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54(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9-07-27 18:55:44
一、本經乃有五種原譯本,四種節會本
  「四種會校之本」,五種原譯本,四種會校本。「以上五譯,互有優劣彰晦」。優是
譯、翻得好;劣,翻譯差一點;彰,經中意思明顯;晦是晦澀,看不出來、看不懂。「例
如」,舉例,「十念得生之本願與一向專念之要旨,於漢吳兩譯則未彰」,沒講清楚。「
至於五惡五痛五燒」,這段非常重要,「乃世尊苦口婆心之告誡」,希望我們不要造罪業
,「於唐宋兩譯則不具」,這兩種本子略略帶過去,沒有細說。「魏譯較備,為諸譯冠」
,康僧鎧本翻譯得詳細,文字好,義理也好,五種原譯本裡頭算是最好的。「但於國無女
人與蓮花化生兩願,亦未明具」,這兩願很重要,康僧鎧本沒有說清楚。「故宋龍舒王日
休論諸譯云」,王龍舒唐譯本他沒看到,四種譯本互相比較,說,「其大略雖同,然其中
甚有差互」,是大同小異,可是裡頭有很多差距。「又其文或失於太繁,而使人厭觀」,
翻譯得太繁瑣了,讓人不想看;「或失於太嚴,而喪其本真;或其文適中,而其意則失之
」,文說得不錯,可是意思不對。「由是釋迦文佛所以說經,阿彌陀佛所以度人之旨,紊
而無序,鬱而不章,余深惜之」。紊亂,沒有秩序,意思隱晦,很難叫人看明白,一般人
看不懂,非常可惜。於是他取漢譯、吳譯、魏譯、宋譯,這四種翻譯本,「校正會集,敘
為一經,名曰《大阿彌陀經》,是即本經會集本之始也」。王龍舒第一個把四種經本合起
來編成一本,便利讀者容易看清楚經裡面的義理、經典裡面的教誨。
  「校會之本」,從宋到現在,王龍舒是宋朝人,「凡有四種」。第一種,《大阿彌陀
經》,王龍舒會集的。「宋國學進士」,國學進士是他的學歷,像現在的博士學位。「龍
舒」是他住的地方,安徽舒城。「王日休」是他的名字。他用「校輯」,不敢說會集,這
是謙虛,四種原譯本校對、編輯成一本,第一次的會集本。第二次,「《無量壽經》,清
菩薩戒弟子彭際清節校」。他是將魏譯本繁複難懂的文字刪掉,是刪節本。第三種是清朝
魏默深的本子,「菩薩戒弟子承貫邵陽魏源」。他是邵陽人(湖南),承貫是他的字,魏
源是他的名。第四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現代」,民國,「
菩薩戒弟子」,「鄆城」,他是山東人,「夏蓮居」是名字,「會集」。「於是本經乃有
五種原譯本,四種節會本,共有九種」。
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其他的都不重要,這一句非常重要
九種無論哪一種,都叫你念佛求生淨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九本都有。其他
的都不重要,這一句非常重要,能不能往生,就看你具不具備這兩個條件。蕅益大師約成
四個字,「信願持名」,信願就是發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向專念,妙極了!淨宗修行就這
四個字。印祖說,「即使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發菩提
心的註解,解得太好了。
  菩提心本來就很難講。《觀經》說菩提心三種,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起信
論》,馬鳴菩薩告訴我們,直心、深心、大悲心。至誠心就是直心,直心是道場,直是沒
有彎曲,就是真心,這是菩提心的體,本體。下面兩種是菩提心的作用,菩提心自受用就
是深心。什麼叫深心?古人解釋,好善之心。對別人呢?論上講大悲心,經上講迴向發願
心,就是慈悲心。菩提心,我歸納為十個字,大家好懂。第一個真誠,真誠心是菩提心的
體,真心。自受用,《無量壽經》的經題,「清淨平等覺」,就是深心。對自己要清淨、
要平等,要覺而不迷;對別人要慈悲,大慈大悲,這叫菩提心。沒有菩提心不能到極樂世
界,極樂世界是大乘,大乘的根本就是菩提心。
一向專念是功夫。蕅益大師說,「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菩提心是往生
