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備課二三事

作者: midnightwolf (靈犬闖江湖)   2015-01-13 05:30:46
大家好,有鑑於這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備課問題
在此小弟提出幾點討論,一方面分享自己的東西
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拋磚引玉帶出其他老師的備課分享
教學是一種藝術,既是藝術,自然無定法可守
但是希望能在大家的分享中異中求同,尋一個較通用的作法
不僅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也能讓新加入的夥伴在無頭緒中找一個方向
一、備課備什麼?
大家都嚷嚷著要備課,可是備課究竟是在備什麼鬼呢?
對初出茅廬的老師來說,備課是要了解教材、了解學生先備知識
以及了解這個階段課程是為了未來在哪些方面的應用
了解教材很簡單,就是關於這個部分該怎麼教,用什麼方式教
比方說我要教英文單字,總不能沒有方法的叫學生全背起來
如果打算用字首字根教學法讓學生認識這個單字
對字首字根的了解程度就建立於這方面的備課內容
了解學生先備知識是為了方便從學生的舊經驗帶出這塊要教的內容
就像我要教小五擴約分就要從小四的等值分數開始帶起
從學生先備知識去帶後續的教學,對學生來說比較具有教學連貫性
學習起來也會比較不吃力
這個部份可以從教育部的課綱去蒐尋相關的教學順序
了解這個階段課程在未來的應用則是一種承先「啟後」的概念運用
每一個教學內容都是可以獨立出來講解的單體
但放入整體教學中卻也是一個整體的部分內容而已
教學互有連貫,如果在教學的時候能提醒學生整體的架構對學生的理解會更有效率
比方說在背元素表時可以稍微提到序數就是質子數
為未來在教電子中子質子特性鋪哏
如果是對化學有興趣的孩子在聽到這些之後會對現在學得更專注
而且透過秀出這些內容也能讓學生和家長信服老師的能力
知道老師不是在亂教,而是有結構跟設計的
那對於經驗老道的老師來說,備課是要能更新教學內容還有補充時事
對老鳥而言教學本體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
但是教學內容會隨著每一次的教改或有更新
且學生的生活也會因為時代的進步而不斷遷化
如果固守教學的教法對於長期教學來說是一件很吃虧的事
哪天學生的資訊蒐集比你還要快捷、對教法的想法比你更進步時
就是你被時代淘汰的時候了
別以為不可能發生,現在流行的翻轉教學鼓勵教師不斷嘗試新教法
要是學校老師摸出了什麼技巧,讓學生認為學校老師都比你會教太多
那你很可能就得摸摸鼻子走人啦
至於不論是新舊老師都要做的就是審視上課流程
要能掌握每次上課的節奏跟流程才不會讓自己出包,一失足成千古恨
詳細的作法在下面會提到,在此先不贅述
若你教的是要升學的孩子,升學資訊的補充也很重要
必要時幫他分析歷屆試題的走向跟考法,提供學生練習的方向
如果有出新的升學資訊,像是考試規則和十二年國教的新加分制度都可以跟學生討論
讓學生了解在哪些科目怎麼去處理會更能掌握考試的遊戲規則
因為家教學生,你還可以幫他分析怎麼樣將弱勢學科造成的影響減低
怎麼樣讓強勢學科成為穩操勝券的分數
如果你對學生能力有全方位的了解
你也可以依據他的能力推薦他參加某些可以額外加分的比賽
如果拿300就只做300的事,那你一輩子就只能領300
補教跟家教一樣,都是教育服務業,提高附加價值才是你談薪水的籌碼來源
教學者的價值是自己創造的
當你做到教學完整、內容豐富、補充的東西又能帶給學生幫助
自然就能提高議價的籌碼
二、備課怎麼備?
剛剛大略提了一下備課的方向跟內容,現在來談備課應該怎麼進行
備課的進行要做到三件事:準備材料、審視上課流程、補充資料
充足的材料是讓你上課講話份量的基底
透過對資訊的更新速度、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
和解題的速度跟正確率都是你可以呈現的表面效度
適當的裁切材料也可以讓你上課更為清楚明瞭
這個部份可以做的事情包含熟讀你的教材或自編講義
到教育部查看階段教學目標、教學的前導組織與教學脈絡
盡量弄到幾份題目,看看別人是怎麼出題的並分析解題的技巧給學生
還有和孩子在這個階段會遇到的時事問題也能討論
上面講的升學資訊也包含在此
審視上課流程則是要讓教學更具意義的作為
以我來說,在一堂課中我會包含「複習、進度、練習」三個部分
在不同的單元裡比重也會不太一樣
這裡的審視就是要你在熟悉教學流程之外也要思考比重分配問題
複習是會在教學中時不時去探問學生對於之前學習的相關知識熟悉程度
一旦發現學生的狀況完全不OK,那我就會先把之前的都複習完
確認學生都會了以後再教下去
因為學生連前面的都不熟,後面八成就怎麼教怎麼垮
這是比較臨場的部分,不過備課的時候可以大概思考要怎麼提問複習的內容
進度的部分會看學生的學習狀況來判斷要教多少
以詩文為例,如果學生連看都看不懂,那重心就擺在翻譯跟註釋
那學生的程度比較高的時候,就可以帶入解析跟探究
某些更優秀的學生甚至能讓他們揣摩作者心境以後寫篇短文
