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25(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9-05-09 23:48:33
一、方便有餘土
  「二、方便有餘土。若人念佛功深」,這講功夫。蕅益大師說,能不能往生,決定在
信願之有無,有信有願決定往生;生到極樂世界品位高下,功夫的淺深,現在講功夫。生
凡聖同居土的功夫淺,只是把煩惱伏住,沒斷,念到功夫成片就伏住了。日常生活當中自
己要提高警覺,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只生阿彌陀佛這個念頭,念頭起來阿彌陀佛,念四字
、念六字沒有關係。假如真正發心這一生要去就學蓮池大師,四個字,不念六個字。愈簡
單愈好,大道至簡,就這四個字就能出離六道輪迴,就能往生極樂世界。
  下面說,「以離雜亂之心」,這個離很重要,「專念一句名號,心口相應」。心裡想
著佛,口裡念佛的名字,或者心裡面也想阿彌陀佛四個字,也很好。心裡想著字,口裡念
著佛號,心口相應,「字字分明,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如是念佛
,名事一心」。事一心把見思煩惱念掉了,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心上真正有佛,沒有妄
想,沒有雜念,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都攝六根是把見色聞聲,六塵境界不放在心上,不是叫你不看、不聽,你能看,你能聽。
看得清楚,聽得明白,不放在心上,沒有染污。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
都沒有,這就是事一心。念佛沒有間斷,工作的時候需要用思惟,就把佛號放下,認真去
工作,工作完畢之後佛號就提起來,這都叫做無有間斷。
  「若達此境界,雖不求斷惑」,沒有想到斷惑,「而見思煩惱自然斷落」。真的,佛
放光照你,你被佛光注照,你的功夫就提升一倍。《阿彌陀經》梵文的原文是「一心繫念
」,實際上做到一心繫念,佛來接引的時候光一照就把你提升到一心不亂。玄奘大師是依
照經文,是因上說的,羅什大師是果上講的,把你提升一倍就是事一心。「則從此界之同
居穢土,橫生極樂方便有餘淨土。」
二、智慧沒開,他是屬於念佛三昧
  下面再給我們介紹實報莊嚴土,「三、實報莊嚴土。若憶佛念佛,歷歷分明,行住坐
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瞋煩惱諸念之所雜亂,是名事一心」。這是生方便有餘土
的。「事上即得,理上未徹,屬定門攝,未有慧故」,智慧沒開。他是屬於念佛三昧,會
起心動念,沒有貪著,這功夫就不錯了,順境沒有貪著,逆境沒有怨恨。接觸境界不生七
情五欲,這就有了一點功夫。功夫深厚的人無論什麼境界,順境逆境如如不動,不為境界
所轉,不受境界的干擾,這個人有功夫,這就是念佛三昧。
  得念佛三昧時間久了,不但不生煩惱,生智慧,順境生智慧,逆境也生智慧。智慧是
什麼?照了事實真相。照了事實真相之後會生起大慈悲心,憐憫那些造罪業的眾生,為什
麼?看到他們的果報。你不但不怨恨他,你還會發心怎麼樣救他,怎麼樣讓他少受一點苦
。有人造作重業,他自己不知道,最大的影響無過於斷眾生的法身慧命。你看看造謠生事
,念佛勸人要在佛號上加個什麼天元太保,本來念佛是如法的,現在變得不如法;本來可
以往生淨土的,現在又搞六道輪迴,這個責任誰負?什麼叫老實?什麼叫聽話?遵循經典
上的教誨就是老實、就是聽話。自己自作聰明要想一套方法,那是錯誤的,那是決定不許
可的。所以「依法不依人」。
  「依義不依語」。要知道世尊當年講經,時間不一樣,聽眾不一樣,處所不一樣,環
境不一樣,所以他講經的時候就有差別。不是每句話完全相同的,可是意思相同,這就是
依義不依語,意思相同就可以,語言不同、翻譯文字不同沒有關係,最重要的經的義理。
第三個教給我們「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什麼叫了義?能幫助我離開六道輪迴,幫助我證
果,這是了義,我學這個法門我能夠得到,這叫了義;我沒有辦法做到,對我就是不了義
。上上根人《華嚴》、《法華》是了義,下下根人一句阿彌陀佛是了義,了義沒有一定。
我們自己心裡要有數,我用這個方法,我一定會成就,這對我就是了義。第四個,「依智
不依識」。智是我們今天講理智,識就是感情,對人對事對物,對佛法的選擇,都要用理
智,不要用感情。感情,他學這個,我要跟他學,他能成就,我不能成就,這就錯了。他
學那個法門能成就,我學這個法門能成就,各人都是了義。
  四依法,釋迦牟尼佛滅度的時候告訴我們的。還有總的綱領,以誰為師?以戒為師,
以苦為師。修行人,無論在家出家,要持戒,要不怕苦。苦有什麼好處?出離的心強,不
想在這個世界上住,一心嚮往極樂世界。如果這個地方的環境太好,覺得還不錯,極樂世
