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四部宗義23

作者: FHShih (hou)   2021-04-14 19:23:30
洛桑卻配格西 講授
4.3 應成派
今天開始說明佛教四部宗義中,最究竟的中觀應成派的宗義。應成派的宗
義,至尊法幢尊者的描述很簡要,但是大部份的重點都提到了。(4-3-2)解釋應成
派的體系時,一樣分成七個科判:(4-3-2-1)定義、(4-3-2-2)分類、(4-3-2-3)
語詞解釋、(4-3-2-4)對境的主張、(4-3-2-5)有境的主張、(4-3-2-6)無我的主
張、(4-3-2-7)地道建立的方式。
1.定義
(4-3-2-1)應成派定義的內容是:「僅承認他人共許的『應成論式』並主張
『即使在世俗當中,也無實有事物』者」,就是「應成派」之定義。在這個定義裡
可分二個部份:第一個部份「僅承認他人共許的『應成論式』」,這個「僅」的
意思是排除自續因,應成派不承許自續派所承許的自續因,因為自續因是自性成立
的因,這是應成派不共於自續派的部份。第二個部份「主張『即使在世俗當中,
也無實有事物』者」,這個部份是共自續派的,也就是應成派、自續派都主張「即
使在世俗當中,也無實有事物」。第一個部份還可以補充:如果依應成見,他們只
會用應成論式,不承許自續因;如果是自續派不僅會用應成論式,也會用自續因,
這兩者都會用。
底下要談的是應成論式使用的時機,一般說前後世存在於所知當中,或者更
遠的像解脫、一切相智也存在所知當中。假如對於一個完全不承許前後世、解脫或
一切相智的人,一開始不能用正因讓他了解有前後世、解脫或一切相智。雖然正因
是用來承認比較細微、比較隱蔽的境,像空性、細微無常等,但如果對於執一邊的
有情,他完全不相信前後世、解脫、一切相智,也完全不相信空性、微細無常是證
得解脫、一切相智的方便,對這一類人,一開始不能用正因論式來讓它了解,而必
須要以應成論式,透過應成論式先破他執一邊的執著。這個執一邊完全與事實相違
的一邊。例如他認為無前後世、無解脫、無一切相智等,像這類的人可以先用應成
論式駁斥他執一邊的顛倒執,當執一邊的顛倒執破了之後,他會進入猶豫、懷疑的
階段。他開始會思考,到底有沒有前後世、解脫、一切相智…?當他進入猶豫的
階段,我們再安立正因論式,讓他了解前後世、解脫、一切相智是有的,所以一般
應成論式使用的時機,是在正因論式使用之前,是為了破除執一邊之顛倒見。
談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懷疑,剛剛不是提到應成派只承認應成論式而不承認
自續因嗎?這裡的說法並無衝突,應成派對於執一邊顛倒見的有情,他會先用應成
論式,接著再用正因論式,但是這個正因論式,並不是自續派以下所說的由自己方
面成立的正因。換言之,應成派也會用正因論式,只是這個正因是唯由分別心安立
的正因(唯名假立的因),而不是由自己方面成立的正因,所要成立的「宗」或
「所立」,也是唯名假立的宗,或不由自己方面成立的宗;而不是由自己方面所成
立的宗,或不是唯名假立的宗。所以不是應成派不使用正因論式,應成派除了使用
應成論式,也會使用正因論式,只是他們使用的正因,並不是自性成立的正因,因
為他們不承認自續因或自性成立的正因。
應成論式的運用,舉例來講,比如對一個完全執聲是常的外道,如果要使用
