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台灣人不婚不生 二房產品躍居大熱門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4:06:15
房價跌了或是漲了,大家會開始找理由解釋,
標題聳動,不婚不生,但那是真的原因嗎?
表面上合情合理,但...
二房在這兩年還賣得動、推得動,原因很多,
1.總價門檻較低。
2.少子化。
3.小家庭化。
4.擔心跌,先買小,待機換屋。
上述都是,可能還有更多,
但在2010-2014這段年多頭時間,
難道1、2、3(剛需帶)就不存在嗎?
台灣一直都在少子化,小家庭化呀。
所以智者如您,當清楚時空背景改變在哪?
台灣人漲勢買大,跌勢買小。
有些板友怒氣推文,如果能買三房,會買2房嗎?還真的就有,板上就常見呀,租房就買
不起房嗎?買得起2房,買不起三、四房嗎?
対有些人來說,是選擇題,不是能不能。
引述《a10141013 (FlyBall)》之銘言:
: 連結:
: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1222002787-260410
: 內文:
: 台灣人不婚不生 二房產品躍居大熱門
:
: 2017年12月22日 12:38 工商 蔡惠芳
: 台灣民眾不婚、不生狀況越來越普遍,加上都會區高房價問題衝擊,每戶人口2人以下

: 家戶就高達42%的比重;就房市交易來觀察,相對的讓二房產品大為受惠,平均每月成

: 接近1,500戶,屋主開價不降反漲。
: 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2017年Q3全國設有戶籍的住宅,毎戶人口數在『2人以下』的戶

: ,高達293萬9201戶,占全國整體695.3萬戶比重高達42.3%;與2013年底相較,短短不

: 4年,激增逾30萬戶,增加速度相當驚人。
: 受到毎戶人口縮減影響,房市交易結構也產生明顯轉變。
: 根據屋比超省房屋比價平台的彙整實價登錄資料統計發現,從2014年房市反轉走跌量縮

: 來,即便房市交易量能大幅萎縮,但2017年前三季2房產品比2014年前三季量縮幅度約4
4%
: ,明顯優於其他房型動輒46%~75%的量縮幅度。
: 甚至,即便去年以來市場「讓利」、「降價」聲浪不斷,六都2房產品的網路待售,毎

: 開價不但未跌、還逆勢上揚2%,相對其他房型3.1%~5.2%的降幅,屋主信心明顯較強

: (工商)
: 心得:
: 已經示警過了
: 不婚+不生雙重夾擊
: 三房以上將會大崩潰
: 買了也沒辦法賣
: 變成紙上市場
作者: tenkaakido (RyoSaeba)   2017-12-24 14:07:00
簡單講三個字,買不起。
作者: Unsullied (酷酷)   2017-12-24 14:09:00
世界本是殘酷 資本主義貧富差距加大不意外
作者: albertab (albertyang)   2017-12-24 14:12:00
講直白是買不起耶,並不是少人住所已想買兩房
作者: Unsullied (酷酷)   2017-12-24 14:13:00
買不起先買中古 老房子 然後努力努力再努力期許下一代更好 我們的父母都是這樣做的再怎麼憤怒 巨富也不會把錢分給買不起房子的人只能靠自己努力了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14:16:00
樓上還是隱含買房一定比不買房划算的概念啊,老實說以現況來看,這一代30~40之間留給小孩最好的資產搞不好是移民…
作者: Unsullied (酷酷)   2017-12-24 14:23:00
你確定國外有比較好? 看看自己的膚色以現在的生活水準 移民之後再自動降一級
作者: HANAXALICE (花與愛麗絲)   2017-12-24 14:24:00
移民看是移去哪裡,夠有錢哪裡都好
作者: Unsullied (酷酷)   2017-12-24 14:29:00
前提是 夠有錢 但夠有錢住台灣絕對比國外爽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14:29:00
對能力夠的人,國外(包含中國)突破台灣所得的速度會快很多
作者: cicatrix (一起來當新店人)   2017-12-24 14:30:00
沒有能力移到那裡去,都是被人歧視
作者: HANAXALICE (花與愛麗絲)   2017-12-24 14:32:00
錢不夠就往東南亞,夠的就往新加坡,歐美澳洲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4:34:00
去泰、菲、印尼不錯啊,幾個前同事娶了當地大正妹耶...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14:35:00
現在很多年輕人是靠能力移民的,不是靠錢
作者: mfcke (drive)   2017-12-24 14:36:00
投胎當龍二小孩 現賺內湖房子 穩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4:37:00
