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為何不信(西方)淨土宗?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7-28 06:04:55
1.佛教版其他某網友起的首po。但佛教版的版規限制較為嚴苛,因為這主題已經捅了2
網友。
2.西方淨土的「客觀」可驗證性低於禪修的現世驗證。
西方淨土信奉者的「玄之又玄、活靈活現」性質的證言,跟基督徒的「玄之又玄、活靈活
現」證言,就局外中立者而言,難分軒輊。淨土宗信徒誰誰誰死亡時、高僧誰誰誰死亡時
阿彌陀佛來接v.基督徒誰誰誰死亡時、神父牧師誰誰誰死亡時上帝來接,宗教性質類似。
3.回到最根本處。如果佛陀在淨土三經所說為真,邏輯上將自然導出:那麼南傳比丘膽敢
不明言承認西方淨土法義,視佛陀說法為無物,南傳自身孤陋寡聞,卻不趕緊痛改前非,
反而將頭埋在沙裡忽視淨土三經,此乃是貶低法教
作者: stockeye (stockeye)   2016-07-28 07:02:00
看到某個淨空粉絲真的暈倒,算了,不方便說什麼,有沒有法執?走不走的出來?看他緣分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28 07:11:00
我自己是覺得 佛教本身受到的印度教/婆羅門教 影響太大在佛陀的教導裡 其實根本不需要轉世輪迴的概念 不需要神通不需要滿天的梵天神 更不需要瑜珈的脈輪概念但是從佛陀在世起 這些當地文化概念 就嚴重的滲透到佛教裡佛陀過世後 更是一大堆後來的印度教的東西混進去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西藏和中國 西藏的文化 中國的儒道都一樣嚴重的滲透到當地的佛教裏面但是其實佛陀的教法裡 其實跟這些文化因素都是沒有絲毫關係的 但是但是許多人總是分不清楚哪些是佛陀的教法哪些又是各地的文化真要說跟既有文化有關的 就只有原來印度就有的禪修的部份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7-28 09:20:00
我說n大啊~佛學的名詞,包括無明 ,阿羅漢,五蘊...都是從印度文明來的,怎麼會無關呢?建議有空去讀讀印度教史吧!站在他教的立場看佛教比較會平衡哦~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28 09:22:00
那佛陀跟印度教就好啦 創佛教幹嘛?如果基本上跟印度教/婆羅門教類似只有小小不同那創一個印度教的宗或是部就好啦 幹嘛要另外創個教?佛教會有這麼多印度教的東西混進來 部份原因就是信徒裡一堆原來是印度教的信徒 喜歡拿印度教的東西套用而且你說到名詞的話 名詞只是一種借用 如果你真的懂的話其實這也正是為何禪宗老是強調不立文字的理由就是怕你用原來那個文字的概念去理解完全不同只是借用那個名稱的東西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7-28 09:27:00
至於C大的po文,其實很多都被反駁,都是證據力薄弱的假說,請想了解的網友,多爬爬兩年來的文,不可輕信平面之詞。要參考多方意見。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28 09:27:00
以人廢言是連孔子都說不要幹的事 更不要說佛教徒了如果是這樣的話 別人質疑我什麼我就通通貼佛經就好了把一切通通推給前輩上師 自己都不用負責 多好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7-28 09:29:00
你看過印度教的東西嗎?你知道沙門系統跟婆羅門系統的差異嗎?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28 09:29:00
那你知道嗎?你真的知道嗎?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7-28 09:33:00
