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現代科學不是真正的皈依處

作者: JxcIves (夏花秋葉)   2018-01-24 08:49:03
末學認為這篇寫得很好,這個時代學佛最普遍的困難,應該是如何面對鋪天蓋地的「科學主義」。
其實不光是學佛,很多學科後來都備受科學影響。末學是讀社會科學出身的,該領域對於實證主義和量化至上的批判從沒少過,這些思想辯證也使末學始終對科學保有一定的省思。
修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寶缺一不可,而不是皈依科學,把輪迴、業果和解脫統統都化為怪力亂神,這種皈依處是不牢靠的。
================
(原文刊於《淨土》雜誌,2017年第5期,第56-60頁)
一、科學技術不是真正皈依處
對於一位如法皈依三寶的佛子而言,只有佛法,只有三寶,才可以讓我們超越生死、出離輪迴。無論現代科學技術多麼炫目多彩,多麼威力巨大,也只不過是生死活計、泡沫遊戲而已。因此,現代科學技術作為世間法,雖然有其世俗的功用價值,卻不是眾生擺脫生死輪迴的真正皈依處。在任何情況下,這一點應該都是不可動搖、不能含糊的。否則,以世間科學知識為最高權威,以大蒜可以殺菌、防癌為藉口,否定佛陀禁吃五辛的教誡,那就是對佛陀一切智智缺乏信心,就會錯誤地認為佛陀沒有能力預見現代科學的新進展,錯誤地認為佛陀也不過是世間凡夫一樣。以這樣錯誤
的認知來皈依佛陀、皈依三寶,是有嚴重缺陷的。
同樣的道理,以現代科學暫時的認知為最高真理,對於大乘佛法的來源表示懷疑,認為大乘經典是後世佛子所編造,這種“大乘非佛說”是斷眾生慧命的邪說,危害非常嚴重。只要觀點違背大乘佛經,無論提出者具有什麼樣的外在權威,無論其身份是在家學者還是披著袈裟的出家人,違背祖師們的一致認知,正信佛子都應該據理予以批駁,不能有任何的含糊“圓融”。
在世間學術上,西方的學者們已經對於過度誇大科學的真理性、提倡科學霸權的“科學主義”,從各個角度提出了有理有據的批評。我們佛子如果反而本末倒置,把世間科學技術看成是最高真理,那就太不明智了。歸根到底,這種對科學的崇拜其實還是生死心不切,缺乏擺脫輪迴的深切願望,過於貪戀世俗生活所致。
二、時代的新課題:融通科學以普度眾生
在此前提下,佛子們要很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生活,對現代科學技術善加利用,積福修慧度眾生。尤其是大乘佛法,以菩提心為中心,以度眾生為念,不捨任何世間方便,因此大乘佛子更應該深入研究科學技術。佛陀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說:“複次善男子,出家菩薩處於空閒,親近供養諸佛菩薩一切智者。常樂聽聞甚深妙法,心生渴仰恆無厭足,善能分別二諦真理,斷除二障通達五明,說諸法要能決眾疑,以是因緣即得名為般若波羅蜜。”因此,菩薩道行者應該深入學習“五明”,在掌握大乘內明的基礎上,善巧利用因明、宣告、工巧明、醫方明來普度眾生。印度、中
國佛教歷史上都湧現了多位不僅深入經藏,也精通俗學的高僧,比如唐代一行大師,既是密宗上師,也是了不起的科學家。他們的廣博學問,有利於攝化眾生,傳播佛法,令人敬仰。
古代佛法傳入中國,面臨的主要課題是,如何在高度發達的世俗文化中紮下根來,要融通佛法與儒家思想的關係,還要克服本土宗教——道教的競爭與排擠。歷代祖師前赴後繼,克服了我們今天難以想象的困難,在堅持佛法基本原則的前提下,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對儒、道兩家進行了融通與接引,逐漸化解了儒、道兩家的排斥,消除了中國社會主流人群對於佛法的疑慮,讓中國成為佛教的第二故鄉,展現了佛法超越特定民族文化的巨大包容力和穿透力。這給予我們當代佛子堅持佛法原則、適應當代社會生活以極大的鼓舞和自信。
佛法是因緣法,佛法之弘揚,需要靈活應對時代因緣,與時偕行。今天,佛法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的本土化、中國化這項工作,歷代祖師的成績十分優異,目前佛教的傳承與延續甚至超過了本土的儒家和道教。因此,目前佛法融通世間法的重點,應該從本土化、中國化,轉移到了現代化、科學化上來。如何適應現代社會生活,融通、攝受、接引現代科學技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大乘佛子需要面對的核心課題。解決好這個問題,才可以讓當代佛子對佛法有堅定不移的信念,也才可以讓佛法向外國、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更好地傳播。
三、突出佛法的理性精神以融通科學