有些移出去,有些賺錢回台灣,薪資跟台灣是天跟地我桃園也有啊,人很多,感覺很有生機啊
作者: HANAXALICE (花與愛麗絲)   2017-12-24 14:38:00
靠能力移民的應該沒有那麼多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14:41:00
這幾年台清交畢業就出去,還有工作幾年後再出國的比例越來越高了
作者: HANAXALICE (花與愛麗絲)   2017-12-24 14:43:00
那應該是家裡本來就有的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4:43:00
能去矽谷,誰不想去,台灣5~10倍薪水而且薪資增速也比台灣快,擋不住了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14:44:00
唸一年碩士連生活費頂多200,這等級家裡沒錢贊助自己存個3年也夠了。去不了美國的還有西進的第二選擇
作者: hultese (hultese)   2017-12-24 14:46:00
那麼想移民就去啊,幹嘛還來房版吵多空 XD 而且講白一點在歐美國家你就是二等公民,尤其英文講不順、還有腔的。女生還能貼個老外CCR,男生在那邊的地位連墨西哥人黑人都不如
作者: mfcke (drive)   2017-12-24 14:46:00
美歐稅很重 講實際可支配所得不高 然後矽谷房價超高 中國人狂去買 黃禍名不虛傳
作者: HANAXALICE (花與愛麗絲)   2017-12-24 14:47:00
所以是移民還是出國唸書?還是出國工作?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4:47:00
我這行去香港,新加坡就是*3-4倍,也是擋不住了去工作,然後炒台灣房地產XDDDD,認清現實吧
作者: hultese (hultese)   2017-12-24 14:50:00
而且拿numerical income跟台灣比沒什麼意義。你的生活品質是跟當地其他人比較出來的,矽谷隨便一個阿貓阿狗都七八萬年薪,你還會有優越感嗎?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4:51:00
吳奇隆不就是,海外工作,台灣買房
作者: tenkaakido (RyoSaeba)   2017-12-24 14:57:00
現在才發現龍二是超級無腦多XD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4:58:00
有嗎,可以舉個例嗎?
作者: Narcissuss (太神拉~)   2017-12-24 14:59:00
移去非洲
作者: HANAXALICE (花與愛麗絲)   2017-12-24 15:00:00
還好你不是說q135無腦,不然他又要去檢舉了XD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15:06:00
有趣,不是在討論要留給下一代的東西嗎?怎麼這麼多人這樣激動
作者: HANAXALICE (花與愛麗絲)   2017-12-24 15:08:00
激動?你嗎?XD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15:10:00
龍二大是靠自己能力賺的,所以我佩服他,跟某些靠爸族不一樣動不動就叫人不要來房板討論應該比較激動吧
作者: ilovestudykk (kkk14k)   2017-12-24 15:17:00
現實世界很多人不敢直視只好打打鍵盤消怒氣~~~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15:20:00
更深層的問題是如果你的預期是房子要留給下一代,那就必須去思考這個國家的長期發展性了
作者: jecko (振作....)   2017-12-24 15:23:00
移民去矽谷買房沒比較輕鬆喔,而且一年拿個10萬鎂生活也是辛苦啦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5:23:00
台灣現在確實冏冏的,當政者還沒覺醒但是日子還是要過,咱們資產也還沒到全球配置的等級房地產要自住,一世都避不開,如顏總述,越早瞭解越好至於台北市看長空,就省省,台灣鈔票只有越印越多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15:27:00
第一代辛苦是要讓第二代有比較好的發展機會啦。另外矽谷10萬只是一般起薪了,軟性天花板是高很多的
作者: poeoe   2017-12-24 15:30:00
要考慮下一代移民比較實際 教育和居住水準差太多了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5:30:00
就像中南部人要到台北工作才有翻身機會看到矽谷才明白什麼叫真正的翻身
作者: pds1 (莫對惡人慈悲)   2017-12-24 15:31:00
這個版 不用太認真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5:34:00
