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佛教所說的「智慧」是什麼意思?

作者: sutranet (佛經館)   2023-12-01 14:19:48
 
  世俗所說的「智慧」和佛教所說的「智慧」有很大的差異,世俗的智慧大多是指聰明
才智,然而從佛法來看,聰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中國古代有個惠能大師,他雖然不識字
,但是他對佛法卻能有很深的體會,甚至被選定為禪宗的傳承者;也就是說,雖然惠能在
世間的標準看來並不聰明,但是卻擁有佛法所說的智慧。「聰明才智」運用的範圍是在世
間的世俗之事,而「智慧」代表著對宇宙人生的透徹瞭解,其範圍是超越了世間事物的。
而且唯有透過佛教的智慧,才有可能全面地、根本地圓滿解決生活中的一切問題。
 
  佛教所說「智慧」一詞,是古印度梵語「般若」的翻譯,準確地說,「智慧」是理解
真理的能力,也可以說,「智慧」是理解真理後的產物。那麼,是先有「智慧」後來才證
得真理,還是先證悟真理,然後才得到「智慧」?姑且放下這類「雞生蛋」、「蛋生雞」
的爭論,我們應該知道,佛法確實提供了「如何獲得智慧」的理論和方法,成佛之道就是
一個追求智慧的過程。
 
  廣義上來說,佛教所說的「智慧」是指證悟「真如實相」的過程所需的所有能力;隨
著佛法的修行越來越深,修行者的智慧也會逐漸增長,這些智慧能幫助修行者判斷「什麼
是正確的佛法理論和行為」,使修行者不致於走上錯誤的路。
 
  佛教中有「三智」的說法:聲聞、緣覺修行者所獲得的智慧,稱為「一切智」,即是
對「無我」的理解;菩薩道修行者所獲得的智慧,稱為「道種智」,是對世間事物根源的
理解;而佛陀所獲得的智慧,則是同時具備聲聞、緣覺的「一切智」和菩薩的「道種智」
,稱為「一切種智」,佛陀圓滿的明白了宇宙人生的一切事物,而沒有一絲疑惑。
 
  要如何獲得「智慧」?佛法有「戒定慧」之說:戒就是持戒,定就是禪定,而慧就是
智慧;修行的人藉由「持戒」能產生「禪定」,而藉由「禪定」則能產生「智慧」,所以
想要獲得智慧要先修習持戒和禪定。另外還有所謂的「聞思修」之說:「聞」就是「聽聞
佛法」,「思」就是「思考佛法」,「修」就是「修行佛法」;想要得到佛陀圓滿的智慧
,首先要聽聞佛法,在聽到或閱讀到佛法之後,要去思考這些佛法的內容,在思考完這些
佛法之後,還要實際著手,依照內容去修行,然後才能得到智慧。
 
  佛法所說的智慧,是隨著修行的深入,一點一點增加的,所以,我們可以開始試著將
目前所得到的佛法體悟,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在貪念太過強烈或想要發脾氣時,
就能運用「無我」的智慧,加以對治;即使我們尚未完全證得「無我」,僅僅觀想「我並
不存在」仍然會有部分的效果。
 
  將佛法的智慧運用在生活中,能使我們更自在、無罣礙、平靜、安定、不執著。如果
能得到佛的「一切種智」,我們對宇宙人生的真相,將永遠不再迷惑,而能進入佛的境界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3-12-01 14:45:00
原來在玩ai
作者: lindianlin (MaithC)   2023-12-01 15:15:00
大便很臭,卻可以施肥,相當於不識字,能懂佛法。將大便運用到種菜,讓土地變得更肥沃。如果能得大便效用,對大便的真相將不再迷惑。而能進入大便的境界,說了等於沒說。隨喜!討論好壞洗印象是不是外道見?什麼叫:雖然,但是,甚至?Ai講章,少了人因理解而撰寫的過程。得Ai效用,對Ai效用是否相同呢?Ai不過是另一項課題,與佛、大便並無差異。假名能引,所引貪瞋癡慢疑.AI非AI是法平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