中國古代高僧的努力,是我們當代佛子學習的榜樣,他們的接引策略和融通手法,是我們借鑑、效仿的物件。比如說,中國社會強調孝道,強調家庭的價值,對佛教的出家制度很難理解。對此,中國古代高僧一方面強調佛教對於孝順父母的重視,消除中國人對佛教的誤解;另一方面,更進一步指出儒家的孝道囿於現世、人道的不足,突出佛法孝道的博大、深刻、究竟。最終這個問題得到了非常完美的解決。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在印度本土並沒有得到特別重視、弘揚的經典,在中國因為契機而得到了更為充分的弘揚。
時至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二十一世紀,許多科學至上者以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為旗號,大肆排斥佛教。對此,大乘佛子採取的策略是:一方面,應該強調佛教依法不依人的理性精神,消除現代人對於佛法的誤解和蔑視;另一方面,則應該分析指出現代科學在追求真理方面的不足、缺陷,彰顯佛法在追求真理的問題上,超越一切前提,掃蕩一切執著,不斷超越的徹底無畏精神。
比如說,在《漢譯南傳大藏經·增支部經典》中,多處記載了佛陀總結不能隨意輕信他人的十項準則,這十項原則就非常突出地彰顯了佛教的理性精神。
如經雲:“伽藍眾!汝等勿信風說,勿信傳說,勿信臆說,勿信與藏〔經〕之教〔相合〕之說;勿信基於尋思者,勿信基於理趣者,勿信熟慮於因相者;雖說是與審慮、忍許之見〔相合〕亦勿予信,〔說者〕雖堪能亦勿予信,雖說〔此〕沙門是我等之師,亦勿予信之。”(《漢譯南傳大藏經·增支部經典第1卷-第3卷》)
其大意為:伽藍眾,你們不要因為他人的流傳、傳說、臆說,就信以為真;不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不因為是自己的主觀推測,就信以為真;不因為是宗教典籍,就信以為真;不因為根據邏輯,就信以為真;不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不因為符合常識外在推理,就信以為真;不因為符合自己的預測、見解、觀念,就信以為真;不因為演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不因為這位沙門是我的導師,就信以為真。上述十項基本標準凸顯了佛教求真、求實、求證的根本精神,有別於其他很多宗教單純強調信仰的態度,非常適合感召科學技術時代的眾生前來學佛。
又如《大般涅槃經》卷第六中,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來所說真實不虛,我當頂受,譬如金剛、珍寶異物。如佛所說:是諸比丘當依四法。何等為四?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這些推崇理性的佛經,應該多多弘揚,這樣就可以讓許多注重理性精神的現代眾生,感覺佛教更加親切,消除過去對佛教的偏見,從而願意親近佛法。
在資訊資源廣泛共享的今天,要獲取佛教經典非常容易,檢索極其方便。利用現代資訊共享平臺,多多發掘突出體現佛教理性精神的相關經文,廣為流通,並予以講解、弘揚宣傳,凸顯佛教的理性精神,是佛子需要踏實下功夫做的一項意義重大的基礎工程。
除此之外,比如小乘禪法,以其操作相對便捷,容易驗證,獲得受用的特點,與現代人注重驗證的習氣比較相應,也應大力開發。而如何將大乘修法中一些容易修持獲得驗證的部分開發出來予以推廣,讓眾生更易通過驗證生起信心,也會是未來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
促進佛法與科學融通的另外一面就是,提高佛子的科學素養,增強佛子在科學時代的適應能力,改善佛子在社會公眾中的形象,讓佛子成為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公民。理想的目標應該是:相較於社會其他公眾而言,佛子的科學素養更高,更為理性,更注重追求真理。也只有這樣,佛子也才更有能力避免迷信,更能避免邪師的誤導,佛法的真意才能充分彰顯,也才能更有力量感召眾生一起來學佛。
四、分析科學的理性不足,彰顯佛法之超勝
正如許多中國古人以為儒家最講孝道,是孝道的楷模一樣,許多現代人也會認為科學最推崇理性,是理性的楷模。但是,如果我們只要深入研究就會發現,現代科學實際上也是建立在許多假定基礎上的。比如世界是否實有,還是唯心所現?現代科學從未做過任何系統的研究,只是單純地隨順世間大多數常人的見解而已。因為現代科學對於真理的探索,主要是為了發展技術,為了常人的世俗生活,目標不夠高遠,無法與佛教以出離輪迴、超越生死的偉大目標相比。因此,科學對於真理探索的層次較淺,只需能夠達成常人的共識即可;而佛法則由於目標更為遠大,對於常人普遍