連台北市都買不起,去矽谷只能當遊民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15:37:00
哈龍二大太謙虛了,我認識很多人在矽谷週邊買的 house 買不到龍二大的新房子啦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5:41:00
是喔,但我的薪水應該沒辦法在矽谷過什麼好生活啦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15:43:00
你們行業的戰場在華爾街,上海,新加坡,香港吧
作者: Petrovsky (Never say never.)   2017-12-24 15:45:00
大家好像很相信矽谷神話 XD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5:46:00
主流是啦,我們在香港被沒什麼人鳥你,在台灣是VIP客戶台灣的資本市場是小蝦米,外資是大鯨魚薪資也是一樣啦,所以台北市以國際都市來看不算很貴但是用台灣薪資水準來看就很貴問題癥結點在台灣薪資水平差國際太多
作者: Unsullied (酷酷)   2017-12-24 15:49:00
移不移民看來要以個案討論 總覺得別人好是人之常情也有很多老外愛台灣 不要妄自菲薄就是了
作者: HANAXALICE (花與愛麗絲)   2017-12-24 15:50:00
台北不算是國際化都市阿還差很遠,台灣或者說台北其實都超封閉的,對於外來的東西其實很抗拒台灣人的習慣是出國拼然後衣錦還鄉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6:03:00
舉個例,為什麼他皮膚白色的,做一樣的研發,領你5倍薪假日還比你多,就因為你在台灣,面對的市場太小?英文可以的人沒道理要留在台灣。但是賺了5倍薪水,老爸老媽還是在台灣,買好屋孝敬樓下的退休族,一年只住6個月,有6個月去美國找女兒對面的鄰居,山東台幹,我住了半年,只見過太太
作者: TDEK (ㄅㄧˋㄇㄚˊㄧㄡˊ)   2017-12-24 16:16:00
買大2房住個10年加個一衛+1房改成小3房好住好賣
作者: mfcke (drive)   2017-12-24 16:21:00
只見過太太 我覺得有玄機就是了
作者: HANAXALICE (花與愛麗絲)   2017-12-24 16:23:00
XD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6:25:00
我樓上就是賣我房子好心人,他原本有四戶,現在他兒子其他住戶,有一部分是地主戶,有一部分是爸媽買給兒女其他多是退休族,只有一戶是公務員撿便宜買到我們那棟大樓靠台灣薪水買的就我跟那公務員,2戶
作者: jecko (振作....)   2017-12-24 16:33:00
龍二大是人生勝利組,小弟佩服啊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6:35:00
想太多,W大M大能出國領US$才是真正的勝利組
作者: batista1980 (生活要精采)   2017-12-24 16:36:00
矽谷那邊整天在靠腰房價貴是因為都透天帶院子好嗎?台北你買個地坪50坪四房透天試試看有沒有比較便宜....房版每次都一堆神奇數字,Glassdoor上查一查矽谷初階大概就10萬鎂,台灣好點的科技業大概就5-6萬鎂,真不知道5倍怎麼來的。當初拿的offer要是有5倍我早就過去了,做個5年就可以回台灣退休了....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6:42:00
你要為反而反我沒意見阿~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16:43:00
5倍是太誇張,不過稅前2倍以上是有的,特別是這幾年台灣龍頭幾家電子公司年薪大概只有tsmc 還能穩定成長吧
作者: batista1980 (生活要精采)   2017-12-24 16:44:00
Mountain View的Google同grade信水不會有台北Google的5倍啦!有什麼好為反而反? 一堆我都知道實際數字阿! 只是又不能講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6:46:00
who cares,華爾街Hedge fund幹到VP隨便就我的5倍阿
作者: batista1980 (生活要精采)   2017-12-24 16:49:00
真的,who cares your numbers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6:50:00
真的,我對領個2百多的,看不到上面的差距不意外阿
作者: HANAXALICE (花與愛麗絲)   2017-12-24 16:53:00
香港的vp月薪大約50萬港幣一個月
作者: batista1980 (生活要精采)   2017-12-24 17:07:00
羨慕紐約賺的多就請調阿! 看人家覺得你斤兩夠不夠阿,扯別人賺多少有意義?