佛陀最大的貢獻就是把出三界,這個理念帶入印度文明。你說佛教受印度文明影響。但你可知佛教也把印度教也改造了嗎?都在互相影響。我當然知道啊你們很多看法都是讀了幾本書后,先入為主的觀念。台灣人對印度教非常不重視,可能把它當外道吧!介紹它的繁體中文書,不到三本。學佛還請要特別注意自己是否已落入意識型態中。我看這點非常嚴重,南北藏傳都一樣。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28 11:21:00
以四聖諦的理論在生活中不論順境還是逆境中運用,一步一步的前進,看得到,觸得到,感受得到,當下這一刻,怎會意識形態?是否為佛陀親說的問題永遠都不會有交集,但如果別人一直實際在運用並獲得實際的利益,只在文字上一直繞一直繞的人,我不知道最後能怎樣,bo大一直強調等往生再去那邊修,老實說這個就自己去實行就好,這方面你絕對無法分享實際經驗,只是叫他人去找一些高僧的例子,我不認為學佛是這樣的一條路,像我,雖然貪瞋癡重症,我不敢說我多有成就,但就我學佛這兩年來,至少我比一年前的我更平靜,生活中一再面對同樣的逆境你便可知道自己有沒有進步,佛陀的理論是否真的實用。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28 12:36:00
^ ^ 末學這兩年念佛的感受也覺得內心比前兩年平靜,透過念佛所覺察生活中種種身受心法的苦集,也比過去深刻念佛本是今生斷證+後世增勝,若能念到事一心即見思降伏若能念到理一心則當生徹證自性,伏斷煩惱,若今生自力有限,還能乘佛四十八願接引淨土繼續努力,不受輪迴束縛,這怎麼算都划算,不是嗎 ? ^ ^r大其實可以試著去瞭解淨土三經一論的內容,裡面的修行
作者: stockeye (stockeye)   2016-07-28 12:42:00
Bonaqua你算數有狀況之外,對佛法也有狀況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28 12:42:00
從入世人天法到聲聞法,到大乘法都有,並非只有往生一事這點誤會希望能可以釐清。另外回覆n大的疑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陀出世,捨家棄位,出家行道乃至證果。佛陀從來沒有將世法的現象否定,而是在既有的"現象",以究竟圓滿之智慧詮釋這些現象,所謂開示眾生悟入佛之知見。輪迴等等..本是過去外道透過禪定觀察到的現象,問題並非現象的過失,而是詮釋者的錯誤,佛陀主要是解決這個問題所以為什麼很多外道一聽聞佛法就解脫,因為他們本有禪定只是知見上的根本錯誤而導致無法趣向解脫。所以後世不少學者談到佛教受到某某影響,其實這當然如此佛陀如果是超脫一切世間法,不受影響,沒有任何瓜葛,那怎麼能幫助眾生解脫呢 ? 是吧~ ^ ^ 阿彌陀佛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28 13:30:00
我知道,我聽過淨空法師講道,我知道淨土範圍也很廣,我不否認,而且淨空法師的確引人為善,入佛門。。。雖之前有些爭議,但我從不否認他對淨化人心長期下來的貢獻。個人認為沒有所謂五濁惡世,末法時期,都是心境轉,當下也可以是淨土,如果訂了一個非得身滅後不輪迴去西方,那你身滅前其實都一直在五濁惡世的心境中,其實身滅前,法界在養育你的色身,讓你能修行,身滅後你還是在法界,我認為輪迴與無明都是修行的材料與過程,你必須體會種種善與惡,才知無善惡,體會過喜怒哀樂才懂慈悲為何物,經過考驗,修行,流過汗,否則你身滅後能不能去到那些殿堂我很懷疑,今生該做的工作,該負的責任還是要完成,一切都在起心動念中。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28 18:06:00