應成論式,首先應成派會先問他:對你們來講「聲音完全不會改變嗎?」他們會
說「聲音會改變啊!」,這時候應成派會安立一個應成論式,他會說:聲音理應不
會改變,因為如你們所主張的是「常」故。應成論式的表達是:「聲音有法,理應
不會改變(違越),因為你們主張常故。」(註:應成論式第二句要加理應它是違
越、也是所立法,第三句是因)
如果進一步要對完全執聲為常的外道安立正因論式的話,一樣把聲音當有
法,聲音有法,是無常(所立法),因為是剎那故。(註:第二句是所立法不用加
「理應」)
所以,對於執聲音完全是常的外道,他的執著是執單邊的執著,這時候一開
始就先用應成論式,經由駁斥執單邊的顛倒見之後,讓他進入到猶豫或懷疑的階
段,這時候再用正因論式。正因論式主要是去除執二邊的倒見而安立,正因論式可
讓對方知道有法的實際情況。
關於應成論式與正因論式的詳細內容,要由因類學裡去了解,沒辦法在此以
三言兩語解釋清楚,必須依因類學了解。總之,應成論式與正因論式的運用,前者
主要是去除執單邊的倒見,後者是去除執雙邊的倒見(猶疑)。應成派這二種論式
都承認,只是它不承認因是由自己方面成立,也就是所謂的自續因。所以,應成派
的定義只要說:「凡是不承認自續因的中觀宗」,這個是中觀應成派的定義。
2.應成派的分類
底下是(4-3-2-2)中觀應成派的分類,這裡的分類,例如佛護阿闍黎、月
稱、還有寂天。這三位是後代應成派的追隨者視為「量」,或者視為典範的祖師,
由這些祖師可以再返溯回去,有更早的龍樹、提婆。龍樹是中觀宗的開派祖師,提
婆是龍樹的心子,他把龍樹菩薩所開啟的派承傳下去。但是龍樹、提婆所開啟的中
觀宗,並沒有詳細的區分應成派才是合理的、自續派是不合理的,所以後代的中觀
宗自續派、應成派之祖師們,都會以龍樹、提婆所造的論作為依據。中觀自續派的
祖師會說龍樹、提婆是他們中觀自續派根據的來源;中觀應成派的祖師也會說龍
樹、提婆的論典是他們依據的來源。
為何會如此呢?原因是龍樹、提婆的論,並沒有詳細的區分是自續或應成,
所以龍樹、提婆是所有中觀宗共遵的的祖師,就如佛是所有四部宗義,不論是毗婆
沙宗、經部宗、唯識宗、中觀宗都會共遵他們的法源是佛。所以中觀宗自續派、應
成派也把龍樹、提婆的論作,共許為中觀宗的源頭。雖然龍樹、提婆並沒有清楚的
區分是自續派或應成派的觀點,但是其真正的密意是應成見。如同佛雖然宣說了種
種的教說,但是,佛的究竟密意是應成見。
佛護出生在月稱、寂天之前,佛護對龍樹菩薩《中論》廿七品寫了注解,梵
文叫「Buddhapalita不達巴里塔」,這是佛護梵文的名字,亦即他以自己的名字作
為書名,寫了一部《中論》的注解,中文翻譯成《佛護論》,這是從應成派的觀
點來解釋《中論》。另外,月稱菩薩造了二部,一部是《中論》詞意的解釋,一
般稱為《顯句論》或《明句論》。另外一部是《入中論》,它是由意義來解釋
《中論》,這二部論都是解釋應成派究竟的見解。寂天菩薩解釋應成派的究竟見
解,是在《入菩薩行論》的第九品—﹝智慧品﹞。這三位應成派的祖師在理解龍
樹菩薩的《中論》,都是從應成見來理解,而且見解都一致。事實上還有正理杜
鵑、阿底峽尊者、菩提光等,這些都是應成派的祖師,但是以佛護、月稱、寂天這
三位最著名。
3.語詞解釋
底下是(4-3-2-3)語詞解釋,為什麼命名為應成派呢?這部份以正因論式來
