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海綿寶寶》〈EP40 我們來罷工〉聯想到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隨喜)   2022-07-08 20:46:45
劇情回顧
https://youtu.be/iYoGT7G2aCA
海綿寶寶:「我和章魚哥會在這裡一直罷工,直到獲得應有的一切,堅持到底,直到永遠

章魚哥的腦海裡一直迴盪著這句「直到永遠~」
說:「和海綿寶寶一起罷工,直到永遠?」,開始變得歇斯底里,
說:「我要去求蟹老闆讓我回去工作,立刻結束這場可怕的惡夢!」
如果,情境換成佛弟子說:「我要去求佛菩薩悲憫,讓我懺悔罪業、皈依三寶、
回歸淨土,結束這場可怕的惡夢!」
這樣好像也是個合理的情節呢 (茶)
章魚哥感嘆說道: 「沒有人真的關心我們勞工的命運,他們肚子一餓就什麼都不管了。」
宣化老和尚講述:
「舍利弗」,這是以父母作他的名字。他的父親叫優婆提舍,所以得「舍」字;「利」是
他母親的名字,「弗」就是「子」,所以有的經上譯為「舍利子」。以他父母的名字
合起來,作為他的名字,所以叫「舍利弗」。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 中文版-廣本 ) 第一段經文:
(唐朝代 罽賓國 三藏般若共利等人翻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及菩薩眾俱。
 時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廣大甚深。
 爾時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觀自在。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離諸苦厄。
 即時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
 善男子。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者。云何修行。如是問已
板友BRIANERIC2他的老師對於「爾時眾中......離諸苦厄」的解釋:
這時大眾中有一菩薩,名為觀自在。
 當觀自在菩薩也進入甚深智慧時,身心融於虛空大光明海。
 此時觀自在菩薩見到他的色、受、想、行、識,都消失了,都不存在了。
 因為見到的是無邊無際的光明海。
 自己消失於光明海中。
 周遭的人、事、物,全部消失於光明海中。
 自己的感受、念頭、行為動作、知覺也都消失於光明海中。
 此時就自然遠離了煩惱,苦難,厄運。得大自在。
什麼是光明海?
 是大放極強白光的虛空,而不顯現物質影像的虛空。
 是全部大白光的虛空,自然使你原來的色、受、想、行、識都消失了,這樣子的虛空謂
之「光明海」。
 其實虛空就是虛空,因為虛空實在是太亮了,故給個名稱叫光明海。
 如果我說五蘊變虛空,那有人又會誤解為一般的虛空 ( 只顯現物質景像的虛空,而無
大白光 )。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 中文版-略本 ) 第二段經文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我之前以為《心經》的「舍利子」是指修行人火化之後產生的那個「舍利子」。
後來,我才了解,原來是觀自在(觀世音)菩薩回答舍利弗尊者:
「舍利子(舍利弗),色不異空,......,舍利子(舍利弗),是諸法空相,......。」
Reference:
1.〈佛陀十大弟子傳─舍利弗尊者〉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2.〈照見五蘊皆空〉
https://www.ptt.cc/man/soul/D5E4/DE08/D526/M.1273752926.A.9F2.html
3.《Heart Sutra》[English Zen/Chan Buddhism Sutras Audiobook Part 1 of 7]
https://youtu.be/Z5Ws-4EmvVY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7-08 20:51:00
也是最近才知道舍利子就是舍利弗。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8 21:37:00
舍利弗為什麼是諸法空相?舍利子有沒有可能是空性光明,並且在體內煉化報身,燒出來的是在物質身上發生物質轉變的產物,也稱舍利子?可能還是要請對原文懂的前輩釋疑較為恰當。
作者: FHShih (hou)   2022-07-08 21:43:00
那個[是諸法空相]的[是] 應該是[此]的意思?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llOX8pYcNk宗薩欽哲仁波切 對<心經>的解釋 供參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8 22:58:00
《西遊記.第三一回》:「卻從口中吐出一件寶貝,有雞子大小,是一顆舍利子玲瓏內丹。」心經不是說了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邊翻成舍利弗&用‘此’,不僅語意上,在實修上不覺得都怪怪的嗎?而且後面都在描述那個空性圓明體的東西欸,而且"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一段講的都是行法欸,教人內觀,入心進去,不然怎麼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把當作外面的一個菩薩,就心外求法囉!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7-08 23:13:00
