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25(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9-05-08 16:16:00
一、此土凡聖之同居遜於極樂者有四
  「又天壤之間」,天下之間,「見聞者少」,很難看到一個真正修行人,也很難聽到
講經。這就是為什麼這個世間人過得這麼苦,災難這麼多,濁惡從什麼地方來的,五濁惡
世從哪裡來的,這都是說的原因。「幸獲見聞」,真正「親近步趨者少」。真正發心學習
的人很少,一層一層的淘汰,到最後真的變成稀有難逢。「又佛世聖人縱多,如珍如瑞,
不能遍滿國土,如眾星微塵」。佛當年在世間講經說法,聽眾一千多人,這是常隨眾,比
起地球上的居民還是少得太多了,像眾星,像微塵。「又居雖同,而所作所辦則迥不同」
。這個世間眾生跟聖賢同住在一個地球上,所作不一樣。經上告訴我們,舍衛大城認識釋
迦牟尼佛的,見過面的,只有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聽過名字沒見過面,還有三分之一
完全不知道。居住在一個城市,何況其他城市,所以所作所辦不一樣。
(一)暫時同居,非究竟也
  「按《要解》義,此土凡聖之同居遜於極樂者有四」,遜是比不上。略說有四種,第
一種「暫同」,不是長期在一起。「此土小乘初二三果」,證阿羅漢他就滅度,「大權菩
薩,度生機盡便不復示現」。這些菩薩、羅漢他不再來了,為什麼?眾生沒有跟他相應的
。佛法如是,世法亦如是。原因是什麼?孝心、敬心,孝順父母的心不如,社會影響太大
了;誠敬心沒有了,清淨心沒有了,恭敬心沒有了,縱然有好的老師,不教。有學生,沒
有認真學的,都是來敷衍的,真正老師不教。印光大師一再教導我們,一分誠敬得一分受
用,十分誠敬得十分受用。你能夠學多少不在老師,在你自己對老師、對所學有幾分真誠
恭敬,關鍵在這個地方。
所以大權菩薩度生根機沒有了,他就不再示現,「故與此土凡夫只是暫時同居,非究
竟也」。極樂世界,「在彼淨同居土」,它是淨土,我們是穢土,「可與諸大菩薩俱會一
處,直至成佛」。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這些大菩薩們天天在一起。極樂世界等覺菩
薩、後補佛太多了,無法計數,佛給我們講經,有疑難的地方,可以向菩薩請教。所以在
極樂世界進步非常快速,這是不能不去的。這是第一樁,第一樁不同。
(二)難遇、希少、所作不同
  第二,「難遇。雖有聖者現居此土,但不易見聞親近」。五台是文殊菩薩道場,九華
是地藏菩薩道場,峨嵋是普賢的道場,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在普陀,大迦葉尊者的道場在雞
足山。當地的人告訴我們,他們真在這裡,但是不是常常遇到,偶爾遇到,遇到不容易親
近,他頂多給你說兩句話,一轉身就不見了。「而在極樂則皆如師如友,朝夕同聚」。在
極樂跟這些大菩薩,等覺菩薩在一起,他就像我們的老師,就像同學。諸佛如來到極樂世
界去講經教學,極樂世界的佛多、菩薩多,多過學生,所以從早到晚都在一起。
  第三,「希少。聖者如珍如瑞,希有難逢」。這是說娑婆世界,真的是稀有難逢。極
樂世界,「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這些人常常在身邊,常常得他們的加持、提攜,所以極樂世界修行成佛快。
  第四,「所作不同。在此土,聖者咸遊聖域,而眾生輪轉六道,升沉無定」。小乘須
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他們不斷向上提升,超越六道輪迴,證得四聖法界,眾
生還在六道搞輪迴。「凡聖雖同居此土,而其所作與成就則迥然不同。在極樂則同盡無明
,同登妙覺」。跟這些大菩薩可以同時斷盡無明煩惱,同時證得妙覺果位。「故知同居淨
土之同居,勝於此間無量億倍也。」勝過我們不是十倍百倍千倍萬倍,無量億倍!
