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遇到惡緣逆境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7-27 10:04:24
遇到惡緣、逆境時,我們該怎麼辦?
待人接物,處理得當,賊寇也變赤子;處理不當,手足也成怨家。
凡夫哪個沒有煩惱?應當在平時預先提防,遇到逆境惡緣,才不至於煩惱頓起;縱然煩惱
起現行,也能立刻生起覺照,心獲清涼。
對治煩惱
凡夫起煩惱的原因多種多樣,最主要的是貪財好色,冤讎相報。
貪財之人如果領悟到不義之財的危害勝過毒蛇,就不會因貪財而起煩惱。懂得給人方便,
就是給自己種善因,就不會發生窮人求助,卻遭遇吝嗇財產、不肯施救的煩惱。
至於好色,縱然對如花似玉的美女,也當作親姐妹;甚至對方是娼妓,仍然這樣想,對她
生憐憫心、度脫心,看見美色而動粗濁慾念的煩惱就不會有了。
夫婦之間應該相互扶持、相敬如賓,視妻子為傳宗接代的恩人,而不當作縱慾行樂的工具
,就不會有縱慾傷身、不能生育、子孫不成器的煩惱。
從小教育好子女,就不會有孩子忤逆父母,敗壞門風的煩惱。
倘若遇到態度不友善,甚至傷害污辱自己的人,應當生起憐憫心,悲憫對方無知,決不與
他計較。又要想,自己前生一定曾惱害過他,現在有機會還債,歡喜還來不及,哪裡還會
有怨怨相報的煩惱。
以上所說,是針對初機學佛的人。
如果是久證法身的大士,證得我空,則無盡煩惱都化為大光明藏。譬如刀因為磨而鋒利,
金子由於提煉而精純,蓮花得淤泥滋養培育,才能清凈光潔。
修行反省
我們遇到的境界本來無所謂好壞,之所以給人不同的結果,關鍵其實在於人。
學佛之人,無論行住坐卧,都要警惕自己的起心動念,就算在暗室沒人看見,可天地鬼神
都看得一清二楚。念頭才生起,所應感得的罪或福,差別已如天地般懸殊。
能經常這樣修行反省,舉止動念就都是善,惡的念頭和行為自然不會再發生。
原 文
如何對治煩惱習氣
印光大師
所謂調御得法,即寇賊皆為赤子。調御失道,雖手足亦作怨家。在凡夫地,誰無煩惱。須
於平時預先堤防,自然遇境逢緣,不至卒發。縱發亦能頓起覺照,令其消滅。
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而已。
若知無義之財,害甚毒蛇,則無臨財苟得之煩惱。與人方便,究竟總歸自己前程,則無窮
急患難求救,由惜財而不肯之煩惱。
色則縱對如花如玉之貌,常存若姊若妹之心。縱是娼妓,亦作是想,生憐憫心,生度脫心
。則無見美色而動欲之煩惱。夫婦相敬如賓,視妻妾為相濟繼祖之恩人,不敢當作彼此行
樂之欲具。則無徇欲滅身,及妻不能育,子不成立之煩惱。子女從小教訓,則無忤逆親心
,敗壞門風之煩惱。
至於橫逆一端,鬚生憐憫心。憫彼無知,不與計較。又作自己前生曾惱害過彼,今因此故
,遂還一宿債,生歡喜心。則無橫逆報復之煩惱。
然上來所說,乃俯順初機。若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則無盡煩惱,悉化為大光明藏。譬如
刀以磨利,金以煉純。蓮因淤泥滋培,方得清凈光潔。
境無自性,損益在人。三業四儀(四儀即行住坐卧),常持顏淵之四勿。五戒十善,必效
曾氏之三省。暗室雖無人見,而天地鬼神咸知。念始萌乎隱微,罪福判若天淵。若能如是
修省,將見舉動皆善,惡無從生矣。
《印光法師文鈔》復高邵麟居士書四
https://i.imgur.com/X2nxq6c.jpg
作者: apple03 (大海)   2019-07-27 10:10:00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這篇寫的很好阿!!!
作者: terrytina19 (翼)   2019-07-27 13:12:00
感恩師兄,可惜末學目前連這篇1%都做不到~阿彌陀佛
作者: swi1919 (crystal)   2019-07-27 13:22: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xdx58 (^^)   2019-07-27 15:58:00
阿彌陀佛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19-07-27 20:44:00
大師大概不研究古埃及皇室婚姻狀況,也不接觸鬼畜之流?釋迦牟尼佛在世間的示現,差不多就算絕後了,傳宗接代那麼重要的嗎?無子女自然沒傷腦筋的後代問題...-.-願不願意放?
作者: koalaq (忘了)   2019-07-27 21:22: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7-27 21:27:00
阿彌陀佛!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9-07-27 23:19: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