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介] 人生雜誌428期:無常的功課-佛說無常經

作者: poohkoala ( \^0^/)   2019-05-14 23:25:58
書籍網頁 https://www.ddc.com.tw/book/detail.php?id=7290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 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04月01日
內容簡介
無常的功課 《佛說無常經》
花開花謝、日夜變化、風起雲湧,乃至呼吸、念頭、衰老、生病、死亡……無常的時時刻
刻變化,我們覺察了嗎?《佛說無常經》中,佛陀告訴眾生什麼是無常,我們卻常誤以為
日常是恆常,非得等到生離死別、天崩地裂,當日常中斷,才大嘆人生無常!
無常在日常中,日常在無常中。聖嚴法師教我們認識生命的本質是苦,是無常,因為無常
,所以能夠翻轉;因為無常,所以必須珍惜。曾在法鼓山關懷院擔任執事,經常面對別人
的老病死,常持法師從《無常經》與修行經驗中體會,當以平常心擁抱無常。而佛教的大
師與無常共處的智慧與方法有哪些?讓我們向阿姜查、一行禪師、達賴喇嘛與聖嚴法師學
無常觀。無常教會柯瑤碧、陳秀丹、阿潑哪些事?他們從老病死與災難中,看見翻轉人生
的可能,讓人生更有意義
「北海安寧物語」探討人們熟悉的鼻胃管,不只是一條管子,而是生命中待解的謎,是對
生命長度與品質的評估與反思。當森巴遇見禪,激盪出什麼火花?「世界佛教觀察」觀察
日本農工移民將佛教帶入巴西一世紀後的發展,如今又面對什麼挑戰?「佛學新視界」惠
敏法師教我們通過人生會議(ACP)與人生期末考(AD),做好善終的準備。
人生雜誌428期《目錄》
【本期專題】
10無常的功課 《佛說無常經》
12佛法的觀念:苦、無常 聖嚴法師
18BOX:四念處之觀心無常 編輯室
【過無常的生活】
20用平常心擁抱無常 釋常持
26BOX:認識《佛說無常經 編輯室
【向大師學無常觀】
30大師教您與無常共處 編輯室
【無常教我的事】
34人生七十,老也自在 柯瑤碧
38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 陳秀丹
46當日常變成無常 阿 潑
【人生導師】
08圓滿的生涯規畫 聖嚴法師
【特別報導】
50傳燈即傳法 同心同願建淨土——聖嚴法師圓寂十週年傳燈法會紀實報導 釋演化
【人生講堂】
60用鏡頭看見真實的柬埔寨 許紘捷
【人生書摘】
68生而為人,真好!——《翻轉人生的禪機》自序 楊 蓓
【韓國佛寺之美】
74千佛千塔之祕境——雲住寺 陳明華
【一種觀看】
80色像歲月 江思賢
【爾然禪話.壇經】
84菩提(二) 釋繼程
【電影不散場】
86愛.欺——人間幸福的真假 曾偉禎
【雙味好料理】
92牛蒡香絲&牛蒡酥片 洪蓮華
【人生戲中戲】
96伊底帕斯的勇氣 陳 忻
【北海安寧物語】
100一管之迷與謎 辜琮瑜
【世界佛教觀察】
102當Samba遇見Zen——巴西的日本佛教 吳俊宏
※ 大覺智海-別冊
【佛學新視界】
110善終準備:人生會議(ACP)與人生期末考(AD) 釋惠敏
【佛法關鍵字.金剛經】
114《金剛經》為何是一部說空的佛經? 許洋主
【佛學論文】
118蓮池做會——白族女性誦經組織的意義、起源及個案觀察(一) 徐郁縈【佛學論文

精彩書摘
【向大師學無常觀】大師教您與無常共處
【無常教我的事】當日常變成無常
【電影不散場】愛.欺——人間幸福的真假
【佛學新視界】善終準備:人生會議(ACP)與人生期末考(AD)
【向大師學無常觀】大師教您與無常共處 ■ 釋演化
無常,是人人皆知的事實,
然而,當無常來臨,為什麼我們還是感到苦?
