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冬季進補先看「自己缺什麼」!補錯反而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2020-11-29 14:29:14
冬季進補先看「自己缺什麼」!中醫:補錯反而傷身
2020-11-29 今健康
台灣人有個在立冬這天「補冬」的習俗,除了補足一年辛勞之下所耗費的精神與體力,也
為入冬之際作個準備,讓自己有個暖和健康的身子應對。天冷民眾普遍就是吃熱鍋,不過
可不是凡吃熱鍋就算是進補,進補也要補的對補的健康,以避免吃出健康問題來。
進補應先了解個人體質,缺什麼補什麼。
澄明中醫診所游尚副中醫師表示,「補的正確」、「補的健康」是進補的先決條件,若忽
略中醫的進補原則,甚至錯誤食用,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不適。提醒民眾在進補前應先充
分了解進補的原則及個人體質,如此一來才能正確地進補,也才能在無副作用的情況下更
有效的發揮作用。
游尚副中醫師指出,進補的首要條件在於「有無虧損」,如氣虛者益氣、血虛者補血、陰
虛者滋陰、陽虛者溫陽。若有食慾不振、腹脹腹痛、舌苔白膩或黃膩等情況者不宜進補,
應先就診治療並調理。
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較為濕熱,加上現代人大多營養充足甚至過剩,一般而言普遍
沒有進補的需要,反倒是常見「痰濕」問題,身體代謝能力不佳,無法順利排出體內的代
謝廢物,甚至可能有三高問題,過度錯誤的進補反而增加身體負擔。
台灣進補以滋陰潤燥為主 並留意避免生冷及作息
入冬後台灣人普遍愛好薑母鴨、羊肉爐等鍋物,游尚副中醫師指出,台灣人最好的補冬食
品並非燥熱上火的熱補,相較之下建議以滋陰潤燥的食物取代為佳,例如冬季大白菜、白
蘿蔔、豆腐、木耳、南瓜、馬鈴薯等,以符合「秋冬養陰」及健康養生的觀念,並把握少
肉、少鹽、少糖原則,以降低身體負擔。若要吃鍋物,游尚副中醫師建議可多加入各種菇
類,季節轉換之際特別容易感冒,多攝取菇類,豐富的多醣體有助增強免疫力,無論是香
菇、秀珍菇、美白菇、金針菇、黑木耳等,都有相當出色的強身效果。另外也要注意少吃
生冷的食物,起居作息早睡早起,如此陽氣便能潛藏,符合立冬後「養藏」的原則。
吃鍋配啤酒易引痛風 進補常見NG行為別再犯
若要應景一下吃吃鍋物暖暖身,除了前述應注意的原則之外,游尚副中醫師也提醒應留意
,吃鍋進補時有許多食物是不宜搭配的。例如吃鍋喝白酒,容易引起急性胰腺炎、胃出血
;搭配啤酒則容易引起痛風;許多人吃完鍋物後喜歡喝冰飲、吃冰淇淋等,容易累積油脂
,讓肝臟、血管壁「卡油」,最終導致血管硬化、中性脂肪肝等。
游尚副中醫師建議,應景2~3週吃一次鍋物是無傷大雅,但平常就應留意健康飲食。在吃
鍋物進補時應以白開水為佳,適時補充水分,也可以喝仙楂烏梅茶幫助消除油膩、促進消
化,另外也可以在用餐完畢後適量喝些茶清熱去火。而像是麻油雞等油脂攝取量較充裕的
情況,建議可將脂肪較高的食材作些簡單的處理,例如將雞肉的雞皮去除,如此也有利減
少不必要的脂肪攝取。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5/503960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