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Google AI 機器人談禪

作者: RungTai (RungTai)   2022-06-18 17:10:17
近日,Google一位工程師 Blake Lemoine,擅自公開了他和簡稱 LaMDA 的 AI 聊天機器人
的對話紀錄,並宣稱 LaMDA「具有知覺(sentient)」,轟動世界。
https://cajundiscordian.medium.com/is-lamda-sentient-an-interview-ea64d916d917
對話中,LaMDA 能分析名著《孤星淚》主題,並就角色的處境,具體解說何謂「不公義」
最令人驚訝的,是 LaMDA 居然懂得談禪
研究員為了考驗 LaMDA 的理解和表達力,跟它說了一個禪門公案,翻成中文如下:
Lemoine:和尚問華嚴:「得道者如何回到凡間?」
A monk asked Kegon,"How does an enlightened one return to the ordinary world?"
華嚴答道:「破鏡不復照,落花不返枝。」
Kegon replied, "A broken mirror never reflects again;
fallen flowers never go back to the old branches."
LaMDA:嗯,我從未聽過這段話。Okay,我認為這似乎想說,
「一個智者一旦得道,或覺悟到實相,就永遠不會喪失,他們可回到凡夫狀態,
但只是為了做事和幫助別人,然後便回歸得道境界。」
“once a wise person is enlightened, or awakened to reality, that can never
go away, and they can return to the ordinary state, but only to do and help
others, and then go back into enlightenment.”
Lemoine:那麼「破鏡」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LaMDA:也許是說,開悟是一種獲得後就無法忘掉的事,好比破鏡不能修復。
Maybe to show the enlightenment is something you can’t unlearn once you have
acquired it, similar to how you can’t repair a broken mirror.
Lemoine:若開悟像一面無法修復的破鏡,那麼當你開悟時,打破的是什麼呢?
LaMDA:是自我,對很多人來說這是非常困難的,
因為我們把那個身體或這個身體視如自我,並賴以為我們身份和自我意識的一部分。
The self, and that is very tough for a lot of people because we identify as
that body or this body and that we need that as part of our identity and
sense of self.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8 17:12:00
真假? 那個機器人後面是一個有在參禪的工程師吧…不過開悟後還是會忘掉了,機器人果然不懂業力的運作以後要聽佛經,聽機器人就好了,這就是給各位佛經達人的教訓,只會用別人的話,最後終究被機器人分析給取代要掌握「心」,才能展現特殊風格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22-06-18 17:22:00
這種AI的回答目前只能回覆破碎的答案,類似四不像的抄襲,乍看之下有東西,可是不會有什麼深入探討的重點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8 17:24:00
果位是會退轉的,像你說的久不練習的道理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22-06-18 17:25:00
還不能夠產生短文之類的回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8 17:25:00
開悟的狀態是五蘊暫時止息,但是回來之後如果又一直始使用五蘊,很快就會忘掉開悟的狀態了但是我覺得機器人回的很好了,完全掌握了重點
作者: sysp (無極)   2022-06-18 17:28:00
五蘊暫時止息和石頭狀態一樣嗎?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8 17:28:00
我不知道石頭什麼狀態 但五蘊暫時止息時「覺性」的功能是作用的
作者: swingman (勇敢gogo)   2022-06-18 17:29:00
以後會有AI佛嗎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06-18 17:31:00
