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分享自己禪修的方法

作者: hawls (以和為貴)   2018-11-29 14:40:20
各位大德好:
有大德願意分享自己的禪修方法嗎?
願意分享的大德,可以的話,請使用回應文章的方式。
有自己的一篇文章,可以更清楚明白講述自己的禪修方法及和板友Q&A。
- - - - - - - - - - - - - - - - - -
末學在此先拋磚引玉一下。
正式禪修:
[馬哈希系統的毗婆舍那禪法]
[所緣目標]:
身念處的四大體驗。
[主要業處]:
坐禪-腹部、行禪-足部。
[目的]:
明白所緣目標。
[目前所得法益情形]:
正念當下覺察不到貪瞋痴懷疑、
朝者逐漸清楚三法印的方向。
生活禪:
在中低強度的作業狀況下,留心動作,並給予標記,如果標記沒有跟上就警醒自己下次要
記得(雖然常常忘失了)。
閑靜的時候,會加入觀照,通常依序的目標是:最直覺-最明顯-最強。
最直覺:當下覺知到的目標
最明顯:感受最明顯的目標
最強:具有強明顯的目標
但其實「最直覺」才是真正的工作,當「最明顯」、「最強」成為被觀照的對象,也可以
被包括在「最直覺」裡面。
遭遇過強逆境&其他:
在正式禪修培育的定慧難以有作用時
1、遠離現場
2、如理作意-與禪相關的概念法
四護衛禪:
慈心、佛隨念、不淨觀、死隨念
3、如理作意-與善業有關的概念法
忍辱、忍耐、從他人角度體察等等
4、如理作意-與俗智相關的概念法
依據事理、從他人角度體察等等
5、(不如理的部分)
示弱、狡詐等等,以求脫離
以上,大概是這樣。
歡迎各位大德提供指教、建議或意見,尤其是也有修馬哈希禪法的大德~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11-29 16:34:00
碎碎念 我會覺得目的那段寫得不夠清楚...明白所緣目標 這件事是要求還是目的 達成之後可以幹嘛碎碎念而已 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吧~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1-29 17:23:00
這種就是有被加料過的,好不好就不說了,但練的人自己要了解這個。
作者: yogi (Yogi)   2018-11-30 15:22:00
佛教的禪修重點只在它的終點是否能夠到達道果涅槃,在南傳諸多四念處流派都是有證果聖者的,不要不聽聖者言聽一個外道道家人士說有加料就傻傻地信了XD想一下葛拉瑪經結尾以及南傳大般涅槃經怎麼說吧。世間諸多的教法,最終要看這個教法中是否有八支聖道以及是否能生出沙門四果來抉擇。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1-30 17:18:00
搞標記這玩意很明顯就是加料,但好不好我就不講了,對學南傳佛教的人而言,這是很基本的觀念吧?還需要我這個外道點明嗎?
作者: yogi (Yogi)   2018-11-30 19:30:00
標記就是想。阿毘達摩說正念生起的近因是相續的正念或是強力的想。在禪修者初入門時正念不夠有力如何建立相續的正念?標記就是在此時作用。而當進入第四觀智時,無需再費力標記,正念自動相續轉起,目標變得微細而快速生滅,這時自然就會捨棄不斷的標記。這不過就是經驗而已。外道的目標不是道果涅槃,不見法印與生滅,自然也不會在修道過程印證觀智的次第,卻要反過頭來指著導向涅槃的禪修方式是加料,我也只能ㄎㄎ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1-30 20:33:00
你把阿毗達摩的東西拿來看,有沒有什麼方法是叫你要特意去標記的,真有這種玩意的話,一堆門派都用標記的方法了,這不叫加料?什麼才叫加料?這種方法真好的話,怎麼不繼續標記,為什麼還要捨棄?我為什麼不批評好不好?因為入門還OK,但習慣的話,可能對後面有不利的發展。我為什麼捨掉止禪不練,因為會有習慣於專注在一個所緣的問題。那種標記法,用道家丹鼎派的說法,就是用識神在練的,入門還OK,但不利後續的發展,除非停滯不前就也沒差了。 我上網查了一下,標記法就馬哈希系統特有的方法,加料是很難聽啦!但這不是內觀正統的方法就是了。
作者: yogi (Yogi)   2018-11-30 23:07:00
你錯了。標記不是馬哈希傳統獨有。佛陀教導周利槃陀伽默念「掃地」,就是一種標記的作用,用標記=強力的想來把心投向肢體移動的所緣開始練習毘婆舍那。至於奢摩它業處如身至念、佛隨念、慈心禪等等業處都是從默念所緣=標記=強力的想來把心投向所緣開始的。外道人看佛法的禪修只能從表面來看這個有標記那個沒有所以標記是加了料。佛弟子應該看到的是,雖然這個方法有標記那個方法沒有標記,但是兩種方法中都有證果聖者,所以都是導向道果涅槃的究竟方法,但是外道修法雖然有人達到甚深禪定,但是沒有沙門四果,無法到達涅槃,所以都不是究竟的教法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1-30 23:34:00