道教把佛教的文字附會到色身精氣神上面的變化現在還回頭說經文不對了 會不會太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8 23:17:00
色身只是色的其中一部份而已,是你把我說的當作只講色身。不然釋迦牟尼燒化出來的怎不叫做舍利弗要叫做舍利子?而且唐朝那時候舉國之力在做翻譯的事情,能成‘經’應是在文字上都用的很準確的,何況這邊在主講色空不二的事情,能不精準嗎?而且裡面是對於心性的描述,難不成你的心還分佛的心跟道的心嗎?apttuser你上面回的注釋沒錯,以前我也是這麼理解的,但那只是第一層意思。而且也已經很多人的註釋都這麼寫過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7-08 23:52:00
那不是我的解釋 是我老師的解釋 他已不在人世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8 23:59:00
心經的譯者玄奘法師,他的徒弟窺基法師也曾寫過《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建議可以參考看看這個版本。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7-08 23:59:00
心經談的已經不是無我的層次,整個意識界十方法界都要全空。 我對心經的體會很淺,比較熟悉的入道經文是蓮花生的「無染覺性直觀解脫之道」,我是緣這一個經文入覺照的,心經的境界是這裡面說的「你的本覺淨光,即是法界本身,好似無雲晴空中的太陽,陽光雖無形無象,卻是光明遍照,不論你了解與否,此乃最勝法義!」在這一段最勝法義之上的境界。心經是直接在這個基礎上談的,又寫太短,很難悟入我不喜歡一直談蓮花生這一本經,是被你逼到不得不談XD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00:16:00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經曰:舍利子!贊曰:勝空者言,生由法立,法即生因,此廣生空,法空後顯。如應者[*]言,下陳機感者名,述理垂喻,示彼勝行,除四處也。義段有三,初、「舍利子」等,總告彰空;次、「是故」等,別結所空;後、「以無所得故」,釋成空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7-09 00:17:00
所以我要對你這篇文下一個意念,阻絕亂七八糟的人不小心得到要訣XDDDD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00:17:00
梵云「舍利」,唐曰春鶖,由母辨才指喻為號,顯彼所生故復稱子。母因能論,子假為名,樹正摧邪,少聞多解,[12]昔楊知見最初悟入,今演性空呼而[13]垂喻。唯說勝教以統法,顯是理皆空,獨告上人以攝機,即時眾咸告,彼雖[*]秉告而未悟空,先勸練磨,方除四處。心經是很濃縮的版本,不經行法或是大根器者根本看不懂標準的拿來印證用的經文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7-09 00:55:00
沒有,我都開冷氣…他們可能有蚊帳吧,在家我都冷氣開到23度以下蚊子就不見了,不然就是買液體電蚊香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00:56:00
舍利弗尊者的名字,來自他的母親,其母名為一種鳥名:舍利(義譯:義譯春鶖、秋露、鶖鷺等),由稱為舍利這名女人所生的兒子,故名舍利子,就是一般經典稱的舍利弗尊者。般若心經是觀世音菩薩與舍利弗尊者兩人的問答。漢傳大藏經中有數個不同翻譯版本的心經,10多年前隔壁板就友人分享過,轉貼過來供大家參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7-09 01:23:00
我現在比較環保了,以前都開18度然後用一級能源效率的 這樣有比較環保吧我猜…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01:32:00
有時候不同譯師翻的文字上有些許差異,但都是指同一個人,像是比玄奘法師早數百年翻譯心經的鳩摩羅什,鳩摩羅什就翻譯作舍利弗,其他漢傳心經的譯本也翻作舍利弗,但是玄奘法師都翻作舍利子,如玄奘法師翻的《大般若經》說:「爾時具壽善現報舍利子言:…」善現在鳩摩羅什翻作須菩提,就是須菩提跟舍利弗兩人的答話,具壽就是長老的意思,須菩提長老對舍利弗說:…。漢傳佛典屬翻譯的典籍,如果能和梵文對照會比較正確了解,像是梵文佛典當中的舍利弗,和一般說火化骨灰所見的舍利,不同字,往上溯源對照梵文佛典就比較不會望文生義混為一談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7-09 01:54:00
你現在的處境要相應心經很遙遠,要先從比較生活化的佛學來求平靜和福報,有一個法師叫一行禪師,最近剛過世他有談很多如何面對生活痛苦一路突破的東西,深入淺出然後要拿掉心中對享福的譴責,享受資源時要感恩就好,否則佛菩薩要加持你也被你擋住了開18度躲在棉被裡其實很舒服XDD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09:20:00
