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日本專科醫師制度介紹

作者: ataipei (涼爽的夏天)   2016-06-10 20:28:09
這幾天拜讀了前輩所分享的英國行醫經驗,內心非常感動。由於本魯在日本當了一年有餘
的研修醫,因此也來分享一下在日本行醫的經驗。
本文寫了3千餘字,先說結論給沒有時間的人聽:日本醫師薪水沒有比台灣高,工時也沒
比台灣少。再加上明年度開始日本的專科將有重大變革,細節至今仍曖昧不明,因此個人
不是非常推薦來日本。
首先,關於如何考取日本醫師執照,以前許多前輩和本魯都分享過了,因此不再贅述。
本篇文章將主要介紹日本的專科制度。
考取日本的醫師執照後,法律規定需做兩年的研修醫。日本的醫學系為6年制,在醫學生
時期,即使到醫院見習,也不會實際擔任臨床工作。因此研修醫可說約略等於台灣的
Intern + PGY。工作內容和薪水原則上依醫院而不同。有操到曾有研修醫受不了自殺的地
方,也有閒到感覺像當了兩年CLERK的地方。
原則上大學醫院的研修醫通常雜事多,薪水少。而地區醫院的研修醫則是比較能直接擔任
臨床的工作,薪水高。然而大學醫院還是地區醫院比較操,則不一定。
有鑑於此,過往的醫學畢業生多傾向選擇地區醫院,來累積臨床的實力,和加深口袋的深
度。等到研修醫兩年結束後,再回到自己畢業的大學醫院接受專科訓練。
由於日本的醫學生要進入自己的畢業大學residency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對於海外醫學系
畢業的我們來說,兩年都在地區醫院,或多或少會擔心未來有沒有辦法進入大學醫院的
residency。這時,一年在大學醫院,一年在該大學醫院的相關地區醫院的Program就是個
不錯的選擇 。其中,第一年在相關地區醫院run,第二年在大學醫院run的Program特別有
人氣。因為第二年往往可以去自己有興趣的科,先認識學長姊和教授,增加被錄取的可能
性。
在以往,除了少數一定要在大學醫院受訓的專科外,對於不喜歡大學醫院的人來說,在
地區醫院當完研修醫後,繼續留在地區醫院接受專科訓練也是條可能的路。然而這條路,
在新的專科制度施行後,將變得前途多舛。
寫到這裡,讓本魯來介紹一下日本新專科制度和現行制度的差別。
日本現行的專科制度,選科是100%自由的!沒錯,你真的沒看錯,和台灣美國不一樣,
日本的醫師到目前為止都是完全憑自己的興趣選科,想走哪一科就去哪一科。進入
Residency的考試大部分也都只是和該科的教授面試就決定。面試內容大多也都只是閒聊,
鮮少考專業知識。有的比較熱門的大學,可能會再增加作文(題目:為什麼我想來oo科?
十年後的自己等等),英文考試,或是要繳交幾篇研修醫時期寫的Case Report。對於該科
的專業知識,不懂沒關係,進來了再學就好!
儘管是自由選科,但由於研修醫所run的科別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內科和外科。
再加上日本的醫學生往往充滿了理想和抱負,因此內科系,緊接著外科系依舊是最多人選
擇的專科。當然,和大科相比,相較輕鬆的小科人氣也不會太低。麻醉科,皮膚科,眼科
雖然不若內科系受歡迎,但許多熱門的大學也是僧多粥少。至於辛苦到惡名昭彰的婦產科
和腦神經外科則是招生一年不如一年……
此外,以內科來說,研修醫一結束即可進次專科培訓,不需要再到各內科輪訓。譬如有志
於GI,CV等有為青年,研修醫一結束就可進GI, CV學習內視鏡和心導管!
到這邊大家或許會有個疑問,如果台灣也像日本這樣100%自由選科而且各科沒有名額限制
,那麼家醫科,皮膚科豈不是瞬間爆炸了?為什麼日本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呢?
