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關於<善> (補充:為渡眾生的慈悲心)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10-17 20:17:54
前幾天私下回信與C大分享時,
在寫文的當下,後學才想到,
或許,佛法的<善>,可以是<為渡眾生的慈悲心>。
這種慈悲心後學猜想,應該可以在許多地方見到與聽到。
回向偈(一)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回向偈(二)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於眾生 皆共成佛道
三皈依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楞嚴神咒
妙湛總持不動尊 首楞嚴王世稀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 不歷僧祇獲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 還度如是恒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刹 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 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 終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 於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 爍迦羅心無動轉
南無常住十方佛 南無常住十方法
南無常住十方僧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佛頂首楞嚴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金剛藏菩薩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四宏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宏誓願與三皈依是後學的最愛,
 只因這些字句曾印在廣欽老和尚賜給後學的皈依證當中,)
此刻,在後學與老禪師的學習中,
後學認為上述字句中,都有隱含著<慈悲渡眾>之意。
~~~~
回想之前,後學曾做錯某事(此刻一下回想不起當時事件,無法細述)
唯記得,當時老禪師告訴後學:
你要去學習,釋迦牟尼佛為渡眾生,而尋求解脫之道的心。
這句話,後學從那刻至今一直銘記在心,
初發心,是為自己解脫?
還是為渡眾?
又或者種種。。。當然會影響到之後的果。
即然 要擁有為渡眾生的慈悲心,又要如何實踐呢?
方法很多,
除了一般我們常見常聽聞的 布施 義工....等。
善護念眾生,勿使眾生起分別心,也是一種。
今天,將工作做好,將生活過好,
不讓老闆或身旁的人為自己起煩惱心,也是一種善。
今天,將自己的物品照顧好,
不要讓眾生起貪念,甚至行竊,亦是一種善。
-----
此刻,若將後學第一篇發表<關於(善)>,
當做幼兒園 或 小學生可以理解的佛學資訊。
那麼,這一篇<關於(善)(補充)>,
或許就等於是中學生才能理解的佛學資訊。
而之前C大和?大(寫大的當下,不知道是那位大大,真的抱歉),
寫出有關 空性 四念處 八正道.....或種種,
可能就是 大學甚至研究所才能理解的佛學資訊。
說真的,後學一直很想要看懂 楞嚴經,法華經....等,
然而 每次 Youtube 聽了一些,腦子就打結了,
所以,後學暫時還是好好的和老禪師學習就好,
就依老禪師點醒的發願渡眾的慈悲心,
然後,勤修老禪師指導之禪,
勤修老禪師囑咐的:
 忍辱、持戒、懺悔、除傲、勤布施、誦水懺,這六點在修行。
 忍辱、持戒,是釋迦牟尼佛當時所行之法,亦是對佛弟子的囑咐。
 懺悔、除傲,或許在記載釋迦牟尼佛的經典中,雖並沒特別提醒,
  然而若佛弟子們反觀世事,
  是否許多大小紛爭,都起因於<傲慢>,
  且因<傲慢>之心,延伸有所執,進而造更多的業?
  為不犯戒,要降<傲慢>,
  為放下執,亦要降<傲慢>。
  此時,<懺悔>會是一帖很好的解藥。
 誦水懺,則是協助<懺悔>的一帖有力的補藥。
 布施則是協助我們可以生起 慈悲心。
----
先感謝C大詢問老禪師的法號,
因老禪師長年在家照顧年邁的雙親,
有緣會再度出來普渡眾生,
會提供老禪師的資訊給您。
~~~~
也謝謝C大提醒,或許老禪師所傳之法並非真實佛法。
後學目前暫求 與佛結緣,並修善盼未來能續佛緣。
不求今世成佛,但求生生世世能學佛法,勤修善法。
此時,此法是否是真實的佛法,
對後學已不重要,
也就請慈悲看待 後學還只是小孩子的階段,不懂大人以前曾經驗過什麼。
頂禮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引述《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之銘言:
: 關於<善>
: 在此後學先感謝 Y大的提問,
: 藉此機會,讓後學可以再整理一下關於之前和老禪師所學習的心得。
: <善>一詞,基本上是後學用來提醒自己的用詞。
: 底下後學摘要幾則之前後學與老禪師的對談,
: 對談中有老禪師所參悟的佛法,
: 當然這也是後學當做善的準則,
: 提供Y大參考。
: 後學初結識老禪師時,是遵循老禪師指導的:
:  忍辱、持戒、懺悔、除傲、勤布施、誦水懺,這六點在修行。
: ----
: 去年9月初,後學和老禪師對談,聊到持<不邪淫戒>時,後學問到:
:  有些人會主張<活在當下>,會認為<活在當下>就是<禪>,
:  若以<男女性事>作思考,有人甚至認為<想要性時,就要當下做>!