插話補充一下,舍利子(舍利弗尊者)因母立名,他的母親眼睛美麗如舍利鳥的眼睛,又他的母親聰明善辯如百舌舍利鳥,所以他的母親被賦予舍利這個名稱,由她生下的兒子因此假名為舍利子。好比說,我們同學之間,有位同學身材魁梧,因此被其他同學喚作熊(取其象徵),以後他所生的孩子假名稱為熊子.這樣被稱為熊實際上是指某個人,好比我們有時候用阿貓阿狗比喻一些人,由舍利生下的兒子,不是說鳥生下,實際還是人(舍利弗的年紀比佛陀還大,他和目犍連一樣都先於佛陀入滅)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12:02:00
感謝ykkdc兄的補充,但你講的是幽賛中‘梵云’的部分,那‘賛曰’的部份呢?上面提到舍利弗跟燒出舍利子那邊故意反過來用,是為了‘用字精準’這議題而提出的反問,為何玄奘當初要這樣子翻譯?不是說真的搞成一樣的東西。一個是人名,一個是燒化出來的東西,差這麼多欸XD但是更前面提到空性圓明體那邊,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1.玄奘的親徒弟窺基大師,在幽賛中把這個舍利子‘釋成空理’,甚至在‘觀自在菩薩’這句,也不是單純用人名來解釋,而是有更深層背後的含義。2.玄奘版本的內容,看親徒弟寫的註釋應該會是最貼近他老師原意的不是嗎?無論是在時空或是文化上。之所以說你們說的註釋都對,且很多人都這樣寫過了,但那只是第一層意思。但有時候故事裡面用的人名,背後其實有更深層的隱喻。像是這裡頭的舍利子,就是代指空,而’觀自在菩薩’代指的是行法。玄奘大師的親徒弟窺基法師在幽賛裡都講的清清楚楚的了,搞不懂你們幹嘛一直在人名上做文章?但比較讓我疑惑的是,即便更早版本的心經,鳩羅摩什尊者翻譯上是用舍利弗,為什麼後翻的玄奘不直接沿用就好,要改用舍利子?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12:11:00
般若心經是摘自於大般若經,玄奘法師翻譯的大般若經裡,都舍利弗尊者的名字翻作舍利子,比如"佛告舍利子曰"佛對舍利弗尊者說什麼等等。心經是由舍利弗尊者啟問觀世音菩薩:如何修學般若波羅蜜多?觀世音菩薩答覆說:舍利佛尊者!(比如佛在經典中答覆阿難的問難時,會先說聲"阿難!"),觀世音菩薩對舍利弗尊者說:這個諸法的究竟實相(也就是諸法的勝義諦空性),舉例來說,不生--沒有自性有的生(即生這個法的實相是自性空的空性),不滅--也沒有自性有的滅(即滅這個法的究竟實相也是自性空的空性),不垢(在垢此法上觀察無有自性),不淨(在淨此法上觀察無有自性)...等等,在一一法上觀察此法的實相是自性空性的空性,所以說此是諸法上的勝義諦空性,"是故空中"--所以聖者在現證諸法實相勝義諦空性的根本定當中,沒有任何世俗諸法的顯現,舉例來說,無色(沒有色法的顯現)、無受想行識(沒有心心所顯現)...等,沒有彼等世俗諸法的顯現,並非否定世俗諸法的存在,而是說諸法的存在方式是自性空的存在,假設諸法的存在方式是自性有的存在,那麼聖者在現證諸法勝義諦實相的根本定當中(是故空中)應該見到色等諸法,可以聖者的現證實相的根本定當中並沒有看到(無色等諸法的顯現),但又不能否定色等諸法的存在,由此可知色等世俗諸法是自性空的存在,聖者的勝義理智量不可得諸法自性有、自方成立的存在,所以諸法只是在世俗名言量當中唯分別心觀待施設處施設安立的存在,如是諸法是遠離斷常二邊的存在,觀世音菩薩跟舍利弗尊者說修學般若空正見當明白此理。(不需要舍利子上作文章想像成骨灰舍利等等,他就只是個人的名子,就像阿難只是個人的名字,只是人名上的稱呼罷了。)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12:37:00
你講的我都知道啊,一般人都是這樣翻譯的,所以這邊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12:37:00
(心經就是觀世音菩薩跟舍利弗兩人的對話,兩人一問一答。)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12:38:00
窺基的解釋也是說心經是觀世音菩薩與舍利弗兩人的對話。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12:39:00
是啊,他的確有講啊,但有除此之外的更深入的教法啊像‘舍利子’被‘釋成空理’,其他版本有嗎?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12:40:00
舍利弗尊者向觀世音菩薩啟問:怎麼修學般若波羅蜜多的空正見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7-09 12:41:00
其實我的看法,觀自在菩薩,或大乘佛教裡的諸位菩薩是不會跟人邏輯辯證的,那是一種現量的「相應」,就是說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12:41:00
?觀世音菩薩回答說:舍利佛!你要問的這個般若空正見的道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7-09 12:42:00
舍利弗他借著佛力跟諸位菩薩相應,在這種甚深光明中他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12:42:00
--是諸法空性,此處"是"指的是前一句舍利弗問說怎麼修學空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7-09 12:43:00
所有的問題、細微心識覺受全部消失,現證很高層次的高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12:43:00
奇怪,一直在雞同鴨講欸你啊。我在講窺基版本的‘釋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12:43:00
