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泰國森林派長老Maha Bua的教法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8-12-01 08:40:26
泰國森林派長老瑪哈布瓦
Luangta Maha Bua或拼作Boowa
西元1913年生,2011年圓寂,
乃泰國佛教界多數認同的當代阿羅漢。
曾經在西元2002年5月2號講道時,
憶念當初破無明時,虛空粉碎、大地平沉,
三世因果乃至犯五逆的種種之澄明景象
感嘆眾生因愚癡不認識而落淚(下列影片17分左右)。
https://youtu.be/iI5TQnYcFn8
逐字稿英文翻譯可參閱此書
"The Path to Arahantship" Part 2 (p.69):
https://tinyurl.com/y94fhoyl
阿羅漢何以會落淚的澄清於同年6/17講道
同書Part 3 (p.85)
影片:https://youtu.be/BS5Gtfd5Reg
此外長老的止禪是用誦念Buddho來定心
類似大乘念佛號,此網頁有摘要:
https://tinyurl.com/y9zfvu4g
長老也講Citta,
那個不生不滅、不變而能覺的心。
跟大乘如來藏也很相似。
不知各位佛友怎麼看?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2-01 11:06:00
如果是指能觀所觀的能觀之心的話,是第六意識,我並不認為是不生不滅。當然跟大乘說的如來藏也不同了。在唯識的發展過程中,對滅盡定仍存有一細心在運作是有共識的,只是這細心究竟是第六意識、第七意識還是第八意識的說法不儘相同就是了。討論歸討論,在實際上以第六意識來修法,這也沒什麼爭議就是了。另外,止禪稍有一點成就的人,出定後那個輕安仍有作用,心理也不受外界影響,處於如如不動狀態,縱使與人爭論,心仍不起煩惱(我就明白說,這是我的經驗。)如果以我的標準及經驗來評論的話,我對此人是否為阿羅漢是非常存疑的。就跟老盧在他書上訴說忍受不了病苦的文字敘述一樣,也能判斷此人仍有煩惱而妄稱成佛止禪出定後的輕安作用從兩三天到三個月的說法都有,三個月那種的身輕安據說是從腳底發起,目前也只是聽說,但沒見過有人親自說法。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8-12-01 12:26:00
謝謝i大寶貴意見!:)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2-01 13:01:00
老盧38歲自稱成佛,58歲卻為病苦所苦並寫了《向三本尊祈禱》一文,一個無法做到苦的止息的人,沒有漏盡通,不是阿羅漢,還自稱成佛,這已經是大妄言了。(老盧著作等身這點佛學常識,他會不懂嗎?)https://www.ptt.cc/bbs/Buddha/M.1351606098.A.576.htmlhttps://www.ptt.cc/bbs/Buddha/M.1279099198.A.6F3.html第一篇不對,第二篇才對。順便嘴一下,老盧在道教界的輩份比我還低,誰叫他喜歡到處認師父,遇到我的話,按輩份得叫我一聲師叔。師叔糾正師侄的錯誤,也是蠻合理的…… XD 行者自我檢視自己的內心狀態,就知道究竟有沒有斷絕煩惱?一般人僅能於其言行文字上來猜測而已。我對Luangta Maha Bua僅是猜測而已,外表哭但心理如如不動的話,就不能說是煩惱了。究竟如何?他自己最清楚,再來就是他身旁就時時就近觀察的人了。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12-01 14:04:00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2-01 15:43:00
我有快速地看完摩訶布瓦尊者:《阿羅漢向·阿羅漢果》,他是有料的,止禪部分,我還能完全理解。觀禪部分就沒辦法了,有興趣的人,就循著他的教法試試。我看到中間一部分,他的方法是修觀禪累了,就修止禪進入三摩地「讓心充電休息」,他的說法是是修觀禪的話,心會累(或許觀照心因此就會降低了),等心休息得差不多了,再出定再修觀禪。他是不是阿羅漢,我不確定。但從禪宗角度的話,我認為他是個已經明心見性的開悟者,應該是沒問題。他比一般禪宗說的明心見性的開悟者的程度高出太多了。這是我對他的評價。
作者: fck302 (天上有神龍)   2018-12-01 16:29:00
這其實和修丹道守竅的火候控制異曲同工?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2-01 16:34:00
樓上,你怎麼會扯到這個?我覺得沒什麼關聯性吧?「守竅」是道家丹鼎派術語,白話來說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上的穴位(就是指「能量中心」)。但也有人守身外之竅,即身體外環境的一點或一處。
作者: fck302 (天上有神龍)   2018-12-01 16:40:00
因為守竅時也要求有專注和放鬆兩個狀態切換,也是一種心識功能的控制訓練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2-01 16:42:00
至於「火候」的意思太多了,不知道你指的是「用意輕重緩急」還是「時間的拿捏」?你講的意思,就類似武火及文火的概念,但這個例子不太適用。他入三摩地的目的是為了讓心快速充電休息,你若是有入三摩地的經驗的話,就知道為什麼了。所以才會止禪及觀禪交互修習,事實上他後續主要是為了修觀禪,才入三摩地(修止禪才能快速進入)。如果觀照力充足而且能夠一直持續的話,他應該會就一直修觀禪,而不會修止禪。嚴格來說,守竅是守人身上的一點或一處,有些門派的標準是守的地方比針頭還小。 XD注意力集中在身外一處,通常就不叫守竅了。 [閒聊] 道家西派「凝神于虛空」的功法略述www.ptt.cc/bbs/meditation/M.1263544002.A.550.html道家西派創立至今不到兩百年,是道家門派中仍有確實傳承的少數著名門派。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8-12-02 01:55:00
我早就說了大乘講的「心」就是南傳講的「法」 只是名字不同而以,南傳絕對不會說「法」是虛幻的、不實的那就是證同一個道,結果南傳說大乘執自性見,然後大乘說南傳執著法,結果都是張飛打岳飛。然後就一堆徒子徒子跟著批判 你們都是執自性見 你們都有法執長老講的就是心最原始的狀態 即清淨光明心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 只是強名為「心」而以
作者: yaqqq (^^)   2018-12-03 16:13:00
文章很棒 推文很有趣 XDD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2-03 21:38:00
真正有意義的光是無論你是否靜坐或練氣功都時時能看到光。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8-12-03 21:45:00
修行到最後本來就要有這個能力 就是隨時可以入覺照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2-03 22:19:00
也就是說你在平常狀態就能看到光了,這藏密也有提到。如果要強調光的話,就這種光比較有意義。但不是因為看到光,就代表你有什麼成就。而是你已經有相當地成就,又時時看到光的話,這種光才有意義。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8-12-04 00:10:00
第一步是這樣,隨時可以覺照。第二步還要可以變化所以真言宗的光明真言怎麼講:不空光明遍照!大手印!蓮花珍寶!火焰!請進行 就是說不但看到,還要時時融入,還要可以變成火、變成蓮花。「心」要有這種「萬法」的變動、作用 才算真正的成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