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實修] 萬行法師-三次閉關紀實(3/3)(含敏感字眼)

作者: VIDYA83 (VIDYA83)   2018-03-28 11:03:47
 
 
這一系列相當有意思,尤其是第三篇,作者直言不諱,
個人才發現有不少地方非常類似清海提倡的『光音法門』,
並混雜了一些道家丹經的修煉觀念,比如:
生命的本質就是一團光,六道眾生皆是不同程度的光能量體。
惟有通過修煉,提高自己的光能量體。
當把自身的光能量體修煉到和宇宙之光的振動頻率能夠吻合時,
自體之光便和宇宙之光合二為一。
生命從哪裡來的?從光音裡面來的。為何從光音裡面來的?
因無明存在,如是有了妄念有了覺知,便從光音裡面脫體出來。
生命如何回歸?反其道而行之。
眾生的本來面目也即是超越意識層次的一個光點,
這個光點來自宇宙之光的一部分。宇宙之光是創造宇宙萬物的原材料,
在這個原材料之上還有一個無形無象,超越見聞覺知依無體為體的存在者。
不敢說作者也接觸過New Age,雖然也有一些影子,至於:
三界二十八重天,我們還沒走到一半,這一層天還沒脫離六道輪回,
憑我的禪定功力,還可以升幾層天沒問題....沒有經過肉體的修煉做基礎,
靈體直接修煉是很困難的,肉身才是最可貴的,
只有修煉到可以脫離肉身後,靈體才有能力獨立修行....
如是我給他灌頂,並把法印及摩尼珠打入他的頭腦,以防他來世忘了修行,
本門的歷代上師還可以找到他。
這種敘述放在任何盧勝彥的文集裡,包括他的信徒,大概也很難分辨出來。
這不完全是個人主觀的判斷,分析這三篇『閉關紀實』,
很難否認作者至少在經歷上,和上述兩人有高度相似之處。
作者說自己『佛學理論多為漢傳,其功法修煉又是藏傳』,
我們可以從他的自述去檢驗這句話的成分。
原文提到,作者1971年出生,1986年信佛(15歲),
1989年三月,落髮為沙彌(18歲),1991年受比丘戒(20歲),
1993年一月,首次閉關(22歲),
1989-93年間,作者就讀於閩南佛學院,
該院分預科班(二年制)、正科班(四年制),他沒有交代自己隸屬的學制,
我們不能確認,是不是剛出家的沙彌,可以直接進入正科班。
除了愛讀禪宗典籍、愛靜坐、愛掃廁所,
作者這四年的學習情況並不清楚。
他當時更感興趣的似乎不是佛學院的課程,而是:
每年的兩個寒暑假期,總是愛到外地參訪明師....
參訪了好幾位師父,甚至也拜過道教師父。
1990年的暑假期間,我到九華山的一洞中,逢到一位僧人,
自稱“空有和尚”。我見他精神非凡,碧眼方瞳,夜能視物,
日中一食,夜不倒單,洞察三世,出口與眾不同。
在進關前,我已拜過一位修道家功的師父,
曾傳過我寶劍插在三江口的閉精法。
子時,空有師父在空中顯現,罵我貪功心切,急於求成,
寶瓶氣修得太猛,叫我停止寶瓶氣。
這是作者在首次閉關(1993年1月-1994年12月20日)前的經歷,
沒有任何關於藏語或密續的說明。事實上,閩南佛學院也從未開設這類課程。
我們也不知道他何時進過禪堂,只知道他愛掃廁所,愛讀禪宗的書(南懷瑾?),
愛在寒暑假到處參訪各種體制外的『高人』。
初次閉關後兩星期(1995年1月3日,24歲),作者立即搭機到拉薩,
接著抵達『喜瑪拉雅山腹地的湖心島』,遇見『拉蒙喇嘛夫婦』,直到1996年秋天。
其間得到『大灌頂』,以及多種奇遇:
一個明朗的夜晚,島上寂靜得出奇,彼此的呼吸聲都能聽見,
我與師父師母對面坐在石板上。師父為我講解了如何使用摩尼珠,
以及法印的用途與來歷。
這對喇嘛夫婦的原型,個人直覺想到『密勒日巴傳』的馬爾巴家庭。
但包含噶舉傳承或其他藏傳教派,不曾聽過有『摩尼珠、法印、三昧真火』的說法。
應該是作者完全誤解拙火氣脈的想像。
接著有人想贊助他成立『顯密合璧』道場(26歲),作者並在1997年8月第三次閉關,
至少到99年秋天,他當時29歲。(『離四十一歲還有十二年』)
他在這個階段出現大量神秘經驗,情緒波動很大,並暗示自己最終獲得『開悟』:
靈感猶如泉湧,我猶如得到泉水的源頭,急不可待地要往外釋放,
隨口說了四首悟道偈。
這是作者對於『學佛修行經歷』的全部說明,可總括為:
『漢傳佛學理論』,來自閩南佛學院,(18-22歲,四年)
『藏傳修煉功法』,來自喜馬拉雅深山的不知名喇嘛。(24-25歲,約一年半)
『其他修行』,來自寒暑假遇見的不知名『高人』。
加上三次閉關(22歲、24歲、26歲開始),包括一名湖北人的『魂』替他護關作飯。
以上整理之後,簡單引用盧勝彥在wiki上的經歷:
25歲時在台中玉皇宮,經林千代的引導,被瑤池金母開了天眼,
自稱為西方極樂世界摩訶雙蓮池大白蓮花童子轉世,
爾後自台灣集集大山清真道長(了鳴和尚)處學習風水與道法,
並成為青城派第十五代傳人,道號「玄鶴道長」。
而後亦將許多鮮為人知的道法、符錄、地理與風水的知識,於其著作中公諸於世。
再對照清海的『喜馬拉雅山求道修行歷程』:
在許許多多道場不辭辛勞的工作之後,最後來到了世界上最高、最神祕的喜馬拉雅山脈....
