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性別變更需摘除性器官?內政部同意廢止

作者: romacapri (romacapri)   2014-12-26 22:56:26
※ 引述《kepf (我成了貓奴~)》之銘言:
: 我觀點直接簡單幾句話
: 本來跨,只是隱性,極少數的族群
: 這樣一搞,讓整個跨族群成為社會上最注目的焦點
也來回一下好了
沒有誰急著要說服誰、也沒有立刻就要提出做法的意思
(先只講TS, 不提CD與TG)
這裡好像存在兩個差異 有關同樣都是TS、但在不同世代下的生存方式差異
在台灣比較前輩的社會 壓力禁忌大 一旦被認出的風險很高 我們都是如何拼死
拼活的要完全進入另一個性別、並且與原先過往完全斷開 才能保有現在的生活
這樣的生存壓力至今仍在我們的社群現在社會中
但在2005年同志運動或性平運動後 尤其愈到這幾年 愈來愈多新朋友(以學生為主)
也不定那麼壓抑到完全另一性別了 也開始有些更新的認同標籤
即使是這樣的人、也或多少還是會有"討厭被辨識作原生性別"的問題 形成拉鉅游移
兩種差異 當然是來自生活圈、地域、背景有關 也無關是非對錯
當然我也部份參與了政策形溯 什麼國外哪國怎麼做怎麼做、人權公約怎麼說怎麼說
怎麼把[TS的需求]轉化成正正當當的法律語言去講啦
到[具體措施可以怎麼做]這種很敏感又至關的事
這些後來也被廣為流傳被其它團體啦立委辦公室助理啦拿去使用
結果利益操作急切獲得[階段性實質成果]的欲念下 使得發展往往會超出原先預期之外
但如果當一個運動的主事者 如果真的只是關起自家家門弄這些東西
卻一直沒有真正去觸及台灣現況社會下、社群內各種不同生活方式
(比方死都要融入的、跟"身為少數本來就是要出櫃站出來"
好像形成兩種相互不理解的對立; 也在形成某種MTF對FTM的激烈攻擊;
自許跨性別=TS的對CD/情慾/偽娘的激烈攻擊)
真正去理解生存方式的不同選擇所採取的生活策略、愉快和壓力的點都各不相同
是否對[國際趨勢進步運動社會正義終將到來]過度評價或過度否定
是否真的有去處理這些矛盾和衝突 聆聽來自不同生活背景的聲音
如果真的存在一時間就是喬不攏、激烈衝突之處 是否應該先緩步下來
而非直接明明知道卻假裝看不見 或打壓為"反動 保守 自私"
有時運動主事者還真的是先要從[哇! 原來大家活的方式都是這麼不一樣]中
看到自己所來自的生活經驗和世界觀,也是那麼的無知、有限和謙虛
從看到差異、擴展自己對於社群現實的想像 最後才有可能把衝突撫平、融納進來ㄚ
如果我們運動的想法很直線簡單
只是[跨性別受到壓迫一定都是明眼看得到的制度性壓迫
證件是最明眼看得到的東西 從看得到的東西去衝最能有效改變社會風向 blah]
把直接性的改變制度當作運動中絕大多數的比重
但造成的"陣痛期" "驚悚" "大家都是看到報紙才知道" 卻不成比例的在外部成本身上
最短距離是最快的路 繞遠路=白費力氣
但真的是這樣嗎??
運動就是改變制度以改善跨性別者的處境
但真的是這樣嗎??
組織團體就是馬上立案合法募款匯集眾人資源集中光環以便讓社會政府更重視我們的聲音
但真的是這樣嗎??
文化因素那我們就來做更多的[性別平等教育]、教導更多人認識真正的[多元性別]
但真的是這樣嗎??
公共男女二分的衝突 我們就來蓋[性別友善廁所]
但真的是這樣嗎??
和家人衝突 就用[家庭暴力防治法][兒少法]父母扶養義務與[刑法傷害罪]繩之以法
但真的是這樣嗎??
有人在廁所裡當變態惹了違反社會通念的衝突 我們就用[刑法][社維法]處理它
但真的是這樣嗎??
取消手術&評估就沒有門檻了 為合緩社會疑慮 那我們就來設立[客觀]的委員會
以便讓內政部興起趕快先點頭...但這到底人權自由又運動什麼
.... 只是隨便發想 可以一起想想 到底在運動什麼 以及什麼才叫作真的在運動
廢文一篇 敬請見諒
作者: dvd40 (())   2014-12-29 16:23:00
雖然羅馬自稱廢文一篇不過這篇比較直白易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