無言。這叫內觀?為反而反,連佛陀的教法都可以曲解了。我這派道門走的是非止非觀的路線,跟佛教法門並不相同。方法不同,最終也不同。誠心希望能見到你們滅苦,因為我不信這個,但希望有人能證明我的看法是錯的。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12-01 14:18:00
次第問題嘛 人家都說到第四觀智之後會捨棄了...天臺六妙門數息門到隨門 也是一開始會數後來就不數了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2-01 14:39:00
是入門的方便法門,但不是正統的觀禪,你不捨或捨不掉的話,是練不上去的。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12-01 14:48:00
人家次第好好的一層一層練你幹嘛去嗆人家第一層不好..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2-01 14:50:00
《大念住經》的觀息法門也是沒「數息」這種東西,我的評論同上。民國陳攖寧:《莊子心齋聽息法》、清朝黃元吉:《樂育堂語錄》、明朝陸西星:《三藏真詮》中有關呼吸的修法:www.ptt.cc/bbs/meditation/M.1303055145.A.68B.html以前我整理的,參考看看。我個人是不太建議去「自修」數息、觀息這類方法,因為很多人會去控制呼吸,後來岔氣或呼吸不順什麼的。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12-01 15:08:00
我也不建議自修 關於次第我的感覺是這樣啦...因為大念住經上面那樣寫了 但是實際下手禪修不可能只用大念住經上面的文字而已 還有很多指導語要加 到底現在要關注的目標是什麼? 何況南傳還要分概念法跟究竟法一個不小心就偏一邊去了... 哎呀 一層一層啦...舉連結的例子 像是空中的虛無一氣 跟口鼻之氣 光就字面上我就會不清楚兩者的差異 我一定會再需要追問老師兩者之間的差別以及我要怎麼辨別我關注的是正確的那個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2-01 15:25:00
口鼻之氣:就是後天之氣,指我們一呼一吸時的空氣。空中的虛無一氣:指先天之氣,構成天地萬物的先天一炁。空氣,一般人還能理解;空中的虛無一氣,一般人比較難以想像。道家的天人合一,如果就氣機來說,練到後來,是會有一般外來之氣從頭頂上灌下來的。但一般人是練不到這種程度的了。理論上,這就是空中的虛無一氣。但如果涉及到宗教或形而上的話,有可能是神祇或高智慧生命體的加持了。道家的先天之氣,也有一種說法是指人出生之前就有的元氣。但這只是我的看法而已,畢竟只是興趣研究性質而已,我又不練這類法門。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12-01 15:57:00
目標從觀呼吸改成觀氣機...嘛...應該要繼續問為什麼要改? 不過反正不是i大專修的範圍...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2-01 16:21:00
那個不是觀氣機,如果是我的話,用異次元的能量來想像也是可以的,黃元吉的方法其實還蠻奇特的。有的人看法認為先天一氣是天地未生之前的能量。 黃元吉的原文:要知此氣,不是口鼻之氣,不是腎間動氣,更不是心中靈氣,此氣乃空中虛無元氣,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者此也。惟能存心於虛無一氣,此心此神,即與太和元氣相往還,所謂:「神氣合一,烹鍊而成丹也。」若著凡息,還不是神與凡息相交,又何以成丹哉?經云:「不神之神,真神也,無息之息,(註:極細微之呼吸也。)真息也。」 所以就黃元吉原文來看,要觀的不是口鼻之氣,也不是稟受於先天,藏之於腎及命門中的元氣,更不是心中靈氣(?),而是生天生地生萬物的空中虛無元氣。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觀?可能問問他這派的傳人看看。
作者: yogi (Yogi)   2018-12-02 04:29:00
佛陀的教法都可以曲解的人應該是外道份子呦。舉出佛陀指導周利槃陀伽尊者的例子故意無視嗎?禪修都是從lv0開始的。從lv0開始建立尋伺,有靠屍體的有靠盤子的有靠默念標記的,這都是正常的入門方式。所謂的為反而反,就是無視那些經典的例子、其他業處的相似處、此教法中成就道果的無數聖者,意有所指地說這加料或是無法滅苦,大guy4醬八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2-02 11:49:00
他除了會唸「掃地」外,有「吃飯」、「洗澡」等等的標示嗎?這樣子也要拗「標示法」是佛陀傳的法門。最好觀禪本質還去搞區分的名相,真到心念如瀑流的情況,覺察都來不及了,還搞標示這一套,所以我才說入門還OK,後來不捨標示法或捨不掉的話,反而有礙。但文中是指日常生活用標示法還OK,真正在修觀禪時,絕對別用標示法。
作者: yaqqq (^^)   2018-12-03 16:12:00
推~很棒的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