這個問題,我在日本當研修醫的這一年也常常在問自己。個人的感想如下:第一,日本充
滿熱血的醫學生真的很多。他們會覺得拿了醫生執照,就要當個能看全身的醫生。只看皮
膚,或只看眼睛實在太可惜了。第二,個人覺得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是,日本的受聘醫師
各科別之間的薪水差異其實沒有很大。
日本受聘醫師的薪水分成幾塊。大學醫院通常是本薪+打工+值班,加班等津貼。而地區
醫院由於本薪開得比大學醫院高很多,因此不大需要打工。
所謂的本薪是以畢業後的年資計算。和有沒有拿到專科,以及什麼專科一定都沒有關係。
同樣的年資拿同樣的薪水。
譬如說,同樣是畢業後10年,腦神經外科每天幾乎24小時窩在醫院開刀和看急重症,跟皮
膚科每天固定9am-5pm上下班,他們的本薪是完全一樣的。而腦神經外科和皮膚科醫師薪水
的差異主要在於有沒有值班加班費,以及打工的時薪。
由於日本的內外科原則上都是完全主治醫師制,換句話說,只要自己的病人有事,一天24
小時,一年365天都是Call主治醫師。所以大科和小科醫師的薪水差距會在這邊拉開,但是
也沒有大到像美國不同專科間的差距。再來,比較輕鬆的小科(像是皮膚科)在外兼差打
工的時薪也會比大科來的低。通常畢業後10年的受聘醫師,年薪大都落在1000~1500萬日
圓之間。
而新專科制度是怎麼一回事呢?首先,新專科制度把Residency分為19個領域(內科,外科
,骨科,整形外科,泌尿科,腦神經外科,小兒科,婦產科,耳鼻喉科,皮膚科,眼科,
麻醉科,復健科,放射科,急診,精神科,病理科,臨床檢查科,綜合診療科)。研修醫
只能選擇這19個領域的其中之一。聰明的你應該發現,現行制度下可以直接進GI, CV等次
專,現在怎麼只剩下內科一個選項?沒錯,新專科制度下,有志於GI, CV等次專者,必須
先進入內科3年,在內科各大領域累積160則各式各樣的病例經驗,考取內科專科醫師後才
能進入次專受訓。(變得跟台灣一樣了!)新專科制度影響最大的也是內科!
這擺明著內科的mature的時間被延後,而且研修醫已經rotation兩年,進內科後還要再繼
續rotation這件事情,讓很多日本的醫師也崩潰!
日本醫師鄉民:一直Rotation只會被當成過客,根本學不到東西!而且像是GI, CV等需要
精於Procedure的專科,整個mature的時間被延後了!
新專科制度官方回答:目前許多大學醫院會把各科rotation的時間壓縮到只有一年。而且
160則病例經驗,初期研修醫的病例(有上限限制)也可以使用。
再來,其實目前的專科制度中,以最短時間考取GI, CV等專科醫師執照者人數也不多,
本官認為不會delay很久啦~~
(其實日本醫師薪水只要是看年資,有沒有專科執照在薪水上反應不大,自然積極在最短
時間內考照者不會很多...)
日本醫師鄉民:就算只有延後一年,但是女醫師要考量結婚,生子等問題。一年的差異是
很大的!以目前研修醫中大約有30%是女性來說,萬一女醫師全都不選內科跑去選皮膚科等
小科,你們怎麼負責?
新專科制度官方回答:會這樣嗎?不會吧!如果真的這樣,那就縮限小科名額阿,讓大家
去不了小科!(有沒有既視感?)
以往的Residency招生,是沒有明確規定人數限制的。人氣望的大學醫院,一個科可以收到
20幾個人都沒問題。然而,新專科制度開始後,日本的官方決定要對各科的招生人數進行
限制。各科必須明確訂立招生名額,並經過新專科制度機構的審核。此外,為了平衡地域
的差異,醫師眾多的區域也考慮縮限名額。換句話說,鼓(ㄑ一ㄤˊ)勵(ㄆㄛˋ)大家
下鄉服務!
此外,新專科制度下,要拿到專科所需經驗過的病例也變得嚴苛。以往可能在大約300床規
模的地區醫院就能拿到專科,今後變得只能在大學醫院或是大型醫院才能拿到。如此一來
,勢必導致年輕醫師從小規模的地區醫院,集中到大學醫院或大型醫院。連帶著初期研修
也最好進大學醫院提早卡位。(別忘了內專的例子中,初期研修的病例也承認喔!這句話

日本醫師鄉民:你這樣搞,醫師會從小型地區醫院和鄉下的醫院跑走了,病人誰看?!
新專科制度官方回答:別怕別怕,只要小型地區醫院和鄉下的醫院願意加入大學醫院的
Network,我們大學醫院就會派人過去支援!而且,我們還會在規章中明定必須下鄉服務
一年才可以考取專科喔!這樣對你們夠好了吧!
(那這樣人事權不全都掌握在大學醫院手裡了?!?!)