正見,觀世音菩薩回答此問題,是(此-你要問的這個)諸法空相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12:44:00
--諸法實相的道理,"是諸法空相"的是不是將舍利弗的人名當同位語,此處的"是"與"諸法空相"才是同位語,就是說諸法空相(諸法的勝義諦實相)的這個(此)道理,然後如下所說...。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12:47:00
你講的我都知道,但我這邊在跟你講的是窺基版本的東西,你一直扯到其他地方去幹嘛咧?提出這版本只是供參考而已,沒必要一直用其他人的解釋來斷章取義或扭曲窺基的版本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12:49:00
我目前是就著窺基的解釋而說,糾正誤讀窺基的解釋而說。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12:49:00
何況他還說玄奘大師的親徒弟,在時空等諸緣上,是很有參考價值的,就這樣。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12:50:00
因為怕有人將窺基的解釋,誤解為窺基將舍利弗解成如骨灰舍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12:50:00
他又沒去講‘是’,他是說’舍利子‘釋成空理,真的牛頭不對馬嘴欸。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12:51:00
利等,曾經在隔壁板就看到有人將心經的舍利弗解釋成舍利。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12:51:00
了解,感謝y兄的用心良苦,受益良多。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12:52:00
總之,般若心經是取自大般若經,古印度那爛陀對於大般若經的實修傳統,般若經的空正見是依龍樹菩薩的中觀理聚六論為根本傳承,般若經的現觀道次第是依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為根本傳承,結合空正見(見)與道次第(行)的實修傳承,心經也是如此,佛法常說解行,是依此空正見的見解與道次第的行持來做般若經的實修,這方面就要深入學習詮釋般若經見行二方面的論典,才會有如實的通達,所以常說佛陀的聖教是經律論三藏,才是完整的佛教,這些三藏在印度的大藏經裡都有,不論漢傳、藏傳大藏經都譯自印度大藏經,依經律論三藏學習。(佛教常說三藏法師,就是說依經律論三藏的佛法教典為師。)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13:21:00
感謝分享。另外B2兄說的也是,聽前輩講過,更深入細講的內容,很多都是在實證沒有一定基礎上,根本無法入的境界。不是文字著述上,三言兩語能說得清的,窺基法師講的內容覺得也是偏向總結。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13:25:00
心經相關解釋,之前在隔壁板po過底下這串有三篇可參考:buddhism板 [法語] 達賴喇嘛:空性(空正見)所破,要加勝義簡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13:27:00
好好細聽,感謝分享。小弟補充一點,不知道對不對。小弟有跟宗教研究所的前輩請教這個問題,前輩是這麼說的:在印度,“弗”是男子的意思,是梵譯。而“子”是漢譯,具有中國古文化,如老子.孔子.孟子...,意指的都是尊稱,具有深意。故金剛經所提是善男“子”.善女“人”,而非善男人。原來用‘子’還有其背後特殊的用意。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14:24:00
這裡的舍利子,就單純是說由舍利所生的兒子,舍利是他的母親的名號,因為他的母親眼經美得像舍利鳥的眼睛(窺基提到梵語(天竺國稱呼)"舍利"(舍利鳥),唐曰(當時漢地唐果)春鶖(春鶖這種鳥,就是外國天竺國梵語稱的舍利),他的母親因為眼睛漂亮如春鶖(舍利鳥)的眼睛、又聰明善於辯論如百舌鳥,所以被人們稱為舍利(取這種鳥名為喻,比如某個人頭髮蓬鬆像獅子,我們也可以給他取個綽號為"獅"),舍利子就是這個被名喚舍利的女人所生的兒子,如此而已,就是一個人名的稱呼罷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7-08 22:33:0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llOX8pYcNk宗薩欽哲仁波切 對<心經>的解釋 供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7-09 00:56:00
他們可能有蚊帳吧,在家我都冷氣開到23度以下蚊子就不見了,不然就是買液體電蚊香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15:20:00
了解,這個也合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16:30:00