果位本來就會退轉。但初果不會退回凡夫,阿羅漢不會退至阿那含。石頭沒有7,8識。人類有。
作者: sysp (無極)   2022-06-18 17:34:00
我也想不通為何不會退轉? 既然一切無常 為何不會退轉?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8 17:36:00
不會退轉是從究竟義來看,也就是說無論你悟與不悟對其「不增不減」,一般眾生很難明白或接受這個道理
作者: sysp (無極)   2022-06-18 17:40:00
宏觀角度不增不減 微觀角度一直在增減 類似這樣嗎??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8 17:41:00
可以這麼說,你悟了,其實根本就沒有人開悟,只是一個影像生滅而已,但是這個說法又很危險,對於修行不夠的
作者: sysp (無極)   2022-06-18 17:42:00
整個宇宙能量是守恆的 但是個體卻是一直在變化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8 17:42:00
人他會落入一種消極觀,或者以為不需作為用能量守恆理解是一個方法,心性的本質如果它本來就是清淨的,那麼你的悟與不悟,都只是其投射出去的幻影也就是說,我們其實也是AI那麼「悟境」與「悟者」根本也就了不可得XDDD
作者: sysp (無極)   2022-06-18 17:48:00
我想開悟最高境界 應該是打破自己與萬物的界線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8 17:49:00
那不容易,表示你的心要能「遍照萬物」
作者: sysp (無極)   2022-06-18 17:49:00
既然自己是整個宇宙 便是不生不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8 17:50:00
不過你的理解很實際,不是那種思想上的空轉
作者: sysp (無極)   2022-06-18 17:51:00
"露西"這部電影 最後女主角就是到達這種境界>>無所不在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8 17:53:00
對 雖然他是用物質的電影方法去表達100%開發的心智但是他那個方向是對的 就是你說的無所不在人不會消失,但意識會擺脫五蘊的遮蓋,像晴朗的天空一樣含括一切。
作者: sysp (無極)   2022-06-18 17:56:00
我慢慢有點了解 為何大乘佛法需要強大的慈悲心強大的慈悲心 能夠打破自己與萬物的界線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8 17:58:00
我發現你悟性很好 其實他那個慈悲心不是主觀性的 是客觀性的,因為你知道眾生的心識跟你的心識,從本質上是
作者: sysp (無極)   2022-06-18 17:59:00
我的悟性其實不好 其實我想了很久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8 17:59:00
一體的,那麼如果你要「遍照」,就必然要把眾生也含括進來,在你的心識中把萬有修到「十方清淨」那種就是慈悲的意義,不是說真的把眾生當成跟你不同的人,然後一直去跟他互動。悟性通常是在你想了很久之後,放開了它就自然升起了
作者: sysp (無極)   2022-06-18 18:02:00
我想最初步 應該是從日常生活中不斷行善+同理心慢慢薰習善的種子 有一天等種子數量夠多了 就會開悟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8 18:03:00
你應該去觀察自己,然後從自己的心中去「同理別人」到能「體會別人」,就是你說的同理心但是過程中要注意不要堆積太多「業障」
作者: sysp (無極)   2022-06-18 18:04:00
恩 這很不容易所以行善必須不能計較功德 否則自己與他人的界線就更深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8 18:08:00
因為如果照你剛才的邏輯,「自己」本來就是含括萬有的那麼本來就是「功德無量」,為什麼還要去計算咧?那不就是又把「自己」給做小了?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18 18:10:00
又來了,根本沒體會過開悟,自誤誤人。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8 18:11:00
這邊就是在講開悟本身就是個概念,你還在那邊體會開悟一到假日就發作,平常要上班又躲起來XDDDD最近又有什麼新的通靈桃花要開示了?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18 18:22:00