感謝r大~ 其實您想表達的意思,末學基本上都能瞭解。您知道為什麼佛陀所說的話語,被稱為如實語、聖言量嗎 ?因為佛陀的教言是一種絕對的現量境界描述 ~正如同您聽到鳥叫聲,您絕對不會說這是玫瑰香~舉您上述所提到的 "五濁惡世",這並非一種單純的描述,當中是非常具體現實情況描述,例如"命濁",過去的人福報大,動則八萬四千歲,當今人壽命不過"百歲" 就堪稱長壽。心淨則土淨,心能轉境,但從現實的角度,我們不談多,一百五十歲就好,您能達到嗎 ? 幾乎不可能對吧。另一個 "眾生濁",現在恐怖攻擊是不是越來越多,人心是否越來越惡劣,光今年就有好多起驚人的社會事件,這樣的濁烈環境,您心轉就能改變嗎 ? 也是幾乎不可能吧。所以末學先前有稍微跟您談過,深入經藏是非常重要的修行也是逼著自己從"現實的角度"學習佛法,心能轉境是法身菩薩的能力,正如同弟子問佛淨土在何處,佛以腳指地,變現大地萬德莊嚴淨土,佛坐寶蓮花座上。這與我們"理論上心淨土淨",是屬於完全不同的證量境界~這也是末學之前希望您,姑且不談信佛,但暫且將佛語放在自己知見推論想法的前一位,我們先退到第二位,這樣去理解佛經,心態上的恭敬與體悟,會有很大的轉變~佛陀所宣說的經典,沒有一絲是屬於推論思考,全體都是真實現量境界的描述,這一點認知應該逐漸在心中有個底。學佛是一件非常務實,非常現實的事情,我們必須從現實的角度去學習佛法,但同實也如同您說的我們也有責任去落實整個社會環境的土淨,二者都要兼顧,但不能偏墮一方。您文中也有提到"善惡" "無善惡",其實像這些相對的名相都要非常留心,不要掉入顛倒的相對性去理解。佛法是不二的,就像水跟牛奶,柔和一起,不一不異。例如旅客,從分別的角度有美國人、台灣人、日本人..等,從不分別的角度,這些人都是旅客,同一種"屬性"。從相貌有所分別,從體性無有分別。那美國人、日本人、台灣人種種分別會障礙旅客的體性嗎 ?並不會,這就是分別當中有不分別性,佛法正如同這樣圓融~所以有時候佛說"空法",我們就把"有法"整個滅掉,佛說"無我",我們就把"我"整個滅掉,這些都是常發生的斷常之見,都要留心的。以上這些概念也分享給您交流 ~感恩 阿彌陀佛佛說二法,是為了引導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詮釋人生 ~這樣的智慧並非要我們從二法當中有所執取,而是能透過一種更圓滿的觀察,讓心更清淨平等的生活乃至於究竟解脫。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28 20:32:00
像是人壽,時間這種東西,金剛經所說的壽者相指的是時間,不是沒有時間的流動,那是人類的觀點,對法界來說,只在這個當下這一個點,當你說完現在是25秒時,25秒已不存在,在每個當下裡是無壽者相的。那是人類發明的東西。。。依照無常法印,成住壞空是不變的循環,你仔細的觀實相,會發現,進化前一定會先有破壞,一個大成住壞空裡會有許多小成住壞空,有時,從住到壞空,依人類時間計算可能是幾千年,大成住壞空,有時一個進程可能要三大阿僧祇劫。。。我們現在來到這個年代,什麼都很方便的年代,其實是發生了許多慘絕人寰的事件換來的,有許多的善,是在惡裡誕生的,許多的惡,是從善裡衍生的,你有參詳過太極圖嗎?雖不是佛教的圖,以法界來講,有時颱風來了死了一堆人,但是水,惠澤萬物,人類會看眼前的惡,如isis,若不是人類呢?是否會更宏觀?沒有時間,沒有人種,沒有國界,沒有善惡,沒有宗教。。。從好的事情裡面找出副作用,從壞的事情中得到歷練與成長,這是四聖諦裡的滅道之一,味與患,所以並非沒從好的事情裡面找出副作用,從壞的事情中得到歷練與成長,這是四聖諦裡的滅道之一,味與患,所以並非沒有苦,逆境,五濁惡世,而是只要你有正確的聞思基礎與修行,處於逆境中依舊如如不動,不起嗔,心安詳,這就是定。。。昨天win先生似乎覺得離經一字即非佛說,而我告訴他的東西,深觀找出自己內心深處的貪瞋癡,並用佛陀的教導如理思維去淨化,因為我都不引經,也沒講文言文,所以從以前到現在的言論似乎好像都被當成是我個人腦袋裡的知見,我也希望我有那麼厲害說真的。
作者: jksen (Sen)   2016-07-28 21:14:00
印度教跟佛教很相像,不過其實本質上是無常無有跟梵我的對抗。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28 21:21:00