窺基:梵云「舍利」(sari),唐曰春鶖(鳥名),由母辨才指喻為號,顯彼所生故復稱子。(為了顯示他的母親是以舍利鳥的特徵指喻為號,表示由綽號帶有舍利鳥喻義的母親所生的兒子。)sair音譯舍利,義譯是春鶖,如果採義譯的話就稱為"春鶖子"(文章要看得懂才不會錯解,如窺基提到「舍利子」等,這個等字表示還有未說的地方,還包括下面一段話的意思,不是指舍利弗尊者本身,比如說:無常等四諦十六行相,"無常"等表示還有未說完的地方才加個"等"字,又如說色等一切諸法,"色"等表示還有要概括的地方故用"等"字,例如還包括諸道功德、一切相智等種種諸法,所以窺基法師此處是將經文分科判段落後,在每一分段提示該分段開頭的詞句,而曰等,即包括此句以下的一個段落,以示他要說明經文脈絡的起承轉合。現在人對文言文的閱讀訓練可能比較不夠,個人還好家裡是教國文的關係,從小就被國文老師教讀古體文言,也許是自己比較幸運的地方,總之對於佛典的學習,要能夠避免曲解望文生義,這方面如佛陀常提到皈依正行: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又漢傳佛典是翻譯文章,不是文學,也要避免用一般口語文學望文生義,佛的語言是量語,有其符義的理路,所以要透過合量的釋論幫助學習,經律論三藏缺一不可,相互配合學習;又因為是翻譯的關係,如果配合原典也能幫助我們減少誤解的偏失,台灣有些地方如法鼓山有在教梵語,就可配合原典學習。)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21:25:00
讚嘆啊,佛版有各位專業的前輩在真好。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4 16:31:00
昨天冒出一個小惡念時,突想,若要一整天都保持惡念也非易事。現在則進一步想,保有善念就一定會行善?及保有惡念就一定會行惡?但還是保持善念來的安全。佛法裡似乎是出現惡念就不行。但它就是偶而會冒出來。如今能作的也只有覺查到它出現,盯著它看等它消失這樣。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7-09 04:51:00
也是最近才知道舍利子就是舍利弗。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05:37:00
舍利弗為什麼是諸法空相?舍利子有沒有可能是空性光明,並且在體內煉化報身,燒出來的是在物質身上發生物質轉變的產物,也稱舍利子?可能還是要請對原文懂的前輩釋疑較為恰當。
作者: FHShih (hou)   2022-07-09 05:43:00
那個[是諸法空相]的[是] 應該是[此]的意思?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llOX8pYcNk宗薩欽哲仁波切 對<心經>的解釋 供參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06:58:00
《西遊記.第三一回》:「卻從口中吐出一件寶貝,有雞子大小,是一顆舍利子玲瓏內丹。」心經不是說了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邊翻成舍利弗&用‘此’,不僅語意上,在實修上不覺得都怪怪的嗎?而且後面都在描述那個空性圓明體的東西欸,而且"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一段講的都是行法欸,教人內觀,入心進去,不然怎麼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把當作外面的一個菩薩,就心外求法囉!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7-09 07:13:00
道教把佛教的文字附會到色身精氣神上面的變化現在還回頭說經文不對了 會不會太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07:17:00
色身只是色的其中一部份而已,是你把我說的當作只講色身。不然釋迦牟尼燒化出來的怎不叫做舍利弗要叫做舍利子?而且唐朝那時候舉國之力在做翻譯的事情,能成‘經’應是在文字上都用的很準確的,何況這邊在主講色空不二的事情,能不精準嗎?而且裡面是對於心性的描述,難不成你的心還分佛的心跟道的心嗎?apttuser你上面回的注釋沒錯,以前我也是這麼理解的,但那只是第一層意思。而且也已經很多人的註釋都這麼寫過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7-09 07:52:00
那不是我的解釋 是我老師的解釋 他已不在人世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07:59:00
心經的譯者玄奘法師,他的徒弟窺基法師也曾寫過《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建議可以參考看看這個版本。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7-09 07:59:00
心經談的已經不是無我的層次,整個意識界十方法界都要全空。 我對心經的體會很淺,比較熟悉的入道經文是蓮花生的「無染覺性直觀解脫之道」,我是緣這一個經文入覺照的,心經的境界是這裡面說的「你的本覺淨光,即是法界本身,好似無雲晴空中的太陽,陽光雖無形無象,卻是光明遍照,不論你了解與否,此乃最勝法義!」在這一段最勝法義之上的境界。心經是直接在這個基礎上談的,又寫太短,很難悟入我不喜歡一直談蓮花生這一本經,是被你逼到不得不談XD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08:16:00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經曰:舍利子!贊曰:勝空者言,生由法立,法即生因,此廣生空,法空後顯。如應者[*]言,下陳機感者名,述理垂喻,示彼勝行,除四處也。義段有三,初、「舍利子」等,總告彰空;次、「是故」等,別結所空;後、「以無所得故」,釋成空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7-09 08:17:00
