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大藝術家:苗栗小五郎星海浮沉記@Mival

作者: mival (Mival Fantasia)   2012-07-05 21:53:29
防雷
網誌圖文好讀版:
http://mival.pixnet.net/blog/post/36843906-the-artist-movie-review
2012暑假.奧斯卡補完系列之二
  作為一部橫掃2012奧斯卡各大劇情獎的新時代默片,《大藝術家》使用了相當多懷古
的技巧去刷舊影片的質感。不只是畫面上的黑白呈現和1.33:1的超古老長寬比例,還包括
了敘事上的傳統三幕劇結構(主題介紹、遭遇挫折、解決困難),劇情設定在二零、三零
年代,以及最讓人能感受到復古氣息的,它是部默片。
  不像現在的3D立體電影與2D平面電影只是視覺上的革新,有聲電影的出現讓整個電影
工業都起了巨大的變化。演員不必再靠著誇張的肢體動作來傳達劇本意念,可以靠著台詞
來表達角色的意思。演員當然是首當其衝最受考驗的,許多在默片時代表現傑出的演員,
因為不適應需要念台詞的口條以及新型態的表演模式等等,而逐漸消失在電影舞台上。但
反過來說,現在的演員(以及觀眾)因為太習慣了能用台詞來推進敘事,所以能在這樣的
一個時代背景下產出一部容易理解的默片,演員們的演技實在功不可沒。
  但是拉回故事情節,《大藝術家》的劇本實在沒有辦法跟上時代的演變。無法滿足我
們這些早就被現代各式各樣不同種類的電影養刁胃口的觀眾,我實在沒有辦法認同今年的
奧斯卡最佳劇情片是頒給《大藝術家》,許多故事設定都非常的落於窠臼,是復古復過了
頭嗎?《大藝術家》到底是復古,還是八股?
白人、男性、壯年。
  《大藝術家》的主角是在默片時代非常受到觀眾喜愛的George Valentin。所謂三幕
劇的第一幕,主題介紹的這個部分,George仗著自己的名氣而風流倜儻。即使他有個老婆
Doris也不在乎在外頭與其他的女人眉來眼去。
  Peppy Miller就是那位被他煞到的女人,她想盡辦法進了好萊塢之後,還是必須仰賴
George的提拔(包括在她臉上點的那顆使她成名的痣),才能紅遍好萊塢。即使到電影的
中後段,George開始過氣了,George還是堅持不願意接受Peppy的幫忙,甚至在得知當初
破產時買下他的拍賣品的人就是Peppy之後還大發雷霆。不論他抗拒的對象是接受一個女
人抑或是一個後輩的幫忙,都在在體現了沙文主義者的「尊嚴」不願被踐踏。
  白人、男性、壯年。完美的古典好萊塢標準中的敘事主體。事實上這整部電影都跟著
這樣的思維在邁進,或許直到現在,現代主流好萊塢電影裡的敘事主體也是如此(想想變
形金剛),但在《大藝術家》這部可以說是樸實無華(以劇本而不是特效作為主要賣點)
的電影中,這個缺點就被明顯的放大出來了。
  這個現象倒是剛好與奧斯卡的評審委員,美國影藝學院由94%的白人、77%的男性組成
有關聯。
  通篇充滿的白人男性沙文主義,到影片的結尾倒是有些平反,但這轉變非常地不通順
。George原本就是因為無法接受一名女人(或後生晚輩)的協助而萌生了飲彈自盡的念頭
,但是在Peppy衝進房間裡跟他親一親抱一抱之後,再度提出要幫助他的「請求」,一瞬
間就如此輕易的徹底轉化了如此強烈的執念,哪有人解決事情的方法,是把當初引爆這件
事端的炸彈原封不動的再丟一次過去給當事人的?最奇怪的是,這個當事人第一次被這個
炸彈炸得七零八落,第二次就感激涕零的收下了還當作寶,劇本的編排非常有問題啊。
無聲/有聲
  既然是一部「新默片」,《大藝術家》用了不少有聲電影的技巧去玩弄劇情。全片出
現所謂的劇情聲音(diegetic sound,也就是劇中角色聽得到的聲音;反過來也有
non-diegetic sound,非劇情聲音,演員聽不到但觀眾聽得到,旁白和配樂就是相當好的
代表例子)只有兩幕。
  一幕是George在夢中發現所有的物品都會發出聲音,只有他自己沒有聲音。這裡把他
對於有聲電影崛起的恐懼描寫的非常精采。其實George內心深處也知道自己的無聲是沒有
