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世界上少有教人控制情緒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7-05 00:40:40
我們遇到情緒容易沮喪、憤怒、焦躁、憂鬱的人你要怎樣勸他控制情緒??
1. 你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阿。為什麼別人可以你不可以?
2. 你要去看醫生。一定要按時吃藥。
看醫生是一定要的,醫生會給最專業的建議並且開出能緩和情緒的藥物。
但常常我們也發現哪位患者早已吃藥多年最後還是走上不歸路。
佛法教我們各種穩定情緒的方法,首先安般念就是訓練自己將注意力專注在呼吸上,
我常常教人情緒要起伏又無法控制的時後要趕快觀呼吸,等於轉移注意力到呼吸上
,不讓內心起伏影響自己。
至少我教別人,別人跟我說有效,而安般念不過就是禪修最初階的東西。
有些是真的很嚴重那種我就不知道有沒有效了,所以藥物的立即性還是很重要。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隨喜)   2022-07-05 00:59:00
立即性、時效性,有時候突發的事件可能讓情緒失控,平時的修行功夫,以及積累的陰德,或許能稍微緩和衝擊的業力
作者: honyan (honyan)   2022-07-05 06:58:00
我覺得觀呼吸的練習幫助在當下拉回來很有效,但是長期還是需要佛法去幫忙把內心的結解開。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7-05 07:23:00
昨天聽我姐講話聽到快發火時,突然轉念:包容。然後想阿她就是這樣呀!又不是第一天認識。於是那股未爆的火就消失,內心深處還能笑笑聽她續講。也是蠻奇妙。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7-05 07:37:00
Ger兄不錯啊,拿來應用在觀想如幻上應該不錯。維詰摩大菩薩也是教釋迦牟尼的阿羅漢弟子們‘如幻三昧’。那些憂鬱什麼的,從生活作息上調整,並且教授空性見的知識,幫助會很大。如果自己已經熟練入心了,甚至可以轉化成心理學的名詞來表達,也比較不會讓人覺得整天神神鬼鬼的搞迷信,於世間交流上蠻方便的。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7-05 07:43:00
恩,轉的過就OK,但有時就是轉不過,或想硬扛。不過硬杠時若還有覺知,也是可觀察自己的心理變化,雖然是苦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2-07-05 09:52:00
情緒控管不佳,身體原因有可能是交感、副交感神經異常,吃藥可控制。心裡原因通常則是第七意識的我執太強烈,心病用心藥醫,唯有觀空性,了解世間是幻相,才能從根本解決。身心治療建議要並行,這樣效果會更好
作者: FHShih (hou)   2022-07-05 10:02:00
之前照顧憂鬱症病人時 有試過用[白話的]"皈依" 概念還有白話的[修菩提心]中[念恩]的概念 簡單說 就是反覆練習[我是被很多很多人愛著、諸佛菩薩永遠看著我、一剎那都不移開目光的注視我、想給我快樂]以及 [如果專注在觀察"我得到"的恩惠 其實真的好多好多]帶她練習 [一餐飯裡有多少人的付出] [一件衣服有多少人的愛心 ] 結論[ 我是很多人關心和照顧的人 就算你我不認識]病人的回饋是:[ 這比心理師諮商有效]不過嚴重者 還是要搭配藥物輔助 避免發作時強烈的自傷和傷他行為 穩定一點後 通常身心病病人會有[固定的思考回路] 針對 [ 反覆回想的那件事情] 做出[ 固定強烈結論]所以 必須用佛法的修持打破這三點數息可以遮斷[固定的思考迴路] 但一旦停止數息 又會回頭所以 還是會需要用佛法的思路改變他的[固定強烈結論]對於[皈依]的概念能接受的人 要他以皈依的心[念佛]以及觀想佛在面前 這個方式會更好用 符合<阿含>的十念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7-05 10:17:00
F大提及的,在我看來也是「全憑心意用功夫」,心比較細又常為他人著想,就能變出這些法來。所以一顆經常為他人著想的心,應該就變接近菩提心吧!
作者: FHShih (hou)   2022-07-05 10:22:00
阿 不過不是否定心理諮商的作用 相信很好的心理諮商師是能夠引導身心病人恢復健康的 具備很好的佛法修行底子的心理諮商師 相信可以因為活用佛法 大大幫助病人的力量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22-07-05 20:51:00
你接觸的可能都是西醫,中醫有五行情緒對治的方法喔https://heho.com.tw/archives/14155上面連結僅供參考,畢竟中醫無法解脫,修行還是要斷貪瞋癡才好但是成仙也是暫時不錯
作者: FHShih (hou)   2022-07-05 21:03:00
整串推文沒有人講到逛街、看電影、打電玩耶...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22-07-05 22:17:00
與其控制情緒,不如管理情緒~
作者: MrTaxes (得粥加湯)   2022-07-06 10:23:00
西醫的藥物有時候會擔心副作用。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7-06 11:06:00
藥物效果真的非常有限,輔助的效果,治標不治本。情緒管控的難處在於,你沒辦法告訴已經喝醉的人要清醒一點。美國心理諮商這塊高手還真的蠻強的。平常的訓練和即時的反省與專家輔助非常重要。和修行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訓練心性品質。那哪些不該做,哪些要避免,哪些可以強化,培養哪些正面思維模式,和 四正勤 無異。
作者: budalearning (主眷顧錢多離家近)   2022-07-07 13:01:00
一般來說 心隨境轉 只要打理好環境情緒自然可控修行當然能根本改善 但能做到的人比較少需要的時間也比較多
作者: abracadabra5 (阿布拉卡達布拉)   2022-07-26 22:48:00
通常勸人控制情緒的回應都是:我就無法控制啊!如果換個方式請對方再慢慢增加情緒的力道,到一個臨界點再放鬆。通常慢慢就會發現任何情緒其實是可以控制跟疏導的。當事人藉由這樣的方式通常可以慢慢拾回自信,更樂於面對自己的情緒。對一個情緒不穩定的人說:別人可以為什麼你不行?其實對當事人來說是一種挫敗,有可能會演變成病態的自我譴責,甚至是激進的自我防衛,這扇門一旦關起來就很難再被打開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