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344(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6-07-07 00:40:14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44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 願生成佛
  請看《大經科註》第八百一十九頁,第一行看起,「願生成佛」。請看經文,這有一
首半偈,一共是六句:
  【菩薩興至願。願己國無異。普念度一切。各發菩提心。捨彼輪迴身。俱令登彼岸。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菩薩興至願以下」,這六句經文,「表已得往生之諸菩薩,感
佛深恩,誓師彌陀,咸發大願。故云興至願」。這個意思是說,已經往生到極樂世界的菩
薩們,每一個人都感恩,感阿彌陀佛的深恩。用什麼來感恩?用大願大行。大願大行就是
誓師佛陀,發大誓願,依阿彌陀佛做老師,每個人都發大願,這個大願就是阿彌陀佛的四
十八願。所以說「興至願」。
  《會疏》有解釋,「至願者」,什麼叫至願?「彌陀尊攝土攝生攝身願」。阿彌陀佛
,包括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他教學的場所,是一個大道場,大到我們無法想像。古德常
說的「大而無外」,大到什麼程度?大到你找不到外。我們只能用一句話去形容它,「無
法想像」,就這句話。跟虛空法界一樣大,大乘教裡常講遍虛空界、遍法界,就這個意思
。它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現前居住的國土也沒有離開,換句話說,是在彌
陀佛國土範圍之中,沒有辦法離開它,可是我們見不到,到我們往生到佛國土就見到了。
  生在佛國土無比殊勝,為什麼?極樂世界的菩薩看我們這個地球,就像在眼前,清清
楚楚明明瞭瞭,一絲毫也沒看錯,一剎那都沒有離開。這是「攝土」。第二個「攝生」,
生是講的眾生,眾生範圍之大也是不可思議。這個生,沒有講極樂世界,也沒有講娑婆世
界,它所說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無量的眾生。這些眾生,包括六道十法界,
一個也沒有漏失掉。第三個「攝身」,這個身是法身,法身就是圓滿的自性。大乘經上佛
常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這句話很重要,為我們說明白了,十方三世無量無
邊的諸佛如來,同一個身。
  如來有法身、有報身、有應化身,報身住實報莊嚴土;也就是說,法身現實報莊嚴土
,同時也現十方三世一切剎土裡面的應身、化身,應身、化身無量無邊。報身呢?報身也
是無量無邊,報身是諸佛如來的實報土。法身沒有相,能現一切相,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
告訴我們,「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那個自性就是法身。法身能生一切法,能現一切法
,一切法就是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報土。這個報土一般歸納起來講三大類,實報土,報
身菩薩修學的所在;另外,方便有餘土,佛以應身在這個地區去度有緣眾生。
  這個緣很深,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過去無量劫生生世世,無論他墮落在哪一道,餓鬼
、地獄、畜生也包括在其中,就是六道,無量劫來在六道裡面捨身受身,與佛都有緣。所
以這一類的眾生善根非常深厚,緣成熟了,遇到阿彌陀佛,遇到觀音、勢至、文殊、普賢
這些等覺菩薩。這些菩薩們都是阿彌陀佛的學生,與佛有緣,也與這些菩薩們有緣。我們
要曉得,佛不度無緣之人,什麼叫無緣?他見到、聽到了,不相信,不能接受,這就是沒
有緣。我們自己認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跟佛有沒有緣。肯定有,為什麼?如果沒有緣,
這兩個小時這堂課你聽不下去,你能聽這兩個小時一堂課,就是跟阿彌陀佛有緣。緣雖有
,但是深淺不相同,有人緣深,一聽就得利益,聽個一句、二句他就開悟了,緣深的;緣
淺的就不行,他要聽幾年,要聽幾十年才會開悟。
  所以開悟早晚、往生品位,這是與佛緣的深淺而來的;能不能往生,那是對於極樂世
界、對於阿彌陀佛相不相信。如果是圓滿的信心,一絲毫的疑惑都沒有,你這一生肯定決
定得生。生到四土三輩九品哪一個品位,我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佛知道,極樂世界裡
