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回應(周永西-試析楞嚴經與道教淵源)2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7-12-09 23:29:42
  眾人皆知,常住真心是楞嚴經所昭示的重點。楞嚴經主旨在破妄顯真,正念真如
。但有個真心的說法很有戰點,對佛教稍有常識的人會以無我說質疑之。以為其為
梵的復辟,或如道教的借殼上市。但事實真相究竟如何?
(A) 其餘經典經文提要與簡介:
    
我們先看雜阿含怎麼說:
雜阿含經卷第十
「諸比丘!當善思惟觀察於心。所以者何?長夜心為貪欲使染,瞋恚、愚癡使染故。
比丘!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比丘!我不見一色種種如斑色鳥,心復過是
。所以者何?彼畜生心種種故,色種種。」
其中提到彼畜生心種種故,色種種,表示眾生的三毒程度不同塑造出各式各樣不同外
貌的眾生出來。這裏隱約有兩個含意: 第一: 眾生是心的行為創造出來的。第二: 眾
生的心會造業,這業會讓其流轉三界,而且,這個業會被記住而不失。造業才是最重
要的本因。這無疑已有唯心的傾向。
再來,南傳『增支部』一集(南傳一七‧一五)說:
  
「比丘眾!此心極光淨,而客隨煩惱雜染、無聞異生不如實解,我說無聞異生無修心故
。」
這說法,除了鼓勵人向善,給人希望外,也給人一種有一個超脫凡俗,無法臆想的清
淨心的暗喻。
我們再來看晉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的經文
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三
"佛子!如來智慧無相,智慧無礙,智慧具足,在於眾生身中,但愚癡眾生顛倒想覆,
不知、不見、不生信心。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天眼觀察一切眾生。觀已,作如是
言:『奇哉!奇哉!云何如來具足智慧在於身中而不知見?我當教彼眾生覺悟聖道,
悉令永離妄想顛倒垢縛,具見如來智慧在其身內,與佛無異。』
這是由於對佛陀証得的涅槃境界的擴大思維進一步衍生的思想,既然佛能成就,表示眾
生也有這個潛能,只是被煩惱障蔽住而已。
第一段經文暗示我們有一個能集起各種業的心,後兩段經文透露我們這個心的本質是清
淨的。要知道,清淨的意思,可能不止是不染惡,另一個重要的意思是平等,無分別,
乃至超越超善惡,不止惡不染,連善也不染,佛的果德是超越一切對立的。請看大般若
波羅蜜多經卷第三十六:
「復次,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如是學:菩提心應知不應著,
菩提心名應知不應著;無等等心應知不應著,無等等心名應知不應著;廣大心應知不應
著,廣大心名應知不應著。何以故?是心非心,本性淨故。」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是心云何本性清淨?」
善現答言:「是心本性非貪相應非不相應,非瞋相應非不相應,非癡相應非不相應,非
諸纏結、隨眠相應非不相應,非諸見趣、漏、暴流、軛、取等相應非不相應,非諸聲聞
、獨覺心等相應非不相應。舍利子!是心如是本性清淨。」
舍利子言:「是心為有心非心性不?」
善現答言:「非心性中,有性、無性為可得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
善現答言:「非心性中,有性無性既不可得,如何可問:是心為有心非心性不?」
舍利子言:「何等名為心非心性?」
善現答言:「於一切法無變異、無分別,是名心非心性。」
般若經是大力提倡心性本淨說的,而這個心,它叫它非心心,這是一個非心性的"心",
說這個"心"有與無都不對,而且它是不會因為一切法而受憾動的,它是不壞也不分別
的。
另外,大寶積經卷第五如是說:
第二無邊莊嚴會無上陀羅尼品第一之二
"性淨之心光明照耀無有煩惱,彼心常住本性空寂亦無照曜,客隨煩惱三種染污,彼皆
不實空無所有。如是心性不與煩惱清淨相應。何以故?是心無二亦無二分,本性清淨
。若能如是了知心性,非煩惱染之所染污,非內非外不在中間皆不可得,唯除妄想因
緣和合。"
心是本淨的不受染污,但妄想因緣會與其和合產生作用,而有善惡相狀出現,眾生如是
方能知其存在。因此,三界六道的一切相狀正是由於此"心"方能顯相,雖顯但本性絲毫
不易。
而同為初期大乘的華嚴經就有更露骨的內容了:
華嚴經提出了心性才是宇宙實相的創造者,心性才是宇宙的源頭。成佛就是心性的徹底
開發。
唐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九
昇夜摩天宮品第十九
「心如工畫師, 能畫諸世間, 五蘊悉從生, 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  