作者: fytnship (<( ̄︶ ̄)>)   2017-12-24 17:09:00
台灣高薪工作太少 難怪有錢的鋼需數量低落
作者: HANAXALICE (花與愛麗絲)   2017-12-24 17:10:00
你自己比較羨慕吧XD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17:13:00
很簡單啦,就算一樣是華人,第一代直接拿到美國高階工作跟有身份的第二代的難度是差很多的。這也是我一開始提到留給下一代的東西的感觸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7:17:00
領不到US$,沒辦法當勝利組,無奈,只好繼續賺NT$
作者: ilovestudykk (kkk14k)   2017-12-24 17:24:00
剛看到某知名麻辣鍋副店薪水都150了突然覺得真的有好渺小QQ還活在150就是高薪的圈圈中
作者: Flagellum (葡萄藤鞭毛)   2017-12-24 17:37:00
幾房好像也不是那麼重要 主要還是看實際室內坪數
作者: a001ou (肉蟲)   2017-12-24 17:59:00
我覺得是現在跌勢或平盤,讓3房以上大物件市場萎縮,而2房物件市場應該沒明顯增加,但比較方退了,自然凸顯出來而已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8:00:00
是的,但是新聞標題聳動誇大了
作者: aimlin ( )   2017-12-24 18:17:00
美國薪資大概臺灣五倍沒錯美國醫師平均年收50萬美元臺灣大概10萬而已科技業大概差5到10倍房版低標大概300左右
作者: hultese (hultese)   2017-12-24 18:30:00
薪水50萬美元的 income tax要40% (以Westwood, CA為例)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8:32:00
Dr.A別挖苦小弟了,誇飾法,誇飾法
作者: aimlin ( )   2017-12-24 18:33:00
臺灣科技業薪資跌太多2000年左右 股票分紅比現在台g還屌mtk一年700多萬那個黃金年代 房價又便宜 一年可以買一間比去美國還爽大學同學畢業去美國當醫生的 都住獨棟別墅 開大休旅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17-12-24 18:47:00
科技業新竹矽谷稅前1:2吧 五倍太誇張 二線廠比Google?
作者: aimlin ( )   2017-12-24 18:48:00
現在臺灣高薪族群和國外行情差太大啦教主在蘋果 一年破千萬臺幣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17-12-24 18:49:00
說國外也不是很對 科技業其實日本或歐洲待遇也沒多好
作者: aimlin ( )   2017-12-24 18:49:00
臺灣頂多200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17-12-24 18:50:00
也就中國美國開的出頂級待遇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交大純血 那個年資在發哥一年應該也有400以上啦稅後所得差異不是那麽巨大 留美國更多是為了子女教育
作者: hanshsu (小肉呆)   2017-12-24 18:52:00
矽谷沒這麼高啦 頂多五倍而已 十倍一年五十萬鎂耶 哪這麼猛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18:53:00
obov 沒很老啊,類似年資在M要400應該有難度。要超紅的才會有吧
作者: aimlin ( )   2017-12-24 18:55:00
不夠老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17-12-24 18:57:00
原本看彥州FB寫交大1999 對照一下好像是入學不是畢業那400的確可能不容易
作者: aimlin ( )   2017-12-24 18:59:00
大概就是5倍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19:01:00
他linked in 很好找啊,而且designer 美國行情現在反而比 sw 差啊,看 Glassdoor 就知道30萬鎂的可能性有多高了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17-12-24 19:02:00
可是GG比intel, MTK比Qcom 就不會得到這種數字然後你跟他買AMD一起賺 在台灣在美國就沒什麼差異了
作者: jecko (振作....)   2017-12-24 19:09:00
mtk真的跟10年前差很多了,實驗室學長2003年被挖腳到mtk年薪就一千萬,那時候股票領得多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19:14:00
而且那時候還沒實價課稅,所以實質所得差異更大了
作者: jecko (振作....)   2017-12-24 19:17:00
那時後是科技業的黃金時代,月薪是小錢讓你花的,分紅股票才是真大筆
作者: thomaschion (老湯)   2017-12-24 19:27:00