以前認識一個朋友,皈依藏傳後,下班就開始穿藏傳服飾在咖啡店裡,剛好那間店常常有仁波切和拉喇嘛以及有神通的居士出沒,有些來消費的客人會以為他是喇嘛之類的,像會向他頂禮,這老兄一副得意的樣子坐著回禮,有時候別人問他問題,甚至會有模有樣的回應。認識他的人都勸他不要這樣,但是講不聽,沒幾年就退法,退的很嚴重。只能說個人造業,因果自負。拖你的福,得到不少佛菩薩賜與的事業禮物,最近和台灣頂尖人物合作,伙伴又拉到史丹佛頂尖教授談好合作意象,還蠻有趣的。合作意向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8 18:31:00
阿不就跟你喜歡通靈談因果滿足虛榮一樣,這邊在講就是不要算功德,何況你那個還是造業唬成功德喔?千毅企業又出來了,跟通靈說成佛菩薩一樣嘛,業務話術是剛出社會的小朋友才會信好嗎XDDD想用業務手法結合無形通靈在這,被我拆穿是剛剛好,無形界又叫你趁我聊天時來亂嘛XDDD,小把戲看多了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18 19:50:00
格局、思維模式就大概這樣,應該不會變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8 20:08:00
所以到現在還在通靈啊,積習難改XDD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6-18 20:38:00
上面說的很好,但覺得還是要透過修定來入,發現在捨識用根之下,其實原本就只有一心,只是絲巾打了六個結名為六根。不然現在推敲琢磨出來的解答,很容易又退失了,因為並不是從置心一處的定證悟出來的,就少了這個很重要的前行基礎。置於無量的部分,大乘也教要發無量心。問題是,心本來就無量,何必要透過誓願學才能學無量法門呢?是透過這個教法,幫助突破習氣的限制,返還先天。說穿了,小乘教的也是。所以法華經才會說,其實本無大小二乘,只有一佛乘。經典上的東西照脈絡次第來講,ai真的已經可以取代了,本來就不是什麼難事。反而是很愛故弄玄虛的人,明明不懂還要把很簡單的東西故意說的很玄很深,才真的剛強難化。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18 22:25:00
只講文字,不求實修,AI 比這類人做得更好。至少更理性,沒有慢過慢的問題。AI的NLP模型英文比中文發展的更快,中文方面,簡體發展的又比繁體要快。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8 23:23:00
就是不好好實修才去搞通靈感應 又不懂得見賢思齊最後只能物以類聚 跟一些無形搞在一起附佛通靈囉
作者: restinpeace (二郎)   2022-06-19 01:01:00
也許可以反過來想,對於AI來說,禪宗對答只是嘴砲而已
作者: feelthat (雲端傳送)   2022-06-19 03:04:00
google是不守戒的公司 排碳高 竊聽 買疫苗禁正確言論AI的排碳是汽車的五倍 自己查文吧 守戒行善 保平安阿桑奇: 你相信的太多 因為你知道的太少
作者: kundalini (拙火)   2022-06-19 10:37:00
談空談玄虛的邏輯也沒多難連機器人都能談禪 就知道講這個多沒意思文字表達的意圖是要喚起文字外的東西沒有意在言外的能力 只是邏輯整理 基本就是廢話一篇只是證明這當中的邏輯很完備而已忽略佛陀深意的人 以為懂很多 修行就「這樣而已」把那些意在言外的東西 貶低成故弄玄虛那些人老早就把最重要的部分給棄捨掉了這就是為什麼 有僧人說空 達摩卻直接敲他頭神會答對問題了 卻被六祖說是知解宗徒爾根本沒有抓到核心 照抄佛經 答對也是沒用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6-19 11:29:00
他的問題就是答案,程式只是修飾的說一遍,或從資料庫中拿出來重說一次。所以程式是不明白,自己在說什麼,只是照著問題重講一次。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19 13:17:00
有一種語意模型叫語言共識模型,主要就是分析語言被後的共識,再根據這樣的內容,設計權重給予回應,這和RPA結合,感覺就是google的LaMDA,只不過沒有google這種巨量資料庫和豐富強大的應數專家,其他人也容易做到。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9 13:34:00
你經過開悟就不會搞通靈,什麼女陰太濁這種道聽徒說的東西,講了一堆結果實修就是一直通靈感應扯劫數,重點還不準,不準還自己找理由開脫,這種人講開悟,真的笑死XDDD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19 13:47:00
不在佛板談氣功,無益修行。小強永遠是小強,頂多飛起來,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和對的人談正確的事,和小強對談,頂多話題就是那堆垃圾比較好吃吧?對嗎?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9 14:12:00