至於無我,很難一語畢之,也不是說沒有我,確實有個我存在,簡單說就是你的內身跟外身(看到的一切境界)皆是萬緣所聚,不是你自己決定與創造的。。。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28 21:50:00
r大,您自己要留心了。您給我有一種感覺,內心當中隱約透露出藉著神秘體悟來薰習慢心,這有點像未證言證的增上慢~您的推文常常有類似這種很抽象卻又自我肯定的訊息出來~而且您談的滅道,跟佛陀所說的滅道還是有很大的差異。您的流露出來的這種氣息,跟末學三年前自以為開悟的那種氣息非常相似~而且您對經教似乎又有某種排斥感,這有些要當心喔~一點建議,希望末學的猜想是錯的 ~阿彌陀佛觀察內心的貪嗔痴,並非看到就沒事了,最重要的要觀察到"它從哪裡來 ?" "是誰給了它動力 ?"這些在您談深觀的時候,末學很少有看到您談到煩惱的根源所以末學寧可希望您照著經教次第一步步的學習內觀,也不這樣會更踏實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般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當您進入深層的內心止觀,您所見到的應該會是對於五蘊變化的具體觀照,所以當您真的進入到深觀,我相信您所講的"無我"體會,一定會是非常具體性的建立在破五蘊的基礎上去談無我,而不會有任何一絲含糊抽象的描述。所以您去參考南傳禪師在談這方面深觀,一定能談出非常有具體性的次第,這是有深觀功夫的人會有的特點。而且當您對於四聖諦的體會越深,您對經教的認同度一定是越高,因為這是跟自證相應檢視的重要依據,所以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有所體悟,卻又對經教排斥,這些都很反常~末學提這幾點,希望您能靜下心來思考看看,這並非否定您的智慧觀察,您有些觀察的體悟確實是滿好的,但對自己的方向越清楚謹慎,總是好事對吧~阿彌陀佛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28 23:36:00
嗯?不從經教裡去學習這些,而是我自己的見解,我覺得你太看得起我了,難道四聖諦有很多版本?集(苦的來源),道(滅苦的方法),這是錯的嗎?我其實很想請你跟我一樣,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講解一下,讓我知道你所了解的跟我有什麼樣的差異,難道是六根與六塵接觸,色受想行識皆無自性這些?深觀貪瞋癡這些,你不知道由來,怎麼滅?難道我以後真的要全貼經文比較安全嗎?法師們講道也不是唸經文內容不是嗎?我不知道你是看到什麼了,不然,關於無我,你來講一下,我看看是不是我得了妄想症。不要用經文解經文,文言文解文言文,請用白話文解文言文,既然可以將佛法運用在生活中,那生活中的事用現代語言講應該不難吧!不能老是我在講,你們在評論,而你們貼經文一定沒事。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29 00:05:00
說法要有經教為依據,這是一種負責的態度。不過這也是一種建議,至少您在跟別人討論的時候,並非是沒有教理為根據的討論~我們常說依法不依人,這個人也包含我們自己,不是嗎 ?未必末學說的就是對的,但您可以參考看看是否合理。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29 00:22:00
我打個比喻,有天,某個人告訴同修們,有個來自西方的一個探險家思考了十個問題,想問問達賴喇嘛,而其中一個問題是問他對中國的想法,有怨恨嗎之類的,於是達賴喇嘛告訴他,要跟中國人做朋友,讓他們了解自由民主的可貴。於是有人問說(佛陀有這樣說過嗎?)有人問(根據哪部經典,經典有寫自由民主嗎?)有人說(只要是達賴喇嘛說的一定沒錯)。。。於是那個人大嘆一聲揚長而去。。。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29 00:24:00