如佛眾生然, 應知佛與心, 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 普造諸世間, 
是人則見佛, 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 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  
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又晉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
明法品第十四
"心佛及眾生,  是三無差別。"
又『十地品』說:「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以上經文明白的告訴我們,不住身的"心"與佛,眾生三者是一體的,整個法界都是心的
顯相。這種客觀唯心說已經直白的出現在初期大乘的經典中了。
而如來藏系經典一出現,把常與我的觀念作了一個顛覆,並非他們改變了教義,而是開
始用佛菩提的觀點來說明佛法。涅槃的境界必是不壞故常,無有無常的干擾的我必定是
真我。所謂的無常無我是苦惱的三界凡夫境界,如來境界可不是如此。
而中論中龍樹菩薩也如是說:
" 諸佛或說我 或說於無我  諸法實相中 無我無非我 
諸法實相者 心行言語斷"
表示說有或無我其實也是諸佛為度化各種根機眾生的權巧方便。並不能說誰對誰不對。
更何況金剛經明了的說佛沒講一個字。
另外,很多人對於大乘經典的出現有一個謬解:認為如來藏經典是最晚出的,因為它"
梵化"最嚴重。其實不是,它的經典在西元三世紀就出現。義理最複雜的唯識學派才是
,而且是論。唯識學的根本經典解深密經也是滿早出的。
根據印順法師的看法,所謂中後期的大乘經,其實集出時間與般若,法華,華嚴,寶
積等初期大乘經根本沒晚多少。差別的只是盛行的時間早晚罷了。
佛性說與如來藏系的出現除了心性本淨與成佛潛能思想等舖陳外,更反應出一個事實
: 對於涅槃,菩提,實相般若,佛境界,與空性,一真法界,諸法實相,法身,真如
本性的完全等同。
成佛就是徹底的空,如太虛空的空,無分別,無相,無願,才能了達一切眾生心而無
有滯礙。這種涅槃境界雖是寂滅,但是卻是活活潑潑的,動態的,充滿生機的。
這是真正的常,佛境界不壞滅故,如來常住故,這是樂,因為無束縛,這是我,無體
相,本性不動搖,不生滅故,這是淨,無可染污故。
再者,如初期大乘如般若等經說一切法皆空,連空都要空,是否會讓一些人摸不著頭
緒,心生恐懼,乃至誤解空,甚至執空? 而聲聞,緣覺的境界與佛究竟有何差異? 佛
果的修法是否有別於二乘?
就在這種種疑情之下,因緣所生,此系經典應運而生。認為法有空有不空,能生滅的
諸法悉是空當無問題,但佛的涅槃境界與佛性,如來藏應是不空的。所以,才會有大
般涅槃經,乃至多種如來藏系經典的出現。如
大般涅槃經卷第七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如來性品第四之四
"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
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
又如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四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聖行品第七之四
"若有諸法從緣生者,則知無常。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善男子!佛性無生、無
滅、無去、無來,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因、所作、非無因作,非作、非作者
,非相、非無相,非有名、非無名,非名、非色、非長、非短、非陰界入之所攝持,
是故名常。"
有人會說: 為何佛經總是互相矛盾? 其實不是矛盾,是因為眾生的根機不同。再者,法
無定法,一切法都是對治義,佛根本沒說一個"實法"。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全空有問題了或不圓滿,就出現不全空的經典。除了專治那些五事不具足,怕空著空的
,還可以提升眾生的信心。
然而,實相不可說,言語道斷。非空非有,無作者,無作,無所作,無能所,全面的否
定,雙破,有無一起否定才是正解。任何肯定與否定都會生執著。
接下來要說明的是如來藏系經典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有關於如來藏性質與種類。經過以
