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富蘭那.迦葉 偶然無因/否認善惡因緣業報

作者: wizer (朝向追求快樂與真相之道)   2018-01-20 15:44:10
在討論六師外道的學說內容究竟為何之時,會遇到所謂的判斷標準問題之前;我想先引用一
段印順法師在《華雨集》第四冊《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pp.28-30的內容,敘述北傳佛教的
龍樹論師與南傳佛教的覺音論師對於南北傳佛教經說的四類旨趣分類的大致相同看法:(
https://goo.gl/1ckvnT):
 
「南傳佛教的覺音三藏...從他四部(阿含)注釋書名中,得到了啟發。他的四部注釋,《
長部》注名「吉祥悅意」,《中部》注名「破斥猶豫」,《相應(即「雜」)部》注名「顯
揚真義」,《增支部》注名「滿足希求」。四部注的名稱,顯然與龍樹所說的四悉檀(四宗
,四理趣)有關,如「顯揚真義」與第一義悉檀,「破斥猶豫」與對治悉檀,「滿足希求」
與各各為人(生善)悉檀,「吉祥悅意」與世界悉檀。深信這是古代傳來的,對結集而分為
四部阿含,表示各部所有的主要宗趣。...在原始聖典的集成研究中,知道原始的結集,略
同『雜阿含』,而『雜阿含』是修多羅,祇夜,記說等三分集成的。以四悉檀而論,「修多
羅」是第一義悉檀;「祇夜」是世界悉檀;「記說」中,弟子記說是對治悉檀,如來記說是
各各為人生善悉檀。佛法有四類理趣,真是由來久矣!這可見,『雜阿含』以第一義悉檀為
主,而實含有其他三悉檀。進一步的辨析,那「修多羅」部分,也還是含有其他三悉檀的。
所以這一判攝,是約聖典主要的理趣所在而說的。...」
 
本文試圖以此為基本的判準,進行跨文本比較並佐現代學者的考察,來考察佛世當時前後的
六師外道的學說思想內容為何,並且看看前人與目前對於六師外道的一般主流說法有何遺漏
、錯解或是尚有疑義之處。
----------
富蘭那‧迦葉 偶然無因論/否認善惡因緣業報論
首先,北傳雜阿含第81經(陰相應/五陰誦/修多羅,以下縮寫為SA 81)與南傳相應部22相
應60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以下縮寫為SN 22.60,以此類推)記載(節錄):
(https://goo.gl/w8oiXW)
 
SA 81:「無因無緣眾生有垢,無因無緣眾生清淨」
 
SN 22.60:「對眾生的雜染來說,沒有因沒有緣,無因無緣而眾生被污染;對眾生的清淨來
說,沒有因沒有緣,無因無緣而眾生被淨化。」
 
SA 81/SN 22.60被編在「修多羅」以外,故表示其內容記載的並非佛法第一義/顯揚真義
,而是屬於對治悉檀/破斥猶豫的內容;因為屬於北傳雜阿含與南傳相應部之共說,故基本
上應可先假設這是初期佛教在部派分裂以前所知道的富蘭那‧迦葉的學說內容見解,並可依
此判斷經文中未冠名提出見解者之SA 157之「眾生煩惱無因無緣」(
https://goo.gl/md3kW8)與SA 158之「眾生清淨無因無緣」(https://goo.gl/J1JneQ)之
說皆亦為富蘭那‧迦葉之見解(乃至於SA 159之「眾生無知無見,無因無緣」(
https://goo.gl/qJNSgr)亦可能為富蘭那‧迦葉之說)。
 
因為富蘭那‧迦葉認為「無因無緣眾生煩惱,無因無緣眾生清淨」,因此不僅否定了梵書時
期的祭祀好壞與否可以帶來善惡業報的理論,也連帶否定了奧義書時期以及其後各學派的善
惡業報理論,達到了對於一切業報的否定(但並未否定眾生的清淨與煩惱可能偶然而得之,
參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p.5~p.6),而這結論亦可於北傳長阿含27經以及南傳長部2經(
https://goo.gl/hwDZqn)對於的富蘭那‧迦葉的學說見解傳誦記述內容相容:
 
北傳長阿含27經(節錄):「王若自作,若教人作,{研}[斫?]伐殘害,煮{灸}[炙?]切割,
惱亂眾生,愁憂啼哭,殺生偷盜,婬逸妄語,踰牆劫奪,放火焚燒,斷道為惡,大王!行如
此事,非為惡也。大王!若以利劍臠割一切眾生,以為肉聚,彌滿世間,此非為惡,亦無罪
報。於恒水南[岸]臠割眾生,亦無有惡報。於恒水北岸為大施會,施一切眾,利人、等利,
亦無福報。」
 