不管是從作者本身出發,把自己當作作者來寫 Ex.假如我是李白
還是從好友的角度出發,對文中角色進行勸諫 Ex.我想對屈原說的話
這些設計跟準備都可以在備課時稍做揣摩跟預備
練習的話則是看當天教學內容而定
像教到配方法這種比較繁複,需要多熟悉的內容時
就會提高練習的比例,讓學生在課堂中就能清楚活用新學到的東西
在備課時可以多想想在要教的單元中,三者的比重如何拿捏才得當
教學的效度才會有更大幅度的調升
最後是補充資料,一般來說我會帶一些跟課程相關的補充給學生
補充資料盡量可以有趣一點,但又能和課程做結合
帶個小遊戲或一兩篇故事分享都是很好的補充教材
在教學的最後能給學生多一點不同方向的吸收,或可補充到學生其它能力
都是給學生一點課間的調劑
三、備課的階段
一般而言,我會把備課當作兩階段
方才說的幾乎都屬於第一階段,教材、教法、內容等等
盡量在上課的前一周完成,對教師來說時間比較充裕
第二階段則是上課前一小時左右
稍微看一下等一下要上的東西,如果有特殊教具要確認一下功能是否能用
還有教師的自身狀況
我自己是一個體弱多病的人,很常會突然不舒服
在課前一小時這種尷尬時機察覺到自己很不舒服的時候
我多半還是會選擇去上課(除非真的吐或暈到不行,或是有傳染的可能性)
身體不適自然上課效益會大減
為了預防這樣的情況,通常在這個備課時間我會把教師用的東西印給學生
課堂就改成用討論的形式進行,變成他講我修正
我自身的例子比較特別
不過想講的是這段時間的準備就是要讓等一下的課程可以更順暢
我想,孩子把他人生中的幾個小時借給你
身為老師,就該好好對待這段時間
不要因為自己的怠惰而使孩子的生命就這樣浪費在你手中
每一分每一秒都就盡可能激盪出它的意義
相信這種以身作則的態度也能使孩子成為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
咬著牙,我都會把課備齊
四、關於備課,其他
這邊算是一個小小的補充分享
其實備課並不是老師的專利
有時候我也會讓程度比較好的學生先備課
在課程中就會用討論的形式去激盪出更多的想法
算是我在語文教學上比較常用的一個小技巧
在文本分析中,我會讓孩子先去備課,備一下作者資料、作品的時代背景
有時候我會在上堂課末就提供資料給學生讓他自己讀
有時候採用讓學生自行上網或去圖書館查找的方式
這樣我在課堂上只要幾句話,學生就能理解我要講的東西
可以更快進入正題
對程度比較好的學生教文學欣賞和作文教學時,這是我很愛用的方法
同時也能訓練學生自學能力
當學生可以自學,就不用擔心會學不好
但也不必擔心學生能自學以後你就會被火掉
別傻了,當你可以樹立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時候,他就離不開你啦~
那種成就感會化成對老師的絕對忠誠
何況以我們的年齡跟學識,一定有更多討論可以建立在基礎學識上進行的
所以永遠不怕沒東西可以教,就怕自己準備不夠充分而已
另外想講的是在課程之外
教師是用說話賺錢的行業,所以自己也會練習口語能力
讓說話能更清晰、咬字精準又不死硬、語速掌握可以更穩定
為了寫字給學生看,我的手寫、板書也是一有機會就拿起來練
我認為這是一種完整的教學效度,某方面來說,也算是在備課之外的備課吧!
作者: px1245 (二歪楊)   2015-01-13 06:40:00
推 好早啊
作者: Szmanda (使寶寶)   2015-01-13 11:37:00
推,受用不少
作者: gemini622208 (麻煩欽)   2015-01-13 12:50:00
感謝分享 我對板書有個疑惑 想請教一下請問板書要如何練? 練手寫(平常寫在紙上)板書會進步嗎? 感覺寫在白板上 手是懸空的 不向拿原子筆那樣手會有一部份靠在桌子上支撐 所以寫白板
作者: shemie (shemie是希伯來文的太陽)   2015-01-13 12:54:00
補習班老師都會練習,去cs版問可能比較好。我身邊碰到的家教老師比較不在意這個。板書不只是要正寫時候整齊,側身寫也要好看
作者: gemini622208 (麻煩欽)   2015-01-13 12:54:00
很容易滑掉 字就不會端正
作者: gemini622208 (麻煩欽)   2015-01-13 12:55:00
恩 了解 感謝
作者: diego99 (誰是我的小天使?!)   2015-01-13 12:55:00
真的常寫就會進步,像我這種很少寫的就很可怕><
作者: shemie (shemie是希伯來文的太陽)   2015-01-13 12:57:00
http://i.imgur.com/wKy1UTo.jpg我寫的筆記(還有學生的註解)參考一下基本上我板書也差不多長這樣http://i.imgur.com/JT0Vlys.jpg這是我學生再我教他寫筆記之後的字(不然之前字很可怕)練板書之前,先求在紙上的字整齊、大小一致,在速度很快的前提下,字仍是整齊、大小一致。http://i.imgur.com/HaaECV2.jpg(出賣法文老師)他應該比較少寫板書我的範本是寫超快下的字跡http://i.imgur.com/lLDckGK.jpg這是我寫比較慢的字跡(書寫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