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隆波帕默尊者|怎麼消業才是正確的

作者: honyan (honyan)   2021-06-21 23:59:08
怎麼消業才是正確的
隆波帕默尊者
2018年1月21日|泰國解脫園寺
編譯|禪窗
這個星期只有今天(周日)一天有講法,因為昨天隆波去了醫院,接受兩個月一次的癌症
抗體注射。
大家要用心修行啊!隆波在醫院就會看得非常清楚:小孩生病,年輕人也生病,並不是只
有老年人和退休的人才會生病,不是的,到處都是病人和死人。
事實上,真實的生命是充滿了不確定的。在導致泰國人死亡的因素裡,癌症位列冠軍,緊
接著的一個主因是意外。比如,規定必須戴安全帽,可是有人就是不願意戴,覺得那樣不
自由,結果太過自由散漫了,導致事故頻發——酒後駕車本來就不對了,再加上意外事故
的頻繁發生。
生命是不確定的。(即便)我們沒有喝酒,並且也遵守交通規則,可是那些酒鬼卻有可能
來撞壓我們。有時甚至是跨過隔離帶(交通島)來撞我們。古人聽到這個詞會嚇一跳,開
車跨過了「交通島」,還以為是蘇梅島。
所以,活著不要疏忽大意,我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死,特別是死於意外事故。隆波認識一
位健康的、大嗓門的寺廟廚師,而且她還帶了自己的孩子到她工作的寺廟出家為沙彌。她
在山腳下說話時,聲音可以傳到山頂,嗓門特別大,身體非常健康。有一天吃早飯,(隆
波)聽到「喔……」的聲音,正疑惑說是什麼聲音?(發現)原來是她在吃飯的時候被噎
到了,5分鐘後就死了。也許是因為她喜歡邊吃飯邊聊天吧,一不小心,米飯粒進入了氣
管,導致無法呼吸,5分鐘後就死了。
生命是非常、非常不確定的!(因此)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去提升自己的心靈。至少需
要讓心安住,讓心是善的。如果必死無疑,就帶著善心而死,然後重新出生在善道,繼續
修行。如果我們帶著不善心而死,就會投生惡道(比如,投生為餓鬼或是阿修羅之類的眾
生),無法修行也無法繼續提升自己,只會越來越糟糕。
阿修羅的心是殺氣騰騰的,我慢重卻又膽小如鼠。大家觀察那些表面兇狠的人,他們骨子
裡往往膽小。膽識過人者,有時只是淡然一笑,並不會說太多話。阿修羅是指「不是天神
且膽識不夠(的眾生)」,有人也(把它)翻譯成「不喝酒」。但是隆波認為不對,分明
看到它們喝了很多酒。阿修羅們特別喜歡喝酒,那些酒鬼往往批判不喝酒的人是「阿修羅
」,而他們自己才是「修羅」,即:只喝酒。如果去到蘇林府,他們有一句順口溜是:「
去蘇林,必喝酒!不喝酒,蘇林狗!」天啊,這種順口溜真是勸人下地獄。我們寧願是蘇
林狗,也不會喝酒。
如果是在(生起)善心的時刻死去,就會往生善趣。如果是生起不善心的時刻死去,就會
投生惡趣。我們可能在幾秒鐘不到或一兩分鐘之內就死了,因此(我們)必須將自己的心
訓練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隆波以前認識一位年輕的同事,他家住在三層的連排別墅裡,樓頂四周有條窄窄的走廊,
緊挨著高壓電線杆。那天下雨,屋頂漏水,水滲進房間,他想一探究竟到底是哪裡漏水,
所以雨一停就出去看,牆壁還是濕的,他用手觸碰牆壁,剛觸到牆面就被粘住了,無法抽
身,原來是高壓電漏電了,然後他的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接下來,他意識
到自己觸電了,便驚恐萬分、拚命自救,努力想要把手拉回來,可是無濟於事;知道自己
必死無疑時,他感到非常恐慌。一旦意識到自己必死,則感覺非常悲凄、傷心、難過,帶
著對家人和父母的戀戀不捨,然後死去——在觸電的一瞬間,(他的)心已經工作了好幾
個片段。
心的工作速度極快,所以我們必須接受訓練,訓練方法並不是通過觸電來練習。訓練方法
是:當我們迷失或走神的時候,是否能夠覺知自己、擁有安住的心——能否覺醒、喜悅,
以及保持中立呢?