上的介紹後,以下的內容,您應該會感覺不驚不怖不畏才是。請看佛說不增不減經:
"法身即是如來藏,也是眾生界"
"舍利弗!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
來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如我所說法身義者,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斷不異不思
議佛法如來功德智慧。"
"如來法身恒,以常可歸依故、以未來際平等故。舍利弗!如來法身清涼,以不二法故
、以無分別法故。舍利弗,如來法身不變,以非滅法故、以非作法故。"
"舍利弗!即此法身,過於恒沙無邊煩惱所纏,從無始世來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往來
生死,名為眾生。"
"是故舍利弗!不離眾生界有法身,不離法身有眾生界;眾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界
。舍利弗!此二法者,義一名異"
(B)楞嚴經的七處徵心與十番顯見探討:
先看一段重要經文: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
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
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 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
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
,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第一大重點,眾生以第六意識(想,行,識)的妄心為真心。所以有顛倒知見,攀緣執取
諸相。不能如實知。由此生死不斷。其實這與"知見立知,即無明本"同義。這無疑的符
合佛經。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五八)
"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不如實見、不無間等、若闇、若愚,是名無明,成
就此法者,名有無明。"
持世經卷第二
"諸凡夫於見聞覺知法中,計得識陰貪著念有,是人貪著見聞覺知法,為識陰所縛,貴其
所知,以心意識合繫故馳走往來。所謂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皆識陰所縛故。
持世!菩薩摩訶薩於此中如是正觀,知識陰從虛妄識起,所謂見聞覺知法中眾因緣生,
無法生法想故貪著識陰。我等不應隨凡夫學人,我等當如實正觀察選擇識,如實正觀察
選擇識陰。"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下
"菩薩答言:「如是一切凡夫憶想分別,顛倒取相,是故有縛;動念戲論,是故有縛;見
聞覺知,是故有縛。此中實無縛者、解者。所以者何?諸法無縛,本解脫故;諸法無解
,本無縛故;常解脫相,無有愚癡。如來以此法門說法,若有眾生得知此義,欲求
解脫,勤心精進,則於諸縛而得解脫。"
這段經文很重要,它是說第六意識的分別造成眾生形同被縛,但是實在沒人縛之,自己的
妄想而已。這是很難突破的關卡。只能用悟的。
第二大重點,因緣法中的最重要的根本緣"真心"被遺忘了,這個真心是一切生死流轉與涅
槃所依的根本來源。
請看持世經卷第二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正觀察選擇識陰?菩薩摩訶薩觀非陰是識陰,顛倒陰是識陰,虛
妄陰是識陰。何以故?持世!是識陰從顛倒起,虛妄緣所繫,從先業有,現在緣所繫,屬
眾因緣,虛妄無所有,憶想分別起,從識而生,有所識故名之為識。"
識的生起從"先業有",根塵都是助緣,乃妄緣和合。光有根塵不能起作用的。如睡覺之時
,有的人眼睛會微開,但是還是看不到。可見能看的是真心。真心也代表了業力作用的攜
帶者。所有的一般佛教徒理解的因緣法,一般都忽略了這點。所以都在無常生滅法打轉,
進進退退。
"是諸菩薩如實觀時,知識陰虛妄不實,從本已來常不生相,知非陰是識陰,像陰是識陰
,幻陰是識陰。譬如幻所化人,識不在內亦不在外,亦不在中間,識性亦如是;如幻性虛
妄緣生,從憶想分別起,無有實事如機關木人,識亦如是,從顛倒起虛妄因緣和合故有。
如是觀時,知識皆無常苦不淨無我,知識相如幻,觀識性如幻。"
這段不就是七處徵心的結論嗎? 經文又說:
"菩薩爾時作是念:『世間甚為狂癡,所謂從憶想分別識起於世間,與心意識合,三界但
皆是識,是心意識亦無形無方,不在法內不在法外。"
三界但皆是識,不就是說萬法唯心嗎?