有一天她遇到了這位她渴望已久的明師,
也就是獨居在喜馬拉雅山深處的庫達吉大師(Khuda Ji),當時他已經四百五十歲了,
他為清海無上師印心,並傳授她體觀內在光與音的古老法門。
在這之前,他一直耐心的在喜馬拉雅山裡等候她的到來,
而她也成為了他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弟子。
個人沒有心力去把這兩位的書再找出來細看,但根據這兩段,
已經可以很容易歸納一些共同的元素,而且在他們的修行歷程中,都是很關鍵的部分,
包括死無對證、只有自己遇得到的『上師』,隱密單傳的速成訣竅(法印VS印心),
出現各種神祕體驗,並快速成為『大成就明師』。
當然,這不絕對代表原作者的『境界』等同於這兩位。
畢竟身為普通人,對他們的修行細節毫無所知,也不想揣測腦補,
只能從公諸於世的具體事蹟,用一點常識去分析。
如果是依佛法來說,個人只知道,不分教派傳承,
都共許『未證言證』、『未悟言悟』,是佛所告誡的『大妄語戒』,
各種增長我慢的神異事蹟,甚至是沒有意義、無關調伏煩惱的苦行,佛從未讚許。
在知見上『以盲引盲,相入火坑』,更是超脫輪迴的聖者,所深深悲憫的。
看待各式各樣的『法語』、『開示』,我們最好能夠依照經論見解加以評估,
而非只是因為各種『傳奇事蹟』或『宗師權威』,和渲染出來的宗教氛圍,
就因為嚮往或好奇而接受。
佛教內部的衰敗其實與法無關,常常來自佛教徒的『迷信』:
迷信『閉關』、迷信『神通』、迷信『大師』、迷信『感應』、迷信『開悟』....
歸根究柢,迷信種種想像中的所謂『修行』事相,和自以為的附加效應。
『比丘與智者,當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
珍惜人身,善用理智,應該是認識佛法比較保險的態度。
個人覺得版友轉錄的這一系列文章,相當有意思,
簡單做一點整理,一些粗淺感想。僅供參考,歡迎糾正或補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8-03-28 11:16:00
其實他講的三昧真火 就是拙火定 摩尼珠就是智慧光明的凝結 打入就是指灌頂的意思 而盧勝彥講的很多東西也沒有錯誤 但問題就在於是不是真的有證到這個程度? 還是根本沒有證道 卻把前人所證的拿來套用
作者: mikelin7747 (反求諸己)   2018-03-28 20:00:00
很多只是名相上的差異吧,本質應該是相同的。我會轉錄分享是因為這個和尚是有實證功夫,不是光說不煉的那種。不可否認或許在他的閉關紀實裡有些敘述看似浮誇,但如果你從網路上的影片去觀察他講開示時的語調、氣色與神韻,其實就會知道這個人到底老不老實,是不是在唬爛。他大部分都在講做人做事、藉事煉心與奉獻。修行方面不外乎理入與行入,普通檯面上很少聽到法師在講行入這方面,因為一提到"氣"往往就被歸為外道。但難道靜坐修練不會經歷這些嗎?沒有經歷其實也說明了自己不用功,根本在原地踏步。有走上路一定會有沿途風光的啊! 但現在很多法師都不講這個,導致大家都用頭腦在修。另外,一個修行人也不應該把自己貼標籤,因為這樣會很難突破宗教的侷限性。我的觀點是,有助於實修的都應該好好學習或觀摩。當然前提是自己要能明辨,不然一定會流於迷信,甚至是盲信。
作者: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18-03-28 21:03:00
個人拙見是可以參考 畢竟還是都回歸自身實際修習上可以自己雙盤跏趺 去體會為什麼古來高僧 尤其是禪僧為什麼不談氣脈 但卻近乎每個都盤到像是偏執狂似的推理上若自身有丹田氣暖與雙趺上關係的體驗 則可明瞭要跳過色身的練習 直接習禪習定 大可自己嘗試看看畢竟根器利鈍不同 也許有利根人禪慧深透 這也是合理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8-03-28 23:32:00
高僧為什麼要雙盤? 因為這樣氣就容易往上導通,覺知就容易顯發 但那個不是好方法 最好的方法是連腿部的筋絡和氣脈都導通了 俗稱接地氣 那才圓滿我是認為這個禪師還是有功夫的 只是他把一些過程誇大吹牛在東方是普遍的現象 密宗自己就最會吹牛 什麼見到一堆上師虹光身 身體愈來愈小最後化成光不見了這個禪師對實修的一些洞見 我認為還比上述那些人清楚至少他沒有把氣脈明點神化 而且肯講
作者: hawls (以和為貴)   2018-03-29 17:12:00
隨喜
作者: mikelin7747 (反求諸己)   2018-04-02 19:10:00
偶然看到,我補充一下。可以在騰訊視頻搜尋:萬行法師與都本基的對話。 大約18:50開始,他有提到自己是閩南佛學院正科班出身的,以及一些同行對他的看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