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法輪經(一) - 佛陀成道後所開示的第一部經

作者: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8-22 09:22:47
節錄自 帕奧禪師 轉正法輪
轉法輪經
這部經是佛陀成道後所開示的第一部經,
對象是五比丘。
悉達多太子出家後不久就開始以堅強的毅力在優樓頻螺(Uruvela)修練各種苦行。
這五沙門侍奉他並且供給他所需的微少需求。
六年後,他體會到自我折磨的苦行不是導向證悟之道,就放棄苦行,
開始食用身體所需要的食物。
五比丘誤會太子已不再為證悟而奮鬥,對他感到很失望,
就離開他而前往仙人墮處的鹿野苑去。
悉達多太子證悟成佛之後,觀察到五比丘將是人間最先徹悟佛法的一群,
因此他到仙人墜處來為他們開示《轉法輪經》。
這部經受到佛教徒的高度推崇,因為這是佛陀第一次轉法輪的開示,
是諸天與人前所未聞的法。
經文開始說: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波羅奈城附近仙人墜處的鹿野苑。
這裡的「一時」是指佛陀成道之後兩個月,在陽曆七月的月圓日(雨季安居前一天)。
那時佛陀從菩提伽耶(Bodhgaya)來到仙人墜處(Isipatana)的鹿野苑。
為什麼這個地方稱為「仙人墜處」呢?因為在我們的菩薩成佛之前,
有許多仙人(隱士)住在喜馬拉雅山,包括許多辟支佛在內。
他們從居住的地方飛來,在鹿野苑降落下來,然後進入波羅奈城去托缽。
托完缽之後,又從鹿野苑起飛,回到喜馬拉雅山去;
再者,那些辟支佛在這個地方舉行布薩與集會;
過去的諸佛也都曾以神通飛來,於此地降落,然後開示《轉法轉經》,
因此這個地方稱為「仙人墜處」。
經文接著說:
那時世尊對五比丘如此說:
「諸比丘,有兩種極端是出家人所不應當從事的。是那兩種呢?」
「出家人」(pabbajita)是指努力驅除煩惱的人。
他捨棄世俗的生活,履行沙門的義務,精勤地修行戒、定、慧,以期滅除一切煩惱,
證悟永遠的寂靜──涅槃(Nibbana)。
這裡的「五比丘」是指:
憍陳如(Kondabba)、跋提迦(Bhaddiya)、衛跋(Vappa)、
摩訶那摩(Mahanama)及阿說示(Assaji)。
這裡採取廣義的用法:見到生死輪迴之險怖者稱為「比丘」。
在十萬大劫之前,這五比丘都曾在勝蓮華佛(Buddha Padumuttara)座下修積波羅蜜,
並且曾數度在過去諸佛的教化期中修行觀禪達到行捨智的階段。
為何我們能知道他們已曾積累深厚的波羅蜜呢?
因為他們將在聽聞《無我相經》(Anattalakkhana Sutta)
之後證得阿羅漢果同時具足四無礙解智。
四無礙解智是:
一、 義無礙解智(attha-patisambhida):對苦諦的無礙解智。
二、 法無礙解智(dhamma-patisambhida):對集諦的無礙解智。
三、 辭無礙解智(nirutti-patisambhida):
對苦諦法與集諦法的語詞及文法使用上的無礙解智。
四、 應辯無礙解智(patibhana-patisambhida):
對上述三種無礙解智的無礙解智。
要成就四無礙解智者必須具備五項條件:
一、 證悟(adhigama):證得阿羅漢道或其他任何一種聖道。
二、 精通教理(pariyatti):背誦三藏聖典。
三、 聞法(savana):細心、恭敬地聽聞佛法。
四、 質問(paripuccha):研究註釋並且理解三藏中的疑難處。
五、 先前的修行(pubbayoga):
曾在過去佛的教法中修行止觀,達到行捨智的階段,
尤其著重於履行「往返義務」(gata-paccagata- vatta)。
「往返義務」是指入村托缽與返回時都專注於修行止禪或觀禪。
這五項當中,第一項是在成就四無礙解智那一生證得的;
後四項則是在過去佛的教化期中培育的。
所以我們不要忘記這項事實:
聽聞佛陀開示《轉法輪經》的這五位比丘在過去佛的教化期中就已曾積累深厚的波羅蜜,
足以使他們在證悟阿羅漢果時也成就四無礙解智。
關於兩種極端,佛陀解釋說:
「一種是沉迷於感官享樂,這是低下的、粗俗的、凡夫的、非神聖的、沒有利益的行為;
另一種是自我折磨的苦行,這是痛苦的、非神聖的、沒有利益的行為。」
佛陀說兩種極端當中的一種是沉迷於感官享樂。
我們的菩薩──悉達多太子(Prince Siddhattha)──
在出家之前享受了許多年的感官欲樂:
他住在分別適合於一年三季的三座豪華宮殿裡;
娶了美麗的妻子──耶輸陀羅公主,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羅候羅;
他周遭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愉悅迷人的。
然而,他無法在如此放逸的生活中找到他累世所追求的真理。
這就是為何他在成道之後宣示說:
沉迷於感官享樂是低下的、粗俗的、凡夫的、非神聖的、沒有利益的行為。
若人沉迷於感官享樂,他對欲樂的執著會日漸增強,他將陷入貪欲的漩渦之中,
無法自拔,因而無法證悟涅槃或達到其他禪修成果。
另一種極端是自我折磨的苦行,如逐漸延長屏住呼吸的時間;
斷食;只吃草、只吃苔蘚、塵土等;
一天只吃一顆豆,一天只吃一粒芝麻,一天只吃一粒米;
長久時間一腳站立;睡臥在尖刺上等等。
古時候的印度人誤以為煩惱的根源來自身體,因此他們想盡辦法折磨自己的身體,
以期滅除煩惱。
我們的菩薩出家之後曾經修行諸如此類的自我折磨苦行,
其艱難程度無人可比。
「他的身體極端削瘦;他的腿看起來猶如蘆葦稈;他的髖部猶如駱駝的蹄;
他的脊椎在背部突顯出來,猶如一條繩索;他身上的肋骨猶如破屋的椽條;
他的眼睛深深地陷入頭部裡,看起來像深井底部的水一般。」
他甚至修行到接近死亡的邊緣。
即使達到如此艱難的苦行,他仍然無法找到自己熱切追求的真理。
因此他在成道後宣示說:自我折磨的苦行是痛苦的、非神聖的、沒有利益的行為。
若人沉迷於自我折磨的苦行,就無法培育深厚的定力。
沒有深厚的定力就無法如實地了知諸法,因此無法徹悟四聖諦。
作者: YuGar (深奧幽玄)   2016-08-22 10:17:00
《雜阿含經(三七九)》全文可參考板友cool810文#1AAnllDF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