另外,除了不增不滅經說如來藏即眾生界外,勝鬘經與楞伽經也有經文可佐証如來藏為生
死業力所依: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自性清淨章第十三
"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以如來藏故,說本際不可知。世尊!有如來藏故說生死,是名
善說。.........非如來藏有生有死。
如來藏者離有為相,如來藏常住不變。是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世尊!不離
、不斷、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世尊!斷脫異外有為法依持、建立者,是如來藏。
"
生死依無為空如來藏體性而建立。
"世尊!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何以故?於此六識及心法智,此七法剎那不
住、不種眾苦,不得厭苦、樂求涅槃。世尊!如來藏者,無前際,不起不滅法,種諸苦
,得厭苦、樂求涅槃。"
這段是說前七識是剎那生滅法,不會集起業力,有如來藏才有苦受才有欣求涅槃的可能。
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亦如是說:
"佛告大慧:「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
所。不覺彼故,三緣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覺,計著作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薰,名為識
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斷。離無常過、離於我論"
楞嚴經強調迴光返照,就是叫人用果地覺的結論來檢視自己的因地是否徧差,果地是無相
的,無分別的,本來無一物的,無剎那生滅的。
如果自己的修行法門是生滅法,是用妄心意圖克服或觀察妄念妄相的,可能都要注意。如
果愈修愈執著,我愈來愈大,愈來愈排他,第六意識見聞覺知活動意欲更強,那很明顯的
是愈修愈被縛,絕非修行本意。
這是一種果因律的妙法,用目標導引因地的修行,對大乘佛法尤其重要。因為大乘人必須
走入世間,境界很多,如果不能管好意識,就容易隨境而轉,產生堅固的妄想與執著,乃
至退轉。
為了証明真心的存在,方有十番顯見的論理:
而十番顯見,標舉真心的存在,以人能見的功能為例,其結論性質如下:
(一)能見的是真心,而不是根與外緣。
(二)見性是不動搖的,不受受因緣干擾。
(三)見性是恆常的。
(四)見性不會消失,只會迷而忘之。
(五)見性無還,不會隨標的移轉:相是會還的因緣所生法,不會還的,一定是無體的性。
(六)見性能周遍十方,非物,無體,不可捉觸。
(七)見性無大小,無礙,不會因障礙物而改變。
(八)見性不能在能見與所見嚴格分界,實在皆有成分。
(九)見性非因緣,非自然。它不是因緣和合的,也不是本來就有的:
這表示見性不是由諸相的和合而生,它是隨緣顯相時超然不動的性(質),不隨相而生滅

須知能和合的都是相,而且會因為和合而異動。而為何不是自然有? 因為它還是要有因
緣顯相才能知其存在。
但也可說它是自然,因為性不動搖。也是因緣,因為它也是因緣而產生作用。所以說,
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才是正解。
(十)見性是無能與所可判的:見性不能被見,見時所見的不是見性本身。見性是無能與所
的。
這十點可以綜括為以下: 見性常恆,不動,非物無體無相,無分別,無能所,非因緣,非
自然有,不壞,無邊無際。這意指能見聞覺知的性德,也就是如來藏或常住真心都有這些
特質。如前所說,眾生界即法身界,法身也是如來藏,也是佛性,所以當我們對照大般涅
槃經與不增不滅經等的經文可得:
大般涅槃經: 無生、無滅、無去、無來,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因、所作、非無因
作,非作、非作者,非相、非無相,非有名、非無名,非名、非色、非長、非短、非陰界
入之所攝持
不增不滅經: 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如來功德智慧。法身恒,不變,
未來際平等故。不二法、無分別法。非滅法、非作法。
而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八也說:
"佛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行不諂行,得柔軟行,彼菩薩信諸如來正真正覺無上菩提;
信諸如來於一念中說三世事;信如來藏不老不死無量無邊、不生不滅不常不斷"
這些經文都可証明楞嚴經的十番顯見之辯証結論與大乘經相符。只有(覺)性才能符合這些
特徵,只要有相或能為六入所攝,斷是生滅法,不可能不動搖,不可能無能所。所以任何
以為這個真心是可見之相者,一定是誤解本經,是霧非悟。
(C)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與七大的體性:
楞嚴經用相當的篇幅証明25個常用蘊處界與七大的體性都是虛妄的,都不是簡單的根塵
相合的因緣和合作用更不是天然而有,主因還是來自於業力,循業發現所致。
這裏持世經有相當多的類以描述,文中處處可見"先業"的詞語,鄙文的前面已有一例。
滋再舉幾例:
"云何為分別觀察選擇色取陰。是色取陰從四大生。假名為色取陰。是色陰無有自性。但
以四大和合。假名為色陰。色陰無有作者。無使作者。無作無起無出。名為色陰。但以
先業因緣四大所攝數名色陰。非陰是色陰。譬如虛空。陰實無生相。"
"行陰中無行陰相。何以故。是行陰從眾因緣顛倒起。虛妄不真。先業果報所攝。亦令因
緣所繫。能有所行諸所有行。若身行若口行若意行。皆非真行。是無所有行。是虛妄行
。是顛倒行。是故說非陰是行陰。"
"眼性無決定相以無事故。眼性事不可得。眾因緣生故。眼性不過去不未來不現在。眼性
眼相不可得。眼性但以先業果報。屬現在緣故數名眼性。眼性者即是無性。眼性中眼性
不可得。識行處故數名眼性"
"持世。譬如機關出水四面俱灑。十二入亦如是。內外因緣能有所作。此中實事不可得。
是十二入先業機關所繫故能有所作。"
但楞嚴經殊勝的是,它把七大,也就是六大加見大(或根大)也一起討論,一起破,結果得
出能和合生出一切相的基本元素(基底)也是業力所生的虛妄相。既然地水火風空見識也是
不實的業相,那麼十八界又怎麼可能是實的呢?
