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一行三昧,見佛無數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5-11 15:02:21
還是講占察善惡業報經,畢竟這是自己花了蠻多心力研讀的經典。
之前的文章提到,占察善惡業報經下卷的真如實觀和唯心識觀。其實都是止觀的變化啦!
境界會從色寂三昧、相似空三昧、心寂三昧,最後進入到一行三昧。到了一行三昧後,
會見佛無數,住堅信位。
住堅信位後應該是不會退心了吧!自己的猜測。
占察經一開始由堅淨信菩薩發問,佛陀請地藏菩薩回答。這堅淨信菩薩何許人也?
若想將占察經學通了,其實讀者應該有自覺地去扮演堅淨信菩薩的角色,等到自己已經
堅信不退,住堅信位了,那麼讀者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堅淨信菩薩。(個人的想法是這樣。)
然後,這篇文章主要想講的是一行三昧後的見佛無數。
當然,自己離一行三昧的境界應該是還差十萬八千里遠啦!或許是十萬七千九百九十九里
也說不定。不至於完全沒跨步。
當時自己已在拜八十八佛懺悔和讀賢劫千佛名經。
拜八十八佛和讀賢劫千佛名時,腦袋裡出現的,應該說自己刻意出現的影相,都是現實生活中
確實存在的人物,親戚朋友國小國中同學,出社會工作時印象較深刻的同事這些……
當時的認定,如此做並無不可,就是一種拜未來佛的概念。
所以讀通了一行三昧見佛無數時,其實是有點心領神會的感覺的。
另外就是,自家佛堂供的是觀音,實體觀音的背景,還是一幅觀音畫,畫像用玻璃罩
著,防灰塵用的。
那天早晨燒香時,天氣還不錯,出太陽。拜拜時,突然注意到自己的影子映在玻璃上,和
觀音畫重疊。當時看到這一幕實在頗震撼。
其實同樣的景象以前就曾看過好幾次了,只是沒特別感覺。而因為一直思索著「一行三昧
見佛無數」時,同樣的景象,卻有種若有所悟的感覺。
還句「眾人皆菩薩,唯我是凡夫」很久之前就試著在念,但總是不入心。想,怎麼可能眾
人皆菩薩,明明一堆人是穿上了金裝,也不像的……
「眾人皆菩薩,唯我是凡夫」這句話,目前偶而會念念,因為心態有變,整的感覺真的完
全不同。所有生活周遭,所有生命裡出現過的每個人,真的都有點菩薩味了……
對了,有一個詞「無生法忍」不知是什麼意思?
占察經中又提及,若到一行三昧者,名得「相似無生法忍」。
什麼都是相似的,相似空三昧,相似無生法忍。
相似的意思應該是「很類似,但不精確」或「很接近但不中」吧!
尚未命中紅心,滿分十分得九分之類的意思。
@
最後,自己應該是沒到一行三昧才是,一切一切大部份靠想像。要說証果,必是証得
奇異果。XD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2-05-11 18:31:00
「眾人皆菩薩,唯我是凡夫」。這是印光大師開示的,其實對一個見性者而言,他已經看到眾生內在的佛性,真正視眾生為佛菩薩,那他自己當然也是佛菩薩,怎麼會是凡夫呢。那印光大師為何這樣講?我覺得這是避免自己產生傲慢心的技巧,我們學佛修行了一段時間,很容易產生傲慢心,認為自己很厲害、境界很高,故印光大師用這段話來提醒學佛者不要這樣想,這也跟六祖壇經裡面的「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互相呼應。至於無生法忍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倒裝句,在佛學大辭典中寫「安住於無生無滅之理而不動也。」意思就是認知體悟到萬法本質是不生不滅,內心不再懷疑動搖了,這樣的境界叫做無生法忍。忍這個字在佛經中常常通「認」這個字,意思是「確認、認知、確定、肯定」就像一份文件蓋印章蓋下去,確定了,不再改變了。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5-11 20:02:00
的確,唯我是凡夫這句的作用,就是提醒自己莫生慢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5-11 23:37:00
無法法忍是滅盡定以上的功夫,是實證的,不是文組那種心理理解就證了....你的第六意識至少要全部融入光明心,才算無生忍初步,極難,千萬不要以為很好體會對自己的證量要非常嚴格檢視,情願往下印證也不要往上腦補,一旦你腦補了第一你會在潛意識裡隔絕了自己上升的道路,第二會被諸天甚至鬼神修理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5-12 06:12:00
恩,了解。有查了一下相似無生法忍,意思是說……比方說無生法忍是永遠安住在不生不滅中。相似無生法忍就是有一個瞬間是安住在相同的境界中。但瞬間是多久就不一定,可能一秒也可能十秒或到一分鐘這樣。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2-05-12 12:46:00
g大說的是,理解無生法忍的法義、契心後,當下一定進入無生法忍的境界,不用妄自菲薄。但因為我們在五濁惡世,這個境界很難維持,所以才說僅是「相似」而已,但是不要因為這樣就不去學習理解,凡是總有第一步,能解悟已經很不簡單了,先解悟才有證悟的一天。所以佛陀才鼓勵我們去極樂世界修行,在那只會進步不會退步。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5-12 13:57:00
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所以到了這裡才是不退了。
作者: restinpeace (二郎)   2022-05-13 01:53:00
唯心識觀能得「色寂三昧」這是第一個你應該得到的三昧,請問你有嗎?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5-13 05:46:00
沒有。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5-13 06:13:00
占察經的經文寫的俐落 但是那一段文字是把 唯識見跟真如見 兩種修空性的方法做快速摘要的介紹 如果要分開來細說 就是整部唯識學系統的經典 跟真如系系統的經典後面可以選修的經文很多... 見解在繁簡繁簡中開換可能開始會覺得很煩 要多那麼多名相 習慣後 再回來原來這段話後面可以收攝這麼些意思在
作者: ykkdc (ykk)   2022-05-13 09:09:00
真如可分為境、心兩方面說,境的真如指的是緣起的真如,即空性,心的真如指的是我們心相續中最微細的第六意知,我們心相續中有許多不同的意識,最微細的意識真如心又稱光明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