當我們具備了能夠覺知自己的心,心就可以醒來、愉悅並且保持中立。無論身心發生了什
麼,我們都不會滿意或不滿意。若想來到這個程度,必須不斷地觀察自己。比如在走神或
發呆時,如果覺知到了,那麼心何時歸位?有些人雖然在覺知自己,但是心仍是以煩惱為
導向的,跟所緣生死相依、緊抓不放。
見到過心抓住所緣嗎?有時(心)抓在胸口處,抓得死死的,觀久了就感到憋悶,越觀越
憋悶,怎麼都不肯放。如果是憋悶的狀態,心將會墮往惡道;如果是緊抓住生氣之類的狀
態,就會墮往地獄,比如悶悶不樂這種瞋,是會墮到地獄的;如果緊抓住「貪」,則會生
為惡鬼;緊抓住「痴」會成為畜;如果心是抓住了「覺知和覺醒」的狀態,至少可以生為
人或天神;心進入四禪八定,扔掉色身而成為梵天——僅一瞬間就足以決定下輩子——最
後一念心是善的還是不善的,僅僅只生起一個心識剎那而已。
所以,我們必須勤奮地訓練覺性,何時有覺性,那一刻的心就是善的,這是法的定律。但
是禪定卻不一定。禪定並不總是善的,它也可能是不善的,因為禪定也會在不善心之中生
起。比如我們罵人時有禪定嗎?如果沒有,罵完人怎麼覺得痛快呢?那是因為心有禪定。
想要槍殺他人也必須有禪定。因此,在行不善的時候,心也是有禪定的。因此,僅僅訓練
禪定是不夠的,關鍵在於訓練覺性,因為覺性是跟著每一念的善心同步生起的。
最殊勝的覺性是四念處的覺性,退而求其次的是屬於善法(憶念到世間善法的所緣)的覺
性。比如,無論發生什麼,都念誦「佛陀、佛陀……」,雖然沒有契入毗缽舍那,依然還
只是奢摩他,然而心卻是善的。
不管發生什麼,都要不斷地念誦「佛陀」。以前的人無論發生什麼都習慣念誦「普陀」,
之所以念成「普陀普陀」是由於前人的口音導致的。我們聽到爺爺奶奶那一輩人念誦「普
陀普陀」,覺得他們有口音,他們卻說是我們有口音,因為他們在我們之前是國家的主人
。大家知道大城府時代的人是怎樣發音嗎?想知道嗎?還記得嗎?聽過孔劇(泰國一種帶
面具的古典默劇)的配音嗎?孔劇有配音和旁白,那就是大城府時代的口音,仍然保留在
孔劇裡。還有一種保存方式是關刀曲或長槍曲,隆波已經記不清了,它穿插在劇情的舞蹈
動作中,這是古人的一種文化保護意識。
無論發生什麼都念誦「普陀」,我們聽到「普陀」覺得好笑的心已經是不善的了。因為我
們習慣一直念「佛陀、佛陀……」,這是泰國中部和曼谷一帶的口音。曼谷人有口音嗎?