連一房都買不起
作者: fenzang (fenzang)   2017-12-24 19:29:00
看到說在矽谷薪水多少就想笑... 矽谷的薪水在台灣已經被神化太多了,我自己當初跟FB談,直接說只有Menlo Park的缺我就不去,後來他們排西雅圖的office給我(雖然因為一些原因我後來也沒去F, 但還是留在西雅圖)這幾年行情還不錯都還是靠前幾年的refresh配上這幾年股價上漲,這一兩年的已經很差了,refresh比率還變低,更別說房價房租漲的比薪水還快了... 之前當地居民堵connecter不是沒理由的...FB/Google你現在沒E6或是Staff都還是cheap labor啦...至於教主大嘛... 之前朋友跟他談過關於A的offer,他直接說能逃就快逃吧XD 大家也是不用去揣測太多LOL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9:39:00
所以薪水大概是多少?分享一下
作者: fenzang (fenzang)   2017-12-24 19:40:00
科技業還是要分啦,論CS的話美國屌打,但是EE類的美國現在也是慘澹的... 台灣CS能給好offer的不多,但是夠強的話有個台大資工大學畢台灣google也是願意開200+的(雖然我自己認識的普遍都還是150左右) 不然就台灣微軟給的也是差不多(反觀西雅圖的MS..... )FB算是比較特别,全美薪資滿統一的,像是Google在灣區的薪水會比西雅圖高... 這幾間薪水都算透明,剛畢業一年大概就是170k,稅+FICA大約35~40% 剩下生活費就看你造化了,我同學比較潔癖租3b2b的,自己用浴室大概負擔2500一個月,吃的他就都吃公司或是自己煮,相對省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9:44:00
所以美國CS多少?
作者: fenzang (fenzang)   2017-12-24 19:45:00
E5看你怎麼談還有之前的unvested讓公司願意跟你談,大概2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9:45:00
原來如此,感謝,有不是entry的薪資分享嗎、?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9:48:00
我還以爲科技業給得比我們金融高
作者: fenzang (fenzang)   2017-12-24 19:48:00
這幾年開始的refresh已經準備虧啦... 幾年前拿到的refresh現在如果fully vested換算下來500k應該是沒啥問題,但這種算法就是不精準啊... 天曉得股票能不能每年都這種比率衝刺沒有,他當初拿two sigma的去跟google compete,Google直接說他們不compete金融的XD 我唯一有聽過Google願意compete的大概就citadel那種一年220k水準的lol用大家現在看到的算法,我朋友好幾年前去netflix拿100% stock的,換算年薪一年有2M吧XDDDD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9:52:00
金融entry沒那麼高吧200k就爽到西邊去了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19:53:00
只算到300k,稅後相比在台灣大公司也是類似資歷與年資順利成長的兩倍左右了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19:54:00
2M一年一戶雙湖滙加股票分紅這麼嚇人喔,那金融業又輸回去了
作者: fenzang (fenzang)   2017-12-24 19:58:00
不太算傳統金融,大部分做Algo trading的低於200k就算是new grad應該也徵不太到太好的,至少Jane street, HRT, 2Sigma, Citadel, Jump這些我聽到都是200k+還可以談股票分紅因為科技業都是分4年vest啊.... 一般hedge fund當年直接100% bonus給你,你all in下去也還是贏啊XD 只是tech是幫你all in自家公司股票(?
作者: specman (阿皮回家啦!!)   2017-12-24 20:05:00
在台灣都混不出名堂 到國外人生地不熟 會變強?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20:09:00
Hedge fund也是要留人,要鎖一定%bonus很有意思,謝謝分享
作者: HANAXALICE (花與愛麗絲)   2017-12-24 20:12:00
樓上太武斷了吧是說specman
作者: specman (阿皮回家啦!!)   2017-12-24 20:38:00
矽谷也是集世界菁英競爭之地 你在台灣公司都出不了頭 就算去了矽谷 競爭會比較少? 薪水一定比較高 但稅跟灣區房價也不低 不少人台灣過去的老婆也沒工作我也在外商 不少同事也relocate 過去 到現在還沒一個當到主管的我這些有法relocate到美國的同事也都很優秀 在台灣也不是那些魯蛇主流的
作者: HANAXALICE (花與愛麗絲)   2017-12-24 21:14:00
台灣的環境不一定沒出頭就不優秀,很多時候是台灣的公司文化太糟糕厲害的人反而被埋沒沒有出頭的機會
作者: specman (阿皮回家啦!!)   2017-12-24 21:48:00
你覺得在異鄉出頭機率會較高?