: 老禪師當時則提醒我:是注意當下,而不是<活在當下>。
:
: 老禪師說:
:  活在當下您懂意思嗎?
:  我寫給您的此刻是當下,您讀的時候是當下,讀完您接下來要幹什麼,
:  讀的當下已逝,接下來是您要行事的當下,
:  為何過去,現在,未來之心不可得,唯當下呢?
:  過去執事非,現在計較事非,未來空幻,用心計較設計他人,
:  唯有活在當下注意我此刻的一切行為和談吐有犯戒嗎?
:  請切記是注意當下而不是活在當下。
:  性交除了夫妻之外,犯了一律下犯戒。
: ---
: 去年11月有一次和網友討論<以戒為師>和<持戒>一事,之後和老禪師討論,
: 老禪師則說:
:  歸依守幾戒都是憑人各定,但是釋迦牟尼佛是告訴阿難應<以戒為師>而傳流,
:  您告訴他如此是對的,但是須解說:
:  以戒為師,守住當下的一切行為,如果說要注意當下不犯錯,
:  倒不如把愛心大大的開放,愛父母,愛兄弟姊妹,愛親族,夫妻相愛家庭必定和樂,
:  孩兒天真無邪,如果能貢獻大愛的話,般若會湧流也就沒有守戒的理由來綁住自己。
:  野牛需要用繩綁才能駒順,野牛如果乖巧了何需再用繩子綁嗎?
:  因此要解除戒之繩那就是要有寬宏大量的心,
:  但是人類却非常愚痴,卻不知佛陀所傳的“心量”第一之功德如天高。
:  對人客氣禮讓,與鄰居,朋友……等等亦如是,這種行為功德很高,
:  又如果寸步不讓人,必然是心胸狹窄之人,
:  以上二種人類一則天天積功德又不用花錢事業又騰達,
:  另一則是天天造業左旁右鄰看都不順眼,前程暗淡貴人消失。
:  佛陀所遺流的法其實是世間法(每一當下都是道埸),
:  不是壁關碰壁關死自己,人一誕生下來就必須是有因緣的存在,
:  一個人如果斷了因緣是没有辦法生存的,
:  又與人結緣之後我們務必要清醒善待有緣人(匯入功德庫),
:  如果以客氣談吐無所不致的關懷對待一切有緣者……
:  說我們是奉獻其實是我們撿到了功德,如果我們能徹底的了解,那麼我們何必守戒呢?
:  是這些群眾讓我們成佛的我們感恩都來不急了哪會生起傲慢之心呢?
:  有計較下地獄,有奉獻上天堂,再笨的人都要上天堂。
:  自古以來因為傳法失誤而苦了天下有心求法的眾生,
:  因此之故您一定要了解“心量第一”的妙法,善加修行,加油!
: 後學,也就是在這次對談之後,再加上<念念善>
: 也就將<忍辱、持戒、懺悔、除傲、勤布施、誦水懺>,
: 這六點簡化成<懺悔除傲念念善>或<懺悔除傲結善緣>,
: 有時也會突然想成<心存正念念念善>來提醒自己。
: -----
: 某次老禪師說:
:  佛法:做人的道理,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禮義廉恥,以上遵守正行就是佛法。
: 這個大方向,或許可以當做善的準則,提供Y大參考。
: ----
: 文末後學心得補充:
: 暫不論是否因緣俱足,能夠今世成佛。
: 也暫不論是否能夠往生淨土,持續修行。
: 至少,此刻生為人,就珍惜這難得的人身,勤修佛道。
: 後學從老禪師那兒領悟到的幾個心得分享Y大參考:
: 1:或許來世大家都還有緣再聚。
:  那麼此時此刻大家是否該好好的結善緣呢?