其實也有。如果讓素叻府的人來聽,他們會說曼谷人怪腔怪調的。大家都習慣以自我為中
心,於是就說別人有口音,總覺得自己是標準,這全是煩惱習氣而已。
大家要努力訓練,讓覺性來到最快(生起)的程度。好的覺性不只是以世間善法(比如,
憶念佛法僧;想到身體、憶念死亡)為所緣的。想到色身以及憶念死亡,基本還可以過渡
到身與心。如果將心置於「空」等所緣,同樣也屬於世間的善法,也不錯,還有可能投生
為天神或梵天神,只是沒有智慧罷了。
當一個人要投生時,是有組合條件的,稱之為「因」。有些人是「二因生」,有些人是「
三因生」,(這是指)出於二因和三因而投生。
二因是基於無貪、無瞋而生的。假設我們病得很重,快死了,於是憶念佛陀、佛陀,那時
沒有貪,也沒有希望自己如何了不起,就只是憶念佛陀,將生死都託付給佛陀。自己在那
一刻沒有因為病重而痛苦不堪,沒有在觀感受,也沒有把疼痛放在心裡,只是一味地呵護
著心,不斷地念誦佛陀、憶念佛陀,心是善的,沒有貪也沒有瞋。又或是嫻熟地將心專注
在蠟燭上,即便閉眼也可以看到火焰,瀕死時也讓心那樣專注。以上這類心是無貪無瞋的
,但是痴依然佔據了心的50%。
比如聚焦於火焰,心跟火焰在一起,心跑了,陶醉著跟火焰沉迷在一起,如果還有陶醉與
沉迷,痴就已經滲透進來;但如果心跑去跟火焰在一起時,知道「心正跟火焰在一起」,
這是有覺性在覺知自己,而沒有迷失。
修習禪定若不小心,就會獲得含有痴的禪定,心雖然處在無貪無瞋的禪定狀態,卻被痴所
籠罩著。比如,打坐迷迷糊糊、昏昏沉沉、漆黑一團,誰是這樣的?一定要小心!如果臨
死前的最後一念心也是這樣的,就會依循那種心而投生。
死亡時和出生時的心是完全一模一樣的,是按照樣本複印出來的心,完全一模一樣的複製
。所以,(如果)我們基於無貪無瞋而有痴的心來投生,稱為「二因生(即無貪、無瞋)
」。
二因結生(者)的缺點是修行很難。經典記載,他們無法修行,他們在法的方面屬於不幸
的人,但還不算特別嚴重,仍然可以做一般的善行。觀察到了嗎?世間人的數量龐大,泰
國人口也不少,然而對法感興趣的人只有一點點,發現了嗎?為什麼?因為他們有痴,一
直沉迷在世間。之所以會迷失在世間,是由於前生已經習慣於迷失,所以繼續迷失。
若是帶著覺性、禪定、智慧而死,尤其是正在修習毗缽舍那,看到名色正在土崩瓦解,心
保持中立地如實了解名色,有覺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心的實相。心在修習毗缽
舍那,安住且中立,對於正在土崩瓦解的色身沒有喜歡或不喜歡,心對於出現的痛苦沒有
發生動搖,心獨立而凸顯,承擔著「知道」的責任。如是而死,將是三因結生——無貪、
無瞋、無痴。這種出生稱之為「三因結生者」,即三因生的人。
二因生者是基於無貪、無瞋,可是有痴,這是無法修行的,一打坐就習慣昏昏欲睡,或是
坐了依舊漆黑一片。所以一定要謹慎,必須抗爭,必須堅持戰鬥,不能放任心完全沉溺在
昏沉裡,要努力地多覺知自己,這樣臨死才能帶著覺知、覺醒、喜悅且中立的心,下一生
就容易上升到新的高度。
如果是三因生人,比如有些人兒時遇到突發事件,例如看到鄰居家著火,嚇了一跳,心只
是受驚嚇而已,立刻抽離出來成為知者,這是由於訓練過「有覺性,以安住且中立,照見
身心實相」的心,因此它獨立凸顯,以智慧洞見一切,諸蘊分開,根本不用訓練就自行分
開。到那一步是不用訓練的,(它)將會自行分離——心成為觀眾,是知者、覺醒者、喜
悅者,且保持中立。就是這樣!已經學會了的,還將再會,小菜一碟!如果以前就沒學會
,那就必須訓練。不能由於我們是二因結生者,痴非常多,就放任心去破罐破摔,讓心一
直有痴。
我們不需要屈服於舊業,而是要播種良善且強大的新業,因為真正決定我們生命的乃是新
業,這才是關鍵的判決標準。比如,有人出身貧寒,「噢!這輩子窮得叮噹響。」如果總
是想「自己的貧窮是命中注定的」,那麼這輩子真的就會終身貧窮。可是如果在因地播種
,努力賺錢,既懂節省又懂結交良師益友、結識好人,他們的指點就會讓你獲益匪淺。遇
到良師益友同樣能讓我們增加收入;接下來就是懂得去過與自身條件匹配的生活。如果既
懂謀生之道、知道節儉、結交良師益友,又能夠去過跟自身條件相匹配的生活,那樣是會
淡化舊業的,而不是通過直接消業的方式。一碼歸一碼!
