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是了義嗎?還是也有不了義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0-09-27 01:53:37
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2013/08/blog-post_9079.html
轉貼
了義與不了義
在有部、經部來說,所謂了義指的是可如言而取,佛經一定是了義的,沒有不了義的佛經
。所以初轉法輪一定是了義經,有部、經部根本不承認第二轉法輪、第三轉法輪,認為那
並不是佛說。此外,像大乘會認為佛陀說過「外面有沒有下雨」之類的話,有一部份小乘
也承認佛說過這類的話,但是有一部分小乘認為佛陀沒有說過這類的話,因為這些話沒有
太多意義,而佛陀講的話都是有法義的,所以佛陀沒說過這類沒法義的話。認為佛陀講過
這些話者,會說這是有意義的,因為佛陀關心來者,來者會因為高興而聽法。總之,《宗
義》教本說到,有部、經部只承認了義經,而了義指的是可如言而取。這是早期的情況,
後期有部、經部也承認大乘是佛說,這樣一來,他們就要承認佛經有了義與不了義,可是
這沒有經典記載,要自己推論。到了唯識宗,唯識宗亦認為可如言而取是了義,只有第三
轉法輪是了義經,其他都不是。
中觀自續派認為可如言而取,且直接主要講說空性,才是了義。如《般若二萬五千頌》、
《般若十萬頌》,講的是諦實空、勝義空,都是可以如言而取,且直接主要講說空性,所
以是了義經。而《般若心經》直接說的是自相空,所以要加字解釋,也就是《般若心經》
雖然也是主要講說空性,但不可如言而取。
在應成派來說,主要直接講說空性就可以是了義經。所謂了義指的是內容已經達究竟,不
需要再引申。如無常是不了義,桌子、椅子等都是不了義,只有空性才是了義。為什麼空
性是了義?因為它不需要再引申。為什麼世俗諸法是不了義?因為它需要再引申。第二轉
法輪有講說諦實空的《般若經》,也有講說自相空的《般若經》,在應成派看來,這些都
是直接講說空性,都是了義經。
對應成派來說,只有第二轉法輪是了義經,其他都是不了義經。這是以經論來說,若以句
子來說,就有不一樣的情況。前面說過初轉法輪有說到應成派的空性,所以初轉法輪中有
沒有講說應成派空性的句子?有。那個句子是不是了義經?是。初轉法輪中也有某些句子
是了義經,像《迦旃延請問經》[1]也是了義經。
無論是應成派,還是自續派等,都認為初轉法輪是小乘的典籍,透過初轉法輪,可以證得
小乘阿羅漢果。五比丘是小乘行者,所以透過初轉法輪,證得阿羅漢果。然而在自續派來
說,證得阿羅漢果只要修獨立自主我空即可;在應成派來說,證得阿羅漢果必須要修自相
空的空性。所以在自續派來說,初轉法輪只說了獨立自主我空,在應成派來說,初轉法輪
就講了自相空的空性。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0-09-27 07:10:00
了義指的是佛說的必然契應實相般若,故名了義。不了義指的是佛應機施教之方便,或實相權說、或開權顯實依此方便應機不同,若形式權說,則名不了義。若開權顯實,亦名了義。所以了義本身有二種意涵。實相權說的不了義經當中,必然不離實相般若,一花一草,無非實相,依此可說佛經皆屬了義。分清楚就沒事,不分清楚就有事兒~何謂有事兒 ? 就是實相權說的形式不了義經,只有證悟實相的聖者們,才真正入了義實相。對他們而言,縱使小乘經,也能解出大乘了義法,為了義經.但對一般尚未斷惑的人,就真的不了義的應機說。如果拿聖者的證量去打一般凡夫,也太不公平,稱為有事兒~簡言之,拿勝義打俗諦,不恰當。俗諦也是佛容許的範疇。隔壁版主大可能就是這地方誤會了。可以說金性比金器更符合本質樣貌(了義),但不能說金器就不是黃金。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0-09-27 08:01:00
對 圓人解經合經皆圓 但是藏通別圓四教還是有判了義經 不了義經 是藏傳的教言習慣 何況使用上不離常見的藏傳法師的用法... 說這不行... 有點...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0-09-27 08:04:00
所以二者是可以同時存在的。沒有矛盾。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0-09-27 08:16:00
小建議是法義上版主有自己的詮釋 也可以下來發文討論面對明顯惡意為之的不敬佛法僧 才會直接動到版規
作者: horse1200 (horsetiger)   2020-09-27 13:16:00
看了t大的言論 覺得並無什麼不當之處 佛學不應執著文字邏輯 自己所知如果不夠充實很容易誤會佛經錯判他人的意思 為什麼那麼多知識淵博的人都不願接佛版版主也不敢接 其實十輪經說過不要輕易接下斷事著的職位 因為當自己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而做出了自以為公正的錯誤審判會產生惡業 如果判的對境是出家眾 那更是難以想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