所以我要對你這篇文下一個意念,阻絕亂七八糟的人不小心得到要訣XDDDD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08:17:00
梵云「舍利」,唐曰春鶖,由母辨才指喻為號,顯彼所生故復稱子。母因能論,子假為名,樹正摧邪,少聞多解,[12]昔楊知見最初悟入,今演性空呼而[13]垂喻。唯說勝教以統法,顯是理皆空,獨告上人以攝機,即時眾咸告,彼雖[*]秉告而未悟空,先勸練磨,方除四處。心經是很濃縮的版本,不經行法或是大根器者根本看不懂標準的拿來印證用的經文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7-09 08:55:00
沒有,我都開冷氣…他們可能有蚊帳吧,在家我都冷氣開到23度以下蚊子就不見了,不然就是買液體電蚊香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08:56:00
舍利弗尊者的名字,來自他的母親,其母名為一種鳥名:舍利(義譯:義譯春鶖、秋露、鶖鷺等),由稱為舍利這名女人所生的兒子,故名舍利子,就是一般經典稱的舍利弗尊者。般若心經是觀世音菩薩與舍利弗尊者兩人的問答。漢傳大藏經中有數個不同翻譯版本的心經,10多年前隔壁板就友人分享過,轉貼過來供大家參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7-09 09:23:00
我現在比較環保了,以前都開18度然後用一級能源效率的 這樣有比較環保吧我猜…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09:32:00
有時候不同譯師翻的文字上有些許差異,但都是指同一個人,像是比玄奘法師早數百年翻譯心經的鳩摩羅什,鳩摩羅什就翻譯作舍利弗,其他漢傳心經的譯本也翻作舍利弗,但是玄奘法師都翻作舍利子,如玄奘法師翻的《大般若經》說:「爾時具壽善現報舍利子言:…」善現在鳩摩羅什翻作須菩提,就是須菩提跟舍利弗兩人的答話,具壽就是長老的意思,須菩提長老對舍利弗說:…。漢傳佛典屬翻譯的典籍,如果能和梵文對照會比較正確了解,像是梵文佛典當中的舍利弗,和一般說火化骨灰所見的舍利,不同字,往上溯源對照梵文佛典就比較不會望文生義混為一談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7-09 09:54:00
你現在的處境要相應心經很遙遠,要先從比較生活化的佛學來求平靜和福報,有一個法師叫一行禪師,最近剛過世他有談很多如何面對生活痛苦一路突破的東西,深入淺出然後要拿掉心中對享福的譴責,享受資源時要感恩就好,否則佛菩薩要加持你也被你擋住了開18度躲在棉被裡其實很舒服XDD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17:20:00
插話補充一下,舍利子(舍利弗尊者)因母立名,他的母親眼睛美麗如舍利鳥的眼睛,又他的母親聰明善辯如百舌舍利鳥,所以他的母親被賦予舍利這個名稱,由她生下的兒子因此假名為舍利子。好比說,我們同學之間,有位同學身材魁梧,因此被其他同學喚作熊(取其象徵),以後他所生的孩子假名稱為熊子.這樣被稱為熊實際上是指某個人,好比我們有時候用阿貓阿狗比喻一些人,由舍利生下的兒子,不是說鳥生下,實際還是人(舍利弗的年紀比佛陀還大,他和目犍連一樣都先於佛陀入滅)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20:02:00
感謝ykkdc兄的補充,但你講的是幽賛中‘梵云’的部分,那‘賛曰’的部份呢?上面提到舍利弗跟燒出舍利子那邊故意反過來用,是為了‘用字精準’這議題而提出的反問,為何玄奘當初要這樣子翻譯?不是說真的搞成一樣的東西。一個是人名,一個是燒化出來的東西,差這麼多欸XD但是更前面提到空性圓明體那邊,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1.玄奘的親徒弟窺基大師,在幽賛中把這個舍利子‘釋成空理’,甚至在‘觀自在菩薩’這句,也不是單純用人名來解釋,而是有更深層背後的含義。2.玄奘版本的內容,看親徒弟寫的註釋應該會是最貼近他老師原意的不是嗎?無論是在時空或是文化上。之所以說你們說的註釋都對,且很多人都這樣寫過了,但那只是第一層意思。但有時候故事裡面用的人名,背後其實有更深層的隱喻。像是這裡頭的舍利子,就是代指空,而’觀自在菩薩’代指的是行法。玄奘大師的親徒弟窺基法師在幽賛裡都講的清清楚楚的了,搞不懂你們幹嘛一直在人名上做文章?但比較讓我疑惑的是,即便更早版本的心經,鳩羅摩什尊者翻譯上是用舍利弗,為什麼後翻的玄奘不直接沿用就好,要改用舍利子?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20:11:00