二、得往生者,不復更入三惡道,永離惡趣
  「又此土之凡」,我們這個地方同居土,凡夫,「包括地獄、餓鬼、畜生三惡趣」,
還包括修羅、羅剎。「而彼土同居則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只
有人天,他們所受的法性身,所居的法性土,無異於法身菩薩。「得往生者,不復更入三
惡道,永離惡趣」。離究竟苦,得究竟樂,究竟就是圓滿。「不似此間眾生,生死海中,
頭出頭沒,輾轉惡道,苦趣時長。」也就是告訴我們,這一生如果不能往生,再搞六道輪
迴,決定是三惡道的時間長、三善道的時間短。我們要想想,這世界還能住嗎?
  「更有進者」,再進一步說,「如《要解》云,當知吾人大事因緣」,就是生死大事
,「同居一關,最難透脫。」為什麼?「同居土之凡夫,須斷盡見思二惑,方得漏盡通,
始截生死流,出同居而升方便有餘土」。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走這條路,見思煩惱
能斷乾淨嗎?真正斷乾淨了才得漏盡通、證阿羅漢果,永遠離開六道輪迴。「此名豎出三
界,其事甚難」,是真難,不是假難。「今此往生法門,乃捨同居穢,而生同居淨。「得
生極樂,即斷生死,故名橫出三界」,往生到極樂世界六道生死輪迴永遠沒有了。淨宗不
經歷二十八層天,從人間就出去了,所以叫橫出三界。「而往生之人,不待斷此見思二惑
」。見思煩惱斷,難!這個法門帶業往生,帶見思煩惱。「但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便
蒙佛願冥加,決得往生淨土,其事至易,故名易行道」。我們真的要把這樁事情放在心上
,要抓牢,不能放鬆,決定在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
三、故知極樂同居,勝於十方佛土
  經上講,但能發菩提心,想想這不容易,菩提心發不起來。蕅益大師怎麼講?第一個
信,第二個願,第三個持名,你看信願持名四個字。我真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我真相信
有阿彌陀佛,這就是發菩提心。印光大師在《要解》裡看到這四個字,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講得太好了,這人人都可以成佛,這真普度眾生。所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信願
就是發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向專念,「便蒙佛願冥加」,就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
,「決得往生淨土」,語氣非常肯定,沒有絲毫懷疑。「其事至易」,很容易,不難!男
女老少、賢愚不肖,人人有分,只要具備四個字的條件,信願持名。「故名易行道」,跟
其他法門比,這個容易。「如是方便直截,殊勝希有,乃十方世界之所無」。
  「故知極樂同居,勝於十方佛土」,超過娑婆,也超過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又帶業
往生,仍屬凡夫,但無退轉,一生成佛。故往生同居,亦即圓生四土。」我們是帶業往生
的,帶業往生就是凡夫。成聖要斷惑,見煩惱斷盡了,才能證得初果,我們一生做不到。
我們只能到極樂世界去斷惑,那個地方斷惑快,那個地方沒有惡緣。阿彌陀佛就好像慈母
,把往生的人都看得緊緊的,他看到的、聽到的、嘗到的、聞到的、接觸到的統統是正法
。這個地方是培養、教化,遍法界虛空界諸佛剎土裡面六道眾生的好老師,每個人都拿到
佛陀的學位。如果你慈悲心重,想到娑婆世界去幫忙行不行?行。幫完了回到極樂世界去
,長住在這個世間,沒有證到三不退會被染污,會退轉。所以暫時來教化可以,事情完了
趕緊回到極樂世界。
  所以往生一定是一生成佛,四土三輩九品正好像學校讀書級別不同,他不斷上升,不
會後退,沒有退轉。上升有快慢不同,有勇猛精進的,他上升快;有喜歡安樂的,不是那
麼很用功的,他也上升,速度慢一點。極樂世界,他在享樂,所以他慢一點而已。但是看
到許多人精進,我相信他也受感染,他也會非常精進。凡聖同居土。
==
我真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我真相信有阿彌陀佛,這就是發菩提心。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5-08 17:19:00
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9-05-09 21:14: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9-05-09 21:27: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9-05-10 00:14: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terrytina19 (翼)   2019-05-11 23:35:00
人身難得今已得~看破放下~念阿彌陀佛~發願往生淨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