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地道] 《地道建立》 (15)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0-24 19:53:19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講授)
轉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卻佩格西 講授/廖本聖老師 翻譯/釋見諦法師 編輯
資糧道分下、中、上三品,而這三個的每一品又可以分為「現前」、「比度」及「再
決知」三者,意即資糧道下品有「現前」、「比度」及「再決知」;資糧道中品也有「現
前」、「比度」及「再決知」;資糧道上品也有「現前」、「比度」及「再決知」。
資糧道下品、中品、上品的行者,這三類行者都會有現前知、比度知及再決知這三個
,為什麼會有這三個?
譬如以資糧道下品的行者來講,假設在他還沒有入道,還沒有了解補特伽羅無我,而
是在入了資糧道下品之後,才透過「因」去了解補特伽羅無我,這時候對於補特伽羅無我
的了解,就是屬於比量或比度知,他的現前知是什麼呢?有些資糧道下品的行者,會有五
神通的任何一種,即一般說的六神通中,除了漏盡通以外剩下的五神通,譬如宿命通就是
能了解過去世或未來世的神通,或他心通等。如果資糧道的下品的行者有這樣的神通,就
這個神通來講是屬於現前知,所以資糧道的下品會有現前知、比度知、再決知這樣的情況
。同樣的,中品與上品的行者也類似。
以資糧道下品的行者來講,當他透過「因」了解補特伽羅無我的時候,雖然是一種比
度知的了解,但是他對於所了解的境卻是毫無顛倒的,只是他無法現觀而已,他只是透過
義總的方式去了解補特伽羅無我,還無法現觀。
以資糧道下品行者的神通來講,神通不是比度知,因為比度知要依賴因,神通是屬於
現前知不需要依賴因,他可以直接看到別人在想什麼,這個情況就有點像我們的眼識見色
、耳識聽聲,非常清楚,不需要透過因。
資糧道下品的行者,了解補特伽羅無我的比量,以這個相續來講,到了第二剎那就是
再決知,相續不斷的修,如結合止觀雙運不斷修,終有一天也有辦法可以不依賴因而直接
現觀,也就是當這位行者到見道位的時候,就可以現觀無我了。所以,比度知透過串習、
修習,最終也有辦法變成現前知,譬如到見道位的時候就有辦法現觀了。
如前所說,資糧道下品、中品、上品的行者,都有現前知、比度知、再決知。同樣的
,這三類行者,也就是資糧道下品、中品、上品的行者,也都有「聞所成慧」、「思所成
慧」及「修所成慧」三者。
這三類行者,雖然都各自有此三慧,但是都以聞、思這二慧為主,以修慧為輔。一旦
進昇到加行道的時候,就倒過來,就以修慧為主,以聞、思為輔。
看這個文字就很清楚,以及「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三者。在聲
聞資糧道的階段中,以聽聞、思惟為主,但並不是沒有修所成,因為《阿毗達磨集論》中
清楚說過:「資糧道的階段中有修所成。」
「聞所成慧」就是對於法去做聽聞,聽聞的過程對於所聞的法,能夠在心中浮現,但
是還沒有到了解(通達)的程度。
到了「思所成慧」的階段,就對於所聞的義透過很多的理由去思惟它的意義及內涵,
一旦證得了思所成慧的時候,就是相當於前面的比度知,所以可以說思所成慧與比度知是
一樣的。譬如,以補特伽羅無我來講,當到達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思所成慧的時候,就是了
解(通達)補特伽羅無我的比度知。
「修所成慧」的情況,就是在思所成慧所了解的,如以補特伽羅無我為基礎,然後去
緣這個補特伽羅無我,一旦成就止,就是證得了修所成慧(一般而言,成就止是修所成,
進一步得到止攝的觀,是修所成慧)。所以思所成慧到修所成慧之間的差別,在於修所成
慧有止的力量,思所成慧只是了解,但是還沒有到成就止的程度。
在聲聞資糧道下品的階段中,有「了解補特伽羅無我」與「不了解補特伽羅無我」這
兩類(行者)(此處說的補特伽羅無我,指補特伽羅是獨立之實質有空);而到了資糧道
中品的階段,則必定要了解補特伽羅無我;到了資糧道上品的階段,則必須證得以補特伽
羅無我為所緣的止。
這個內容在獨覺及大乘行者的情況也依此類推,譬如獨覺資糧道下品的階段,有「了
解二空」與「不了解二空」兩類(此處說的二空,指二取空,二取空=能取所取異體空)
;到資糧道中品,就一定要了解二空;到了資糧道上品,就必須證得以二空為所緣的止。
同樣,大乘行者也是,在大乘資糧道下品的時候,有「了解空性」與「不了解空性」
兩類(此處說的空性,指諦實成立空);到大乘資糧道中品,就一定要了解空性;到了資
糧道上品,就必須證得以空性為所緣的止。
而當轉移至聲聞加行道煖位時,則必定要證得以補特伽羅無我為所緣的觀。這樣才有
辦法進入到加行道的煖位,煖位是加行道四個階段的第一個。
這裡有一個次第必須了解,假設要現觀補特伽羅無我,在現觀補特伽羅無我之前,一
定要先有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止觀雙運;若要有補特伽羅無我的止觀雙運,在這之前一定要
有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止;而如果要有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止,在這之前一定要先透過因了解
補特伽羅無我;如果要了解補特伽羅無我,在這之前一定要聽聞、思惟跟開示補特伽羅無
我有關的經論,這是必然的次第。
其中,從聲聞資糧道到聲聞加行道煖位的轉移方式就是:暫時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
資糧道上品者(這是相對於另外一類的行者來講,另一類行者也就是暫時不決定為聲聞種
姓之聲聞資糧道上品者),這二者如何區分呢?