面的諸菩薩都知道。為什麼?他們見到你無量劫來修行的淺深,到西方感得果位不一樣。
雖然感果不相同,但是極樂世界妙、殊勝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為什麼?統統都得阿彌陀佛
四十八願的加持,這一得加持,我們的品位不相等,但是我們的待遇相同。原本在他方世
界,待遇跟品位都不一樣,有差別;極樂世界品位有差別,待遇沒差別,不可思議,無比
殊勝。
  諸佛如來都讚歎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從哪裡讚歎的?就從往生到極
樂世界無比殊勝待遇上來說的。阿彌陀佛太偉大了,真正了不起!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
上上品的是等覺菩薩,下下品的是凡聖同居土,差別很大,但是享受平等。享受跟誰平等
?跟阿彌陀佛平等,阿彌陀佛是什麼樣的身體,你也是。我們這個世界,我們的身體是什
麼?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的境界分,阿賴耶的三細相裡頭境界相,有生有滅。生到極樂
世界統統都轉八識成四智,你的身相跟佛一樣,沒有生滅,不生不滅,所以叫無量壽。
  每一尊佛的剎土六道裡面的輪迴眾生,沒有佛力加持,所以苦不堪言!眼睛,隔了一
張紙就見不到,耳朵,距離遠一點聽不到了,六根雖然起作用,作用範圍不大,很小的範
圍,本能不現前。可是到極樂世界,並不是你修得的,像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真的是六道
凡夫,佛經上講的六種神通我們沒有,往生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就有了,阿彌陀佛
加持給你。天眼能看多遠?能看到過去、現在、未來,能看到十方諸佛剎土,看得真切,
如對目前。好像我們平常看電視,從美國傳來的畫面,從歐洲傳來的畫面,如同現場一樣
,我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什麼?科學技術的加持,需要用它的機器能看到。
西方世界,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不需要用這些工具。你在極樂世界看我們這個世界,我們
的家親眷屬朋友們還在這個世界,你在極樂世界看得很清楚,如同我們看電視一樣,比看
電視還要逼真。電視還要許多機器跟它配套,極樂世界的天眼任何幫助都不要,想看哪裡
,就在現前,想聽什麼地方,聲音都聽到,跟佛的德行、能力一樣大,佛能見到我們都能
見到,真正不可思議。
  我們今天很難得,遇到這樣殊勝的法緣,要珍惜、要相信,不能懷疑,要接受、要依
教奉行,我們這一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決定見阿彌陀佛。依阿彌陀佛做我們的老師,我
們是阿彌陀佛的好學生,專修淨業,決定往生。怎麼個專法?專、專、專到極處,就是一
句名號,南無阿彌陀佛。這一生當中,下定決心,這一句佛號不離口,心裡面只有一尊阿
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一個妄想,沒有一個雜念。你能算得上這是佛陀的、阿彌
陀佛的真實弟子,將來決定往生極樂世界,沒有懷疑,決定成就。
  經上說,土,極樂世界;眾生,佛陀教化的弟子,這個地方的眾生是極樂世界的弟子
,已經往生去的人;法身。這三樁事情都是無法想像的,我們只能說無量無邊、無量無數
,只能用這個概念,想像不到。這是《會疏》的文,「本是至極難思」,我們用一句說,
無法想像,「菩薩願同於此」。「故亦願攝如極樂之佛剎,度無邊之眾生,悉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同生淨土,逕登不退,證佛法身。是為菩薩之利他行」。我們要發這
個心,什麼時候發?現在就要發。過去糊塗不知道,現在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把這個事
實真相講出來給我們聽,我們聽懂了,聽明白了,就應當依教奉行。我們要學那些已經往
生在極樂世界的菩薩,他們發了跟阿彌陀佛同樣的度生大願。彌陀度生大願,具體而言就
是四十八願,本經第六品,我們前面學過,四十八願,是菩薩的利他行。
  真正發大願,自己很辛苦,為什麼?自己修行功夫沒有達到無住生心、生心無住的境
界。那是什麼境界?法身菩薩,那是實報土裡面的菩薩他們的境界。我們發這個心,有苦
有樂,無住生心的菩薩沒有苦樂,他雖然發的大心,效法彌陀普度十方有緣眾生,還有喜
樂。這個菩薩現在有嗎?有,我們看不出來,我們把他看作普通的人。像海賢老和尚,他