般若心經是摘自於大般若經,玄奘法師翻譯的大般若經裡,都舍利弗尊者的名字翻作舍利子,比如"佛告舍利子曰"佛對舍利弗尊者說什麼等等。心經是由舍利弗尊者啟問觀世音菩薩:如何修學般若波羅蜜多?觀世音菩薩答覆說:舍利佛尊者!(比如佛在經典中答覆阿難的問難時,會先說聲"阿難!"),觀世音菩薩對舍利弗尊者說:這個諸法的究竟實相(也就是諸法的勝義諦空性),舉例來說,不生--沒有自性有的生(即生這個法的實相是自性空的空性),不滅--也沒有自性有的滅(即滅這個法的究竟實相也是自性空的空性),不垢(在垢此法上觀察無有自性),不淨(在淨此法上觀察無有自性)...等等,在一一法上觀察此法的實相是自性空性的空性,所以說此是諸法上的勝義諦空性,"是故空中"--所以聖者在現證諸法實相勝義諦空性的根本定當中,沒有任何世俗諸法的顯現,舉例來說,無色(沒有色法的顯現)、無受想行識(沒有心心所顯現)...等,沒有彼等世俗諸法的顯現,並非否定世俗諸法的存在,而是說諸法的存在方式是自性空的存在,假設諸法的存在方式是自性有的存在,那麼聖者在現證諸法勝義諦實相的根本定當中(是故空中)應該見到色等諸法,可以聖者的現證實相的根本定當中並沒有看到(無色等諸法的顯現),但又不能否定色等諸法的存在,由此可知色等世俗諸法是自性空的存在,聖者的勝義理智量不可得諸法自性有、自方成立的存在,所以諸法只是在世俗名言量當中唯分別心觀待施設處施設安立的存在,如是諸法是遠離斷常二邊的存在,觀世音菩薩跟舍利弗尊者說修學般若空正見當明白此理。(不需要舍利子上作文章想像成骨灰舍利等等,他就只是個人的名子,就像阿難只是個人的名字,只是人名上的稱呼罷了。)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20:37:00
你講的我都知道啊,一般人都是這樣翻譯的,所以這邊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20:37:00
(心經就是觀世音菩薩跟舍利弗兩人的對話,兩人一問一答。)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20:38:00
窺基的解釋也是說心經是觀世音菩薩與舍利弗兩人的對話。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20:39:00
是啊,他的確有講啊,但有除此之外的更深入的教法啊像‘舍利子’被‘釋成空理’,其他版本有嗎?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20:40:00
舍利弗尊者向觀世音菩薩啟問:怎麼修學般若波羅蜜多的空正見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7-09 20:41:00
其實我的看法,觀自在菩薩,或大乘佛教裡的諸位菩薩是不會跟人邏輯辯證的,那是一種現量的「相應」,就是說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20:41:00
?觀世音菩薩回答說:舍利弗!你要問的這個般若空正見的道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7-09 20:42:00
舍利弗他借著佛力跟諸位菩薩相應,在這種甚深光明中他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20:42:00
--是諸法空性,此處"是"指的是前一句舍利弗問說怎麼修學空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7-09 20:43:00
所有的問題、細微心識覺受全部消失,現證很高層次的高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20:43:00
奇怪,一直在雞同鴨講欸你啊。我在講窺基版本的‘釋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20:43:00
正見,觀世音菩薩回答此問題,是(此-你要問的這個)諸法空相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20:44:00
--諸法實相的道理,"是諸法空相"的是不是將舍利弗的人名當同位語,此處的"是"與"諸法空相"才是同位語,就是說諸法空相(諸法的勝義諦實相)的這個(此)道理,然後如下所說...。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20:47:00
你講的我都知道,但我這邊在跟你講的是窺基版本的東西,你一直扯到其他地方去幹嘛咧?提出這版本只是供參考而已,沒必要一直用其他人的解釋來斷章取義或扭曲窺基的版本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20:49:00
我目前是就著窺基的解釋而說,糾正誤讀窺基的解釋而說。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20:49:00
何況他還說玄奘大師的親徒弟,在時空等諸緣上,是很有參考價值的,就這樣。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20:50:00
因為怕有人將窺基的解釋,誤解為窺基將舍利弗解成如骨灰舍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20:50:00
他又沒去講‘是’,他是說’舍利子‘釋成空理,真的牛頭不對馬嘴欸。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20:51:00
利等,曾經在隔壁板就看到有人將心經的舍利弗解釋成舍利。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20:51:00
了解,感謝y兄的用心良苦,受益良多。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20:52:00
總之,般若心經是取自大般若經,古印度那爛陀對於大般若經的實修傳統,般若經的空正見是依龍樹菩薩的中觀理聚六論為根本傳承,般若經的現觀道次第是依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為根本傳承,結合空正見(見)與道次第(行)的實修傳承,心經也是如此,佛法常說解行,是依此空正見的見解與道次第的行持來做般若經的實修,這方面就要深入學習詮釋般若經見行二方面的論典,才會有如實的通達,所以常說佛陀的聖教是經律論三藏,才是完整的佛教,這些三藏在印度的大藏經裡都有,不論漢傳、藏傳大藏經都譯自印度大藏經,依經律論三藏學習。(佛教常說三藏法師,就是說依經律論三藏的佛法教典為師。)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21:21:00