暫時不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資糧道上品者的情況就是:他證得資糧道之後,會有幾
種的情況,不繼續走聲聞的加行道,就轉到獨覺道或大乘道;或他除了證得聲聞資糧道之
外,也證得聲聞加行道,但是他不去證聲聞的見道,而轉向獨覺道或大乘道;或者他也證
聲聞資糧道,也證聲聞加行道,也證聲聞見道,但是他不去證聲聞的修道,而轉向獨覺道
或大乘道;或者他也證聲聞資糧道,也證聲聞加行道,也證聲聞見道,也證聲聞修道,但
是他不去證聲聞的無學道,而轉向獨覺乘或大乘。到此為止,這一類的行者,就是暫時不
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資糧道上品者,這是屬於不決定的。
另外一類,是他整個聲聞五道(從聲聞資糧道一直到聲聞的無學道)都走完了,意即
他證得聲聞的阿羅漢。他整個走完之後,才回小向大進入大乘,這類的行者不會走獨覺道
,只會再進一步的走大乘道,這一類的行者,就是所謂的暫時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資糧
道上品者,意即他會把整個聲聞五道走完,然後才回小向大。而不是整個聲聞道都走完的
,就是屬於暫時不決定這一類。
暫時不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資糧道上品者,他從資糧道之後,不走聲聞加行道,直
接就轉入大乘的資糧道,但是過不久他又退回來聲聞道,這種是屬於鈍根的。如尊者舍利
弗他一開始是走聲聞的資糧道,沒有繼續走聲聞加行道,接著就轉入大乘資糧道的下品,
但是他碰到逆緣後,又退回到聲聞道,最終是在聲聞道證得聲聞的阿羅漢。
暫時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資糧道上品者,這類行者,是指走完整個聲聞五道者,最
終他會證得聲聞阿羅漢。這樣的行者,一旦證得緣補特伽羅無我的觀時,就會從聲聞資糧
道轉移至聲聞加行道煖位。
下述四個情況是同時的,就是這樣的行者(暫時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資糧道上品者
),當他「證得緣補特伽羅無我的觀」與「證得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止觀雙運」、「證得緣
補特伽羅無我的修所成慧」、「證得聲聞加行道煖位」等等是同時的。
一個行者能不能進入聲聞資糧道,重點在於他有沒有無造作的出離心,不在於他有沒
有了解補特伽羅無我或了解空性。假設一個行者沒有出離心,即使他了解無我,還是屬於
未入道的行者;反之,即使一個行者沒有了解補特伽羅無我,但是他有無造作出離心,那
就是已入聲聞道者。所以有沒有入聲聞道,重點不在於有沒有了解補特伽羅無我,而在於
有沒有無造作的出離心。
一般講入門可以分四個層次,以入佛教徒之門來講就是皈依,入一般的道(小乘道)
的門就是無造作出離心,入大乘道之門就是無造作菩提心,入密咒乘之門就是灌頂,一般
入門可以分這四個情況。
當行者心中生起無造作出離心時他就入道,這時候這位行者心中除了無造作出離心,
其它的善心都會成為道的體性(體性都會轉為道),但是不包含比較不好的心,譬如資糧
道的行者還有我執,也還有貪瞋等煩惱,他的數量跟我們一樣,但是可能力量比較弱,因
為他有無造作出離心,以及它(無造作出離心)所攝持的善心這些道壓制的關係,所以他
的惡心譬如我執或貪欲等煩惱的力量沒有那麼強,但是惡心的數量可能跟我們一樣。
由無造作出離心的關係而這些善心轉為道,而善心的種類非常多。所以為什麼以一位
資糧道的行者會有現前知、比度知、再決知,原因其實也跟這個有關係,因為他善心的種
類很多,而且這些善心的體性都轉為道的體性,這些善心裡面有些是現前知、有些是比度
知、有些是再決知。
譬如,一位聲聞資糧道下品的行者,因為他已經入道了,他有無造作的出離心,透過
無造作出離心的力量,其它的善心也都轉為道,而且這個道主要是轉為小乘道,因為這位
行者他還沒有菩提心。以無造作出離心的緣故,所有的善心都轉為小乘道。這位聲聞資糧
道下品的行者假設有辦法進一步生起無造作菩提心,先前這些屬於小乘道的善心,會因為
無造作菩提心的緣故,全部又進一步轉為大乘道。所以善心是屬於小乘道還是大乘道,有
賴於有沒有開發菩提心,沒有的話這善心都屬於小乘道,有的話就會轉為大乘道。
到此為止已講完聲聞資糧道,了解聲聞資糧道之後,對於了解獨覺資糧道、大乘資糧
道很有幫助,因為它們非常類似,轉移的方式也類似。只是大乘資糧道除了有無造作出離
心,還有無造作菩提心的攝持。就所緣來講,聲聞資糧道上品是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止,若
是轉移到聲聞加行道,就要有緣補特伽羅無我的觀。如果是大乘資糧道的上品,就不是緣
補特伽羅無我,而是緣空性的止,若要轉移到大乘的加行道,則必須開發緣空性的觀。除
了所緣不同,及有沒有菩提心,其它情況很類似。
(....待續....)
作者: tangchin (tangchin)   2017-10-25 05:42:00
隨喜!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