南傳長部2經(節錄):「大王!作、使他作,切斷、使他切斷,折磨拷打、使他折磨拷打
,悲傷、使他悲傷,疲累、使他疲累,悸動、使他悸動,殺生,未給予而取、入侵人家、奪
走掠奪物、攔路搶劫,誘拐人妻,說虛妄:無惡被作,如果以剃刀輪周邊使在這大地上的生
類成為一肉聚、一肉堆,從此因緣而無惡,無惡的[後果]傳來;如果走恒河的南岸,殺、屠
殺,切斷、使他切斷,折磨拷打、使他折磨拷打,從此因緣而無惡,無惡的[後果]傳來;如
果走恒河的北岸,布施、使他布施,供養、使他供養,從此因緣而無福德,無福德的[後果]
傳來;依布施,依調御,依抑制,依說真實,從此因緣而無福德,無福德的[後果]傳來。」
 
若僅觀察北傳長阿含27經與南傳長部2經的話,也可以達到瞭解富蘭那‧迦葉的學說主張是
對於善惡業報的否定,但是對於他如何得到這個看法(結論)的緣由/理由則不甚清楚;若
是配合SA 81/SN 22.60的敘述,則可以清楚的看出富蘭那‧迦葉是透過偶然無因緣無業報
的論點來達到對於善惡業報的否定的這個結論。
 
回到雜阿含與相應部來看,可以發現有著類似內容的SA 162/SN 24.6雖然沒有將學說內容
具名記載,但可以發現其亦應為富蘭那‧迦葉的學說見解內容(https://goo.gl/xuM4uR)

 
SA 162(節錄):「作、教作,斷、教斷,煮、教煮,殺、教殺,害眾生,盜他財,行邪婬
,知言妄語,飲酒,穿牆斷鎖、偷奪,復道害村、害城、害人民,以極利劍輪{鈆}[剬]割、
斫截作大肉聚,作如是學,彼非惡因緣,亦非招惡;於恆水南殺害而去,恆水北作大會而來
,彼非因緣福、惡,亦非招福、惡;惠施,調伏,護持,行利,同利,於此所作,亦非作福
。」
 
SN 24.6(節錄):「...作、使他作,切斷、使他切斷,折磨拷打、使他折磨拷打,悲傷、
使他悲傷,疲累、使他疲累,悸動、使他悸動,殺生,未給予而取、入侵人家、奪走掠奪物
、攔路搶劫,誘拐人妻,說虛妄:無惡被作,如果以剃刀輪周邊使在這大地上的生類成為一
肉聚、一肉堆,從此因緣而無惡,無惡的[後果]傳來;如果走恒河的南岸,殺、屠殺,切斷
、使他切斷,折磨拷打、使他折磨拷打,從此因緣而無惡,無惡的[後果]傳來;如果走恒河
的北岸,布施、使他布施,供養、使他供養,從此因緣而無福德,無福德的[後果]傳來;依
布施,依調御,依抑制,依說真實,從此因緣而無福德,無福德的[後果]傳來。」
可以明白看出SN 24.6之內容文字與長部2經在對於富蘭那‧迦葉的學說見解敘述的部分完全
與相同。
 
長阿含27經對於六師外道的另一位波拘陀‧迦旃延學說當中記載也有著「無因無緣眾生染著
,無因無緣眾生清淨」的字句,但這部分顯然是前述SA 81與SN 22.60用來描述富蘭那‧迦
葉而非波拘陀‧迦旃延學說內容見解的字句,理由是波拘陀‧迦旃延的學說應為地水火風樂
苦命七元素永恆說,亦即沒有所謂的煩惱與清淨之說,而富蘭那‧迦葉則認為眾生有染污與
清淨只是無因無緣偶然得之(但兩者的學說都可以達到對於善惡因緣業報的否定),因此也
就知道長阿含27經對於波拘陀‧迦旃延的學說內容記載的部分可能有誤。
 
然而,文字記載或傳誦(記憶)部分有誤的很可能不只是北傳的經文,南傳長部2經對於末
伽梨‧瞿舍羅的學說內容見解記載一開始的部分記載為「...大王!對眾生的雜染來說,沒
有因沒有緣,無因無緣眾生被污染;對眾生的清淨來說,沒有因沒有緣,無因無緣眾生被淨
化... 」這部分同樣也應該是用來敘述富蘭那‧迦葉而非末伽梨‧瞿舍羅,因為末伽梨‧瞿
舍羅的學說見解是宿命論/作為無用論/久遠未來世究竟解脫論,末伽梨‧瞿舍羅認為人生
是「有(宿命)因」的--由Niyati(命/destiny/fate)決定一切而非無因無緣論,南
傳長部2經把此段論述歸為末伽梨‧瞿舍羅的學說會產生邏輯上的矛盾/教說上的不一致,
故個人認為不應視為同一人所說。
 