說明:「佛護阿闍黎」有法(此為正因論式的第一句),將你稱為「應成師」之理
由如下(所立法):因為您主張「僅透過『應成論式』」,即可在『立宗者』心
續中產生了解『所立』的比量,所以那麼稱呼。這整個是正因論式,其中佛護阿
闍黎可以換成月稱阿闍黎或阿底峽阿闍黎等都可以,這裡舉佛護為例而已。
舉例說:假如一個立宗者,他所立的宗有問題,如主張只要是人就一定能說
話、一定可以了解意義。這時另外一個人就可以安立一個應成論式來駁斥他的主
張。如啞巴、聾子有法,理應會說話、理應會解義,原因是人的緣故。用這個應成
論式就可以讓提出只要是人就會說話,就能了解意義的人,反省這樣講是有漏洞
的,因為啞巴不能說話,聾子因為聽不到,所以也沒辦法了解意義,當下就能使其
了解自己的主張有問題。這種情況,不需要再進一步安立正因論式,只要依應成論
式,就可以讓他知道這樣的主張有問題,而能了解到正確的主張。
4.對境的主張
底下接著看(4-3-2-4)對境的主張方式:不論上、下宗義或大、小乘宗義,
都將對境分為「隱蔽境」及「現行境」二種。其中「凡夫」一開始必須依賴因相
(是正因論式第三句的因),才能了解的對境就是隱蔽境,也就是一開始不能由
「現前知」去了解,必須要透過因相才能了解者,即是隱蔽境。這個「凡夫」在藏
文是唯見此世者,意即思想、心態非常短視的有情,只看到現世利益。
「凡夫」在不依賴因相的情況下,透過經驗之力就能直接確定(認識到的)
對境,就是「現行境」。「隱蔽境」的實例:如細微無常、無實有、解脫、一切相
智、前後世等,這些對凡夫來說,一開始並沒有辦法直接了解,必須先透過理由才
有辦法了解,這就是隱蔽境。「隱蔽境」又可分為「稍隱蔽境」與「極隱蔽境」
(非常隱蔽境)。其中,稍隱蔽境主要是依賴事勢正理就能了解,不必依佛聖教。
例如「聲是無常」,只要透過聲音會變化的本質,就可以推知聲是無常。又如聲音
是「諦實空」,這個經由思惟事物本身的性質也可以了知。怎麼思惟呢?如聲音必
須要依賴眾多的因緣才有辦法產生,從它自己方面沒有辦法不共的成立起來,所以
聲音是無實有的,因為它要依賴它法者,既然聲音要依賴它法就是諦實空、就是無
實有,這是聲音的本質,因此對於這類的法,並不需依賴聖教,只要透過思惟事物
的本質,就可以了解。
同樣,在所知當中也有很多比較粗顯的境,它是可以直接了解到的;也有很
多比較細微的對境,沒有辦法直接依經驗了解與認識,我們還是處在愚昧無知的狀
態,當這種狀態很多時,我們的心是傾向顛倒的,一旦我們有能力把這些比較細微
的對境認知清楚,這些顛倒的狀態就會越來越少。假如所有顛倒都去除時,這就是
所謂的解脫,進一步,不僅去除顛倒心,連它的種子、習氣也都去除時,這個就是
所謂的一切相智,這種狀態其實也可以透過事勢正理推知的。
怎麼說呢?這個用一般的例子就可以想像、推論,解脫與一切相智是有可能
存在的。例如,有人原本有很多錯誤的想法,一旦他了解他原本的想法是錯誤時,
他就知道他現在的想法是正確的,經由這種知道以前是錯誤的,後來知錯能改而變
成正確的認知,也可以推知「解脫」是把一切顛倒錯誤的認知都去除;「一切相
智」進一步把種子及其習氣連根拔除,這種狀態是有可能證得的。所以,了知有
「解脫」、「一切相智」之情況,並不必依聖教做基礎,僅依一切存在現象的本質,
就可以推知,這是稍隱蔽境。
又如前後世的存在也是稍隱蔽境,只要依賴事物或法的本質就可以知道,並
