Bedeutet dass du niemals aufgibst.
: 意思是你絕對不會放棄
: 若有其他補充再請版友回應唷!
: 自己看Duden的解釋 [jemandem] ein Begriff sein 的意思是([jemandem] bekannt sein
: 對某事熟悉
多謝提供這樣的補充
多看看當地人的反應跟表情
總是對學習他們的語言有幫助
而且這個問題的原 po 當然要注意到這類的表達方式的本質是什麼
如果我不直接講:我拒絕一件事情
卻說:這件事情不在我的字典裡面
或是:我不認識這個東西
這就是一種「迂迴」的表達方式
講白一點,就是拐彎抹角
我所見過比較極端的拐彎抹角就是德國的樂評
每次開完一場音樂會
隔天大家都會忙著收集「輿情」
這些評論可以砍得你混身是傷
卻不見半滴血
對於「迂迴」的表達方式
聽眾必須用更多的精力來解讀
包括說話的人的特質、企圖、講話風格
還有當時的所有情境
綜合所有的情資
我們忙碌的感官跟神經系統必須計算出最適當的回應方式
要是判斷錯誤的話...
我想這個大家都有所體會
這一點無論是德語還是我們在台灣講的母語都是一樣的
真的不用懷疑
我們的母語跟德語在這個 subspace 上是沒有太大差異的
過度簡化的計算方式是
你說你的字典沒有這個東西
但是根據我的資料庫
你的字典一定會有這個東西
所以你要講的一定不是你的字典沒有這個東西
那麼我得開始猜你講這個話的動機與企圖
不過我要根據哪些情資來做臆測呢
你個人一向的講話風格
你這個人的行為特質
你剛剛講過了什麼
你講話時候的表情
你講話時候的聲調
這些都是一個機器人所必須要執行的複雜計算
如果我們想像一下科幻片裡典型的 Androiden 的話
同樣地
如果你說你不認識這個東西
那我也還是要猜你是不是真的不認識這個東西
這時我會進入一個比字典還要複雜的計算過程...
這當然也需要例如你是不是還在學德文這類的情資
就像我當初還抱著一本聖經紙的德漢參加德國人的社團活動時
他們會把這個計算進去我當初的行為模式
用來判斷如何回應我的問題
而在我這邊呢
我也會很緊湊地盯著他們的表情
觀察他們對我每一句話的反應
例如當我想要知道他們德國女人對 Tussi 這個字有什麼感覺
我一邊問問題當然一邊要掃瞄在座的所有老中青三代女人的表情
結果我從一個年輕護士的口中得到
「然後你會得到一個耳光」
但是不會有人真的給我耳光
因為她們正確計算出我的行為模式與企圖
在這個板上我們常常討論的是考試時不被扣分的語法
但是一個自然語言是非常奧妙的
就是因為這些奧妙的地方
我們才會看到連現在最先進的機器翻譯程式
都還沒有辦法應付我們認為最簡單的東西
這個我在上一篇回文已經提到一些
無妨讓我們來碰觸一下這個自然語言的 pragmatischen Raum
在上一篇回文已經略為提到什麼是 Pragmatk
就是符號的使用者本身跟他所使用的符號之間的關係
這個關係是我們在德語課程裡面很少著磨的
但是這個空間有時候會突然膨脹得非常非常巨大
在這一點德語跟我們在台灣所用的語言基本上是沒什麼區別的
我們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
當我在軍中服役的時候
所聽到的幾乎每一句話都要拜訪人家的媽媽大概兩三次
但是我們卻不以為意
其實甚至於在 112 的辦公室裡
不分男女這都是接受而且是平常、可略去的
可是請想像一下
要是蔡英文
不用說在公開的場合
她只要在一個最私密的地方跟任何一個人
拜訪一次人家的媽媽
大家隔天很可能必須趕快關心一下他的股票...
因為這個國家一定發生什麼大事了
這就是 Pragmatik 可以在自然語中扮演的角色
盡管是個比較誇張的例子
但卻是可以想像的
所以我要再舉下一個例子
大家都會覺得 "Ja" 在字的層面上是毫無疑義的
那麼,"Ja ja" 呢
還有,聽過 "Ja ja ja" 嗎
以下請容我回憶一下一個真實的故事
關於 "Ja ja ja ja" 的故事
Wettler 在心理學系教書
他常常喜歡找我去參加他的 Seminar
大概是因為我常常會挑戰他 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吧
我有說過我常常不務正業嗎
他這個人也有一點這種傾向
在心理系也做了一些奇怪的計畫
甚至於必須邀我去講一整堂的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這是什麼東西大家先別管
反正距離大家對心理學系的想像有一點距離就對了
他有一點迷信計算機(對我而言)...
有一天帶著那天要討論的 paper 要到他的 Seminar 之前
匆忙地上了一個廁所
洗過手後大家都知道用濕濕的手去抽紙會發生什麼問題
huh?沒試過嗎?喔!德國用的一定是回收紙
你手抽的地常常會被你弄濕爛掉然後就抽出來了
這時等在我後面的一個不認識的男同學就發表了簡短的意見
他說:"Ja ja ja ja..."
到了 Seminar
那天碰巧討論起 ... 忘了啦
但是我就舉剛剛碰到的這句話為例
我就問他說這是什麼意思
我自己是用一種比較善意的、同理的方式來詮釋這句話
Wettler 則不然
其他的同學也各有不同的意見
我們當然不會有一致的「正確」的解讀
關鍵是什麼呢
就是因為我們不認識這個人
我們不知道這個人的特質與風格
我們不知道這個人是不是在趕時間等不及了
我們不知道這個人是不是剛剛跟誰吵過架...
這就告訴我們
在自然語言中
情境跟 Pragmatik(抱歉我真的不知道漢字是用什麼)
真的扮演比我們想像中還要重要的角色
此外還有一個我們平常比較少討論的問題
那就是德語的音調
雖然我們認為音調在德語裡不具有 bedeutungsunterscheidend 的功能
但是對我而言它絕對具有 bedeutungsmodulierend 的功能
"ja" 這個字就可以用許多不同的音調講出來
這個時候,它的 Semantik 在微觀上絕對值得用一堂課的時間討論
又例如 "Guten Morgen." 這個句子
我把四個音節各給一個音
創造兩種不同的曲調來 demo 一下好了
1. Mi - Mi - Do - Do (大三度下行)
2. Do - Do - Sol - Mi (就是我們用簡譜寫的 1-1-5-3)
如果大家可以成功地把它唱出來的話
我敢打賭關於說話者的心情
大部分的人會把 2 解讀為比 1 正面
這又是自然語言的另一個 dimension...
抱歉占據了那麼多版面
也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想看這些無聊的東西...
但是這次 P 幣應該不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