導致我們貧窮的舊業影響之所以慢慢淡化,是由於新的善業稀釋了舊業的影響。比如,我
們無法喝一杯極鹹的鹽水,於是不斷兌入淡水和凈水,加入一缸之後,水就可以喝了。若
問鹽還在嗎?還在,但是被稀釋了。淡化後的鹽水就能喝了。舊業恰似極鹹的鹽水,無法
直接下嚥,而希望它憑空消失也是不可能的,而是要去造善的新業來稀釋舊業的影響。
聽好!去造善的新業是為了把舊業的影響淡化和稀釋,而不是為了直接消除舊業,因為舊
業是消不了的。業一旦做了,就是做了。
因此,當有人祈求隆波Ahosi-kamma(無效業)時,隆波回覆說:業是無法求其無效的,
只能懺悔。請求隆波寬恕說:你已經認識到自己錯了,冒犯了隆波。常常有人來懺悔,請
求寬恕,原先是求Ahosi-kamma(無效業),可是隆波無法給予。因為隆波沒有駕馭別人
業報的權力。
Ahosi-kamma(無效業)的意思是:業已結果,已經承受果報,已是無效之業。它是失效
了,而不是被取消了。
所以,別造惡業,因為無論如何都得償還,即便小小的業也不例外。隆波兒時很頑皮,喜
歡甩彈簧繩,看到蝙蝠在飛,好奇它飛那麼快,自己能打到嗎?並不是想要傷害它,只是
想知道能打中嗎?但從未打中過。用棍子打從未打中。於是來了個升級版:甩彈簧繩要比
棍子快,就這樣轉著甩,在它飛來時,一閃而過,但是沒打中。有一天,隆波靜候它飛過
來,提前甩,結果打中它的後背,蝙蝠掉到地上,沒有死也沒有傷口,只是很疼,它倒在
地上抖動著翅膀。隆波的心情極度沮喪,非常、非常強的憐悯生起,仔細觀察了會兒,見
到它飛走了,心才略微好受一點!
後來隆波開始修行,某日正在坐禪,那時已經長大成年,差不多30歲了。正在打坐,一般
而言,隆波打坐時的心會很快入定。那一天,心又集中起來,就在心稍退出、對外面略有
感覺時,只聽「噼啪」一聲,仿彿鞭子響,像被鞭子狠抽在後背的正中央,這時候全身顫
抖,身抖、心也抖,心持續地顫抖著,非常疼。然後,看到了蝙蝠抖動翅膀的畫面,隆波
意識到這個業已經結果了。
無效業並不是指無需承受結果,所以別四處祈求Ahosi-kamma(無效業)。有些人特別過
分,一定要去問那些「百事通」(也就是好事者),聽他們介紹說要向某某懺悔,根本都
不認識,然後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去求懺悔。也有人向隆波懺悔,問他為什麼來求懺悔
?說是有人介紹來的,問說你相信嗎?真的可信嗎?
