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科學家發現疑似行星核 有助探索氣態行

作者: UzbekBox (屋烏茲拉)   2020-07-02 19:44:46
科學家發現疑似行星核 有助探索氣態行星成因
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2007020307.aspx
(中央社華盛頓1日綜合外電報導)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質量是地球39倍大的岩石行星,正
以高速環繞恆星運行,推斷這是氣態行星大氣逸散後的殘存內核,且這顆氣態行星可能曾
經比太陽系最大的木星還巨大。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這是歷來發現體積最大的岩石行星,可能也是第一顆為人所知的行星
核,這讓天文學家有個絕無僅有的機會,更深入探索木星之類的氣態巨行星內部樣貌。
這顆行星名為TOI-849b,環繞一顆比太陽小一點、溫度低一點的恆星,距離地球730光年
。一光年相當於9.5兆公里。
氣態巨行星由厚厚的大氣層包裹堅硬核心所構成,大氣成分大多是氫及氦。
這項研究刊登在「自然」(Nature)科學雜誌,英格蘭華瑞克大學(University of Warw
ick)天文學者阿姆斯壯(David Armstrong)是第一作者。
阿姆斯壯說:「這顆行星可能曾是像木星那樣的氣態行星,後來在劇烈變化中失去了外層
(大氣),可能是在快要成形時與另一顆行星相撞,或者因為之後太接近它所環繞的恆星
,大氣被剝除。」
「另一種可能性是這顆行星在成形過程中遇到阻礙,有了核心卻沒能收集到一般預期要有
的氣體。」
TOI-849b行星直徑4萬3500公里,只比太陽系中最小的氣體行星海王星小一點,但比地球
直徑1萬2700公里大很多。
這顆行星距離它所環繞的恆星極近,比水星到太陽的距離還短,運行速度比地球快10倍,
繞恆星一圈只要18小時。
阿姆斯壯表示:「TOI-849b行星本身質量比我們預期的氣態行星核應有的質量還大,這可
能意味一種我們尚未知的新行星形成過程或演變途徑。」(譯者:曾依璇/核稿:劉學源
)1090702
作者: liaon98 (liaon98)   2020-07-02 20:45:00
有沒有可能是熱木星的氣體被吹光?
作者: lunawalker (lunawalker)   2020-07-03 02:39:00
挺好奇氣體行星的核心會是怎樣,畢竟要承受高溫高壓…
作者: felaray (傲嬌魚)   2020-07-03 12:22:00
蠻有趣的 這是一個絕佳的探索機會
作者: applejone (haha)   2020-07-05 11:10:00
可是行星核在失去外部的高壓後還能維持?而且離母星那麼近 光是太陽風就把大氣吹光了應該是有了核心 但氣體因為過度靠近母星而收集不起來
作者: OrzOGC (洞八達人.拖哨天王)   2020-07-05 12:50:00
剩下的行星核和類地行星還是有差別吧
作者: wwwaa1217 (Rwei)   2020-07-06 10:21:00
某種原因導致汽態行星地磁消失造成大氣剝離?
作者: marathons ( 豆娘 囊鼠 蜂鳥 )   2020-07-07 09:30:00
到處轉貼新聞洗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