接受的假定,不輕易盲信,還要更進一步探索,因此更具智慧和理性。如果我們同意將分析的深刻性、對普遍接受俗見的懷疑作為理性的重要內容的話,那麼毫無疑問,佛法在理性精神方面更加殊勝。
以佛教的時空觀來看,現代科學的研究物件是在繼續輪迴的層次上,在現世、人道的範圍內,在散亂心對應的境界中;而其在超越輪迴的層次上,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更為廣闊的範圍內,在禪定所現的境界層次中,卻完全無能為力,甚至毫無概念。因此,如果將探索真理的旅程進行到底,就必須要超越現代科學的既定標準,達到更深刻的理性程度。
因此,在科學時代,讓廣大現代人真正接受佛教的理念,加入到更深層次的探索真理之旅,第一步就是澄清現代科學中未經證明的一些思想假定,讓人們意識到現代科學中當作理所當然的觀念其實不過是普遍流行的迷信而已。而諸如《楞嚴經》等相關經典,對於禪修中出現的種種境界的分析、判別,可以彰顯在現代科學研究無法觸及的“經驗”領域內,佛法冷靜、理性批判能力的高明。
在現代科學中,對於那些受到目前西方主流科學觀念排斥的一些科學研究工作,如瀕死體驗研究,前世記憶和轉世現象的研究,以及某些關於特異功能現象的研究,雖然目前處於邊緣地位,但有利於人們接受佛法的認知,幫助突破既有的觀念束縛,應該大力支援和提倡。
總之,加強佛教與科學關係的研究,鼓勵科學界人士親近佛法、體驗佛法,鼓勵佛教界的高僧大德和佛教居士,加強對現代科學的研究與分析,解除現代人對於科學與佛教關係的困惑,非常有必要,儘管有相當的難度。佛教的中國化、本土化是手段,目的是為了化中國。同樣,佛教的現代化、科學化也是手段,目的是為了化現代,化科學,即度化現代眾生,度化科學根基的眾生。
在過去上千年的時間裡,中國佛教界的諸多大德高僧,畢生殫精竭慮,融通佛法與中國本土文化,成就了中國佛教的輝煌。而今天,融通佛法與科學的工作,同樣也需要大批佛子的集體奉獻和長期努力;相信通過大家一起努力,以佛法的般若智慧,一定能以善巧方便度化當代有緣眾生,建立世界佛教光明的未來。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8-01-24 10:01:00
讚嘆orz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8-01-24 15:56:00
基本上這是在扎稻草人科學的基礎的邏輯和實證主義 頂多只能說無法驗證 不會說不可信科學和科技所處理的也始終都是物質世界 鮮少去觸碰非物質科學和佛教本身是最能並行共處的 (不過基督教不是)而是想要囊括話語權和控制權的有心教徒在扎稻草人打
作者: JxcIves (夏花秋葉)   2018-01-24 16:41:00
其實重點就三個字:皈依處。若是為了解脫需要牢靠的皈依,對境則是整體的三寶,而非三寶以外的對象,才不會壞失皈依戒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8-01-24 16:59:00
沒錯 問題是 科學從來沒要你皈依科學事實上科學的實證主義要你懷疑一切 包括你學到的科學也就是根本沒有所謂的皈依科學 換句話說 扎稻草人打
作者: loften (948794狂)   2018-01-24 17:29:00
佛學本身就是科學 或說佛學本身就蘊含科學精神如果從佛學亦是科學的角度來讀這篇文章 會有另一種體悟
作者: JxcIves (夏花秋葉)   2018-01-24 17:40:00
皈依是依靠、投靠,行者自己的內心趨向什麼,就是皈依什麼,何須科學要求皈依呢,有人要皈依藝術當作生命的出路,或者只要願意,甚至可以皈依一顆石頭。既然皈依了三寶,對於佛法上的疑慮就應該從教典和善知識去尋求解答,不是內心傾向用科學研究當作最終、唯一的判準,來看待佛陀的聖言量,這樣子皈依處是不會堅固的
作者: jksen (Sen)   2018-01-24 18:18:00
原文很顯然誤解科學的方法論是什麼...科學是經驗主義的,永遠不會說自己為真,不斷推翻不斷改進,而宗教預設的"真理"數量顯然遠大於科學公設。
作者: neomozism (好風入室)   2018-01-24 18:30:00
恕我直言,後面說不能輕信因奉行傳統而信,不能因演說者的威信而信,前面卻說只要不符合大乘經(奉行傳統)不符合祖師們的意見(演說者的威信),就要駁斥這無非是鼓勵迷信書本(只要列入大乘經就一定要信,不可質疑),與迷信權威(感恩祖師,讚嘆祖師)
作者: JxcIves (夏花秋葉)   2018-01-24 18:41:00
作者: kalestorm (沒心情)   2018-01-24 19:48:00
律藏禁大蒜,但律藏有說為了治病可以吃https://goo.gl/agNns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