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中部.蛇喻經》某些人學佛只是為了辯論獲勝

作者: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7-27 22:41:06
: → rabbit1974: 則未來不論修到什麼境界,都很難從內在散發出慈悲和 07/27 15:47
: → rabbit1974: 善的磁場,如佛陀這樣的覺者都可以看出弟子們的欠缺 07/27 15:47
: → rabbit1974: 之處。 07/27 15:47
: → rabbit1974: 舉個例子,為什麼有些人會虐人虐狗,嗔心??我們人的 07/27 16:06
: → rabbit1974: 情緒會找出口,為什麼日本人總是有些殘忍之舉,因為 07/27 16:06
: → rabbit1974: 壓抑,從小就累積,社會價值觀使然,到最後自己也不 07/27 16:06
: → rabbit1974: 知道心裡潛藏了多少負能量,直到一個事件甚至一句話 07/27 16:06
: → rabbit1974: 開啟了這些東西,它們需要釋放,需要出口,當事者常 07/27 16:06
: → rabbit1974: 常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如此殘忍,而嗔心重症者更是以 07/27 16:06
: → rabbit1974: 此為樂,我們學佛很幸運,有方法可以對治,了知無我 07/27 16:06
^^^^^^^^
: → rabbit1974: 的法義,可以不憎恨他人也就不需壓抑,但在接觸佛法 07/27 16:06
^^^^^^
請教大德 什麼是無我呢?
敝人還不甚了解無我的意思
另我想到一個用類似無我的方式對治嗔心的方式
只是單純的想分享 並且讓我自己也再重複的看一遍而已
如今,你這已出家的人,當你對他生氣時,你是對什麼生氣?
你是對頭髮生氣?還是體毛?或指甲?……還是對尿生氣?
或者,你是對頭髮等裏的地界生氣?
或是水界?或是火界?還是對風界生氣?
或者,在由於五蘊,或十二處,或十八界(的組合)
而稱此尊者為某某名字(的諸法)當中,你是對色蘊生氣?
或是對受蘊,或想蘊,或行蘊,或識蘊生氣?
或者,你是對眼處生氣?或是對色處生氣?……或是對意處生氣?
或者,你是對眼界生氣?或是對色界生氣?
或是對眼識界生氣?……或者,
你是對意界,或法界,或意識界生氣?
當他嘗試分別諸界時,其瞋恨即找不到立足處
,就好像在針尖的芥子,或像在空中油漆。
: → rabbit1974: 之前的我們有沒有累積了什麼呢?很幸運的我才初學佛 07/27 16:06
: → rabbit1974: 法就先不斷的攻擊自己,但是修行到了一個階段的人還 07/27 16:06
^^^^^^^^^^^^^^^^^^
聽起來似乎會讓自己的心受傷
請問大德這是否為佛陀的教法?
是否有經典可以參考?
: → rabbit1974: 能不能做這件事呢? 07/27 16:06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27 23:14:00
凡夫的話語令人厭煩,真是扭曲,你保重,這是我最後一次跟你說話,也不會再點進來看了,再會。
作者: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7-27 23:22:00
好的其實可以藉此練習 "決意" 巴拉密我已在此"決意" 七月份不看佛版八月份才開始看
作者: yogi (Yogi)   2016-07-27 23:41:00
七月也只剩下幾天而已啊XD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27 23:52:00
關於無我 分享一點點個人見解我一直很喜歡瞎子摸象這個故事 他很好的說明了佛教部份的中心思想 尤其是無我無自性的部份世界上的萬世萬物 他的存在都有無限多的面向但是我們既無法知道所有的的面向 也無法同時以無限的面向去做思維 我們只能把萬世萬物簡化 甚至直接可以說是貼標籤所謂的貼標籤 就是想像一個簡單的概念 一些特定的行為或特徵 這些特徵部份的或近似的相似於想貼標籤的對象舉例來說 我說我是台灣人 可是台灣人三個字能解釋我這個人嗎? 他能夠反映出我的所有面向嗎?我的所有的行為都符合所以 台灣人的形象嗎?所以當你在說你討厭一個人事物的時候你討厭的其實不是他的整體 而是在特定的環境 或者說因緣下的某種特徵 但是你卻因此把他整個人都恨上了所以無我或是無自性的意思是告訴你 你所謂的對方的形象都是極小部份的 近似的 甚至是錯的真實的存在遠遠的大於你或甚至跟你對那個對象的形象不一致所以當你說一個東西是無自性的 是告訴你 別妄想用幾個簡單的概念或是標籤就定義一個人事物一點小見解 僅供參考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28 00:11:00
呵呵~確實如樓上所言。正如同一個討厭的人剛喝了一杯水,這杯水已經是"他"的其中一部分,而當我說討厭"他"的時候,是否也意味著我討厭著尚未成為"他"的那杯水呢 ? 若將"他"細細分析,除了五蘊所成,其實尋無一個獨立自體的"他"可以討厭。而 "討厭" 便是建立此空性之下的無根妄念,觀察這些無常心中也能得到調息。不過每個人過去無量劫所串習的人我眾生壽者四相見,非常的堅固,所以若無強而有力並且相續的觀察,很能破除心中堅固糾纏的我見。這部份古德也有很好的建議,他們常說不要去對治妄念,因為妄念本身就是虛妄,想對治它本身就是另一種妄念,所以只需要去觀察它的剎那生滅,在觀察的過程當中,會體會妄念的虛妄性,當明白這份虛妄性的覺悟漸漸明朗,妄念的力量就自動淡薄了 ~末學會瞭解這些,就是很單純的從念佛當中體會到的,所以先前r大常說念佛就只是要往生,其實往生固然重要,但念佛這個小動作當中,都有隱含著很深廣的止觀智慧。並非向外界常誤解的等往生而已啦 ~ ^ ^"阿彌陀佛
作者: yzfr6 (扮關二哥!)   2016-07-28 13:46:00
最簡單的方式:以第三人的立場來看待自己和其它人事物的互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