感謝分享。另外B2兄說的也是,聽前輩講過,更深入細講的內容,很多都是在實證沒有一定基礎上,根本無法入的境界。不是文字著述上,三言兩語能說得清的,窺基法師講的內容覺得也是偏向總結。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21:25:00
心經相關解釋,之前在隔壁板po過底下這串有三篇可參考:Buddhism板 [法語] 達賴喇嘛:空性(空正見)所破,要加勝義簡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21:27:00
好好細聽,感謝分享。小弟補充一點,不知道對不對。小弟有跟宗教研究所的前輩請教這個問題,前輩是這麼說的:在印度,“弗”是男子的意思,是梵譯。而“子”是漢譯,具有中國古文化,如老子.孔子.孟子...,意指的都是尊稱,具有深意。故金剛經所提是善男“子”.善女“人”,而非善男人。原來用‘子’還有其背後特殊的用意。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9 22:24:00
這裡的舍利子,就單純是說由舍利所生的兒子,舍利是他的母親的名號,因為他的母親眼經美得像舍利鳥的眼睛(窺基提到梵語(天竺國稱呼)"舍利"(舍利鳥),唐曰(當時漢地唐果)春鶖(春鶖這種鳥,就是外國天竺國梵語稱的舍利),他的母親因為眼睛漂亮如春鶖(舍利鳥)的眼睛、又聰明善於辯論如百舌鳥,所以被人們稱為舍利(取這種鳥名為喻,比如某個人頭髮蓬鬆像獅子,我們也可以給他取個綽號為"獅"),舍利子就是這個被名喚舍利的女人所生的兒子,如此而已,就是一個人名的稱呼罷了。(舍利子是假借他名號舍利的母親所生的兒子,就如此而已。像大般若經裡提到,長老須菩提對長老舍利子說什麼,須菩提、舍利子、阿難、提婆達多、文殊等,就都只是個人的稱呼。)(為什麼人家叫我舍利子?因為人們都稱我的母親是舍利(有相似於舍利鳥的特徵),而我是她的兒子,所以就把我稱做舍利子)梵語sari這種鳥(音譯舍利),當時唐語稱作春鶖鳥、百舌鳥,是同一種鳥,比如英語說cup(可音譯卡波),在漢語就是說杯子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9 23:20:00
了解,這個也合理。
作者: ykkdc (ykk)   2022-07-10 00:30:00
窺基:梵云「舍利」(sari),唐曰春鶖(鳥名),由母辨才指喻為號,顯彼所生故復稱子。(為了顯示他的母親是以舍利鳥的特徵指喻為號,表示由綽號帶有舍利鳥喻義的母親所生的兒子。)sair音譯舍利,義譯是春鶖,如果採義譯的話就稱為"春鶖子"(文章要看得懂才不會錯解,如窺基提到「舍利子」等,這個等字表示還有未說的地方,還包括下面一段話的意思,不是指舍利弗尊者本身,比如說:無常等四諦十六行相,"無常"等表示還有未說完的地方才加個"等"字,又如說色等一切諸法,"色"等表示還有要概括的地方故用"等"字,例如還包括諸道功德、一切相智等種種諸法,所以窺基法師此處是將經文分科判段落後,在每一分段提示該分段開頭的詞句,而曰等,即包括此句以下的一個段落,以示他要說明經文脈絡的起承轉合。現在人對文言文的閱讀訓練可能比較不夠,個人還好家裡是教國文的關係,從小就被國文老師教讀古體文言,也許是自己比較幸運的地方,總之對於佛典的學習,要能夠避免曲解望文生義,這方面如佛陀常提到皈依正行: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又漢傳佛典是翻譯文章,不是文學,也要避免用一般口語文學望文生義,佛的語言是量語,有其符義的理路,所以要透過合量的釋論幫助學習,經律論三藏缺一不可,相互配合學習;又因為是翻譯的關係,如果配合原典也能幫助我們減少誤解的偏失,台灣有些地方如法鼓山有在教梵語,就可配合原典學習。)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10 05:25:00
讚嘆啊,佛版有各位專業的前輩在真好。阿災,楞嚴經說:‘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這種大義凜然的願力、發心,實在令人為之動容。覺得還是得從根基的教育上做起,現在也沒啥想去啥極樂淨土,只想盡此一報身,趕快成就,修成正果,幫忙彌勒菩薩打造淨土,迎接他來。各有因緣吧,也沒什麼不好。覺得跟八識中的印記也有很大關係。觀到過去曾經從政,搞法律的約束,但只能治標不治本。又看到身邊的家人朋友動物等還是不斷輪迴,就帶著很大的遺憾,一直選擇入人道來學習,覺得還是得從根上的教育搞起。你哪天真去成了再拜託幫忙、提點一下,神要助人太容易了,感恩。是啊,所以要是我欠修理還是得修理。修破瓦法的前一天也是觀到,即使修成了提早離開,還是會因為各種家人朋友等選擇回來當人。沒辦法,自己的遺憾跟發願只能自己了。所以還不如趕快盡此一報身,也鼓勵更多菩薩留下來一起陪我才快,哈哈。畢竟人多好辦事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7-15 00:31:00
昨天冒出一個小惡念時,突想,若要一整天都保持惡念也非易事。現在則進一步想,保有善念就一定會行善?及保有惡念就一定會行惡?但還是保持善念來的安全。佛法裡似乎是出現惡念就不行。但它就是偶而會冒出來。如今能作的也只有覺查到它出現,盯著它看等它消失這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