辦法在新時代的潮流中扳回一城的,有聲電影不斷的去挑戰自己的權威,他的潛意識也相
當得清楚明瞭,但是一個高位者終究沒有辦法放下往日的榮光,自己也設下了不願意隨著
時代前進的枷鎖。羽毛的梗雖然是一出現就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但倒是相當巧妙地
去描寫了George的此時此刻的抉擇是多麼的重要,可以讓他往後的歷史定位究竟是輕如鴻
毛,還是重如泰山。
  另外一幕則出現在影片的最後,George和Peppy跳完讓George重啟生涯高峰的踢踏舞
,他們倆的喘息聲突然間清晰可聞,角色們也開始正常的說起了對白。這段就很奇怪了,
明明就是一部徹頭徹尾(包括畫面描述、敘事技巧和劇本設計)通通模仿默片的一部電影
,最後卻讓角色開始有了聲音,而且這些對白也不若第一段劇情聲音出現那般有種翻轉新
意的感覺。只讓我覺得用心經營了一個半小時的影片就在這最後功虧一簣了,相當可惜。
向上?向下?
  默片不倚靠對白去推進敘事,而是回歸到電影這個媒介的本質,影像。用畫面去說故
事,在一部只能依賴少量的字卡去描述劇情的影片中尤其重要。《大藝術家》講的是一位
默片明星在好萊塢沉浮的故事,在這上上下下的過程中,導演也巧妙地運用了樓梯這個道
具去暗示了故事的發展。
  George在和片廠的老闆大吵一架之後決定分道揚鑣,卻在樓梯間巧遇了已是有聲電影
明星的Peppy。他們在樓梯上的談話結束之後,George向下走,Peppy向上走,強烈的暗示
了往後的故事發展。事實上,這個太過強烈的畫面暗示讓我開始注意之後所有有關樓梯的
片段。也發現導演很刻意的安排只要是George在樓梯上的場景,就一定都是往下走的。
  在Georgy第一次試圖自焚被救起之後,Peppy拿著硬凹來的劇本要給George演。正當
大家都以為George終於要翻身的時候,他在這個時候卻從二樓往下走到了一樓,發現了儲
藏室中堆滿的法拍品,而遭遇了一次更大的打擊,甚至決定舉槍自盡。一再出現的樓梯暗
示,導演這番的處理非常的有趣。
結語
  現在的觀眾都相當倚靠字幕去瞭解外語片的故事發展,可能難以想像在電影剛發展時
其實是非常全球性的。沒有對白,一切都讓影像去告訴觀眾劇情的發展。《大藝術家》出
現在這個不論是觀眾或是電影製作者開始過度依賴台詞的時代,確有帶來了一番反思。
  但是以一部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等劇情類獎項的最大贏家
,《大藝術家》卻沒有展現這種影片該有的企圖心。完全的仿古,只在一些很小的地方變
化新意,完全沒辦法說服我對這部影片的獎項感到實至名歸。
  或許,George最後對於Peppy協助的讓步,就足以讓美國影藝學院的評審們感到沙文
主義的破滅,而覺得這個故事相當政治正確了吧?
作者: Dawnbay (Dawnbay)   2012-04-04 02:41:00
我的理解是最後他還是在拍無聲片阿 只是導演讓他講話而已
作者: Dawnbay (Dawnbay)   2012-04-04 02:42:00
算是有聲/無聲片的和解吧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2-07-05 21:59:00
你對影藝學院的期待太高了......
作者: mioxmiox (開始吧)   2012-07-05 22:03:00
最後的喘氣和背景音讓我覺得畫龍點睛...
作者: twic (Mr.song)   2012-07-05 22:04:00
最後的收尾你居然說前功盡棄...實在讓人很想噓最後根本就是畫龍點睛...你寫這麼多真辛苦看到最後我卻要哭了
作者: vendor (這是我用生命畫的魂)   2012-07-05 22:15:00
套你引用料理鼠王的話:以價值而言,你的評論,可能根本比
作者: vendor (這是我用生命畫的魂)   2012-07-05 22:17:00
不上你大肆批評的平庸事物
作者: mival (Mival Fantasia)   2012-07-05 22:18:00
我有提出為何我覺得前功盡棄的理由,那你的理由呢?