佛教徒是不該盲信的,一切都要有憑有據,別迷信!我們的冤親債主並不是鬼,也不是他
人的靈魂或神識,我們的冤親債主是令生業,是由於業的成熟導致我們遇到情況,令生業
才是冤親債主。
事實上,我們所造之業才是真正的冤親債主,一旦業報現前就無法避免了,但是播種善的
新業,舊業的影響力就無法充分施展拳腳。
比如:鸯掘摩羅出家之前殺人上千,事實上,已經超過了一千人,只是忘了計算,所以才
重新割手指來數。割、割、割……第一千個是自己的母親。他的母親離家而來是為了勸說
鸯掘摩羅別再殺人,是來幫助兒子的。可是兒子殺紅了眼,心完全被殺氣充滿,連母親也
分不清了,動了殺機。佛陀看出鸯掘摩羅的波羅蜜已經圓滿,體證阿羅漢的時機已經到來
,肯定要證阿羅漢了,所以前來度化他。如果鸯掘摩羅的心靈品質不夠,佛陀是無法度化
的。
佛陀可以度化每個人嗎?其他土匪要殺人,佛陀沒有去度化他,也沒法度化,因為他沒有
波羅蜜,沒有原始資本。但是鸯掘摩羅是有原始資本的,當他要弒母時,佛陀現身讓他看
見。鸯掘摩羅覺得殺老太婆「不靈光」,殺年輕出家人肯定更「靈」,便追著佛陀一路砍
……於是,佛陀就用一種壓縮路程的神通:他在後面追,佛陀在前面不緊不慢地走,但步
伐很快。
隆波沒見過這種壓縮路程的神通,但親歷過延長路程的神通。有一天深夜,隆波走在鐵軌
旁,這條鐵路連接著兩條公路。在曼谷暖路與八叉蠟路有一條閑置的鐵路線,隆波剛好要
跨越這條鐵路線。以前正式的公路很少,都是走小路或直接穿鐵路。有一天深夜,隆波要
走過那裡的一片草叢,事實上每天都路過,每天都看到那個地方,通常一會兒功夫就過去
了,但是那天怎麼也走不出來,路不停地被延長,延、延、延……直到隆波起疑:哎,不
正常!它是想騙隆波不停地走,直到被火車撞扁嘛。怎麼辦?隆波嫻熟地把心集中起來再
回看,只走了兩三步就穿過去了。第二天一早,再看,發現那堆草叢只有兩三米的距離。
前晚卻一直走啊、走啊,距離被延長了,這屬於延長路程的神通。本想和他學學這個神通
,但卻是對牛彈琴,無從溝通。否則當太多的居士到寺廟的時候,就可以把巷口延長兩三
百公里,這樣人數就能少一點(隆波笑)。
業是消不了的,必須償還。可是鸯掘摩羅所造之業是無窮大的善業,即證悟阿羅漢。為什
麼他可以證悟?因為在證悟阿羅漢的時候,他既沒有殺誰、也沒有破戒,那時的他已有戒
。不同的時刻,不同的生命。此時的他已經重新出生為比丘了——沒有殺誰和害誰,心有
禪定。之前的訓練已經足夠,準備好要證悟,而後他開發智慧成為阿羅漢。
但是,他在成為阿羅漢之後去托缽,(每次)還是會被人用石頭或木頭砸得頭破血流的回
來,缽裡什麼都沒有,根本沒有食物,除非剛好碰到不認識他的人(會有一點)。有時連
缽也被砸破,沒有飯吃。
當他去面見佛陀時,佛陀開示說:這是必須償還的。如果不是現世償還,之前若沒有證得
阿羅漢道與阿羅漢果,那樣你將墮入地獄非常非常久的時間。必墮地獄之業是非常嚴重的
,殺了上千人,下墮的時間必須很久。而你現在只是承受被石頭、木頭砸而已,雖然受傷
還不至於死。因為他們只是普通百姓,還沒有到殺害出家人的地步,所以要忍耐,要不停
地修習慈心。
有一日,他去托缽。一位即將臨產的孕婦來供養,供養完一抬頭,赫然發現是鸯掘摩羅。
她突然記起他是誰,大驚失色,撒腿就跑,通常應該是走門進屋,結果她見縫就鑽,直接
衝進柵欄裡。你們見過木頭柵欄嗎?她拼命往裡鑽,頭是過去了,肚子卻被卡住,逃不掉
,於是拼死掙扎。
「姊妹」是古代出家人對女居士的一種親切稱呼。鸯掘摩羅尊者對她說:「姊妹,我已經