不須要以聖教做為基礎才能了解。如果要知道有前世,我們可以透過思惟:就是因
為有小時候的認知,才有現在的認知,這個不用證明,這是每個人的經驗。同樣
地,小時候也有他之前的認知,也就是小時候的認知,是它之前認知的相續。經由
這樣往前推,推到這世的第一剎結生相續,這世第一剎結生相續的認知,也有它之
前的認知,如此這世第一剎結生相續的認知之前一剎那認知就落在前世,由此就可
以成立有前世。一個前世能「成立」,無始的前世就可以成立,等於是由現在的認
知,就可以推知有前世的認知。同樣地,我們現在的認知是由小時候來的,現在的
認知也可以做為因,而產生後來認知的果。這樣往後推時,當我們臨死那一剎那的
認知,也有下一剎認知作為它的果或相續,這時下一剎那認知,就會落到下一世,
也就是後世。
透過認知的相續,我們可以成立有前世與後世,意即前後世的存在可以透過
認知的相續來成立,從現在的認知往前推,可以推知有前世;從現在認知往後推,
就可以推知有來世;這個不必透過聖教做為基礎,僅透過認知的本質,就可以成立
有前後世。所以能夠透過事勢正理或法的性質而推知的對境,這是稍隱蔽境。
底下接著談「極隱蔽境」,如佛所說的法提到:前前世所造之業,後後世會
受用這個果報,若前前世造持戒的業,後後世會得生善趣;或前前世造安樂的業,
後後世會得好的人身或五根具足之人身。這種微細的業果,無法由事勢正理去推理
而知,這個唯有以聖教做為基礎,依聖教所描述的去相信才能了解。但是,要先相
信這個聖教所講的是事實,才有辦法了解,而要相信這個聖教所講的是真的。有幾
個辨別的方法,首先要看這個聖教的前後文有沒有相違,或直接與間接說明有否相
違,或它在描述比較粗顯的對境有否過失。假如經由這樣觀察,發現這個聖教前後
的語詞以及直接與間接開示並沒有相違,對粗分對境的描述也沒有過失,那就可以
相信這部聖教所說的內容,從而由聖教所開示內容獲得了解。聖教所開示的內容對
我們來說是極隱蔽境,這些是隱蔽境當中最隱蔽的部份,所以稱為極隱蔽境。
在四諦中,就存在著「極隱蔽境」與「稍隱蔽境」這二種情況。例如透過
「道諦」可以證得「滅諦」,這種情況是稍隱蔽境,可以推出來的。如道諦是現觀
無我的智慧,透過現觀無我智慧可以斷除我執,而證得我執的滅除,這點可以推論
而知,因為現觀無我慧是我執的正對治,透過現觀無我慧把我執斷除,而證得斷除
我執的滅,這一點可以了解;但是如果要了解從「集諦」產生「苦諦」這種因果
關係,這無法用事勢正理去推理,因為集諦如業,苦諦如果,這猶如之前所說的前
前世造布施業,後後世得受用果等,這種業因果的關係,很難用事勢正理如實的獲
得了解,所以集諦產生苦諦的因果關係是極隱蔽境。
接著談「現行境」,它實際的例子就像「瓶」與「毛織品」。簡單的說前五
境:色、聲、香、味、所觸境都屬於現行境。應成派主張,「現前」與「現行境」
同義,這是應成派不同於下部宗派的主張。經部宗「現前」的定義是「已離分
別、無錯亂」。唯識與中觀自續派「現前」是「已離分別的認知」,他們的「現
前」未必是不錯亂。毗婆沙宗「現前」不一定是認知,五根也可以是「現前」他
們「現前」的定義是「已離分別與不錯亂」,並不須要加認知,因為他們主張現
前不一定是認知。
佛教四部宗義中,對境的分類,可以分成二諦或四諦,不論是二諦或四諦,
這是四部宗義都共同承許的分類方法。其次,有境可以區分成量與非量等,這種分
