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廣論止-83

作者: ykkdc (ykk)   2022-12-17 18:57:28
摘自:《廣論奢摩他章略講》/宗喀巴大師造論/見悲青增格西教授
【第二,斷疑者。
如是前說,第九心時,不須策勵勤加功用,心任運轉趣三摩地,無諸分別,又盡滅除
微細沉沒,具明顯力。
又如前身輕安時說,由其風大堪能力故,能與身心勝妙安樂。此三摩地,又如前於相
狀時說,貪欲等蓋、諸隨煩惱多不現行,雖從定起,不離輕安。
若生具此功德之定,於五道中立為何道?
答:若生如是妙三摩地,昔及現在總有多人立為入大乘道,尤由隨順生輕安風,一切
身中安樂充滿,依此身心起大調適。此又具足無諸分別、最極明顯二種殊勝,故許為無上
瑜伽中備諸德相圓滿次第微妙瑜伽。
然依慈尊、無著等諸大教典及《中觀修次》等,明顯開示修定次第、定量諸論而觀察
之,此三摩地尚未能入小乘之道,何況大乘。
《聲聞地》說,即修根本第一靜慮觀粗靜相諸世間道,皆依此定而引發故。外道諸仙
由世間道,於無所有以下諸地能離欲者,皆須依此而趣上地。
是故,此定是內外道二所共同。】
問:得有如此好處的止是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的哪一道?
會這樣問是因為,得止時有心一境性,加上經典多處提到無分別,就以為自己有了根
本定。或者,因為風的作用,讓身體很調適,有身心輕安,就自認為達到無上密續的圓滿
次第。
但是依彌勒菩薩、無著菩薩開示修止的方式去觀察,這只是剛得止而已,連小乘道都
未達到,更何況是大乘道。
世間道與出世間道都是於止的基礎上再做觀修,外道也修世間道至有頂,所以止是內
外道所共有的,不是五道其中之一。
【若無顛倒達無我見,及善覺了三有過失、厭離生死、希求解脫,由出離心所攝持者
,是解脫道,若菩提心之所攝持,亦能轉成大乘之道。如與畜生一摶之食所行布施及護一
戒,若由彼二意樂攝持,如其次第,便成解脫及一切智道之資糧。
然今非觀察:由餘道攝持,趣與不趣能證解脫及一切種智道,是就此定自性觀察為趣
何道。】
空正見,如果被出離心攝持,可以說是小乘道,如果被菩提心攝持,可以說是大乘道。
例如被菩提心攝持的行為,即使是給畜牲一口飯,也是在修大乘道,更何況是止觀。
但是現在不是在討論止被什麼攝持,是在討論止本身,就止本身而言,它什麼道都不
是。
(...待續...)
>>>>>
[1] 獲得正式的奢摩他(止),是獲得小乘道?還是大乘道?答:什麼都不是。因為外道
要修世間道的四禪八定,也要獲得正式的奢摩他,所以,止—只是內外道所共有的。
[2] 《大般若經》(玄奘法師譯):
「舍利子!復有菩薩摩訶薩雖具住六波羅蜜多,常以『靜慮波羅蜜多』而為上首,勇
猛修習諸菩薩行,具修一切勝『奢摩他』,勸諸有情,亦令修習如是勝定,令速圓滿。」
奢摩他(禪定安止)是內外道所共有的,它要成為什麼道的資糧,要看修習奢摩他(
止)時是以什麼意樂修持。
例如,菩薩以菩提心攝持而修的奢摩他(止),就能成為六度當中的靜慮波羅蜜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