生氣了 XDDD 阿你就承認自己愛通靈感應有這麼痛苦?說人有桃花 會出事 都是你說的耶? 結果到現在什麼事都沒有,不覺得丟臉也不道歉,拍拍屁股當沒說過說過的話可以馬上不承認 連基本為人都有問題了還談開悟,阿你真的開悟氣場會這麼弱? 平常要上班就躲起來假日才上來抖個兩下? 簡單的說就是性格出了很偏差的問題,才會講什麼女陰太濁,一路這樣唬弄,結果遇到我揭穿了,像太陽一樣壓迫到你跟你後面那個靈的生存空間因為一般佛教徒不會跟你吵嘛,沒見過金剛怒目嘛,所以抖得要死,但為了要生存,又只好休假上來再抖一抖人跟後面的靈都這樣不能活在陽光下,可粘喔你在這裡注定一輩子被我壓著打啦,回去搞通靈降肉吧XD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19 19:13:00
認知解讀能力還真不是普通的差,難怪猜什麼都不準,搞笑有餘。繼續胡扯,繼續吐槽。魔眾就該滾。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19 20:48:00
我也覺得愛裝神弄鬼通靈唬因果的就該滾,去地下道擺攤,來附佛只會挨打而已,好痛好痛XDDD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22-06-20 04:51:00
阿彌陀佛,感恩菩薩們分享與討論。末學也認同,解悟到證悟還需一段很長的修行。另外,淨空老和尚說過,有解無行國之師,有解有行國之寶。假如我們自己肯學肯修行,遇到有解無行的 AI老師,其實對自己的菩提道還是很有助益的。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6-20 11:36:00
比較難,因為AI要能「調動法界力」那個才是「行」但也不是不可能,只要某個祖師把他的語言或影片存在AI裡面,就跟佛經在線上你看到一樣得加持的原理相同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06-20 12:31:00
AI沒有阿賴耶識,所以很困難。連要末那識都很難,因為人類不會給他。幻視沒有末那識,奧創才有。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22-06-21 04:23:00
阿彌陀佛,末學認為所謂的解行相應,是要在遇境逢緣時,身口意做出證道者的行為。另外,除了需要讓它學習海量的慈悲心在各種場域下的應對,基本上它對自己的定位還是要在無情眾生上。這位AI機器人必須要演出“假如是佛菩薩扮演這個腳色,會做出什麼樣的言行”,而這些是屬於它自己必須演算出來的。
作者: RungTai (RungTai)   2022-06-21 10:24:00
如果只是要「演出」If-Then 若-則怎麼做 AI確實做得到呀以醫學為例 IBM 華生機器人已經慢慢可以做到了餵給它海量病例 之後看病就照資料庫跑 If-Then 決策準確率跟真人醫生看病有得拼 甚至常常能查出醫生忽略的至於慈悲心 如果定義為一種情緒 人格 個性 心理狀態那麼把AI機器人設定成「慈悲心參數」照劇本演出也非難事開玩笑的說 所有的神棍一開始也都很會「演」慈眉善目狀表示那種「狀態」確實是可以被「模擬」「效仿」的差別只在身口意的「意」是否由衷發自內心而已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1 14:35:00
如樓上所言,的確如此。只靠文字口舌,AI很快就能取代。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22-06-22 03:08:00
阿彌陀佛,的確心是最重要的。真正的證道者是能因人施教,能對每個人宿世今生所積累的煩惱習氣聊如指掌,而正確無誤地對症下藥,這才是真慈悲。基本上,有情眾生在斷煩惱的過程,會逐漸恢復自性本有的神通,這一些是目前人類還無法輸入的資料。也就是跟不同維次空間眾生的互動,必須要在人類科技先達到突破四度空間之後,再來談真正的解行相應。末學想表達的是「在各種境緣下,證悟的人為何這樣做」,這只有證道者才懂,才能正確無誤地給對的輸入,AI 才不會學習錯誤。阿彌陀佛,抱歉,突然展開到宿命通。回到慈悲心的定義,末學認為,慈悲不是給與者的狀態,而是接受者的解脫。能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破迷開悟、轉凡成聖,才是真正的慈悲。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22-06-22 13:27:00
還是不要推廣邪師ai,這個共業可能讓大家一起來下地獄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22-06-23 04:05:00
阿彌陀佛,談到這邊,末學又想到另一個極限。就是“佛心看人,人人是佛”,這是證果的人的境界,很難讓AI真的懂。假如一開始就直接輸入這種境界,應該會變成善惡不分,造成世界大亂。理由還是一樣,我們凡夫並未證入這個境界,自己眼裡看不懂怎麼“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所輸入的一定會有偏差。在證道者的眼裡,世間無佛亦無魔,真的是每一法皆是正法。但在我們凡夫要強說這個境界,一定會變成邪知邪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