您如果體會到了無我,應該也同時能體會中道吧。當末學說教理很重要的時候,是否就要成為書呆子 ?不是這麼二元的思考對立 ~是吧。^ ^"聽其義,不取其文字相,這其實也是日常生活的無我實修。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29 00:29:00
我說的名詞是出自經教,是你否定了這些解釋,難道無我無常不是佛教用語?你要指認別人有錯,你要先知道什麼是對的,否則怎會是互動呢?你應該先反過來看看我的回文裡有哪些是出自經典,是哪一部經典,若你要看經文只需去看cool810的文章便可。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29 00:40:00
ok~ 末學會在仔細注意的。感恩 阿彌陀佛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29 00:59:00
你要趕緊去了解佛經裡到底寫些什麼,淨空法師跟聖嚴法師都有講過四聖諦,YouTube都有得看。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7-29 08:15:00
哦~舉帕奧禪師就不是盲信權威。是嗎?C大?西方淨土也不是無法驗證,只是你願意驗證嗎?只要你能念佛一心不亂好幾小時連續好幾日。佛就會現前問你要往生嗎?當生即知。跟基督教是不同的。其實這也沒多難 ,跟證果比起來容易太多,而且隨時可修。修淨土的蓮友要想辦法置心一處啊!實修才是信心的唯一保證。弘揚淨土要靠當類似初慧遠大師座下百餘人往生的氣勢 ,才能堅固不動。至於禪定誤以為涅槃,這確實很多。連修南傳解脫道的都有此可能。但就西方淨土而言 ,不太可能,因為能往生西方的法門太多種,念佛,持咒,觀想,禪修,乃至普賢十大願王,念大悲咒....太多種了,這些不同時代的"佛經作者"要套好招不容易啊!因此,這應該是類似slake的自以為是無誤!
作者: fck302 (天上有神龍)   2016-07-29 16:11:00
其實基督徒夠虔誠,也有感應上帝的例子,現在的疑問是但這和淨土宗有何差別呢?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7-29 17:16:00
淨土宗的法門是佛經上明確說,你只要照著做,佛或菩薩會來迎接你。有方法,有目標,有顯相,未死前即可成就。其他神教系統宗教,唯信而已,沒有明確往生法門記載。而且,一般來說,能一心不亂者,一念佛立即有清安感,有的能一坐數小時而無困難,已近乎能入定的狀態。因此,這種法門,雖說他力,實際上自力還是佔相當重要的一部分。這也是明顯與神教不同處。簡單來講,感應道交的方法,也就是心境專一的程度有大差別。
作者: rc60710 (抑惡揚善)   2016-07-29 18:08:00
同意ilvepce大,分析的很透澈
作者: fck302 (天上有神龍)   2016-07-30 09:08:00
有次第有系統又不是只有淨土宗,猶太教卡巴拉秘法也有默想修行之法,修行者也能出神上天堂見上帝,還是和淨土宗一樣啊?不是說淨土宗非佛法,而是覺得始終有這種爭議點存在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7-30 09:44:00
聖經沒寫。自己發展出來的。那還好吧!淨土本來就不是涅槃處。法門類似往生天道非常正常。還有一個大差異是,淨土告訴你往生要幹甚麼。神教以為天堂那裡就是究竟。即便基督教也有分,f大講的那個屬於小小小眾才辦得到的。其實鄙人認為基督教的真正涵義不輸佛教,只是偏於信的結果,導致現在這種狀態。神教是以求神垂憐,彰顯神威為一切的行為之核心價值,佛教是以上求佛道 ,下化眾生為目標。淨土宗也是如此。其實一神教幾乎都有注重冥想的神祕主義宗派,東正教也跟"因信稱義"的新教有大差異。而主流的一神教絕大多數都是強調信。當然也有部分特強調信不重視行的淨土宗派。鄙人認為這些宗派根本走向了岔路,頂多往生天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