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建設性的討論的話,全世界的經濟學理論在日本都可以找到反例,日本到今天仍然是一個可以輕鬆買得起住宅的國家,因為日本的政策就是不斷的結合鐵道會社不斷地開闢新線路不斷地製造新城,首都圈關東的住宅供給人為的被創造,所以誰真的都住得起關東但這不一定是好事,1. 日本房子不值錢等於財富不能累積,房子每個人都買得起,但變成和汽車一樣的消費品,一代人結束後什麼都不能積累 2. 其他除日本之外的國家,剛好相反,所有人都買不起房子,但財富可以代代積累。這兩種模式到底以五百年的尺度來說,哪一種才具有演化優勢,坦白說我還真的不知道雖然我很沒把握,但我心底投日本模式一票的傾向比較多一點點,因為其他國家的模式很easy money讓人很廢英國和日本的無產階級最終都沒有創造財富應該是體現他們在社會上的實際貢獻 但過程基本上不同 雖然最終都是零 但日本無產階級有經歷獨立的過程 英國城市的年輕人則當宅居族從沒獨立 理論上民德日本保持較多