在聖者的家族重新出生了,不再傷害任何生命,我有的只是慈悲,基於此事實,願護佑你
母子平安!」說完,他就走了。然後,孕婦非常順利地把孩子生了下來,順利到想生了又
生,因為太順利了,於是她到處跟人講這件事。懷孕的婦女很多,對嗎?有很多,這些人
都非常信奉鸯掘摩羅尊者。
之後不管鸯掘摩羅尊者去哪裡(托缽),都有孕婦來供養他。鸯掘摩羅尊者是透過新的善
業,稀釋與淡化了舊業的果報。他所造的新善業是阿羅漢道和阿羅漢果,新的善業把會墮
入地獄很久的舊業給淡化和稀釋了。
因此,我們不要以愚蠢的方式去消業,而是要行善造福。令生業是真正讓我們碰到境況的
冤親債主:挨罵、失業、丈夫出軌、被老婆拋棄、子女吸毒,這都是舊業的果報現前。
去造新的善業吧,重新站穩腳跟。別驚慌失措!別痛苦傷心!要用理智、覺性和智慧去解
決問題,舊業的影響力就會逐漸減少。
如果丈夫出軌了,心裡恨,每次見面都破口大罵,結果呢?老公的出軌症狀會更嚴重,直
接搬去跟第三者住在一起了。他回來要跟他好好講話,當成什麼都沒發生,好生伺候。虛
情假意有成百上千,要懂得用一兩招。千萬不要打罵自己的孩子,別把怨氣宣洩到孩子身
上,要懂一點技巧。
真正的佛教徒是用覺性和智慧去解決問題的。而不是丈夫出軌了,便到處求神拜佛,到處
去求懺悔,那樣求到死也解決不了問題,太迷信了。
佛陀的教導沒有一丁點的迷信與盲從,都是非常理性、有理有據的。只是說要好好地訓練
心,保持頭腦清醒、理智地生活作為穩固的基礎,舊業的影響力就會減少。
我們的舊業即令生業,或稱之為冤親債主,而不是各種來找麻煩的鬼。假設我們曾經打死
過他,也許他此刻墮在地獄。如果冤冤相報,說明他有瞋,下了地獄,奈何不了我們,但
是業報卻可以找我們麻煩。
大家要重新調整自己的觀念:冤親債主是令生業,是導致我們碰到這樣或那樣狀況的業,
讓我們此生出生是這樣的狀況、碰到那樣的事情,這才是冤親債主。
真正的解決辦法是不停地去造新的善業,淡化與稀釋壞的舊業,而後的生命就會變好。對
於二因生人,也要不斷地努力修行,隨著覺性等善法的漸增,痴將會遞減,繼續不斷地練
習下去,同樣也是能修行的,來生的修行便會有所成果,無論如何都有成功的那一天。
因此,請大家訓練自己,在活著的時候要理性、有覺性、有智慧,有錢但不鋪張浪費,要
有所積蓄。
文章出處:https://www.shineling.org/lp-pramote_full-txt_25/
YouTube影音(泰語中文字幕):https://youtu.be/JTGpl_wy1Kk
==============================================================================
玅境長老《和尚法語》(五十九):
怎麼樣才能根本的解除罪報呢?就是要解除內心的煩惱。我們內心的煩惱,是造罪的根本
原因,把這個原因解除了,我們不再造罪了,問題也就解決了。如果我們不解除內心的煩
惱,罪是沒有完的。
==============================================================================
心得: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十方三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
般若波羅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