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關於佛及菩薩的問題

作者: opiloom (Jonas)   2018-07-09 16:58:05
(原文恕刪)
看到W大問我個人的感想,自己也稍微來說說,雖然可能不是很正確。
自己粗淺瞭解小乘(原始佛教、上座部佛教,或南傳佛教)跟大乘與金剛乘(北傳佛教)
這三者的內容,與修行目的不太一樣,但本質(三法印、四法印)是相同的,但如果說單
純從歷史學者的角度觀察,隨著時間的變化,以及遷播到不同地區文化,便吸收了當地的
特色成為更豐富的內容。
如果仔細去瞭解小乘的內容,會發現對於善惡業的造作,以及福德資糧的累積,相對於大
乘,是不去強調的。小乘相當強調察覺世間是苦,因此從這邏輯推論下,要儘速獲得解脫
,因此無論成就佛道或者阿羅漢,只要能達到出離就是最好的結果。
但在大乘,甚至金剛乘中,卻相當強調對於善業的累積,惡業的懺悔,這本質在於除了察
覺世間是苦的本質真相外,還有一部份在於菩提心的發起,在經典中你甚至可以找到所
謂孔雀食毒、留惑潤生等說法,來強調大乘中菩薩道的強烈利他特色。
這邊先岔個題,人類科學的發展過程中,古典科學與近代科學你可以說是兩種不同截然不
同的角度去觀察世界,一個是宏觀一個則是微觀世界,這兩種方式對世界的詮釋其實都沒
有對錯,甚至你可以說是因應不同的情況下,對於世界的理解。同樣的佛法也是如此,眾
生如此之多,然而每個人所展現出來的資質、習性都是不同的,如果從根本的共同的認知
上,都知道世間是苦,猶如火宅,佛如慈父、大醫王,如果只要能達成目的:也就是幫助
這些孩子解脫涅槃,無論是透過哪些方式證得阿羅漢、菩薩或者佛果,自然都是最好的
方法。
回到W大對於以時間點來說,南北傳佛教究竟哪一點為真的問題上,我想或許可以這麼思
考。
當然回到歷史先後的質疑上,撇開大乘中所謂從天竺鐵塔、龍宮,甚至因為親見佛菩薩這
類感應而有的大乘經典,我認為身為佛教徒除了某一部份相信這些傳說外,也必須同時有
理性的科學思維(也就是檢視、驗證的思維)。這我想並不違背佛教,佛陀也曾說過:「
比丘與智者,當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我曾聽過信仰會使人變愚蠢,
這點我認為是有可能的,一個真正好的信仰,是得建立在不斷反覆思考、質疑思辨以及自
我 親身驗證的過程中,才能夠被妥善建立的。否則這樣的信仰就猶如同迷信,如同空中
樓閣水中花月的不堪。
還記得之前曾看過一本叫做《東方智慧的崛起——密教》,這裡面也有談到從歷史角度來
說佛教在演變過程中,的確在不同的時間、文化下,產生了變化,也產生了各類不同的
經典。例如大乘中的陀羅尼,甚至密教當中大量吸收異文化而有的種種儀式(火供等)的
經典。例如大乘中的陀羅尼,甚至密教當中大量吸收異文化而有的種種儀式(火供等),
這些你除了從佛菩薩的流傳外,也還能從歷史的角度去理解,只要身而為人面對世俗的一
切,因為自我的局限性,往往會遭遇到許多難以避免的苦難,面對這樣的苦難,咒語、
儀式等一切外在的事相,甚至可以說是必要的。
這就好比你對一個極其窮困的人,對他說明世間的本質是苦、空、無常、無我,這猶如富
人對窮人說他感受到的世界是如此的美好,但對窮人而言,他當下的感受是無法理解富人
的感受的。與其說這些,不如給予當下能夠幫助到窮人的事物,也就是救急不救窮,這
才是更正確的做法。否則這就猶如同遠水救不了近火般的,反而對當事人是毒藥。
大乘、金剛乘的興起,你甚至可以說是為了因應這樣的情況而出現的法門。
當然我也不可否認,在這過程中是否會有人為的因素混入可能不是那麼正確的內容?例如
藥師經中提及的俱生神、俱舍論中的須彌山宇宙觀,甚至在書中提及經考證護國經強調
的 祐護國家的內容,與藏文版本相較下有所出入,可能是因為在傳入中國的過程中,面
對中 央集權的唐朝,為了能得到皇室護持而有所參雜的內容,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在信仰
之外, 不斷去檢視佛教基本的核心觀念後,然後考證思辨的。我認為除了從所謂的不了
義說之外 ,還可以去瞭解該如何從現代的角度去理解。就好比尊者達賴喇嘛也說,從現
代科學的論證,須彌山的說法是不對的,因此必須要認真去看待修正,這樣的態度我想才
是對的。
大致上是這樣。
(用手機版修改一直跑掉...)
作者: wudidog (嗚啦啦)   2018-07-09 18:42:00
了解 感謝o大的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