是我們現代這個世界學佛的榜樣,修淨土法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最好榜樣,我們要記住

  老和尚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一生沒有讀過一部經,沒有聽過一次講演。二十歲出
家,就住在一個小廟裡頭,這個小廟裡面一共只有五個人,五比丘在一起修行,標準的道
場,跟世尊當年在世鹿野苑很相似。修什麼法門?海賢老和尚專修念佛法門,他們幾個同
修,有修禪的、有修密的、有禪淨雙修的,只有老和尚專修淨土。可是他們四個人統統有
成就,都成為佛門的大德,佛門的模範。我們過去總以為,六和敬的僧團在一起是共同修
一個法門,沒有想到他給我們的表法,四個人住茅蓬,每個人修的不一樣,但是是六和敬
的僧團,見同解、戒同修、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利同均。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各
人修各人的可以在一起,互相照顧。幾個人在一起共同修同樣的當然更好,實在找不到,
找不到就找不同的也行;甚至於可以找不同宗教的人在一起共修。我學佛,他學基督教的
,他學天主教的,他學伊斯蘭教的,我們幾個人住在一個地方修六和敬,各個都能成就。
  成就之後,皆大歡喜,皆大歡喜為什麼?原來是一樁事情。基督教修行的目標是要升
到天堂,他修得好,真到天堂了;我們念佛念得好,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真到極樂世界了
;那個伊斯蘭教修行的要到天園,他也真到天園了。結果到那個地方之後會看到,怎麼你
也來了,他也來了?這皆大歡喜起來是原來是一個地方不同的名稱,我們叫極樂世界,他
叫天堂。所以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他往生到天堂,一見面的時候在一起,一個地方。才知
道眾神一體,他們叫上帝,我們叫阿彌陀佛,他們叫真主,我們叫阿彌陀佛;真主就是阿
彌陀佛,上帝就是阿彌陀佛,一個人,不同的名號,是一樁事情。所以到那兒之後恍然大
悟,是真的不是假的。
  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宗教?因為地球很大,在我們看起來很大,沒有交通工具
,沒有資訊,佛要度一切眾生,怎麼度法?現無量的身分,眾生喜歡什麼就現什麼,「隨
眾生心,應所知量」。這些眾生喜歡天主就現天主身,喜歡上帝就現上帝身,喜歡天國就
現天國身,隨心應量。所以大家不相往來,各修各的,都成功了,修成之後,到達地方一
個。那現在我們交通方便了,科學進步,資訊發達,地球變小了,怎麼變小了?我們從台
灣到美國去,橫渡太平洋,過去坐船要一、二個月,現在飛機十個小時到了;兩個月的行
程變成十個小時。我們飛到歐洲,到英國倫敦十二個小時,在過去,因為這個彎子很大,
轉一圈,有時候遇不到好的風,差不多要走半年才到,最快也要三個月;三、四個月的行
程,變成十二個小時。
  我們現在日子怎麼過?我們距離也得要縮短,宗教是一家,眾神是一體,每個宗教裡
頭拜的神,是一個不是兩個,一體。有證據,《六祖壇經》裡頭說,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
說,最後一句話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宗教從哪裡來的?自性生的,宗教裡面的
神,宗教裡面的天國,宗教裡頭的極樂世界,宗教裡面的佛菩薩,自性生的。能生能現是
自性,所生所現是萬法,萬法一體,所以眾神一體;萬法一如,所以宗教一家,不能分。
我們進入教堂,我們用我們的禮節去拜真主、去拜天神,像禮佛一樣三拜,右繞三匝,有
沒有錯?沒錯。為什麼?他就是佛陀,他不是別人,佛陀的化身,化一個不一樣的身我們
就不認識了。我認識他,我知道他就是釋迦牟尼佛,他就是阿彌陀如來,是真的不是假的

  學了佛之後我明白了,印度人稱佛陀,中國人稱聖人。古聖先賢,像堯舜禹湯、文武
周公、孔子老子,他們如果生在印度,印度人都叫他作佛陀;釋迦牟尼佛要生在中國,中
國人稱他為孔子,他姓釋迦,這釋子。孔子、釋子,聖人,中國人稱為聖人,印度人稱佛
陀,是一不是二。你看看他們留傳下來的經典,他怎麼教導我們?孔子、孟子怎麼教我們
,釋迦如來怎麼教我們,阿彌陀佛怎麼教我們,一鼻孔出氣,沒有兩樣,統統是自性。自
性能生萬法,所以佛家沒有創世紀,沒有說哪個神創造宇宙,佛法沒有說,佛法說自性變
的。世間一般宗教裡頭都說宇宙的緣起是神造的,在佛法講,自性能現,能生能現。能造
宇宙萬物的,自性,神就是自性,真主就是自性,是一不是二。所以,眾神一體,宗教一
家。
  宗教是人類主要的教育,宗教是人類重要的教學,宗教是人類尊崇的教化。英國湯恩