法也都一樣。這些分類雖然一樣,但是對於「世俗諦」與「勝義諦」的解釋或對
於「苦、集、滅、道」這四諦的解釋,以及對於現量、比量、再決知等,都有各
自不同的看法。
以二諦為例:毗婆沙宗與經部宗,對於二諦的看法就不同。大乘宗義的唯
識、自續、應成這三個宗派,他們認為勝義諦跟空性是同義,這個看法都一樣,世
俗諦是指不是空性的法,這個表面上看起來都一樣,但是進一步探究空性是什麼
時?各宗的解釋就不一樣了。唯識宗所主張的空性是最粗的,自續派是中的,應成
派是最究竟的、最微細的。大乘之唯識、自續、應成這三個宗義,對世俗諦之看法
都認為「實有」對於「錯亂的認知」來說為「真」的,這樣的法就歸到世俗諦。
「能認知到勝義諦的心」是正確的,而且在這個「正確的認知」當中「現為
真」,這樣的法就是「勝義諦」。所以,「勝義諦」是「究竟實相」是「真實
的」;「世俗諦」只是在「錯亂的認知」當中「現為真」,實際上它是虛假的,它
只是在錯亂的認知當中顯現為真而已,這是大乘三宗所共許的。
世俗諦的「世俗」是錯亂性,「諦」是在錯亂性當中為真,所以「世俗諦」
就是「於錯亂心中為真者」,這個錯亂心若是自續派、應成派是指實有執。亦即在
中觀宗來說,世俗諦的「世俗」是指在實有執當中,「諦」是為真者,所以「世
俗諦」是指在實有執當中為真者。實有執是把一切的內外之法執為實有的顛倒心。
「量」可分為「觀擇名言之量」與「觀擇究竟之量」,這二類又可分「現
量」與「比量」。亦即觀擇名言之量可以區分現量與比量;觀擇究竟之量也可以區
分現量與比量。「觀擇名言之量」是指眼、耳、鼻、舌、身、意,這些可以觀擇較
粗對境的量,它不是觀擇對境的究竟存在方式,只是去思惟它的表相之量,這是觀
擇名言之量。
「觀擇究竟之量」是考慮到這個對境,它究竟存在方式的量。「觀擇名言之
量」能了解的是「世俗諦」,意即世俗諦是觀擇名言之量所能了解的對境。所以
「世俗諦」的定義是「在『抉擇名言之量』,相對於﹝世俗諦﹞自己而言,已成
為『抉擇名言之量』的情況下,『抉擇名言之量』所得之義本身」,就是「世俗
諦」的定義。這個定義有二個部份:1. 「世俗諦」是觀擇名言之量所了解的對境,
2. 觀擇名言之量對你﹝世俗諦﹞來說,已成為觀擇名言之量。如果這二個條件都
符合的話,這個就是世俗諦之定義。
「觀擇名言之量」當中的「名言」是世俗諦或世俗安立,意即不是對境的究
竟實相。反之,「勝義諦」必須透過「觀擇究竟之量」才能了解者,亦即「勝義
諦」是「觀擇究竟之量」所了解的對境。這裡的觀擇究竟,這個「究竟」是指勝
義諦,亦即對境的究竟本質。如眼識所見的色,耳識所聽到的聲,鼻識所聞的氣
味,舌識所嚐的味道,身識所觸的觸處。世俗諦是觀擇名言之量所得的境,或觀擇
名言之量所了解的是世俗諦;勝義諦是觀擇究竟之量所得的境,或觀擇究竟之量所
了解或所獲得的勝義諦。對一個不了解空性的凡夫,他的心中只有觀擇名言之量,
不會有觀擇勝義之量,要了解空性者,才能有觀擇究竟之量,凡夫的所見所知完全
是世俗諦。
應成派認為把世俗諦區分成「正世俗」與「倒世俗」是不合理的,自續派會
把世俗諦區分成「正世俗諦」與「倒世俗諦」。應成派認為只要是「世俗諦」就
不是真的,世俗諦是倒的。世俗本身既然是倒的話,就不可以加上「正」,意即世
俗本身是虛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不可能分正倒。世俗是指顯現的方式與實際存在