界我還沒看見,捨不得離開這個地方,那就錯了。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出離的心很強,
念念都想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就是道心強,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念頭全沒有了。我
們跟世間人走兩條路,他們走六道輪迴,我們走西方極樂世界。
三、從念佛三昧上開悟了,生實報莊嚴土
「若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於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
,不落無念」,這是從念佛三昧上開悟了,開悟是理一心。事一心就是念佛三昧,理一心
是開悟,開悟就是見性。有能力往生就一定見佛,念佛三年,他有資格見佛,眾生有感,
佛就現形,感應道交。這個不是在佛那邊,在自己這邊,我想見就見到。你想見見不到是
你用妄心,用真心就見到。也不是純正,我們常講的真誠、清淨、恭敬,有這三個心就能
見到佛。如果只有三十分不能感應,如果有七、八十分肯定有感應。全操在自己,不是阿
彌陀佛,阿彌陀佛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完全是我們感,自自然然的應。法身彌
陀是常寂光,遍一切處一切時,我們都在他光中。
  更進一步就開悟了,根性利的,根性利鈍與識字不識字、有沒有學經教沒有關係,這
一點要知道。海賢老和尚沒讀過書,不認識字,他能夠老實念佛,我們這經上所講的,理
事他全做到了。一生什麼身分?農夫的身分,種田的。也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
,表演大乘佛法理事相應、理事不二,演出三福六和,演出三學六波羅蜜,演出普賢十大
願王。最後拿著書照相,那是演出六和敬。最後表法勸導僧團、勸導社會、勸導國家統統
要和。
  「如《疏鈔》云: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
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我們今天用海賢老和尚所表現的這
個境界,跟經上相應。「無念而念,念而無念;言思路絕,不可名狀」。這就是不可思議
,我們無法想像,我們也沒有辦法能說得出來。「唯是一心,清淨本然之體」,自性的理
體他見到了,「更有何法而得雜亂,是名理一心;屬慧門攝,兼得定故」,一定有定,定
才開智慧。「念佛若達理一心」,這個時候「破一分無明」,就是起心動念沒有了。阿賴
耶的業相、轉相、境界相,業相是能量,轉相是信息,科學叫信息,境界相是物質現象。
破無明才能見到。「生實報莊嚴土,同時分證常寂光淨土」,沒有完全證得常寂光,所以
是分證。分有少分、有多分,常寂光無明斷了,無明習氣沒斷。習氣很難斷,沒有方法斷
,必須長時間它自自然然就消失了。要多長時間?三個阿僧祇劫。我們相信,在極樂世界
一定不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大幅度的把時間縮短了。所以他從分證常寂光,最後他契入常
寂光,契入常寂光就是證得妙覺果位,圓滿成佛。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
假如真正發心這一生要去就學蓮池大師,四個字,不念六個字。
愈簡單愈好,大道至簡,就這四個字就能出離六道輪迴,就能往生極樂世界。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5-10 01:33: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9-05-10 14:52: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cecil724   2019-05-10 15:2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5-10 17:40:00
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9-05-10 20:4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9-05-10 23:47:00
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9-05-13 23:05: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terrytina19 (翼)   2019-05-20 12:25:00
人身難得今已得~看破放下~念阿彌陀佛~發願往生淨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