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宗義] 《宗義寶鬘略講》(62)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07-28 20:45:00
....接續 #1T8RBgVj《宗義寶鬘略講》(59)
摘自:《宗義寶鬘略講》見悲青增格西
轉自: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
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
這邊講了四個現量,其中自證現量的爭議比較大,有部宗、應成派不承認自證。自證
是陳那菩薩說出來的,陳那菩薩因為建立自證而獲得很多讚美。
說有自證的原因是,我們都有回憶,所有的回憶都是因為過去見過、聽過、想過,不
可能是我見過、聽過、想過,回憶時是你在回憶這些,因此一個回憶必須依賴於看到過等
。如我今天見到一顆大鑽石,後天可能回憶起來,那是因為見過,所以回憶跟看到之間有
這麼一個關係。
然而,我們回憶時,通常會有「我曾經看到過……」、「我曾經聽到過……」,莫名
其妙會出來一個「我」。回憶時,帶到「我」,這個「我」是怎麼出來的?
承認自證者就會說,眼識(眼識的覺知)盯著鑽石的那一刻,與眼識(眼識的覺知)同體
的還有另外一個識(與眼識同體的自證的覺知),那個識(眼識的自證的覺知)看到了眼識。
所以重點是,當時不僅是眼識(眼識的覺知)看到了鑽石,而且還有一個識(眼識的自證
的覺知)在盯著那個眼識(眼識的覺知),因此回憶時自然就有了「我」—眼識。
詳細講是這樣的:如我的眼識昨天看到了鑽石,為什麼有「我的眼識昨天看到了鑽石
」?因為鑽石是眼識看到的,眼識被自證看到的,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自證,就不應該有
「我昨天看到了鑽石」的想法,反而是「鑽石」而已。為了解決這點,所以說有自證。
他們說自證(眼識的自證的覺知)是一種與眼識(眼識的覺知)同體,眼識生起時,它(
眼識的自證的覺知)就會盯著眼識,所以它(眼識的自證的覺知)懂眼識(眼識的覺知),除
了眼識之外,不懂其他的。以眼見鑽石之例,眼識(眼識的覺知)懂鑽石,而眼識的自證(
眼識的自證的覺知)懂眼識,除此之外的就不懂(眼識的自證只通達眼識,其他都不通達)。
我們說自證不合理,因為它不是一個合理的運作方式。自證是怎麼產生的?它的增上
緣是什麼?一切心識都必須要有所緣緣、等無間緣,增上緣,才能解釋出它的運作,它(
與心識同體的自證知)沒有這些,因為有結果—「我看到鑽石」,所以就硬塞一個自證。
在應成派看來,自證的說法是破壞緣起的。應派成認為,不需要像螳螂捕蟬、黃雀在
後這樣,不需要有個自證在後面盯著。如我昨天被刀片刮傷了手指,當下我知道手指受傷
了,就這樣而已。今天我的手指腫大,這樣我會有什麼回憶?「昨天感染到了!」「昨天
感染到了」也是一種回憶,可是這個回憶昨天根本不知道,昨天被刀片刮傷,除此之外,
有沒有感染等,想都沒有想過,可是後來可以有回憶,所以其實我昨天看了什麼可以從另
外的因素去講。
在自續派以下來說,瓶子被眼識看到,所以明天意識就回憶,這是單方向的。應成派
認為因為緣起,所以境和具境是互相安立的。瓶子被眼識看到,瓶子與眼識之間有了境和
具境的關係。因為這樣一個關係,想到瓶子的時候,可以連帶想到我的眼識;想到我的眼
識的時候,也可以連帶想到瓶子,「我看到瓶子」的想法是這樣來的。
也就是下部只會用具境來安立境,不會用境來安立具境。應成派說境和具境互相安立
,是緣起,想到境就可以想到具境,想到具境就可以想到境。這個在《入中論善顯密意疏
》中有說。
講到自證的定義時,會說是離分別的單一往內看、能持相。像眼識、耳識等可以了解
到外境,自證(眼識的自證、耳識的自證等)則單單了解內心,所以(自證)好像是自己看到
自己,雖然定義上面沒有「自己看到自己」的字眼。
又,自證了解時會牽扯到沒有距離,既然是沒有距離的了解就是無二現的了解。在中
觀宗以上來說,特別是應成派來說,只有空性是持它的現量(現證空性的根本定智)以無錯
亂且無二現了解的內容。自續派以下,除了空性之外,還有心識這些。因為自證一方面是
無誤地了解境,另一方面也是以沒有境與具境的二現的方式了解境,這種情況幾乎就與了
解空性沒有區別。講自證,在這些方面也會碰到困難。
有關安立自證、破自證,會牽扯到自相有無,這也就是中觀八難之一。透過這些內容
的討論,也可以了解空性。我們學習各宗所說的空性,對這些內容互相比較、對照,以後
視自己的機緣,會在某一點上了解空性。之後,其他的也會很快了解,就像點蠟燭般,點
燃一支,其它就很快就可以點燃。
(....待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