作者: archer0215 (paradize)   2012-07-05 22:20:00
如果2012年只能看一部電影 那就看 大藝術家 實至名歸不管演員也好 藝術家也好 都希望自己能被觀眾接受
作者: iceskycoldly (快快樂樂瘋下去)   2012-07-05 22:22:00
如果沒有那句CUT 我就真的只會把它當一般默片了
作者: Blitzcrank (Power up ready to serve)   2012-07-05 22:23:00
同感,很多地方很用心是沒錯,但是劇情根本...........
作者: JamesHowlett (詹姆士好累)   2012-07-05 22:23:00
2012才過一半而已 話不要說太早啊~XD
作者: Blitzcrank (Power up ready to serve)   2012-07-05 22:24:00
其實真的沒多好,不知道為啥評價超高講真的以前的默片,就差「真的是默片」其他根本都贏
作者: mival (Mival Fantasia)   2012-07-05 22:26:00
沒錯,我覺得要看默片的話,怎麼挑也不會挑到這部,大藝術家
作者: mival (Mival Fantasia)   2012-07-05 22:27:00
沒有創造自己身為新時代默片的價值
作者: twic (Mr.song)   2012-07-05 22:34:00
第一次沒接受Peppy是因為他覺得她取代了他所有的東西而造成負
作者: twic (Mr.song)   2012-07-05 22:35:00
面的心理狀態 第二次則是Peppy不顧一切的想要留住他所以造就的結果不一樣
作者: twic (Mr.song)   2012-07-05 22:37:00
如無最後的喘息收音 觀眾只會覺得男主角肢體演技非常好
作者: twic (Mr.song)   2012-07-05 22:38:00
有了收音更讓男主角整個在觀眾面前活了起來 才說是畫龍點睛
作者: twic (Mr.song)   2012-07-05 22:39:00
至於你說這部片沒有得獎的企圖心 我倒覺得他這樣拍來致敬整個
作者: twic (Mr.song)   2012-07-05 22:40:00
默片到有聲的過程 其實根本就是拍來取寵的啊!!
作者: mival (Mival Fantasia)   2012-07-05 22:48:00
謝謝你願意提供你的觀點!我可以接受你對George接受Peppy幫
作者: mival (Mival Fantasia)   2012-07-05 22:49:00
助的解釋;我也認同喘息很棒,可是後面就全部恢復成有聲電影這段才是我所謂的前功盡棄的部分。
作者: mival (Mival Fantasia)   2012-07-05 22:50:00
而我所謂得獎的企圖心,是指能在這八股的故事中翻轉出新意
作者: bowcar (ほのかな予感から始まり)   2012-07-05 23:14:00
我認為最後一幕突然出現聲音是這部片向默片致敬以現代有聲電影的世界去向舊時代的默片世界致敬
作者: bowcar (ほのかな予感から始まり)   2012-07-05 23:15:00
最後一段的台詞都是"完美"、"再來一次"、"準備"、"開始"
作者: bowcar (ほのかな予感から始まり)   2012-07-05 23:16:00
我認為導演是想以"有聲"的方式向這整部"無聲"的電影致敬
作者: havohej (havohej)   2012-07-05 23:27:00
最後一幕轉有聲讓男主角完全從鬱悶之中釋放出來
作者: havohej (havohej)   2012-07-05 23:28:00
代表他成功的踏進有聲的世界 揮別過去的陰霾
作者: havohej (havohej)   2012-07-05 23:30:00
喘息聲也剛好對應到他是費勁多大的力氣才走到這一步
作者: havohej (havohej)   2012-07-05 23:31:00
如何沒有這個動作 會是一個多麼普通的happy endding 我也
作者: havohej (havohej)   2012-07-05 23:32:00
不必多作解釋 個人覺得你對這樣通俗的劇本累積太多不滿才沒注意到這個細節
作者: mival (Mival Fantasia)   2012-07-06 05:05:00
雖然我很喜歡H大的解釋,但這個論調在本片最後是以歌舞片這
作者: mival (Mival Fantasia)   2012-07-06 05:07:00
個還是不需要說話的電影類型作結來說是不成立的。主角根本
作者: mival (Mival Fantasia)   2012-07-06 05:08:00
沒有從無聲走到有聲,他還是在他的舒適圈裡。所以我才說這個結尾沒誠意。
作者: guare (瓜籽)   2012-07-06 12:11:00
最後的喘息聲代表男主角也跟隨時代的腳步,進入到有聲世界,
作者: guare (瓜籽)   2012-07-06 12:12:00
