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類] 《心類學》:修習智慧與修心的資糧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7-06 17:29:17
已再版:《心類學》讀本_校訂版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2008/06/mind-in-tibetan-buddhism.html
目標讀者
1. 想了解心識如何運作的人。
2. 初學佛法,希望循序漸進,打下紮實基礎者。
3. 已學習佛法多年,希望更系統了解佛法內涵者。
心類學簡介:
「心類學」就是「識」或「心」的研究。了解心對於了解佛教的理論及實踐這二方面
來說是必要的,因為到達覺悟的過程,就是一種有系統地淨化及提昇心靈的過程。「心類
學」主要是教導我們辨認心續當中出現的各種心識;其次,希望藉由相關術語來介紹、區
分不同類型的心識。藉此,學習者可以發展出辨別心識的多樣化、功能及其彼此關聯的能
力。徹底熟悉「心類學」可為進階佛學研究領域─例如「五部大論」─提供必要的基礎。
◆ 心的認知,可從幾種分類趨入:
一、量與非量,二、自證與他證,三、分別心與無分別心,四、心王與心所。
六根對觸六塵生起六識,其所引發的過程,心識對境的認知可分為:顯現境、趨入境
(執持境)、耽著境等。
心認知境,有前五根識的無分別心,與第六識的無分別心與分別心,透過心王與心所
的作用,心對境產生善惡業的取捨。內觀(毗缽舍那觀察的智慧)的心路歷程,包括量與
非量,非量有顛倒知、疑、伺察意等,量有比量與現量,透過佛法正確的聞思修,有境於
對境如理思惟觀察抉擇,由非量至量,產生如實的證量功德。
◆ 學習心類學的重要性
就像我們的身體在不同場合、不同的關係中可以扮演不同的身分、角色一樣,包含心
和心所的各種認知在面對不同環境時,也會採取不同的反應,而產生貪、瞋、慢、悲憫、
慈愛等不同的認知;但是,要辨認身體的身分、角色比較容易,要辨認認知的身分、角色
則非常困難,因為前者比較具體,而後者非常抽象。
話雖如此,但對於一位想要證得究竟離苦得樂的人來說,無論如何都得把這些認知,
特別是那些屬於煩惱的認知辨認出來,因為煩惱是一切惡業、受苦的根源,如果無法辨認
出這些煩惱及煩惱的根本─—我執,進而加以斷除的話,那和射箭不知箭靶在哪裡,終究
無法實現究竟離苦得樂這個夢想。
心境只能透過內心去觀察瞭解,無法透過外在的科學儀器,而能觀察者就是包含心和
心所的認知,但是研究認知比起研究外在具有形狀、顏色的物質會碰到更多的困難,主要
的原因是外在的物質,可以用我們的前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和身根─的認知覺
察或甚至透過現代儀器觀察得到,但是我們的認知截至目前為止,完全沒有任何儀器可以
偵測或度量得到,因此對於它的觀察也就加倍困難。
但我們又不得不去瞭解,因為認知是我們身體和語言的發動者;而要瞭解認知,則必
須有賴於瞭解認知理論。我們除了要學會辨認出我們內在的各種認知之外,還需瞭解認知
和認知之間彼此的關係。哪些認知對我們有利?哪些會傷害我們?該如何對治這些會傷害
我們的認知?什麼樣的認知才是一切煩惱的主要根源?什麼認知才能究竟對治一切煩惱等
等。這些正是認知理論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