讓阿姜查、一行禪師、達賴喇嘛、聖嚴法師,
教我們如何從諸行無常、生死無常、禍福無常中,
認清實相,運用方法,離苦得樂、得智慧。
一行禪師(1926年~) 當下,無常帶來重生
敬愛的佛陀,我為我的錯誤思維向您懺悔。雖然我知道萬物無常,雖然我也曾能言善辯地
講解萬物無常,但在我的行為習慣上,依然猶如萬物恆常。我知道我的身體時刻在變化,
細胞生滅不斷,但有時我依然以為我是我,今天的我仍是昨天的我……
一行禪師《接觸大地:與佛陀的親密對話》
許多人在理智上知道無常、接受無常,卻因為長久以來的慣性,讓行為、念頭,猶如「我
」將永恆不滅一般。一行禪師指出,這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沒有精進修習,因此未能在
每一刻覺察無常,而輕易地跟著慣性思惟、動作。唯有時時刻刻覺察無常,清清楚楚萬物
——包括自己——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之中,我們才能認清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亦即「無
我」,也才能夠轉化深藏的我執。
然而,無常的事實經常讓人感覺痛苦與哀傷,一行禪師因此經常提醒「無常」積極的一面
:「感謝諸行無常,所有的事才可能發生,生命本身才可能誕生!」每一剎那的生滅,每
一個變異的當下,也都是一次的重生,因此,無常,也帶來無數的重生。
只要我們時時刻刻回到當下,隨時隨地,把遊走於過去與未來的心拉回來,時時保持覺醒
,以正念覺察每一次的步行、每一次的坐禪,甚至每吃一口麵包、米飯,每一口呼吸……
將會發現,每個當下都是嶄新的。眼前的這一刻,我們同時正在誕生與死亡。因此,如果
希望生命趨向更好的方向,就要把握每一刻的重生,讓快樂、愛與美隨著每一刻獲得重生
及滋養,同時,不讓上一刻的無明、憤怒、痛苦跟著重生。藉由這樣的覺察和練習,把握
每一個當下此刻,每天我們便擁有無數次的重生,而在這無數次的重生中,錯誤的身、口
、意得到無數次修正的機會,我們不但能減少自己的煩惱和痛苦,也漸漸更能夠為世界帶
來光明、自由和快樂。
參考資料:《接觸大地:與佛陀的親密對話》《正念的奇蹟》《你可以不怕死》
《橘子禪》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運用「四它」,對境修無我
遇到任何問題,逃避是沒有用的,難過只會讓情況更加雪上加霜,這個時候,只有面對它
、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就是「面對現實,當下看破」。佛經中也有一則比喻告訴
我們:當身體已經挨了一箭時,不要再讓心靈中箭,否則,就會受到雙重傷害。
聖嚴法師《台灣,加油》
國土危脆、人命危脆,倏忽而至的天災人禍、意外事件,提醒著無常距離我們並不遙遠。
事實上,人一生所面對的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以及五蘊熾盛等八
苦,都離不開無常,因此,聖嚴法師教導,應認清世間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事實,而以「
四它 」應對。
聖嚴法師進一步分析,一切現象都是由於不同因素的聚合而產生,也由不同的因緣而消失
,即所謂「因緣生,因緣滅」。因此,任何事情成功時,不需要那麼興奮、驕傲,因為那
絕不僅是出於個人的因素,而包含了眾多因緣;同樣地,壞的情況發生時,也是當下的因
緣,因此,如《雜阿含470經》中所揭示,為此難過,是在第一箭之外,又讓自己多挨第
二支箭。正確的處理方式,是如《中阿含.箭喻經》所說,被箭射中時,不是去研究射箭
人的身家背景,或箭的材質,而是拔箭治療。「無法逃避的事一定要發生時,就讓它發生
吧!接受它就等於把問題解決了。」如此以四它的原則,用智慧來處理事,用慈悲來處理
人,我們將體驗到,生命所遭遇的一切橫逆,都是值得感恩的逆增上緣。
「你有樂的時候一定有苦跟著你,有生的時候一定有死伴著你。」因此,不論順逆境,都
需用柔軟安忍心來應對,事過之後,則如鳥行空,不留痕跡,若能如此,即超越了好壞得
失的自我中心與情執,體現無我的智慧。也因此,聖嚴法師說:「面對它、處理它、接受
它、放下它,就是禪的工夫運用在平常生活中的功能,也就是即定即慧的禪修態度。」
參考資料:
《台灣,加油》《抱疾遊高峰》《聖嚴法師教默照禪》《自家寶藏-如來藏經語體譯釋》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28期)
PS
有台北市/新北市/台南市立圖書館帳號者 登入後可免費線上閱讀全本電子雜誌
(查了一下六都的桃園台中高雄,公共資訊圖書館電子書網頁無提供此雜誌)
台北 https://tpml.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174670
新北 https://tphcc.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174670
台南 https://tnml.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174670
昨天有網友問家人過世誦什麼經典回向?
當下第一反應是日本電影[我是和尚]看過的畫面佛說無常經
啊~什麼經都好~就是一個因緣推介一下,畢竟三法印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才是佛陀教法的根本
作者: rcanny (初心)   2019-05-15 10:29:00
感恩您的分享連一行禪師都需要懺悔..何況是初學如我~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xdx58 (^^)   2019-05-16 07:3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terrytina19 (翼)   2019-05-17 22:34:00
色即是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南無阿彌陀佛人身難得今已得~看破放下~念阿彌陀佛~發願往生淨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