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關於「森林」佛法與邏輯學

作者: feelthat (雲端傳送)   2018-01-12 17:02:40
佛法 是解脫輪迴法
邏輯學 可以使人聰明 但無法解脫
楞嚴經 一開始的幾段 很像[森林]的這種說法 走向邏輯思惟
當你要思惟複雜的事情時 使用的是想蘊
那你就要觀察好 這能不能使你脫離輪迴
純正的佛法 使你的心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回到赤子之心!
如果走到 森林之中 說不出森林在那 那表示這個人是神智不清明的
就像有些神經病患覺得自己和牆是一樣的意思一樣 指不出自己和牆差別在那
所有正常人走到銀行 就知道這是放錢的地方 這再清楚也不過的事!!!
如果是要比喻 我是由五蘊所聚... 請可以參考彌蘭王問經
經中有一句: 五蘊現時 名為眾生
我是幻現 那就是心經的一句話: 照見五蘊歸空
我 由 五蘊聚 蘊由心所生 這麼覺照就能解脫輪迴
一直找我 找五蘊在那 找一輩子也離不開輪迴
因為你著在[找]與找一個[不真實的目標]
故 蓮師云: 純然觀察 不加修整!
恭恭敬敬
補充:
推 NWSK: 隨喜。說森林(識),即非森林(淬煉),是名森林(智)。
這不是金剛經要表達的方向!!! 它不是邏輯學 是可以實修解脫的
一樣請參閱彌蘭王問經 它說的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馬車是由各部所組 拆解各部實無馬車 因識運作故名馬車!
修法就是觀察自心五蘊如何成車 仍至五蘊歸於真空性 此證等覺至妙覺
(這在禪宗有說明過程)
再順逆觀如何生成以度生! 此證正覺
(這在普賢王如來大圓滿口訣中有過程 心經等同大圓滿的核心)
故金剛經的道理 分散南傳各部! 皆要讀通! 觀心是成佛最快法門!
祝各位今生成道 自心淨土 本性彌陀
※ 引述《tangchin (tangchin)》之銘言:
: 在不假思索的時候,當我們看見很多樹木聚集的時候,我們會這樣說:我看見了森林。如
: 果我們走進森林,並且仔細觀察要找到我們所說的森林,恐怕我們會失望,我們無法指出
: 並告訴別人我們所說的森林到底在哪裡?是有許多的樹木沒錯,但是無法找到森林。
: 有趣的是我們會說看見了森林,並且我們也走進了森林,也就是許多樹木的聚集被分別心
: 安立了「森林」這樣一個名言,當我們認真要尋求分別心與名言建立的「森林」時,發現
: 什麼都沒有,你無法真正指出到底「森林」在哪裡,是有許多樹木,但是每一顆樹木不是
: 等同森林,你可以馬上反駁道:所有樹木的聚集就是森林,如果這是成立的,那代表森林
: 僅是以分別名言的方式存在,對不對?
: 是不是跟五蘊與我的關係很像?在尋找我與五蘊之間的關係時,會發現如同森林一般,「
: 我」也是透過分別名言在五蘊上安立出來的,如果我們無法找到實有的森林、自己方面成
: 立起來的森林、不是僅由分別心名言安立的森林,那找我呢?
作者: tangchin (tangchin)   2018-01-12 17:17:00
可以試著再瞭解分別心名言如何安立諸法當心顛倒執著時,你必須找到顛倒心顛倒的方式是如何,試著再看看文內是否與經教相違!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8-01-12 23:43:00
「我」就是「五蘊」啊 所以「我」怎麼尋找「五蘊」?如果明白那個尋找五蘊的念頭就是自性本身 此念當下解脫。 透過思辯去達到很困難,原PO說的蓮花生的方法比較簡單 就是放鬆的隨任念頭生滅 覺性自然光明遍照那麼如果意識心和氣流太粗糙凝固 無法隨任生滅 就要有分解、細微化業氣的方法 方法很重要 思辯只是讓頭腦理解實相 但證入實相需要去分解粗分的意識和業氣就像沉澱一杯很混濁的水一樣 慢慢使無明分解 覺性才能朗照 所以理論上的悟只是個開始 實修的方法才是重點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8-01-13 00:34:00
此刻,突然懂會什麼自己腦子會打結....念念善,直接善行,對後學是較直接的方式...當行不善,念不善,內在自然會如同<警示器>提醒後學,<留意當下心>,<留意當下行>.....頂禮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作者: tangchin (tangchin)   2018-01-13 04:47:00
實修前,仍須聽聞、思維,次第決定!縱然粗分意識消融,我執仍在,須瞭解我執以何種方式執我,找到心如何顛倒執著有我,即找到所破我!未明所破,無法斷顛倒妄想!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8-01-13 08:21:00
讚嘆 實修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8-01-13 12:23:00
這倒是 這個就是達賴說的空正見 就我了解密宗分成兩派一派認為只要生起俱生原始光明並安住就好 一派認為空正見不能沒有 達賴就是屬於後者。 而大手印之歌的帝洛巴主張 心的本質為光明 安住於本覺狀態,所有繫縛定可鬆解。 我的看法是頭腦能思辯了解的很有限,只要稍微明白諸法無自性的核心並掌握住 把重心放在實修即可
作者: tangchin (tangchin)   2018-01-13 12:35:00
俱生光明心是心最細微狀態,但不代表沒有執著,任何人在死亡意識均會收攝至最微細的光明心,只是僅有瑜珈士對光明心有自主能力!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8-01-13 12:40:00
是的 真正的瑜伽士應該要俱備的能力之一是可以隨時進入光明心 並於此覺照中消融各層次細微的覆蓋也就是說細微的執著很難透過思考去鬆開 但若能直觀覺性的空明 即可漸次淨化消融 思辯本身並不具備這種消融的條件 因為受到頭腦邏輯物質條件的限制 那麼把直觀導入中脈 先升起中脈的光柱 再把意識消融入中脈 再以中脈的淨光融入整個法界的勝義光明 我認為才是密宗精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