的第一條件;四土三輩九品,「品位高下,是念佛功夫的淺深」,一向專念是提升你往生
的品位,決定往生在真信切願。我真相信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有,決定不是假的,佛菩
薩絕對不會騙人,絲毫懷疑都沒有,那你的菩提心就具足了。願很重要,我想往生極樂世
界、想親近阿彌陀佛,有這樣的心、有這樣的願,極樂世界你就有分。念佛不是講多少,
是講功夫,功夫的淺深,那就是懇切。
三、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
  人在絕望的時候一心求佛,佛有感應。海賢老和尚十八歲,腿上長毒瘡,治不好。他
自己明白冤孽病,求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一心專念觀音菩薩,念了一個多月瘡好了。他
對觀音菩薩深信不疑,菩薩決定沒有妄語,真心求他,菩薩就把你治好了。佛菩薩的能量
是我們六道凡夫無法想像的,你不相信他就加不上,你能相信他就加持得上。所以念佛人
得佛力加持,真有,不是假的。海賢給我們做最好的例子,得佛力加持。
  菩提心自受用,清淨平等覺;他受用,慈悲,大慈大悲,要發這個心,跟大乘相應。
再一向專念,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用這樣的心去念佛,
跟阿彌陀佛念念相應,佛來幫你。宋朝瑩珂法師三天三夜把佛念來了,決心、毅力。破戒
犯齋的這麼一個惡比丘,三天三夜懺悔念佛都能往生,何況沒造這些業的?這就是瑩珂弘
法,幫助我們堅定信心。這就是他利益眾生,他最後表法走的,這個功德非常殊勝。
  所以,經這麼多,哪一本好不要管,學海賢老和尚,什麼都好,本本都好,沒有意見
,這個心態就對了。這個時代眾生福薄,沒福報,生在亂世,做人太辛苦了,做一點好事
障緣特別多。夏蓮居會集本,全世界人都不相信我相信。這個經本是老師親自傳授,李炳
南老居士,他跟印光大師學念佛法門,他不會看錯。他傳給我,我也有自信沒有傳錯。我
跟海賢老和尚沒見過面,但是我們心心相印,我們走的是一條路。他以生活、工作表法,
看得懂的明白了,看不懂的不知道;我走的是老師教我講經教學。
  版本多沒有關係,不必去爭論,爭論毫無意義,爭論是滅法。讓社會大眾看到吵的這
個樣子,算了,不學了!讓許許多多人退心。今天夏老居士的會集本,得到海賢老法師的
表法,《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這是自古以來祖師大德的教誨,佛法興旺,互相讚
歎,佛法就興了。個個只顧自己門庭,互相毀謗,自讚毀他,佛法就衰了,最後就滅了。
消滅佛法,果報在無間地獄。為什麼要造這種罪業?別人造是他的事,與我不相干。他毀
謗,我讚歎;他毀謗我,我讚歎他,我不毀謗他。我遵守佛菩薩的教誨,互相讚歎,沒有
互相衝突的。任何人活在世間,都要依眾靠眾,每天穿的、吃的,多少人供奉,這些人對
我們都有恩。我們對天下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只有讚歎、感恩,沒有障礙,更不許可毀
謗、輕視、傲慢,決定不容許。學佛先把人做好。
==
學海賢老和尚,什麼都好,本本都好,沒有意見,這個心態就對了。
淨空法師還說過,事事都好,人人都好。
都好,就是都沒有放在心上。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7-27 19:30: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7-27 21:34:00
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9-07-29 15:0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9-07-31 09:25: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9-07-31 19:23: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