比說得好,沒有宗教做基礎的文化存在不久。我們不知道這個事情,這是個專家,一生專
門研究地球上的文化,這人類文化。他告訴我們,地球上曾經有二十多種文化,有過這麼
多。但是在這個世間也只有二、三百年的命運,二、三百年消失了,不是專家都不知道了
。人類歷史,先有宗教,宗教產生文明、產生文化。
  中國文明還在,現在遇到危機了,這個危機就是漢字、文言文,現在人不學漢字、不
學文言文,那我們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會中斷。大概還能夠存在多久?我的估計一百年,危
機現在已經看到了。這個載體比什麼都重要,中國得力於最優秀的文字,世界上找不到第
二家。只要這個文字存在、文言文存在,中國這個文明就能夠延長千年萬世,它不會消失
的。如果大家不學了,不學漢字、不學文言文,十年以後想學也學不到了,為什麼?老師
沒有了。現在還有幾個老師,台灣還有幾個,不到十個,我都見過,我讚歎,我鼓勵大家
一定要傳下去。如果沒有傳人,那就是無後為大,「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後人是什麼
?傳人,不是兒女多,兒女多,一個都不能夠承傳的,你就完了。兒女不能承傳,學生能
夠承傳,行!學生也沒有承傳,斷掉了,這個對不起祖宗,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這
是大事,這不是小事。
  我們在台灣,現在我們有十個學生,我們聘請老師教文字學、教《說文解字》、教聲
韻、教訓詁,就在我們極樂寺學。極樂寺是台灣第一個寺,什麼叫第一?是佛陀教育的寺
廟。大家進入這個地方來,你能看到,這個地方沒有殿堂,這裡都教室,大大小小教室,
應該有六、七個。最大的教室,樓下可以容納一千多人,有幾個小教室,一個教室大概容
納二、三十個人。我們帶頭,讓宗教回歸教育,這不是一句空話,我們把它建成這個模式
。這個地方講堂多,殿堂沒有,我們也沒有離開佛陀,我們大殿在頂樓,頂樓是念佛堂,
裡面供養西方三聖,供養觀音菩薩、地藏菩薩。上面可以做念佛堂,可以打佛七,教室可
以研究經教,可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佛教為什麼要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諸位要知道,佛法的學習,雖然方法很多,八萬四
千法門,無量法門,這些法門都統攝於戒定慧三學,離不開戒定慧三學,離開戒定慧就不
是佛法。我們淨土念佛,我們有沒有離開戒定慧?出家學佛的受過三壇大戒,形式,要有
實質,要真幹。受了戒不能夠依教奉行,那就破戒,破戒那是欺騙老師,欺騙佛菩薩,這
個罪很重;佛菩薩不欺騙你,你欺騙他。可是佛法裡面說得好,任何一門都能夠統攝一切
法門,這叫一經通一切經通,這不是假的。一個法門契入,門門都通了,為什麼?明心見
性,禪宗要明心見性,教下叫大開圓解。這一部經通了,部部經都通,一即是多,多即是
一,一多不二。
  東方教育的微妙跟西方不一樣,東方的儒釋道是一家,佛陀戒定慧這種修學的方法傳
到中國來,儒家接受了,道家也接受了。古時候的老師,對學生他重視的是悟性,這學生
聰明,一說他就懂,一看他就懂,一聽他就懂,這是聖賢的材料,如何引導他成聖成賢。
他的成就超過老師,這是老師教學的本事,我有能力教出的人比我高明;如果教出來的學
生不如我,完了,他不如你,將來他的學生不如他,這就下去了,到最後就完了。中國人
不如是,要別人站在我的肩膀上上去,更上一層樓,這才叫學生,這才叫家庭的子弟,世
世代代出賢人,一個比一個能幹,一個比一個高明。心量大,為祖宗增光,為眾生修福,
不是為個人。孔老夫子一生沒做官,他要做官不難,一生教學,從事於教育工作,教育是
所有一切法門的大根大本。
  儒家有一套教學的體系,講得好,佛法也不例外,由淺而深,由略而廣。你看佛陀辦
學校,開悟之後講阿含,講阿含是辦小學,阿含講了十二年。十二年之後講方等,方等是
中學,八年,跟前面連起來二十年,這二十年扎根教育,沒有根就上不去。這二十年扎根
教育再向上提升,般若,這是世尊主要的教學,課程裡面是主要課程,二十二年。前面二
十年,加上二十二年,四十二年。最後八年,把菩薩的境界提升到佛境界,研究班。這是
釋迦牟尼佛一生的事業,我們沒做!
==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erincy   2016-07-07 08:47: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7-07 17:38:00
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6-07-08 09:05: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