作者: Neymar (內馬爾)   2017-12-24 21:49:00
台灣科技業薪資真的頗低,我也在外商。然後我們公司給的薪資,台灣目前已經比上海低了。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21:50:00
specman 你可以看上面fenzang分享的數字,拿senior Eng跟你週邊所知台灣一線的行情比就知道了
作者: amordelcor (heyheyhey)   2017-12-24 21:52:00
移民簡單的人 不會是北市買不起的人 至於不是top 是要移去哪?
作者: specman (阿皮回家啦!!)   2017-12-24 21:58:00
我的意思是在台灣這環境 競爭不過 難到到了米國矽谷就變厲害了嗎? 況且真的有能力的 在竹科。我還沒看過少於2M的
作者: HANAXALICE (花與愛麗絲)   2017-12-24 22:05:00
親戚在台灣功課一般,出國念到世界前十大學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在台灣可能連國立都上不了台灣科技業出名老鳥欺負菜鳥的
作者: eeagent (無法回頭之DATABASE)   2017-12-24 22:15:00
繳不出錢,政府想辦法救喔,唉唉
作者: specman (阿皮回家啦!!)   2017-12-24 22:22:00
H兄 你舉的例子是教育環境與制度問體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22:23:00
2M這個數字這幾年滿合理的啦,問題是考慮台灣整體產業的發展性跟再往上的難度,就會知道為啥一堆人選擇出國了特別是CS 領域比較起來差異會更大,ICS比較沒差那麼多
作者: HANAXALICE (花與愛麗絲)   2017-12-24 22:27:00
雖然不是自身經驗但是有朋友在科技業,老鳥欺負菜鳥的情況有點嚴重,不過是幾年前的事,現在不知道有沒有比較好
作者: specman (阿皮回家啦!!)   2017-12-24 22:28:00
我同事relocate原因 大都是為了子女教育問體 覺得這鬼島沒未來 否則在那邊也人生地不熟的 而且200K在那薪水生活跟等級 也跟台灣領2M 也差不多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22:29:00
老鳥菜鳥的問題還是要看公司跟部門風氣吧,不是所有
作者: specman (阿皮回家啦!!)   2017-12-24 22:30:00
也是有人打算綠卡拿到就要跳巢還創業的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22:30:00
哈哈,specman 板友,這篇一開始討論移民問題的起因就是為了下一代啊
作者: specman (阿皮回家啦!!)   2017-12-24 22:33:00
我覺得越技術比重大的工作 越是看重能力居多吧 能力也是多方面的 人家就是有辦法搞定老外老闆客戶 就是有本事 上級也不是笨蛋 別老拿老鳥菜鳥當藉口 你也會變老鳥 沒兩把刷子也待不住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22:34:00
買房置產、學區其實也都是為了下一代
作者: specman (阿皮回家啦!!)   2017-12-24 22:35:00
我是頗認同最初說的別把想出國打怪 想的太簡單 太美好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22:38:00
那倒不是我的重點,那些領海外薪水的購買力,不是該略去的
作者: William   2017-12-24 22:47:00
所以這也是選擇問題啊,要讓小孩在台灣唸公立好學區,還是直接送私立,想辦法移民美國,還是讓小孩從小去習慣中國的環境可能也只有到20年後才會知道結果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7-12-24 22:59:00
沒辦法,且戰且走,沒有標準答案5年前沒有房子就是輸家,這5年沒有騰訊就是輸家,再來的5年如果你看到了,請提供分享給大家,感謝!
作者: rockhart (Line)   2017-12-25 18:42:00
選擇題是少數,能不能是大多數
作者: duncan0715 (荃荃)   2017-12-27 14:54:00
這是salary 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