:  不論是對身旁的有緣人,甚至是網路上的朋友?
:  以三世因果來論,
:  今世結善緣,來世續善緣,
:  今世結佛緣,來世亦結佛緣。
:  反之,此刻交惡緣,來世再相報,
:  此時,結善緣豈不就很重要?
: 2:若要釋迦牟尼佛所指導的<忍辱>,
:  那麼甚至要和<怨懟>結善緣,
:  處處都是都是修成佛緣的善緣。
:  而也就沒所謂的 冤親債主。
: 3:行善修福若無法成佛,往生淨土,得天人福報。
:  也但求再得人身,繼續修善續成佛道。
: 老禪師所指導的東西,雖然淺,然而卻很紥實,
: 後學和人分享佛法時,目前較不強調<忍辱>,
: 也只有當因緣俱足時,後學才會提醒有緣人<開始學忍辱>。
: <除傲慢>很重要,後學也比較少強調<除傲慢>,
: 因為因緣不足時,一個不留意,反而會引發人的<傲慢心>而造業,
: 而倒底只是單純對方的<傲慢心>起,
: 還是自己的<傲慢心>勾起對方的<傲慢心>,這又不得而知了,
: 所以,在這點更是 小心 再小心。
: 見<傲慢心>起,就要立刻反省懺悔,方不造惡業。
: 而後學目前單純的想法:
:  即然,未必在今生成佛,
:  那就好好的修善做人 勤學佛法,
:  與眾生結善緣。
:  期盼來世再得人身,
:  再與眾生能夠續結佛緣,
:  如此生生世世修下去,直到成佛。
: 後學淺見 , 分享與您參考。
: 生生世世結善緣,
: 生生世世續佛緣,
: 直到成佛。
: 頂禮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0-17 20:25:00
其實 佛陀 已將善法根本歸類為 身(三)、口(四)、意(三)。這十條佛陀說了,從世間乃至於無上菩提,都依此十善為根~末學認為,真的好好落實這十條就有很明確的方向了,會比版上常對善法猜測撲朔迷離的討論,來的更具體有條。這十條這輩子認真受持,來世至少都是人天果報。所謂的聲聞法是從這十善延伸出去,所謂菩薩道亦復如是。若佛教版要發揮真正弘法效果,實修<十善業>運動才是起頭~像版上討論,常見的許多問題爭論,其實歸因都是大家連最基本的善法都不願意受持,所以佛版才會像八卦版一樣。這是治本之法~一點愚見供養諸位。阿彌陀佛也感恩隨喜原po分享。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10-17 20:42:00
讚嘆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7-10-17 22:27:00
現在因經濟不景氣,貨幣流通很不順暢,我們社會人士能做的基本修行就是努力工作,消費時不要佔人便宜,讓其他公司行號穩定運作,有錢發薪水給員工,讓員工也有能力出來消費,這是一個好的迴圈。關於渡眾生的事跟你分享一下我經歷過的階段,還沒學佛前往往看到窮苦人家時心中酸楚,心裡一直問,為什麼佛菩薩不能讓全人類都是善良的,那麼大家就不會那麼可憐了。學佛之後看了佛陀的故事,然後慢慢有了一些佛學知識後,會迫不及待想讓大家知道,而真正去做的時候,你會發現到,其實大家都發現到了,天天看佛版就會知道了,不太可能,後來開始修行了,也明白了當初佛陀為什麼要弟子們必須到達四果才能出去弘法,而且誰能得渡?有緣人。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10-17 23:26:00
見心 現心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作者: yaqqq (^^)   2017-10-17 23:50:00
我也認為自己是小學生,好好做好現在該做的事。~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不過我個人認為治本之法是「親近善知識」,趁機再宣傳一下常駐活動一直都有喔!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10-18 11:57:00
要...開童樂會嗎?:)孩子每週最期待的是:玩具分享日:)大家都可以帶玩具去學校玩:)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7-10-18 14:02:00
所謂善知識的認定通常都是與自己的想法相契合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