這是很重要的細節,也呼應了整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意念:有聲取
作者: guare (瓜籽)   2012-07-06 12:13:00
代無聲,所以這個很刻意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個人以為的確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作者: guare (瓜籽)   2012-07-06 12:15:00
至於劇本通俗單調,恐怕是受限於默片條件下,不得不然的選則
作者: guare (瓜籽)   2012-07-06 12:16:00
就我所看過的默片中,情節最複雜的也不過就是metropolis, 其
作者: guare (瓜籽)   2012-07-06 12:17:00
它像卓別林的電影,沒有一部有複雜的劇情,都是靠場景安排和
作者: guare (瓜籽)   2012-07-06 12:18:00
肢體動作取勝。
作者: Blitzcrank (Power up ready to serve)   2012-07-06 16:26:00
所以你覺得大藝術家能和metropolis比嗎?根本被電到爆
作者: Blitzcrank (Power up ready to serve)   2012-07-06 16:34:00
而且我還覺得卓別林幾部片子還蠻有寓意的
作者: Blitzcrank (Power up ready to serve)   2012-07-06 16:35:00
這一部看完,就只有「有聲/無聲」這個梗很特別而已
作者: artyman (another arty)   2012-07-07 16:38:00
因為前段男主角的作風 就說這片是白人男性沙文主義
作者: artyman (another arty)   2012-07-07 16:39:00
最後男主角改變 不沙豬了 反而批評劇本編排有問題
作者: artyman (another arty)   2012-07-07 16:41:00
為什麼不反過來說 前段劇本編排很通順 後段結局一反沙豬
作者: guare (瓜籽)   2012-07-07 17:10:00
我沒有打算把大藝術家和metropolis相比,畢竟差了那麼多年,
作者: guare (瓜籽)   2012-07-07 17:11:00
很難相比較。只是強調一件事實:即使metropolis這麼經典的電
作者: guare (瓜籽)   2012-07-07 17:12:00
影,它的劇本「以現代眼光」來看,都還是相當簡單。然而「以現代眼光」來看metropolis本身就是一個錯誤,這點我很清楚,
作者: guare (瓜籽)   2012-07-07 17:13:00
因為一部有歷史地位的電影不能用這樣的眼光去評斷,必須放在那個時代的背景下去看它。
作者: Blitzcrank (Power up ready to serve)   2012-07-07 23:13:00
劇本簡單,但是還是比大藝術家有趣...........
作者: Blitzcrank (Power up ready to serve)   2012-07-07 23:16:00
而且其實那劇本,光是女性問題就可以談得很深
作者: Blitzcrank (Power up ready to serve)   2012-07-07 23:17:00
反觀大藝術家,值得深談的部份,就...嗯...
作者: Blitzcrank (Power up ready to serve)   2012-07-07 23:18:00
要說大藝術家有意思我完全同意,但是目前評價實在過高
作者: Blitzcrank (Power up ready to serve)   2012-07-07 23:36:00
想了想,實在沒辦法認同metropolis劇本「相當簡單」1927年寫出那樣跨時代的東西,現代多少電影辦得到?
作者: Blitzcrank (Power up ready to serve)   2012-07-07 23:37:00
metropolis的簡單絕對不是大藝術家那種簡單
作者: Blitzcrank (Power up ready to serve)   2012-07-07 23:40:00
大藝術家有太多經典有聲/無聲片的片段在裡頭
作者: Blitzcrank (Power up ready to serve)   2012-07-07 23:41:00
如果是愛電影的人應該會喜歡沒錯,但是他的缺點實在
作者: Blitzcrank (Power up ready to serve)   2012-07-07 23:42:00
太明顯,無法說是瑕不掩瑜
作者: Blitzcrank (Power up ready to serve)   2012-07-07 23:45:00
http://www.pots.tw/node/10487 李幼鸚鵡鵪鶉的影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