看得這邊,聰明的你應該已經可以猜到新專科制度是怎麼一回事了。沒錯,就是大學醫院
的逆襲!在厚生省的強烈支持下,原本預計明年度(2017年)開始就要施行!
然而,日本的各地區醫院也不是省油的燈,於是在今年2月開始陸陸續續出來反對新專科制
度,並且招開了許多次的大亂鬥會議!
總算在昨天(2016/6/9) 經過厚生省的調解下做出了一個非常曖昧的決定:新專科制度不
全面實施,要不要實施由19個領域的學會自己決定。
如此不負責任的決定,讓今年PGY-2的研修醫真是暈頭轉向,完全不知道未來何去何從。
尤其是內科,其實目前連次專科的培訓細則都還沒有決定...
但是,儘管如此,內科已率先發難說:我們內科將全力「試行」新專科制度!我們不會
無視新專科制度委員會的存在!(哈哈哈哈,有沒有既視感?)
其他已確定將在明年開始「試行」新專科制度的專科還有:復健科,小兒科,骨科,婦產
科等等。明確指出將沿用既往制度的則有皮膚科和腦神經外科。
至於其他科呢,目前還沒有明確表態。
至於什麼是「試行」?沒有人知道。 日本人最愛搞曖昧,連這麼重要的事情也可以搞曖昧
,讓今年就要apply residency的PGY-2研修醫徹底崩潰!!還好本魯已確定跟內科說掰掰
啦~~受到此制度的影響,決定跟內科說掰掰的人相信不只我一位。日後若真的縮限小科
名額,再加上內科越來越爛的情況下,日本的小科是否會從冷門科翻身為如美國和台灣般
的人氣科,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看完以上的血淋淋的寫實日本大學醫院VS地區醫院的大亂鬥之後,你還會想來日本嗎?
若有興趣的話,歡迎加入「到日本當醫生」fb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63288620525443/
作者: HoterLin (白袍清道夫)   2016-06-10 20:33:00
其實跟台灣蠻像的
作者: TsukiHime (求道之人)   2016-06-10 20:35:00
作者: Tosca (hi)   2016-06-10 20:40:00
台灣的住院醫師制度本來就是從日本過來的阿....另外日本醫學生比較熱血的原因應該是日本醫師家族比例很高北野武就有提到過 日本現在幾乎只剩醫師的小孩會當醫師所以這些人大部分沒有明顯的經濟壓力 當然就能有理想XD
作者: TohnoMinagi (遠野)   2016-06-10 20:44:00
日本也要變鬼島了XDD
作者: liveforhappy (水戶洋平)   2016-06-10 20:58:00
日本醫師薪水大約多少呀? 如果沒比台灣高再加上當地物價較高,生活品質還可以嗎?
作者: HoterLin (白袍清道夫)   2016-06-10 21:00:00
台灣住院醫師是追隨美國的制度
作者: mightymouse (翻墮羅流大師)   2016-06-10 21:24:00
日本大學醫院好像都是少少的固定薪,都要去外面兼差
作者: chenhsiutsai (肛榨隊長:十萬火雞)   2016-06-10 21:30:00
強者我朋友在金澤某醫院上班 稅前日幣50萬左右稅後約42萬
作者: temperance99 (temperance)   2016-06-10 21:43:00
台灣領先日本耶,看起來至少早了十年
作者: EatMyG56 (低調覺青)   2016-06-10 21:58:00
原來現在的日本內科醫師不用輪訓三年那台灣內科次專醫師的內科功力不是屌打日醫啦!!!!!
作者: amilu   2016-06-10 22:12:00
作者: boggae (boggae)   2016-06-10 22:31:00
畢業十年年薪1000~1500萬日圓,但物價...
作者: teraponda (好幸福~)   2016-06-10 23:18:00
作者: solumate (..)   2016-06-10 23:33:00
日本聽說不太能炒房 物價差距可以用房子補回來而且日本聽說對醫師非常尊重 社會地位比台灣高一切都是聽說 >.<
作者: delta0521 (渾沌之灰)   2016-06-10 23:54:00
醫療崩壞、人球還有老人照護等問題其實都是日本比台灣早十年以上發生,而這次詭異新制度居然反像是台灣先產生,實施二十年的健保在部分情況產生加速作用?