查《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13記載(節錄)(
http://tripitaka.cbeta.org/T23n1442_013):
 
「...晡刺拏迦攝波..告曰:『...無施無受亦無祠祀,無善惡行無業因緣無異熟果,無今世
無後世,無父無母,亦無化生有情。於此世間,無阿羅漢正趣正行,此世他世於現法中得自
覺悟,正證圓滿皆悉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此事皆無。於此有
命,名之為生。此身謝已五大分離更無生理,名之為死。地歸於地、水歸於水、火歸於火、
風歸於風,諸根歸空,四人輿至焚燒之處,以火燒訖,但有殘骨更無所知,愚智同此。與者
名施,取者名受,諸說有者皆是虛妄。』...」
 
後面也會敘述到,《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13這部分對於富蘭那‧迦葉的學說的記載,
其實應該是對於阿耆多‧翅舍欽婆羅(唯物論/死後身歸地水火風四大而諸根歸空之斷滅論
/認為唯四大真實而無其他世間一切真實如無母無父無眾生無沙門無婆羅門)學說內容的傳
誦記載,因為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認為唯有地水火風四大是真實而其他世間一切皆非真實,
故才會得到「無施無受...無化生有情...」的結論;若將「無施無受...」此段學說視為富
蘭那‧迦葉的學說則會產生矛盾之處,因為由上述討論可知富蘭那‧迦葉是認為「無因無緣
眾生煩惱,無因無緣眾生清淨」,即使是偶然無因論/否認善惡因緣業報論但富蘭那‧迦葉
還是認為有所謂的眾生與煩惱與清淨,而此段敘述卻說「無化生有情」,明顯可以看出此兩
說並不相容,視為同一人所說並不合理。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13還記載(節錄):
「...珊逝移毘刺知子...告曰:『...若自殺教他殺,自斫教他斫,自煮教他煮,自盜邪行
妄語飲酒,及以教人為殺等故,穿牆開鎖守捉險途,持諸劍輪殺害群品,於大地上所有有情
悉皆斬斫,令其命斷為大肉聚,弶伽河已南作斯惡業,弶伽河已北設大福會,不由此故有罪
福因招罪福報。又復不由布施持戒少欲知足而獲當果。』...」
 
由上述討論可知,這段「...作如是見、作如是說,若自殺教他殺...」也應該是富蘭那‧
迦葉而非珊逝移毘刺知子(刪闍夜‧毗羅胝子)的見解,因為刪闍夜‧毗羅胝子的學說特徵
應為不可知論/懷疑論者(詳如後文),而非富蘭那‧迦葉的偶然論無因無緣論乃至於善惡
業報否定論(明確的意見而非不可知的模稜兩可的意見)。
 
查《大毘婆沙論》第200卷記載(節錄):(http://tripitaka.cbeta.org/T27n1545_200)
「...如此品初補剌拏說無施與等…次說無因無緣等是末塞羯梨見。次說造教造等是珊闍夷
見…次說有十四億等是無勝髮褐見...」
 
由以上討論已知「無施...」應為阿耆多‧翅舍欽婆羅(漢另譯為無勝髮褐)而非補剌拏(
富蘭那‧迦葉)之說,「無因無緣...」應為富蘭那‧迦葉而非末塞羯梨(末伽梨‧瞿舍羅
)之說,「造教造... 」亦應為富蘭那‧迦葉而非珊闍夷(刪闍夜‧毗羅胝子)之說,「有
十四億等」指的應該是久遠未來世究竟解脫論的末伽梨‧瞿舍羅而非無勝髮褐(阿耆多‧翅
舍欽婆羅)說(詳見後文討論),由以上考察可知《大毘婆沙論》在敘述六師外道的學說部
分很可能也有記載或傳誦的訛誤。
 
由以上討論可確定富蘭那‧迦葉為偶然無因論/否認善惡因緣業報論,但並未否認眾生的清
靜與煩惱可能偶然而得之,長阿含27經與長部2經可能已經忘記其學說理論重點而只記得其
學說結論,而更後期所出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與《大毘婆沙論》等文獻則可能更有
傳誦訛誤導致學說錯置的情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