所謂的因緣所生法,只是"妄"緣所生法。
這裏又不得不再次跑出一個重點: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勿用妄識,但用真心。
是故有以下關鍵經文:
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二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
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
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死生了
無所得。"
對已經在實相的聖人眼中,根本無生死,迷悟,覺醒,來去,輪迴這檔事,都是眾生的
妄想罷了!
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E) 常住真心的不同面向:
我們先看勝鬘經文:
「世尊!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世尊!
不空如來藏,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世尊!此二空智,諸大聲聞
能信如來。一切阿羅漢、辟支佛空智,於四不顛倒境界轉。是故一切阿羅漢、辟支佛
,本所不見、本所不得。一切苦滅,唯佛得證,壞一切煩惱藏,修一切滅苦道。」
再來看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四云:
  
"而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非眼非 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香
味觸法。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非明無明明無明盡。 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
盡。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羅。非毘梨耶 非羼提非禪那。非鉢剌若
非波羅蜜多。如是乃至非怛闥阿竭。非阿羅訶三耶三菩。非 大涅槃非常非樂非我非淨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諸位法友,這不是與心經很像嗎? 就是諸法空性,就是與煩惱不相應不染著的空如來藏
。是如來空智。又:
"即如來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 即水即風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
味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 。即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
盡。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即 檀那即尸羅。即毘梨耶即羼提即禪那。即鉢剌若
即波羅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闥阿竭。 即阿羅訶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淨
。以是即俱世出世故。"
  
這不就是如來藏的妙用,緣起能生一切法,與如來境界的不空如來藏嗎? 這兩個不
是不同的空智,只是以不同的面向來看而已。就勝鬘經來說,統稱如來藏空智。又:
  
"即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
這就是空不空如來藏,整合以上二者。
  
所以這個真心與公認印度如來藏系經典的如來藏定義是一致的。所差別的是,如來藏系
會認為空性是常的,是實有的,就如同說一切有部說無為法實有一樣。
但般若經不認為如此,連空性都要空。但楞嚴經的看法呢?
(E) 真心實有否?
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五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真性有為空  緣生故如幻  無為無起滅  不實如空花   
言妄顯諸真  妄真同二妄  猶非真非真  云何見所見  "
這段說真性如幻生起的有為法是空而不實的,而無為的真心不動無起滅,如空花般不實
在,為了破除眾生的執妄為真的惡見,才開顯了真心的存在。
然而這也是一種不得已的權巧方便。事實上連真心與妄心都是虛妄的,不是一個實體。
而根塵的和合實際上是真心與妄緣的和合,所以不可說是真或非真,又如何能分見還是
所見呢?