的方式不一致,或表相與實相不一致,這個就是世俗。但是,觀待於不了解空性的
世間人而言,世俗諦就可以分正倒,亦即以他們認知作區分,就可以把世俗諦分正
倒。例如:色法觀待於世間人的認知,它是正世俗諦;而鏡中臉影觀待於世間人的
認知,是倒世俗諦。
一般對於色、聲、香、味、所觸這些比較粗的對境,觀待於不了解空性的世
間人的認知是正,因為不了解空性的世間人,他們並不了解色是顯現為實有,但實
際上是無實有,色其實也是倒的。但是鏡中臉影,為什麼世間人知道它是倒呢?原
因是雖然這些世間人不了解空性,但是他還知道鏡中的臉影看起來好像有臉,其實
並沒有真正的臉,只是顯現有臉,而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臉,這種情況不了解空性
的世間人,也知道它是顛倒的。
所以,對世間人而言,像鏡中臉孔影像,幻化馬象實際無馬象,陽焰看起來
好像有水實際上無水,這些不了解空性的人,也可以知道它是假的,也可以了解顯
現跟實際存在不一致,顯現為有,實際為無。但是,對於色、聲、香、味、所觸,
實際上是無實有,但現為實有,世間人就不知道它們是假的。
依應成派而言,不論是色、聲、香、味、所觸或鏡中臉孔或陽焰都是假的,
但是世間人只了解鏡中臉孔、幻化馬象以及陽焰所現的水為假,而不了解色、聲、
香、味、所觸為虛假的,所以對不了解空性的世間人,鏡中臉影、陽焰等,就安立
為倒,色、聲、香、味、所觸等,就安立為正。鏡中臉影為倒的情況,就像我們照
鏡子,看見鏡中自己的臉,臉看起來與自己臉一模一樣,很像真的,雖然鏡中呈現
了自己的臉,但實際上自己的臉,並沒有在鏡子裡面,這種情況不了解空性的世間
人,也了解是虛假的,所以對不了解空性的世間人,這種情況安立為倒。同樣的,
變化出來的幻化馬象,看起來好像是真的馬,但實際上去找,找不到真正的馬象,
這個在不了解空性的世間人,也可以了解它的虛假。
鏡中臉影以及幻化馬象,它呈現出來時,除了顯現境(「現行境」)本身,
它還伴隨著「實有的顯現」,亦即鏡中臉孔呈現在我們的眼識當中時,除了鏡中臉
孔本身有呈現,實有的部份也會呈現;幻化的馬象,除了呈現幻化的馬象外,也會
顯現實有,我們只能知道鏡中臉影為倒,但對於鏡中影像顯現實有是虛假則 無法
了解。同樣地,不了解空性的凡夫只能知到幻化馬象是倒,但是對於幻化馬象顯現
為實有是倒則無法了解。對於色、聲、香、味、所觸的顯現,世間人也無法了解,
色是實有這點是「倒」。若要了解到「色實有的顯現是倒」,一定要了解到「色
本身是無實有」才有辦法知道「色實有的顯現是倒」,要了解空性之後,才有辦法
了解到色實有顯現是倒。
觀待不了解空性之世間人的認知是「正」,未必是有,如色諦實成立,色
現為實有,這個世間人認為是正的,世間人沒辦法了解到它是虛假的,所以世間
人會認為是諦實成立、是真的。但是,實際上諦實成立根本不存在,所以對於世
間人的認知是正的話,未必是存在。這裡舉一個例子,若問:是補特伽羅是否必
然是有情?其實未必!若是補特伽羅未必是有情,例如世尊,佛世尊是補特伽
羅,但不是有情?同理,觀待世間人的認知是正,未必是有,如色諦實成立。若
是補特伽羅,必然是凡夫嗎?答案也是「未必」,因為補特伽羅也有不是凡夫的
聖者,類似這樣的表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