作者: YCR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   2016-06-11 00:19:00
似乎日本要複製台灣的專科制度哩
作者: vec (aaa)   2016-06-11 05:54:00
推, 感謝分享
作者: boggae (boggae)   2016-06-11 07:25:00
推推推
作者: Tosca (hi)   2016-06-11 08:39:00
其實真正重點是要工作多久可以拿到日本國籍不管是去美國日本新加坡 最終重點都是如何拿到國籍不然做在久都是打工仔 沒有意義
作者: cyp001 (醫生叔叔)   2016-06-11 09:16:00
作者: teraponda (好幸福~)   2016-06-11 09:36:00
原來薪水固定 怪不得門診人超少 解釋超久要是台灣薪水只看年資不看量 那會超有品質..人球鐵定更嚴重
作者: zooxalju (不吃魚的貓)   2016-06-11 11:10:00
不愧是台日友好,連爛的部分都很有既視感
作者: x284yk6cjo5 (腦叮噹)   2016-06-11 12:03:00
原來台灣領先日本阿~XD
作者: kennyboy (kennyboy)   2016-06-11 12:16:00
很讚的一篇文章!
作者: istoday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2016-06-11 14:04:00
推!
作者: essex (腳麻 但無腦麻)   2016-06-11 14:49:00
台灣制度外銷日本(?)
作者: QQMMWA   2016-06-11 15:29:00
日本1000~1500萬日圓? 稅後沒比台灣高多少啊其實我開始覺得...要到高所得國家當醫師這職業 物價不太是重點 因為在這些國家醫生都已經是當地高所得 差異在稅率醫生在星港的繳的稅和西方福利國家繳的稅一年可以差到200w對於高所得族群 輕稅國家就是可以省非常多錢1000~1500萬 是不是實拿到手只有70% ????像那種歐美國家只看稅前薪資是很奇怪的是 都要衡量稅後
作者: Tosca (hi)   2016-06-11 15:52:00
重點還是能不能入國籍啦 去美國當醫生主要還是為了當美國人去日本當醫生入不了國籍 那退休後還是只能回台阿 唉我一個遠親就是這樣 台北帝大醫科 在日本當醫生 結果沒國籍退休後只好回來台灣=.=
作者: mightymouse (翻墮羅流大師)   2016-06-11 16:00:00
會去日本的應該多是喜歡生活品質跟遠勝台灣的醫病關係,要賺錢日本不是好選擇
作者: cyp001 (醫生叔叔)   2016-06-11 17:55:00
和日本人結婚 會比較容易入藉嗎?
作者: tmlc (置身於Asgard)   2016-06-11 17:58:00
結婚當然入籍就簡單很多啦
作者: fadeeve (風霜落)   2016-06-11 18:03:00
認真心得文推:D
作者: aimlin ( )   2016-06-11 18:27:00
1000萬在東京好像算普通收入很多畢業十年的在臺灣都超過這個錢了日本物價是臺灣2.5倍 ,1000萬真的不多,除非日圓漲到0.4臺幣美國的醫師收入和國民收入倍數比較像臺灣
作者: atmoonsamo (科科了)   2016-06-11 18:33:00
工時比台灣長,原po說的生活品質比較好指的是?
作者: aimlin ( )   2016-06-11 18:35:00
一個行業的收入有國民平均所得6倍以上 才夠爽
作者: QQMMWA   2016-06-11 18:55:00
美國30萬usd 稅後+醫療訴訟保險 搞不好沒60%上次看人家算 600萬 在美國稅就要216萬 佔了只剩64%
作者: aimlin ( )   2016-06-11 19:01:00
在台我每年繳10%的稅就很心痛了還要買兩萬多的保險每年有一個月做百工白工
作者: linsen (山田電池-台北老李好地方)   2016-06-11 20:08:00
我因為現在在日本念大學院(前帝大之一)並兼TA,今年是第3年目,根據我的發現您講的因該是初期研修生的生活,在我們科的後期研修生是不值班的,每週工作40小時,但很多下班或假日去兼差,每月稅前有300K YEN吧,稅後我不清楚,主治醫師我不清楚,從來沒去了解,後期研修醫3年修了完了可以去考專科,一般私人醫院薪水比大學醫院多,這一點和台灣是一樣的,話說本科是小科,只有主治醫師值班,後期研修醫想進本科的話好像沒有不收的,不過今年(4月)後期醫沒收到女生
作者: MDRAB (這菌有毒)   2016-06-12 00:26:00
聽說neuro明年要先到內科洗三年才回本科真假?
作者: qbeagle (米格魯)   2016-06-16 12:12:00
推y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