"中間無實性  是故若交蘆  結解同所因  聖凡無二路   
汝觀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無明  發明便解脫 "
所謂根塵和合中真心的作用,不能說空也不能說有。
"解結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  根選擇圓通  入流成正覺   
陀那微細識  習氣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開演  "
阿賴耶識是空如來藏與妄想種子的作用區,很多人會執著其為真而迷失。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不取無非幻  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是名妙蓮華  金剛王寶覺  如幻三摩提   
彈指超無學  此阿毘達磨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門 "
自己的妄想執取自己的真妄和合心,真的都會弄成幻的,如果能不取著那麼就會了知一
切無非是幻,即然真的都不執著了,假的就更無從安立而讓人迷失了。這就是能使人修
行成功的如幻三昧。
所以倓虛老法師叫人對外境"不迷,不取,不動",意即在此。由此亦可知,所謂的真心
或如來藏,當然也不能執持為有。是故楞嚴經對真心的態度似乎與般若經是相同的,頂
多就是非空非有,提出真心只是權巧方便。
從以上可知,楞嚴經並無叫人相信有一個常住真心的存在,只是方便使人理解而已。它
的理論與緣起法,般若,大乘中觀與唯識學,乃至如來藏思想是一致的,看不出有道家
人士意圖植入道家思想的成分。
(F) 楞嚴經對阿賴耶識的態度:
請看下面經文:
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十
"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是
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
傳命。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懸崖不有。醋物未來。汝
體必非虛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醋出。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即此
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
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
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
想。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阿難。此若非
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又汝精
明湛不搖處,名恒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於昔
年睹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妄俱無,於後忽然覆睹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
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
   
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
習。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
象虛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
諸位,這五種妄想,就是五陰,色,受,想,行,識。
有人一直無法理解唯識學為何要立第七與第八識,其實這裏就提供了答案。
唯識學就是為了方便解釋眾生輪轉三界的原理,將心意識以種種功能區分開來而已。
最好的區分法就是依五蘊:
色: 根,塵(第一堅固妄想)
受: 前五識(第二妄想),根取相
想: 第六識(第三妄想),識,憶想分別
行: 第七識(第四妄想),意,我執
識: 第八識(第五妄想),心,集起業力
這樣不就很明白了嗎? 而且經文告訴我們,此湛非真,是真妄和合的。阿賴耶識不是實
有的。
光憑第六意識是無法解釋眾生生死的現象的,所以解深密經才會以講得最清楚的唯識當作
了義,這是對五事不俱的人之方便。
(G)無明熏真如與真如熏無明的問題:
大乘起信論有這個說法,但是印順法師認為楞嚴經的這種說法其它的如來藏經典並無提及
。而且,大乘起信論的學術爭議是有的,因此自然會波及到本經。
然而,其它經典沒說而本經有說的,並非表示本經就是偽造的。但是現代人類的對真理的
獨立判別度實在非常低,極度依賴外界權威的肯定與交叉驗証,這其實已經陷入另一種迷
信中而不自知。
因此,即便知道邏輯上不能輕易否定,但心中還是忐忑不安。所幸,印順法師的看法是不
正確的,因為還是有經典提及:
第一本: 大乘密嚴經:
"雖無分別依身運行。如有二象捔力而鬪。若一被傷退而不復。阿賴耶識應知亦然。斷諸
染分更不流轉。譬如蓮花出離淤泥。皎潔清淨離諸塵垢。諸天貴人見之珍敬。阿賴耶識
亦復如是。"
這形容真妄交合的阿賴耶識中,真如與妄想的消長如兩隻大象在纏鬥。要知道真如是不
會受煩惱影響的,因為它是性無相,煩惱只會蓋住它的正向功能,只是蓋住的程度多或少
而已。
如果一個修行人能站在真如的角度,發揮真如的功德力,那麼煩惱所覆之區只能乖乖易
幟。
第二本: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卷第十 般若波羅蜜多品第十之餘
" 賴耶性清淨, 妄識所熏習, 圓鏡智相應,  如日出雲翳。  若有修空者, 
 順空而取空, 觀空與色殊,  不名真觀者。  觀色即是空,  色空不可得,
 此即勝義空, 是真解脫者。  客塵無自性,  無明妄分別,  實相非有無, 
 眾生虛妄見。 猶如日月明,  流光能普照,  如來清淨藏,  具足諸功德。 
真妄互相熏, 猶如二象鬪,  弱者去無迴,  妄盡無來去。"
這本就講得更清楚了,雖然這兩本都是唐朝所譯,但是都是較無爭議的印度經典。我想
,這足以証明這種質疑其實証據並不充份。
由以上幾點可知,楞嚴經符合大乘佛法,証據應十分明顯。供各位參考。
稍待些時,會有回應1與大家分享。謝謝大家。
※ 編輯: ilvepce (111.251.223.92), 12/09/2017 23:30:31
※ 編輯: ilvepce (111.251.223.92), 12/09/2017 23:30:53
※ ilvepce:轉錄至看板 Buddha 12/09 23:33
作者: computer5438 (我們是痘痘)   2017-12-10 00:01:00
作者: Samus (阿建)   2017-12-10 00:29:00
內文一句話:佛經沒說「沒有我」,請見雜阿含 第1經當觀色無常(無我)...,我想怎麼詮釋是作者想法剛好我讀到雜阿含,略為補充
作者: Xras (想不出來)   2017-12-10 00:49:00
善哉!這是水磨功夫…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7-12-10 02:36:00
這篇太強大了
作者: yaqqq (^^)   2017-12-10 10:54: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